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日光温室冬春、秋冬2个栽培茬口不同温光环境下,番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结果表明,2个栽培茬口的干物质及全N、P2O5、K2O的总体分配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果实膨大期前,以向茎叶分配为主,进入果实膨大期之后以向果实中分配为主。但温光环境影响了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量及其在番茄各器官的分配比例。秋冬茬番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分别为冬春茬番茄的84%、78%、65%和78%。秋冬茬番茄干物质及全N、K2O 、P2O5在采收初期和采收中期向果实中分配的比例高于冬春茬,而向茎叶中的分配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秋冬、冬春两个茬口日光温室内不同光温环境下番茄对硼吸收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论秋冬茬还是冬春茬番茄对硼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均呈单峰曲线,生育前期和后期吸收量所占的比例小,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初期所占比例大,冬春茬为64.01%,秋冬茬约为71.81%.但由于受栽培季节温光环境影响,秋冬茬番茄对硼的吸收量仅为冬春茬的76%左右.  相似文献   

3.
不同季节(茬口)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和番茄生长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季节(茬口)日光温室的光温环境条件差异很大,随着番茄生育进程的推进,冬春茬室内的光照强度不断增强,温度不断升高,光温的变化逐渐符合番茄的生育要求,秋冬茬番茄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不断减弱,温度不断降低.冬春茬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比叶面积、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以及经济系数都高于秋冬茬.秋冬茬番茄生育前期温室内较好的温光环境使株高、平均节间距、第一花序节位、叶面积比较高,但从结果期开始番茄生长基本处于弱光低温的逆境中,叶片厚度和单果重都较冬春茬低.番茄果实品质Vc、有机酸、可溶性蛋白和硝酸盐含量秋冬茬大于冬春茬,可溶性糖、糖酸比、游离氨基酸含量是秋冬茬小于冬春茬.总之,冬春茬优于秋冬茬的温光条件,更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品系番茄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总结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避免发生的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提升宁夏地区蔬菜市场的竞争力,使该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6个粉果和3个红果番茄品系在冬春茬和秋冬茬2个时段栽培,比较各参试番茄在2个时段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毒性。[结果]3穗果之前冬春茬与秋冬茬的生长势差异不明显,秋冬茬的第1穗果坐果数较冬春茬减少。秋冬茬的单果重明显比冬春茬的降低,各品系的果形指数在两茬没有差异,均接近圆形。秋冬茬较冬春茬的果实品质均降低。从产量看,在秋冬茬除齐达利减产不明显外,其余品系均大幅减产。从抗病毒性比较,冬春茬发生率很低,而在秋冬茬栽培时除齐达利发生病毒病几率较低外其余参试品系发生病毒病的几率高达60%以上。[结论]相同品系的番茄在秋冬茬较冬春茬种植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病毒病发生率提高。建议在宁夏地区秋冬茬栽培番茄应严控烟粉虱并选择抗病毒品种。  相似文献   

5.
水肥耦合驱动下的番茄植株形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土壤水肥影响下的番茄株高、单株展开叶数及单叶面积随辐热积的变化模型,为番茄施肥和灌溉提供依据。【方法】以灌水上限和施肥量为因素,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基于辐热积的番茄株高及单叶面积的logistic模型和单株展开叶数的指数函数模型,并根据建立的单株展开叶数模型和单叶面积模型,模拟番茄叶面积指数。【结果】所建模型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的番茄株高、单株展开叶数、单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预测效果较好,其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直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2 7,0.947 1,0.854 8和0.926 3,相对误差(RE)分别为9.41%,7.50%,17.80%和18.20%。【结论】所建模型对番茄株高、单株展开叶数、单叶面积、叶面积指数4个指标的预测精度均达80%以上,能较好地预测灌水上限和施肥量对番茄形态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6.
温室番茄叶面积与干物质生产的模拟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根据光温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辐热积(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TEP)的概念。根据试验资料构建了利用辐热积模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面积动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已有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品种、基质和地点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比叶面积法和有效积温法相比,辐热积法显著提高了温室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精度,提高了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辐热积法对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 2和统计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743和0.0515 m2·株-1,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 2和RMSE分别为0.9360和522.7104 kg·ha-1;采用辐热积法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精度比有效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分别提高56%和72%。  相似文献   

