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虫螨腈防冶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24%虫螨腈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667m2用量30rnL的防效相对较好,药后3和7d的防效分别达78.1%和85.36%;添加有机硅助剂好湿有助于提高虫螨腈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安全高效药剂,进行了不同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00 g/L联苯菊酯乳油450 g/hm2喷雾对小绿叶蝉的防效无论是药后3 d还是7 d,均明显优于其他药剂,能有效控制茶小绿叶蝉的为害,可作为今后防治茶小绿叶蝉的主选药剂。  相似文献   

3.
茶产品质量安全是广西茶叶发展的短板,为寻找低毒高效的水溶性农药替代品,使用水溶性相当低的农药品种茚虫威和虫螨腈进行防效试验。研究表明,防治茶尺蠖使用150g/L茚虫威,每667m2用量22.22ml对防治茶尺蠖有良好的效果,在药后1d、3d、7d时的防效分别为84.29%、88.36%和92.51%,是理想的茶园水溶性农药替代药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使用240g/L虫螨腈SC,30ml/667m2;150g/L茚虫威EC,22.22ml/667m2,施药后7d,防效虫螨腈为95.32%,茚虫威为92.42%,可用来替代目前茶园中使用的水溶性农药。  相似文献   

4.
几种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喜红  杨伟  唐茜  师丹  赵晓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1-1111,1116
[目的]为探讨不同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方法]以700、800、1 000倍0.3%印楝素乳油,2 500、2 800、3 000倍茶联苯,2 5003、0003、500倍万里红为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茶联苯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9.37%、90.35%8、2.31%,药后4 d防效分别为97.56%8、5.59%、71.87%。0.3%印楝素乳油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较差,药后4 d防效达高峰,分别为90.81%、80.72%7、0.92%。万里红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分别为87.43%、69.97%、60.02%,药后4 d防效显著降低。[结论]茶联苯2 500~2 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0.3%印楝素乳油700~800倍液施药4 d后防效显著,且对天敌杀伤力小,是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正常施药后不产生药害,可以用来防治茶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5.
10%除尽50ml/667m2、25%吡蚜酮40g/667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表现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d防治效果分别为84.36%、96.53%,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为94.97%、79.03%,优于目前常用药剂联苯菊酯、吡虫啉,对茶叶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6.
进行不同产地的25 g/L联苯菊酯乳油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江西省科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25g/L联苯菊酯乳油的防效表现为随用量增大而提高,速效性好,持效期3~7 d。药后3 d,25 g/L联苯菊酯乳油37.50 g.ai/hm2的防效最高,为91.98%,与其他处理及江苏皇马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 g/L联苯菊酯乳油的防效差异显著。使用剂量以33.75~37.50 g.ai/hm2为宜,施药适期应在茶小绿叶蝉低龄若虫盛期,可作为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药剂登记使用。  相似文献   

7.
进行不同产地的25 g/L联苯菊酯乳油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江西省科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25 g/L联苯菊酯乳油的防效表现为随用量增大而提高,速效性好,持效期3~7 d。药后3 d,25 g/L联苯菊酯乳油37.50 g.ai/hm2的防效最高,为91.98%,与其他处理及江苏皇马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 g/L联苯菊酯乳油的防效差异显著。使用剂量以33.75~37.50 g.ai/hm2为宜,施药适期应在茶小绿叶蝉低龄若虫盛期,可作为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药剂登记使用。  相似文献   

