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音乐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有着无法替代的意义与价值。根据对100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普遍比较缺失,在“精神成人”方面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而少数有着相对较高音乐素养的大学生,往往有着去功利化的人文情怀和宽容精神,显示了音乐艺术素养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同步一致性。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以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明了三个观点 :1 )唐宋词是一种曲牌体声乐艺术形式 ,其曲牌的音乐定式产生于“隋唐燕乐”。也可以说 ,由于“燕乐”曲子的程式化而产生了唐宋词这一艺术形式 ;2 )由于“唐宋词”是声乐艺术的一部分 ,所以其声辞配合的方式决定着词体的形式 ;3 )“词体”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词乐的衰亡与新兴乐种的繁盛 ,是其退出主流声乐艺术舞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卿 《农业考古》2003,(2):243-244
诗是心灵的凝华 ,茶汤是性情的流淌 ;音乐是天人永远的回声 ,画幅是在色彩渲染中铺张的乐章。艺术与艺术尽可以千差万别 ,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而艺术的本质与大自然的“道性”也是合一的。茶 ,采日月之精华 ,摄天地之灵气 ,其“性”更是通“天、地、人”“宇宙三才” ,但这不是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茶缘。灵山秀水 涵养成材早已蜚声画坛、年近不惑的冯英女士 ,不知是多年的艺术涵养 ,还是故乡峨眉山灵山秀水的熏陶 ,与茶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她饮茶、画茶 ,以茶会友 ;茶催生灵感 ,伴她创作 ;缭绕湿润的茶香 ,诉说她脉脉衷肠 ,伴她走过…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来说,杜鸣心的音乐创作涉及到了舞台剧音乐、交响音乐等多个领域。其中,杜鸣心的交响音乐构成了其音乐创作中的重要部分,是其音乐创作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他较高的音乐创作成就,表现出其对交响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创作风格与热忱追求。因此,本文将着重于围绕杜鸣心的交响音乐艺术创作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简要介绍了杜鸣心音乐创作的发展历程,然后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杜鸣心交响音乐的艺术创作风格与特色,最后总结了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论引导实践,而实践则是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不管是哪种完美的理论系统,都需要通过实践的科学性为其提供有利支持,音乐理论的构建就是来自对音乐艺术的充分实践。本文从美学视角探索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以及表现性特征,以期能够促进音乐艺术的表演,让人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门艺术。  相似文献   

6.
<正> 歌剧是谱成音乐的戏剧,它是音乐、诗歌、戏剧、美术、舞蹈等形式的综合体,由于歌剧融合了诸多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也可以说:歌剧是欧洲文化艺术的最高体现。常有人说:“西洋古典歌剧固然伟大,但是由于在欣赏中受到语言障碍的影响,不容易听懂”。  相似文献   

7.
《石涛画语录》系统阐述了艺术创作规律以及绘画表现大自然、表现自然与我、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等等。展现了石涛独具特色的一套严谨、完整而成熟艺术创作思想;石涛的艺术思想对后世艺坛有深远影响;石涛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关于审美一类问题的研究,在哲学领域中一直被称为“审美趣味学说”、“优雅的艺术理论”等。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一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音乐美学传统与流派。这一时期形成的音乐审美意识对20世纪的音乐美学有着特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孔子在礼备乐和的传统社会文化模式中,把音乐的安放与以个人修身养性、安生立命、合乎“众乐”的礼教相融相生,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善”、“仁”、“和”不仅是对伦理思想的提炼亦是对音乐法则的普遍抽象,本文拟从孔子的礼乐观、乐论和乐教三方面论证孔子音乐思想的伦理价值及音乐伦理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0.
艺术创作是人类表现内心独立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脑、手、心三者有机协调配合,统筹协作的成果。即以手所表现方式和技法,传达大脑和心中的艺术构思和创作主题,伴随着艺术创作过程的产生、深化和发展,理性思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此外,从生物学和科学角度分析,感性是生物自发的,直觉性的;而理性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生物的思维形式,经过了分析和思考过程。因此,在研究艺术的过程中,笔者选择人类特有的,具有主观意识形态的理性思维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发展史上的理性精神及其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音乐用在时间里流动的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艺术形象, 表达人们的各种不同的感情;园林有着凝固于空间的节奏、旋律、音调和乐境。二者可以融会贯通。这2 门同源艺术有机地荟萃在一起, 将给人以丰富多样的审美感受, 并为音乐创作和园林设计, 提供借鉴和灵感。参5  相似文献   

12.
浅谈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朝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旨在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从意境、园林意境词汇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属性的研究来探讨其内在涵义及创造、审美要素.  相似文献   

13.
陈连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42-12943,13013
在解读《道德经》的基础上分析了"道"的内涵,强调其是道家最基本、永恒、超越物质存在的宇宙法则,是一切变化的根源。指出园林艺术是时-空综合的艺术,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其哲学思想是园林艺术创作的重要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神仙信仰"等道家思想以及道家辩证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创作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为中国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美的艺术精神、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原则、以神仙和仙境传说作为设计蓝本的特色找到了思想根源,也解析了园林艺术中有无、虚实、内外、大小、高低、抑扬、疏密、藏露等对比手法与道家哲学思想的不谋而合,突出了"境生象外"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核心内涵的意境魅力,强调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园林空间组织以及空间引导和暗示、布局形式、景观节点的布置、园林植物配置等常用手法,使得中国园林更具有含蓄性和趣味性,更具东方魅力。  相似文献   

14.
民间艺术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民间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和底蕴使得民间艺术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现出特有的中华文化的美,从而对现实生活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追求“热烈”和“幸福”是中国民间艺术表现的主题。今天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该如何继承和借鉴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把握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高扬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使之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图2参5  相似文献   

15.
陈展川  侯则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90-6091
分析了园林意境的含义,介绍了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阐明了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是现代景观设计所需继承的传统精华。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音乐素质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挖掘潜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对培养新时期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水平的现状,提出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指出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才能培养出21世纪具有深厚知识基础、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大胆创新开拓精神,又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及艺术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艺术领域颇具代表性的创作派别,中原画派凭依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与艺术风格形构了典范的审美范式与传承谱系,其基于农民意识的文化情怀与创作底色以及文人化的艺术生产理念与审美向度构成这一画派及其画风的双向制约机制,形成了中原画风特有的文人与农民意识的视觉互动,由此折射出艺术生产与地域文化潜在的逻辑关联及其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艺术设计的基本立足点是民族文化,艺术设计只有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础上才有市场。艺术设计创新在整个艺术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艺术符合时代潮流"、永葆青春"的理论"法宝"。本文系统阐述了现代艺术设计中文化基础、创新和审美的关系。强调艺术设计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9.
伴随时代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有了质的进步,其中,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也积累下大量经 验,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在受教学生艺术审美能力锻炼、综合艺术素养培养上所起到的重要作 用有目共睹。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发展时期相对较短,仍旧有较大 发展空间。由此,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的公共音乐教学概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以审美为 核心的音乐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 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法国音乐家德彪西,被称为印象派音乐大师。他的音乐有一种似梦非梦的虚幻意境,同时 也让人真切感受到现实世界。他的作品既表现“现实”又表现“虚幻”,且巧妙地把两者交 织在一起,诗情画意、优美风雅,鲜明地体现出法兰西式的独特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