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预警分析及预警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宋戈  连臣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6):247-252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是保护耕地和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该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从耕地保护角度,结合研究区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利用纵比判断法,以研究区1996-2008年耕地资源安全定量评价值为基础数据,确定研究区耕地资源安全度的阈值。应用灰色模型GM(1.1)与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黑龙江省2012-2015年耕地资源安全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构建了耕地资源预警系统框架体系。结果表明,1996-2008年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值呈不规则下降趋势。2012年黑龙江省耕地资源警度为轻警、2013-2015年为中警,警度有上升趋势;2012年耕地质量略有升高,但耕地数量减少幅度较大,2013-2015年,随着耕地数量的增加,耕地质量不断下降,2012-2015年生态环境呈平缓上升趋势。耕地数量与耕地质量不协调发展是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在预测期主要致警原因,城市化水平、水土流失比率和抗逆指数等是影响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状况的敏感因子。该文为相关预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召梅  李强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164-166,169
分析了湖南省生态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资源退化严重;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质量下降;动植物物种减少,一些珍稀物种难见踪影;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湖泊水质污染加重,氮磷浓度越来越高;城镇空气质量总体基本稳定,江河水质污染普遍,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农村化学用品的使用量逐年上升,环境污染愈加严重。人口大幅度增长和经济的非持续发展方式是其直接原因,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高环境代价式的经济发展与掠夺式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惠州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耕地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土壤和农作物被污染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漳州市发展生态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其存在耕地资源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环境受到污染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生态农业宣传教育力度、加大科技投入、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等措施加快发展漳州市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广东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土壤问题;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耕地面积锐减,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人,地,粮矛盾日前加剧,忽视耕地养护,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严重,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盘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水土保持功能脆弱。目前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盘县地区耕地资源持续发展的首要不利因素,盘县土地资源具有出产率低、退化严重以及优质、后备资源少。因此要通过水土保持、提升土地潜力以及科学养护等措施来提高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的干预程度也越来越大,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特别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对湘西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以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的扩张,该区居民、工矿和交通等建设用地持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天然林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相应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使该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耕地动态变化分析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耕地严重短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将进一步减少。针对这一现象,本通过对福建省耕地数量状况的分析,探究耕地减少的原因,提出了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发达地区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利用绍兴市近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从耕地资源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入手,宏观分析了该市耕地动态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并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相结合,定量研究了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绍兴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显著,耕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耕地减少以建设占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为主,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影响耕地减少的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将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为绍兴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从省域层面、地理区域、市域层面等3个空间尺度系统分析陕西省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以期为保护耕地资源、划定基本农田区、制定耕地质量管护对策等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陕西省2005—2015年长时间序列的耕地分等评价数据,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地统计学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陕西省耕地数量在2005—2015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近些年通过占补平衡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减少趋势已得到遏制,基本达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2)陕西省耕地质量整体不高,平均利用等11.33;近十年来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呈下降趋势;3)陕北地区作为陕西省耕地后备资源,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同时进行生态建设,耕地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该项研究成果为土地整治等耕地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基本农田划定、占补平衡等耕地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1.
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村,就是以行政村为单位,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建设水土流失得以控制,生态环境得以良性循环,人口、资源、环境得以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村。人均土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土保持治理程度、人均耕地、人均基本农田、人均林地、年人均收入等,是生态村建设的量化指标。生态村可分为初级生态村、标准生态村、先进生态村,先进生态村由各级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命名。  相似文献   

12.
草庙子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大,严重危害当地的环境、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草庙子河流域通过发展清洁型小流域对当地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治理。文中阐述了草庙子河清洁型流域治理的对策与措施,即在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基础上,对农药的施用、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建立清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还介绍了当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给出该流域治理成功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对长江中下游危害日益加剧。坡耕地是该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进行坡耕地处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建议从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草)体系建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推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抓好农村能源替代工程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增强法制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拜泉县水土保持新进展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黑龙江省拜泉县近年来的水土保持工程保土效益定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的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对拜泉县2008—2015年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采用土壤侵蚀模型计算工程实施前后的土壤流失量评价拜泉县水土保持工程保土效益。[结果]2011—2015年该县土地利用变化不大,总体由耕地向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和林地流转,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193.8km^2,生态环境有所好转。2008—2015年,新增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总面积103.49km^2,通过实施梯田、地埂植物带和改垄措施,共计保土507 338.86t,其中2008—2010年占总保土量的3.80%,2011—2015年保土量逐年递增,2015年占总保土量的34.04%。所有年份合计,梯田的保土量最多,占总保土量的40.21%,其次为改垄和地埂,分别为37.23%和22.56%。[结论]拜泉县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效益显著,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效益,应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分布,扩大梯田和地埂面积。  相似文献   

15.
滇中高原山地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小流域为单元 ,根据山地防护林体系配置的特点 ,采取定位和半定位研究方法 ,分层次对山地防护林体系蓄水保土功能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类及用地方式 ,不同森林类型保持水土效益差异较大 ,在滇中高原 ,裸地和坡耕地是流域产沙的主要来源 ,农耕地侵蚀量是林地的 18.7~ 36 .0倍 ,裸地侵蚀量远大于坡耕地 ,高达林地的 10 0倍左右 ;营建防护林体系后 ,防护效益显著 ,土壤侵蚀模数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少 ,流域森林覆盖率由 18.6 %上升到 42 .4%时 ,土壤侵蚀模数减少 36 % ;坡地造林后 ,地表径流减少 79.44 %~ 96 .9% ,泥沙削减 87.8%~ 99.9% ;要使山地小流域水土流失得以控制 ,森林覆盖率必须达到 3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损失和水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发现平原区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且由于平原面积大,地貌类型多,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平原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的角度出发,本文重点介绍平原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并提出了治理各种类型水土流失的措施。对于保护平原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USLE用于估算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USLE是适用于估算缓坡农耕地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的模型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时段及范围与USLE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别 ,经工程建设施工扰动的土体结构与农耕地的土壤结构有较大差异 ,因此工程项目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不能直接用USLE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生态风险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资源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贯穿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石羊河为西北干旱区典型缺水流域,依托该流域发展的绿洲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存在着特殊而敏感的人与环境关系。以武威市为例,通过构建LUCC生态风险模型,借助GIS技术与相关统计方法揭示其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及空间变化;参照石羊河水资源公报与武威市统计年鉴(2003—2009年),建立水资源利用生态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对比研究了不同时段的水资源利用动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武威市土地覆被景观生态风险主要集中在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且分布面积较广;各区县土地利用综合风险指数均有所增加,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生态风险;2003—2009年武威市水资源利用生态风险等级显著提高,各地区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应对水资源生态风险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类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