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蔷薇属植物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多种蔷薇属植物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影响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的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揭示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的机理及蔷薇属植物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在MS基本培养基上,通过改变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培养条件和类根体与愈伤组织的完整性来观察并统计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情况。【结果】类根体的发生受生长素类调控,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生长素类物质诱导的类根体在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其中2,4-D对类根体的诱导效应最明显,IBA次之,NAA最差,细胞分裂素不能诱导类根体的形成;形成高质量的类根体暗培养和是必需条件,与光暗培养差异极显著,类根体的发生率和每个外植体类根体数存在差异;相反,类根体发育成类原球茎必需有光照的参与,暗培养的类根体不能变绿、膨大并最终发育成类原球茎,TDZ和光照在类根体发育成类原球茎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被从顶部截去1/3长度的类根体仍然可以变绿并发育为类原球茎;相反,将类根体从愈伤组织直接剪下,无论直插还是平放,类根体都不能变绿发育成类原球茎,而是逐渐变褐死亡。【结论】生长素类物质控制类根体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但形成的类根体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光照抑制类根体的发生但可以促进类原球茎的产生,光照和TDZ在类根体发育成类原球茎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类根体先端不是形成类原球茎的必需条件而下部组织的完整性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素质量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程度加重。当激素NAA为5mg/L、BA为10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物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的原球茎状体的5.3%和1297株/瓶。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在无激素培养基中经2~3代培养后,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原球茎状体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原球茎状体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3.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素质量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程度加重。当激素NAA为5mg/L、BA为10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物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的原球茎状体的5.3%和1297株/瓶。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在无激素培养基中经2~3代培养后,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原球茎状体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原球茎状体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对影响蝴蝶兰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原球茎诱导及增殖、培养条件、抑制褐变等几个关键因素进行试验比较,建立蝴蝶兰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H培养基比MS、VW培养基更适合于蝴蝶兰的培养;叶片较根尖易诱导出原球茎;在温度24℃、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的培养条件下利于原球茎的生长;BA2.0mg/L的浓度利于原球茎的增值;适量的活性炭可有效地抑制褐变的产生;BA0.5mg/L、NAA0.1mg/L有利于试管苗生成;NAA1.0mg/L利于试管苗瓶内生根。  相似文献   

5.
以文心兰茎尖诱导的原球茎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为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果糖为原球茎增殖的最佳碳源,以10 g.L-1效果较好;0.01~0.1 mg.L-1的NAA能促进原球茎增殖,IAA、IBA和2,4-D均抑制原球茎增殖;BA较KT适合原球茎增殖,单独添加BA时原球茎的增殖效果优于与NAA配合使用,浓度为1.0 mg.L-1时增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大花蕙兰类原球茎薄切片高频诱导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花蕙兰离体诱导类原球茎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优良、高效的离体诱导体系.研究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再生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类原球茎(protocorn-like body,PLB)横切片(transverse thin cell layers,tTCLs)为外植体可获得最高的PLB再生频率,叶片再生频率及数量最低.不同激素配比影响tTCLs的再生能力,其中在1/2 MS+TDZ 1.0 mg/L +KT 0.5 mg/L +NAA 0.5 mg/L上最高诱导频率为91.20.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3.0 mg/L AgNO3可提高tTCLs上PLBs的形成,但作用不显著.可见,以tTCLs为外植体诱导大花蕙兰PLBs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花梗腋芽组培再生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蝴蝶兰花梗腋芽诱导出营养芽,营养芽茎尖诱导出原球茎状体,建立了植株再生技术体系;筛选出了花梗腋芽诱导营养芽,茎尖诱导原球茎状体,增殖、分化和生根以及过渡培养等培养基配方,对过渡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花梗腋芽出芽率高达90%,原球茎状体诱导率高达100%,生根率高达100%,过渡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8.
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需要共生真菌的参与。真菌受生境的影响,原地与异地种子萌发状况是否一致对于兰科植物保护十分重要。以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为材料,比较华石斛种子原地与实验室内播种于不同附生宿主树皮上其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1)两者均在播种75 d后华石斛种子开始萌发,播种后135 d后附生宿主树上华石斛萌发原球茎数达到高峰,在185 d后华石斛种子萌发的原球茎数基本趋于稳定;(2)异地条件下150 d后, 部分绿色原球茎开始逐渐白化消亡;(3)碎叶蒲桃上华石斛在2种环境中均有少量种子萌发,雅加松、马蹄荷上华石斛在原地与异地条件下均无种子萌发,大叶布拉栎上的华石斛只在异地萌发,竹叶松上的华石斛种子只在原地萌发。可见,原地与异地对于华石斛萌发原球茎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文心兰无菌幼苗茎尖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培养基pH值及茎尖放置方式对原球茎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为原球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0.1 mg/L TDZ最适合原球茎诱导且无不定芽分化、诱导率达80%,30 g/L蔗糖是原球茎诱导的适宜碳源,培养基pH值为5.2时原球茎诱导效果最佳,茎尖竖直放置比水平放置更有利于原球茎诱导。  相似文献   