8.
印楝素防治蔬菜茶树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0.3%印楝素乳油防治蔬菜和茶园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菜青虫、小绿叶蝉及茶尺蠖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防效69.98%以上,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37.9%,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7.9%,对茶尺蠖的防效达34.2%以上;药后3 d,对小菜蛾就达到73.35%以上的防效,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药后7 d对小菜蛾就达到86.7%以上的防效,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74.8%,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以上,对茶尺蠖的防效达52.8%以上。并且药后10 d,对小菜蛾和茶尺蠖仍有60%以上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9.
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是茶园的重要害虫,严重危害茶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调查灰茶尺蠖种群发生动态的基础上,测定了植保无人机喷施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药后3 d的防效为93.88%,药后7 d的防效为96.94%;对小贯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为73.26%,药后7 d防效为81.32%。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兼治这两种害虫,这为茶园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效氯氰菊酯不同剂量产品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试验表明,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防效,对茶叶安全,无药害。但不同剂量之间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存在差异。45mL/667m2剂量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较好,且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其余剂量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不理想,且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能替代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高效药剂(单剂或复配剂),笔者于2020年5月选用了20%呋虫胺悬浮剂、1.6%狼毒素水乳剂、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等进行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0.5%苦参碱水剂1 500 mL/hm~2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分别为51.65%、46.28%、45.71%、22.90%,药后7 d防效分别为58.81%、39.07%、32.81%、29.2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50.28%、50.61%、48.38%、28.55%。其中,以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 L/h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较好,对茶叶生长安全,可推广使用。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时,可选用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 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 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摸索醚菊酯、呋虫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和合适剂量。结果表明,每 667 m2施用10%醚菊酯悬浮剂45 g或施用10%醚菊酯悬浮剂18 g+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8 g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3、7 d防效分别达70.8%、75.6%、80.4%和74.2%、78.2%、83.0%。从药效和成本综合考虑,田间推荐使用10%醚菊酯悬浮剂18 g+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8 g来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3.
以茶叶品种黄魁为试验对象,研究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在84.6%~87.3%,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无药害产生,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0 m L/hm~2,兑水450 L/hm~2均匀喷雾,在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用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设计试验了3种绿色防控措施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从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信息素诱虫板20片/亩+2亿孢子/m L球孢白僵菌液40 L/亩2亿孢子/m L球孢白僵菌液40 L/亩信息素诱虫板20片/亩。信息素诱虫板20片/亩+2亿孢子/m L球孢白僵菌液40 L/亩在处理15 d后防效达到最高值为86.36%,从15 d开始该处理的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单用单独技术处理防效,30 d后防效仍然可以达到82.82%,能够有效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50%丁醚脲悬浮剂对茶树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和对茶树生产的安全性,特进行了该药剂不同剂量对茶树茶小绿叶蝉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施用50%丁醚脲悬浮剂80、100、120 g对茶树茶小绿叶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在试验期间未见药剂对茶树的长势、叶色等有明显影响。建议于茶树茶小绿叶蝉始发期,每667 m2用50%丁醚脲悬浮剂80~120 g均匀喷雾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6.
进行30%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达94.70%以上,且速效性好,持效期7 d以上,对茶树安全:建议每667 m~2使用量15~20 m L。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40%联苯·噻虫啉SC对茶树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为该药剂推广提供依据,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联苯·噻虫啉SC防治茶树小绿叶蝉,防效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15~20mL/667m~2,药后1d防效为72.6%~80.9%,药后7d防效为84.9%~98.2%,药后14d防效为82.6%~91.3%,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茶树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0 g/L联苯菊酯乳油等5种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和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持效性,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首选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0 g/L联苯菊酯乳油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在87%以上,可作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的轮换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为82.17%,生产中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2种害虫的安全高效药剂,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测定5种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对茶叶安全性都很好。其中,20%呋虫胺可溶粒剂和30%吡丙醚·虫螨腈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药后14 d对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依然在95%以上;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茶蓟马速效性好,药后14 d防效稍有下降,但仍在85%以上;240 g/L虫螨腈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速效性差、持效性好,防治茶蓟马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见效慢,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茶叶生产用药标准选择以上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为弄清43.7%甲龙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进而为茶叶生产中安全合理使用43.7%甲龙提供参考,在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盛发期蓬面喷施43.7%甲龙SC的防治效果与在茶叶中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药后3d和21 d,43.7%甲龙SC 12 mL/667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9.86%和46.33%,与两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喷施43.7%甲龙SC 12 mL/667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很明显;43.7%甲龙SC对天敌蜘蛛相对安全,对茶树新梢无伤害;43.7%甲龙SC所含有效成分在茶叶中的残留水平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