7.
以灌溉上限和施肥量为因素,采用二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基于水肥和辐热积影响下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及单叶光合速率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和单叶光合速率模型,利用高斯积分法模拟水肥因子影响下的番茄干物质积累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的番茄干物质积累预测效果较好,模型对番茄干物质预测结果与1∶1直线间的r~2、RMSE、RE分别为0.908 3、373.30 kg/hm~2、14.81%。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土壤水肥因子对番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温室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模型是辅助温室作物生产环境优化调控和栽培管理的有力工具,而对模型的验证是模型走向推广和应用的前提。本研究利用杭州地区的番茄试验数据,对已有的用生理发育时间建立的温室番茄发育模型和用辐热积法建立的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本试验番茄各物候期的到达日期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86,标准误SE为2.4495 d;对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和SE分别为0.7513和0.6040;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和SE分别为0.7795和687.9072 kg/hm2;对番茄地上部分叶干重、茎干重、果实干重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分别为0.8029、0.7657、0.6160,RMSE分别为267.9190、380.6399、673.0493 kg/hm2。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普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设施番茄生产中因施肥不当,导致土壤养分累积、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等障碍。以冬春茬和秋冬茬设施番茄为例,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设施番茄化肥减量策略。技术策略方面,首先通过采集土样、调查与检测,明确目标产量、土壤养分水平和土壤障碍,扣除有机肥带入养分,确定氮磷钾养分需求总量;再根据作物不同茬口的养分需求规律,确定追肥用量与配方,最终形成化肥减量方案。管理策略方面,首次采取全额农资和服务补贴的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链条土肥社会化服务。27个试验点结果表明,化肥减量策略与传统相比,冬春茬设施番茄平均节肥(以N、P2O5、K2O计)幅度分别为16.2%、66.7%、12.7%,平均增产10.5%。秋冬茬设施番茄平均节肥(以N、P2O5、K2O计)幅度分别为40.1%、71.0%、20.1%,平均增产14.3%。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钾肥水平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不同的氮钾肥处理下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处理间同时期株高和出叶数差异不显著,出叶数和生长时间相关性极强。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生长中期达到最高水平,各处理间变化趋势一致。各处理下部叶片氮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叶位叶片氮钾元素含量随着叶片节位数的增加而增加。叶和茎的干物质分配系数与施肥量呈同向变化,果实则相反。高肥和低肥均不利于单株生物产量、干物质积累总量和经济产量的增加,高肥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综合各指标,番茄单株施N9.50g,K2O13.68g产量最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1.
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网纹甜瓜产量与采收期的模拟模型,为温室网纹甜瓜生产管理和环境调控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本研究据温室网纹甜瓜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分配指数的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9、0.65、0.97、0.98和0.98;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0.88%、70.21%、7.44%、9.33%和5.28%。模型对网纹甜瓜果实鲜重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94,预测相对误差为8.13%,对网纹甜瓜直径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95,预测相对误差为9.23%,对网纹甜瓜采收期的预测误差在 1 d内。【结论】与已有的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相比,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不仅预测精度较高和功能全面,而且模型参数易获取,具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季节日光温室内光温环境变化及其对黄瓜根系和植株硼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的光温环境冬春茬较秋冬茬符合黄瓜生育要求,冬春茬根系体积增加较快,根系活力逐渐上升,秋冬茬根系体积增加缓慢,根系活力逐渐下降。黄瓜对硼的吸收量和吸收强度,冬春茬明显高于秋冬茬。植株硼的分配以向叶中为主、根中最少,且冬春茬明显高于秋冬茬。生产上应依据环境和植株生育期调整硼素的供给。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研究水分对温室网纹甜瓜植株长势(株高、茎粗)以及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以温室网纹甜瓜品种"网路"为材料,于2010年3月~2010年11月在玻璃温室内进行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水分处理的栽培试验,以生理辐热积为预测指标,定量分析了基质水势对网纹甜瓜株高、茎粗以及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动态影响,建立了基质水势对网纹甜瓜株高、茎粗和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的模拟模型,并用与建立模型相对独立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随基质水势的升高,网纹甜瓜的株高和茎粗增加,各器官间的干物质分配量减少。模型对网纹甜瓜植株株高、茎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7和0.936,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6.1%和5.4%;对网纹甜瓜叶、茎、果实、地上部、地下部的干重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间的R2分别为0.971、0.976、0.982、0.982、0.980;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10.1%、3.2%、11.8%、9.2%、12.7%。模拟预测精度较高,可较好地模拟不同基质水势条件下的网纹甜瓜植株形态和各器官干物质动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番茄植株鲜物质分配到根、茎、叶片和果实中的比例分别约为l%、20%、50%和30%,干物质分配到根、茎、叶片和果实中的比例分别约为2%、25%、47%和26%。果实干重占植株总干重的比例为26%,果实干重与营养器官干重的比率为34%。植株的平均干物质含量为10.2%,其中果实的干物质含量为5.0%,叶片、茎和根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1.6%、11.3%和14.9%。  相似文献   

15.
何鹏  韦家少  吴敏  王大鹏  吴炳孙  高乐  覃怀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41-17643,17651
[目的]研究磷素缺乏对橡胶树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方法]利用橡胶树RRIM600号实生无性系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低磷胁迫时间对巴西橡胶树幼苗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不同低磷胁迫处理时间下,橡胶树株高、整株干重、叶干重均显著低于正常供磷,而根干重、主根长、茎粗均与正常供磷无显著差异.叶干物质分配率随着磷水平下降逐渐降低,茎干物质分配率变化趋势不明显,根干物质分配率则随着磷水平下降呈上升趋势.[结论]橡胶树为适应低磷胁迫,其形态特征会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番茄为试材,在小根域基质栽培系统中种植,研究了该系统中不同灌溉方式和栽培密度对番茄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系统中,渗灌处理的番茄植株茎粗和叶面积显著高于滴灌处理,叶绿素含量略高于滴灌处理;低密度处理的番茄植株地下部分,如根体积及表面积优于高密度处理。低密度渗灌处理的单果重最大(185.62g)及单株产量最大(706.86g),果实的含糖量和糖酸比高于其他;高密度渗灌处理的预期产量最高(60.81t/hm2)。与盆栽对照相比,小根域栽培的番茄植株地上部分生长较快并显著改善果实品质,植株干物质分配系数差异显著。通过与盆栽对照的比较和从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综合考虑,在小根域低密度(5.2株/m2)基础上合理密植的渗灌栽培为生产上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17.
The influence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side solar greenhouse of winter-spring and autumn-winter crop in northern China on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f cucumber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root development and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N, P and K benefited more from inside light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in winter-spring crop. Root volume and root activity increased more rapidly in winter-spring than in autumn-winter. Uptake of total N, P2O5 and K2O increased with plant development in winter-spring, and declined in autumn-winter crop. Distribution of total N,P2O5 and K2O at different part of cucumber at fruit bearing stage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side light and temperature of solar greenhouse. Total N, P2O5 and K2O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to leaves and stems at early stage, and increasingly to fruits after fruit bea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