10.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属祁连山东段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甘肃兰科植物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为促进和提升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在现有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在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区域布设了3个固定监测样地,通过现场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获取基础监测数据,分析整理出兰科植物受到的干扰类型及程度,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为开展兰科植物的针对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杂交兰原球茎增殖及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芳  崔波  马杰  叶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309-5311
[目的]对杂交兰原球茎的增殖及分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培养基、6-BAI、BA和AC对杂交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设置几种不同培养基对原球茎的分化进行探讨。[结果]培养基和6-BA对原球茎的增殖影响不大,IBA浓度为0.1 mg/L、AC浓度为1.0 mg/L时,原球茎增殖效果最好;1/2 MS+6-BA 1.0 mg/L+NAA 0.5 mg/L对原球茎的分化效果最好。[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NAA有利于原球茎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4个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品种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Protocorn-likebody,PLB)。结果表明,在培养基1/2MS+3mg/L TDZ+20g/L蔗糖+3g/L植物凝胶上,14个蝴蝶兰品种的叶片均能诱导出类原球茎,其中10个品种的诱导率高于20%,尤以777最高,为51%;最低的为788,仅有1%。试验建立了一套成本低廉、成分简单、重复性好、也适合于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体系,为蝴蝶兰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比较白及叶长、叶宽、株高及原球茎大小的差异。[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间,白及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2,4-D均能诱导种子产生愈伤组织;6-BA、KT对白及幼苗叶长及原球茎的生长有抑制作用,KT对其叶宽、株高有抑制作用;NAA、IBA对白及幼苗叶长及叶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NAA较IBA强,NAA还对其株高有促进作用。[结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单因素处理中,2,4-D诱导白及种子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浓度为1.0 mg/L,诱导率为100%,其余成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NAA较IBA、6-BA、KT较好,0.5、1.0 mg/L NAA对幼苗的生长效果均较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中,仅2,4-D对白及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取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在每个县选择1-2个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区域为调查小区进行现场调查,同时利用走访调查作补充的调查方法,对商洛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确定商洛市共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21属29种,且分布不均匀,其中兰属中的春兰和惠兰分布范围广,分布量较大,其它种类量较小。近年来,随着商洛市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兰科植物的盗挖烂采现象较为严重,建议以县为区域进行就地保护,以市为区域设立1-2个兰科植物专类保护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以保护区为依托进行迁地保护,建立野生兰科植物基因库,并加强人工栽培,实施开发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霍山石斛原球茎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珍稀濒危的霍山石斛为试验材料,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原球茎离体诱导和快速繁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N6 2.0 mg/L KT 0.1 mg/L NAA 2.0%蔗糖,原球茎诱导芽最佳培养基是N6 1.0 mg/L6-BA 0.1 mg/L NAA 2.0%蔗糖,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 0.5 mg/L IBA 2.0%蔗糖。  相似文献   

16.
兰科植物是我国丰富而珍贵的植物资源,但在园林应用中极为少见。本文介绍了兰科植物的概况,对兰科植物的栽培应用形式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建议,认为“源于自然,回归自然”是兰科植物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对兰科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但是由于人类的大规模采集,在其需求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人工的培育变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铁皮石斛的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发现1/2MS+28g葡糖糖+1g活性炭+7g琼脂+1.5mg/L6-BA+0.5mg/LNAA最适合于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明组培过程中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大花蕙兰茎尖诱导的原球茎为外植体,研究了MS培养基浓度、BA浓度及培养方式对原球茎增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1MS基本培养基适合大花蕙兰原球茎培养;在振荡培养时MS培养基中加入BA1.5mg/L时,原球茎生长良好,显著好于其他浓度处理;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原球茎明显优于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原球茎鲜重和增殖系数均为固体培养的1.75倍。[结论]培养基配方为Ms+BA1.5mg/L+NAA0.2mg/L+蔗糖30g/L且振荡培养时,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及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发现黎族村民在庭院内栽培着种类丰富的药饮两用植物,并掌握着丰富的饮料植物知识,制作出的植物饮料大多具有医疗保健功效,尤其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腰酸背痛及消炎去热等方面效果明显。野外实地调查发现兰科和蕨类植物作为黎族饮料植物应用较为普遍,多数种类全株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20.
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影响因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蝴蝶兰(Phalaenopsis)为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1],原产于阿萨姆、缅甸、菲律宾、中国台湾等热带亚洲地区。蝴蝶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其花姿高雅、色彩艳丽,花期长达数月之久,观赏价值极高^[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