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近年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传染病。目前可以将IB分成肾型传支和呼吸型传支。鉴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血清型较多,且交叉保护率低,我们选用自1994年以来,先后在山西省主要养鸡地区分离鉴定的9株NIBV中有代表性的3株毒株NIB-Q、NIB-S和NIB-G与呼吸型传支毒株M41作为种毒,研制出鸡肾型、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制苗用毒株(1)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
(一)鸡传支的几种表现型鸡传支全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致病原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表现型有肾型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呼吸型传支,还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毒株表现型,其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蛋鸡的生长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在  相似文献   

3.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死亡率达30%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BI)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IB病毒(IBV),命名为NB90株,该株可使鸡于接种后48小时80%发病,20%死亡,鸡胚接种试验和电镜形态学观测证明该分离物为IBV。血清中和试验表明,与国外肾型IBV标准株(美国的G株和澳大利亚的T株)抗原性相同;与IBV标准株M41抗原性不同。初步鉴定分离株NB90是肾型IBV株。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呈世界分布,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1]。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传支)是由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近几年,肾型  相似文献   

5.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死亡率达30%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BI)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IB病毒(IBV),命名为NB_(90)株。该株可使鸡于接种后48小时80%发病,20%死亡。鸡胚接种试验和电镜形态学观测证明该分离物为IBV,血清中和试验表明,与国外肾型IBV标准株(美国的G株和澳大利亚的T株)抗原性相同;与IBV标准株M_(41)抗原性不同。初步鉴定分离株NB_(90)是肾型IBV株。  相似文献   

6.
从传染性支气管炎典型病变的腺胃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鸡胚盲传5代,胰酶处理鸡红细胞凝集试验,ND干扰实施,动物回归试验和组织灭活苗临床免疫试验,初步证实分离的病毒为腺胃型传支病毒(Glandular stomach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GIBV),与已报道的腺胃型传支病毒在抗原性上不能交叉保护,可能存在着血清型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以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或肾病变为主要特征.早期报道,IB主要危害幼龄鸡,后来发现IB还感染育成鸡及正在产蛋的鸡群,导致产蛋下降.40年代分离的M41是IBV的呼吸型,60年代Winterfield报道了IBV的肾病变型.我国从1978年开始,有关IB发生的报道逐年增多,80年代以后开始发现肾病变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对IBV从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利用经典的方法进行血清分型还少有报道,为此,作者在系统鉴定IBV分离株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等量病毒等量血清的交叉中和试验对3株分离毒进行了血清分型,旨在能为肾病变型IB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对四川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分离鉴定出了不同类型的传支病毒株,并确定了四川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呼吸型,肾型等不同病型。本试验在国内首次采用气管环纤毛运动为指示系统对从四川分离的肾型毒株SAIB_3与标准毒株M_(41)进行了理化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AIB_3与M_(41)的理化特性基本一致。运用气管环血清中和试验对7个传支标准毒株与5个分离毒株进行了血清交叉保护率测定,计算毒株间欧氏相近似距离,并运用电子计算机通用软件(SPSS)进行聚类分型分析,证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存在较多复杂的类型,型之间有的有交叉保护力,但有的交叉保护力很低。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多毒株组合,制成多价油佐剂灭活疫苗,在鸡群中使用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肾传支)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病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孙银华  梅进 《中国家禽》2008,30(6):59-6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依据发病特点和病理特征,分为呼吸道型、肾型和腺胃型三种病型,其中肾型传支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型。  相似文献   

11.
<正>肾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肾传支,是由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是养禽业中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毒株疫苗之间没有或仅有部分交叉保护作用,所以常引起免疫失败,一旦发病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治疗和控制该病,笔者选用中药组方、电解质和氧氟沙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治疗试验,并对体重、免疫后抗体水平、血清中尿酸含量和死亡率进行测定,现将  相似文献   

12.
乌骨鸡发生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袁录(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473055)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肾传支)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病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见到不少有关鸡肾传支的报道,但有关乌骨鸡肾传支的报道比较少见。自...  相似文献   

13.
朱爱伦 《中国家禽》1998,20(9):23-2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血清型达20多种,根据发病鸡群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通常可分为呼吸型及肾型两大类。近20多年来由于H120和H52弱毒疫苗的普遍应用,呼吸型的流行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肾型传支的流行呈上升趋势。由于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性差,...  相似文献   

14.
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15日龄AA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免疫后第5、10、15、20、25、30、35、40天的病毒抗体绘制成免疫抗体制成曲线,采用15日龄无母源抗体AA鸡对比试验,分别检测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攻毒后不同时间的病毒抗体,绘制成抗体形成曲线,比较两曲线可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后第5天可检测到病毒抗体,抗体水平高峰期出现在免疫后第  相似文献   

15.
应用病毒感染的鸡胚材料免疫兔的方法制备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单因子血清,然后在鸡胚上对山西分离的6个毒株和6个参考株进行交叉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这6株病毒与参考毒株不属于同种血清型,但分离株之间存在部分交叉免疫保护,证实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在山西地区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鸡传支)近期的分型、危害以及致病机理进行详细分析,使我们认识到防控鸡传支的重要性,从而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加强管理控制鸡传支。1鸡传支分型鸡传支可分为临床型、血清型、基因型和保护型四个型。其中临床型的分型依据是临床嗜组织及病理变化,这样又可细分为呼吸型、肾型、生殖型和肠型等;血清型的分型依据是病毒交叉中和反应,有传统方法,Mass、Conn、D274、4/91;基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传支")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分布遍及全世界,在我国是鸡最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该病传播迅速,危害极大,主要有呼吸型传支、肾型传支和腺胃型传支;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各种品种和各种日龄的鸡都可以感染,常在鸡群里引起很高的发病率.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此类病例,现将其中一起肉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的传染性支气管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蛋鸡和雏鸡。根据不同病毒株感染后侵害主要脏器的差异。临床上常分为呼吸型传支、肾型传支、腺胃型传支、生殖型传支。其中的肾病变型毒株对肾脏有亲嗜性,侵入鸡体后除呼吸型传支的症状外,主要使肾脏发生严重病变,这种病型称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简称“肾型传支”,大多发生于雏鸡,尤其是肉用仔鸡。  相似文献   

19.
肾型传支发病鸡群传支抗体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鸡肾脏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造成损伤。由于本病无特异治疗方法,给养鸡业造成极大损失。为了监测肾型传支发病鸡群的抗体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利用鸡胚分离法从发生肾变病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分离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X株,该病毒株能引起鸡胚发育受阻,鸡胚和雏鸡肾脏肿大、输尿管尿酸盐沉积,能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型血清部分中和,初步研究表明是一个新的毒株。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获得了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毒株X 93。结果显示,X株经过鸡胚传代,对鸡胚的致死率由原代的0上升到90代的82%;在每0.1 mL鸡胚中的病毒含量由原代的10^5.0E ID50上升到90代的10^7.8E ID50;对3日龄SPF雏鸡的致病率和致死率分别由40代时的70.0%和40.0%下降到90代时的0值;与X 93接种鸡一同饲养的实验鸡全部健康存活;X 93回归雏鸡连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