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茶叶属于天然健康的饮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随着茶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农药、化肥的使 用能够增加茶叶产量,但是也会引起农药残留问题,如果不能准确检查农药残留物,很容易导致茶叶质量下降,不利于 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茶叶农药残留物的测定,确保人们的饮茶安全。本文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物质分析前处 理,明确样品检测技术,全面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汪敬生 《新农村》2001,(6):24-24
茶叶在种植过程中,要施用农药和化肥,加上空气和环境的污染,一些有害物质会残留在茶叶中,使品质下降。采用传统方法加工时,这些有害物质不能除去,在人们饮用时会随着浸泡过程溶入茶水,导致茶水口感下降,长期饮用还会影响人体健康。前不久,印度帕纳吉茶叶研究所推出一种新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加工茶叶,不仅能有效地清除其中残存的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恢复原有的良好口感,而且还能提高茶叶的抗霉能力,长期贮藏后仍然清香扑鼻,色、味俱佳。该技术的关键是在鲜茶叶选拣后实施合适的杀青  相似文献   

3.
依托2017年云南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南涧试验站建设项目,对南涧县茶园肥料、农药施用种类、施用量、施用次数和施用方法等数据,1家固定监测茶叶龙头企业和10户固定监测茶农的产销数据,南涧县主要茶区春茶生产情况等数据进行调查收集并作出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南涧县茶叶生产在茶园常规管理中影响茶园收益的主要有肥料、农药的使用情况和茶园管理理念2个方面的因素。在茶叶生产中,应引导茶农通过茶园科学管理提高茶园产值,茶叶产业效益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几种农药在茶叶上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几种农药在茶叶上施用后的残留动态,于2014年研究了防治茶叶病虫害高效低毒的主要药剂的消解动态;采用新型静电喷雾器械对8种农药在茶叶上进行喷雾,分别在不同时间对茶叶取样并进行农药残留消解动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 h虫螨腈在茶叶中的残留降到了41.00 mg/kg,联苯菊酯1 d后在茶叶中的残留降到了2.90 mg/kg,均达到了欧盟规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量(MRL)标准;在茶树上利用静电喷雾的方法进行施药,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量,缩短茶叶采摘的安全间隔期,为茶园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市场与信息     
《新农村》1999,(4)
浙产茶叶可以放心饮用前段时间有些媒体报道,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有些报纸甚至配发漫画,说喝茶等于喝农药……这些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对饮用茶叶产生了疑虑。针对这种情况,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全国农药审定委员会委员陈宗懋研究员最近指出,对茶叶农药残留量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来自全国12个产茶省300余个茶样的分析,96%以上的茶样每公斤茶叶中残留量为0.04毫克  相似文献   

6.
安全问题是一个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淡化的话题,而食品安全更是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人们用新型农药将以往的剧毒农药取代,却在检测农药残留和种类时产生变化。由于茶叶中的色素和脂肪酸等物质的存在,容易影响到茶叶农药残留的结果,使检测不准。面对这一状况,我们需要将原来的测试方法进一步调整,从而找到合适的茶叶农药残留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安全问题是一个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淡化的话题,而食品安全更是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人们用新型农药将以往的剧毒农药取代,却在检测农药残留和种类时产生变化。由于茶叶中的色素和脂肪酸等物质的存在,容易影响到茶叶农药残留的结果,使检测不准。面对这一状况,我们需要将原来的测试方法进一步调整,从而找到合适的茶叶农药残留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蔬菜、瓜果上有农药残留,食用前要经过多次清洗、浸泡,才能将农药残留洗掉。每天喝的茶叶也不例外,上面也有农药残留,所以喝茶前最好洗一下茶。"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头泡茶最好倒掉,否则就会把农药喝进肚里。洗茶是否有必要,头泡茶能否洗掉茶叶上的农药残留?听听业内专家怎么说。炒制茶叶就是杀菌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 福安是全国四大茶叶生产县市之一,是全国茶叶生产商品基地,福建省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和花茶生产区。但由于茶区群众,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栽培方法和盲目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使叶农药残留量明显超标,产量质量下降,阻塞茶叶销量渠道,销货逐年下降,茶农收入每况愈下。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是近年来严重制约福安茶叶生产的“瓶颈”。解决农药问题,是福安  相似文献   

10.
物质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更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人们在重视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更重视食品的质量问题。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原料,如果茶叶中含有一些农药或者其他有害的物质,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当前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捧,这也是提升食品安全的方式之一。本文主要对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化学农药在保证茶树免受病虫危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药残留也对日常饮茶的安全性及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综述了化学农药在茶园中的降解动态规律、加工过程对茶叶农药残留的影响、及茶叶冲泡过程中农药的迁移规律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病虫害防治措施,认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必须从茶园入手,只有开发绿色农药、替代高风险农药、规范农药使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茶叶农药残留问题,保障茶叶出口不受国外绿色壁垒的阻碍。  相似文献   

12.
安溪县是乌龙茶的主产区。据统计,2008年全县茶园面积4万hm2,涉茶产值达63亿元,茶叶生产已成为安溪县的主导产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的卫生品质要求日益提高。近年来,随着茶叶种植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茶叶生产过程大量施用农药,使农药残留量增加,影响茶叶产品的卫生品质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茶叶受病虫危害并提高茶叶产量等,农药在茶叶栽培中被广泛使用,但茶叶中残留的农药极大地危害了人们身体健康。本文阐述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的特点,介绍了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危害,综述了近几年气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应用,展望了气相色谱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气相色谱法的更好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当前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最佳切入点。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上寻找规律并提出意见建议,对茶叶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今后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提供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 《福建农业》2010,(8):16-16
<正>宁德市是产茶重点市,面广量大。从茶人员120万,涉茶人员300万人。农民的收入三分之二来源于茶叶,发展茶叶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市茶农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农药,以致茶叶中农药残留量居高不下,始终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茶叶质量安全,制约了茶叶的发展。为了使我市茶叶能够健康良好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好无公害生态茶园。  相似文献   

16.
<正>茶叶种植是云南省的经济支柱之一,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域。茶叶种植的土壤表面往往会有大量的根系分泌物和凋零的枯叶等,所以土壤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为了提高茶叶的质量,茶叶种植者往往会施加大量的农药,这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传统的农药施肥方法对于土壤造成很大的破坏。菌肥的出现可以缓解生态环境污染的压力,改善土壤的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一、菌肥对茶园土壤氮磷淋溶的影响为了保护我国的水质和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17.
我市茶叶面积近15万hm^2,有多个茶叶产品,且出口居多。茶橙瘿螨在我市茶区发生普遍,年发生面积约0.47万hm^2,严重影响了我市的茶叶品质,茶园一般叶受害率达15%~20%,失管茶园达60%~80%。由于出口茶叶农药残留要求严格,因此,使用矿物农药替代目前使用的化学合成农药是降低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笔者在2002年和2003年,开展了99%机油乳剂防治茶橙瘿螨的药效试验,并探讨其使用技术,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化学防治具有速效、简便、受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当病虫害暴发时,化学防治在短时间内就可收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可是在茶园中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不但会杀死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造成害虫发生为害更加猖獗,而且会污染茶树和环境,使茶叶中的农残超标,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等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9.
茶叶中农药残留过高是茶叶生产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严重影响茶叶质量和安全。该文简述了当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现状,就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江然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227-1230
农药残留问题关乎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应正确认识我国茶叶的农药残留和超标概念及现状,茶叶的生产经营者更应杜绝农药残留超标和违禁农药的使用。从政府管制、企业自律和强制责任保险3个方面对避免茶叶农药残留、维护茶叶市场的有序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