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二甲基砜(MSM)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可有效改善人类健康.本文主要介绍了MSM的理化性质、合成与代谢、保健功能及其在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单宁是高分子量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杀虫等作用。作为一种植物饲料添加剂,单宁有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等功效,在动物生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综述了单宁的来源与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状况,以期为单宁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二甲基甘氨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的营养物质。作为一种营养添加剂,二甲基甘氨酸可促进机体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氧气利用率及免疫功能。本文综述了二甲基甘氨酸的结构、特性、研究现状、生理功能及其应用于人和动物上的一些研究进展,为二甲基甘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肠道不仅是动物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机体发挥防御保护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完整的肠道屏障可有效阻止抗原、细菌毒素和有害物质通过,对维持动物健康极为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然植物活性成分(NPBCs)具有免疫调节、抑菌、抗氧化、改善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畜禽生产及疾病防治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就NPBCs对动物肠黏膜形态结构、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了解NPBCs对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物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机体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动物肠道健康对于动物的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中链脂肪酸是一类含有6~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具有快速供能、抗菌和改善动物肠道屏障作用。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就中链脂肪酸对动物肠道的消化吸收、屏障功能和菌群组成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为中链脂肪酸在动物生产和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是动物机体内最大且功能最复杂的器官,是机体防御的最前线。胃肠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对维持动物健康极为重要。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天然、安全和无残留等特性,可以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调节胃肠道健康等,这使其不仅有望成为极具开发潜力的替抗成员,而且因此能开发出更多有益于动物健康的调控产品。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胃肠道形态结构、屏障防御以及重要生理防御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胃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留兰香的特征特性、功能作用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留兰香具有驱风解表、消炎镇痛、抗菌杀虫等功效,同时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补充机体营养的作用,在动物生产中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功能。通过留兰香在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应用,提高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利用率,可以使其为动物养殖新的饲料来源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留兰香|动物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8.
最近的研究证实酵母细胞壁对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文章综述了酵母细胞壁对动物免疫系统功能、肠道健康、霉菌毒素吸附等方面的影响,其在动物养殖应用中能够起到改善动物健康,促进生长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多酚作为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抗菌等特性。研究表明,多酚可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与肠道微生物互作、调控抗氧化性能以实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多酚的定义及分类、调控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及植物多酚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今后在猪生产绿色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叶黄素(lutein)是含氧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着色功能和强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在动物饲养研究中,作为添加剂被逐渐关注。反刍动物可以通过采食植物饲料获得,也可以通过采食补充到饲粮中的添加剂获得。叶黄素不仅对反刍动物机体代谢和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还可以显著提升畜产品品质。人类摄取富含叶黄素的畜产品有助于机体健康。探究粗饲料中叶黄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粗饲料价值和合理利用,也有助于叶黄素制剂推广和高品质畜产品生产。本文综述了叶黄素在植物饲料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对反刍动物机体代谢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深入了解叶黄素的功能,为其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炎症及氧化应激是造成动物机体组织和器官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肠道炎症可造成肠黏膜损伤,进而影响其屏障功能,减弱动物对外界刺激的防御能力。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潜在功效,且具有低毒、无耐药性等特点,因此,在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大部分植物多酚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及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这极大阻碍了其合理有效利用。本文基于近期研究就植物多酚对氧化应激与炎症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其在新型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露寡糖(MOS)是从酵母培养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类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壁以及植物的块茎和种子中,因其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及维持肠道健康和调节糖脂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而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本文就甘露寡糖的来源、制备方法、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是自然界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花青素,因其强抗氧化、抗炎等生理功能而具有潜在促生长、抗腹泻等作用,但其在体内可被迅速代谢,进入血液循环的大部分为其代谢产物。因此,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生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其代谢产物的生理活性。本文就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在体内的吸收率、吸收部位、主要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进行综述,为其在新型无抗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27(Hsp27)是一种结构上高度保守的小热休克应激蛋白,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在调节蛋白质稳态以维持细胞骨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热休克蛋白(HSPs)在疾病预防和药物开发中取得较大突破,有研究发现在许多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中Hsp27的表达会发生显著变化,表明Hsp27与病毒感染之间有密切关联,但Hsp27在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尚不成熟。论文主要介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Hsp27通过抑制细胞的自噬、凋亡、干扰素形成及维持病毒复制等发挥其在病毒感染中作用,此方面研究为以HSPs为靶点研发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是中药厚朴中2种主要多酚类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现代畜禽养殖业中新型抗逆保健添加剂开发的有效选择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生物学特性、代谢、功能及初步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其饲用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XUE Junjing;LI Siyuan;FANG Rejun(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Hunan Co-Innovation Center of Animal Production Safety,Changsha 410128,China)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BS)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饲用益生菌之一。BS具有维护家禽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缓解热应激、改善畜舍环境、提升肉蛋品质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功能,还具有替代抗生素的巨大潜力。本文就BS的主要生理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明褐黄血蜱卵内蛋白组分,揭示蜱胚胎发育中的关键营养物质,为筛选可干扰胚胎发育的抗原分子奠定基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新鲜褐黄血蜱的卵蛋白成分进行分析,基于该蜱的唾液腺转录组翻译文库、中肠转录组翻译文库和Uniprot数据库对各蛋白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褐黄血蜱卵黄蛋白提取液中检出特异性肽段221条,由此鉴定蛋白53种,其中高可信蛋白12种,能够确定的功能蛋白有肌动蛋白(actin)和卵黄蛋白原Ⅱ(vitellogenin 2,Vg-2),且Vg-2与卵黄蛋白(vitellins, Vn)一级结构相同。蜱卵原生质所含蛋白较少;Vg-2是蜱卵内存在的唯一一种卵黄蛋白原。  相似文献   

19.
肉鸡的视觉器官发达,可分辨出不同的光色。光色可以通过影响肉鸡下丘脑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与行为活动等。文中就不同光色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行为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饲养密度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和应激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相近、健康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216头,平均体重为(24.64±0.13)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单栏饲养。Ⅰ组每栏6头(1.52 m^2/头),Ⅱ组每栏8头(1.14 m^2/头),Ⅲ组每栏10头(0.91 m^2/头),Ⅳ组每栏12头(0.76 m^2/头)。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呈线性降低(P<0.05),料重比(F/G)呈线性升高(P<0.05)。Ⅰ组、Ⅱ组的ADFI、ADG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生长猪的血清球蛋白(GLB)、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浓度呈线性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呈线性升高(P<0.05)。Ⅰ组、Ⅱ组的血清T3、T4、GLB、GLU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Ⅱ组相比,Ⅳ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生长猪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呈线性升高(P<0.05)。Ⅰ组、Ⅱ组的血清IgA、IgG、IL-1β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4)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生长猪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呈线性变化(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Ⅰ组、Ⅱ组的血清CAT、SOD活性,T-AOC,MDA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Ⅳ组的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较Ⅱ组、Ⅲ组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COR)浓度有升高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Ⅰ组、Ⅱ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免疫、应激及抗氧化指标大部分无显著差异,且考虑到经济效益,Ⅱ组(1.14 m^2/头)更适合夏季生长猪的生长,此时生长速率快,饲料转化率高,机体炎症应激水平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