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京郊安置型农村社区大量涌现,加强农村社区物业管理使之规范化、法制化已成为京郊新农村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京郊安置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管理主体从业资质不符合法律规定、物业管理经费不足、专项维修资金缺位以及村民们的业主权利无法实现等问题,解决对策包括推进农村物业市场化进程,人才引进与加强农村物业企业员工职业能力培训,明确业主的缴费主体身份,续筹专项维修资金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京郊农村大量独具特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的不断涌现,农村物业管理问题已成为京郊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调研人员对京郊农村物业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对京郊农村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缺乏专业管理、村民观念难以转变、经费来源不能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建立推进农村物业管理发展的长效机制、合理规划农村社区、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和培养农民物业管理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8年,内蒙古通辽市滨海街道兴隆村整体搬迁进城,作为城市社区里的村书记刘翠华说:"从农村到社区,工作方法要革新,要规范化、有序化." 早春的内蒙古通辽市仍然春寒料峭.刘翠华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天的行程写在一楼公示板上.那张小黑板上记录着所有村干部当日去向和手机号码,方便村民随时联系.兴隆村是通辽市城中村改造工程中第一个整体搬迁的村.2008年,全村576户村民整体搬迁到通辽市近郊,住进13栋漂亮的住宅楼.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农民集中居住的村镇,以文明、制度的管理方式管理农村居住区域,以此在管理模式上加强农村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该文对国内外典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当下推行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所必备的条件,总结出发展农村社区物业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内在需求.但农村社区不是村委会的简单翻版,更不是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在农村的照搬照抄,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建立新的农村社区管理和发展模式,创新农村社区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更好、更快的完善已迁入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主岭市平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和带领村民积极用好用足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惠农强农政策,超前谋划兴建新型农村社区、统一建造楼房、实行农户整体搬迁、腾出宅基地复耕,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蓝图,使农村经济社会得以较大发展,新农村奔向城镇化,让农民住进大楼房。李国和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经商议,决定在尊重村民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土地合法权益前提下,通过广泛协商和群众监督,实行整体搬迁方案,并且采取“算账明理”方式,对全体村民进行动员。他们同村民算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改变生活,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服务也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进行转型升级,近年来城市智慧社区逐渐走进了各大物业管理企业,为居民提供安全、智能、便捷的物业管理服务。文章将根据城市智慧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现状,对如何进行城市智慧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系统设计进行研究与分析,为构建城市智慧社区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及"半工半耕"代际分工生计模式的普遍化,在城乡二元视角下的传统推拉模型已无法全面揭示新时期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河南省新乡市PZ社区为例,采用搬迁者理论视角,发掘中原地区纯农区的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首先,在就地城镇化中存在着社区拉力、农村拉力和中间传导拉力3个因素;其次,中间传导拉力与社区拉力存在乘数关系,成为搬迁者对于社区拉力的直观判断,由于这种信息的间接性,村民对于就地城镇化的搬迁理性判断成为"熟人社会"中村干部所传达信息的感性判断;最后,形成就地城镇化动力核心的是社区拉力和中间传导拉力下叠加构成的拉力因素和农村拉力因素的博弈。  相似文献   

9.
湘南山区农村“边缘村庄”搬迁模式研究与效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湘南山区农村"边缘村庄"模式进行研究并对搬迁效应进行评价,为湘南山区农村"边缘村庄"搬迁及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也为我国其他搬迁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必须全力搞好农业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积极探索农民技术教育、农业中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构建具有北京特点的能够满足京郊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和农民致富需要的农业职业教育"立交桥",为京郊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致富培养更多更好的农业职业人才,全面提高京郊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及"半工半耕"代际分工生计模式的普遍化,在城乡二元视角下的传统推拉模型已无法全面揭示新时期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河南省新乡市PZ社区为例,采用搬迁者理论视角,发掘中原地区纯农区的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首先,在就地城镇化中存在着社区拉力、农村拉力和中间传导拉力3个因素;其次,中间传导拉力与社区拉力存在乘数关系,成为搬迁者对于社区拉力的直观判断,由于这种信息的间接性,村民对于就地城镇化的搬迁理性判断成为"熟人社会"中村干部所传达信息的感性判断;最后,形成就地城镇化动力核心的是社区拉力和中间传导拉力下叠加构成的拉力因素和农村拉力因素的博弈。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本发挥村委会的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解决我国农村减灾公共品供给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湖北省3个县市7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法,对农村社会资本对村委会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是影响村委会供给职能的主要因素;2)共享和社会参与对村委会的供给职能有一定负向影响;3)社会信任对村委会供给职能影响不显著。因此,村委会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空心化"的现状,重视村内人际关系建设,有针对性的建立村内强关系网络,建立完善"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培养农户的主人翁意识,树立起农户的减灾防灾意识,深入学习减灾防灾措施,普及减灾防灾知识,提高农户供给农业减灾公共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首都的农村是北京郊区的一部分,重新认识"三农"中提到的"农村是北京战略发展的新空间"的对京郊农村做出了明确了定位,农村在城市发展中的空间优势将会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市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呼和浩特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社区人居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但仍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主体不明确,农村社区物业管理缺位,垃圾处理方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目前呼和浩特市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科学编制环境整治规划,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建立垃圾减量分类处理机制,创新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等建议,为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处山区的生态涵养区农村社区居住环境在不断改善,因而对农村物业管理的需求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对北京市14个生态涵养区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情况的实地调研,从生态涵养区农村社区特点入手,分析生态涵养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和需求,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日,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务虚会指出:建设世界城市为北京郊区的"三农"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优一、强二、大三";"三农"工作要主动融入首都发展的全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定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培育首都特色产业;全面提升规划标准和建设质量,高水平建设新型村镇;重新认识农林水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对建设"绿色北京"的保障功能;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经济成分,受到目前国家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引导,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围绕强基惠农"股份经济"助力农村社区经济的可持续性成分不断提升,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发展模式、政府管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强基惠农"股份合作"机制应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武威市近郊不断涌现出村改居社区、连接城乡的工业园区、农村示范园区、新兴集镇社区以及移民搬迁社区等各类新型社区。涌现出的农村新社区对农村党组织的引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问题出发探讨农村社区党建,对社区党组织引领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政策举措,阜平县地处太行深山区,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较多,易地搬迁任务重.通过探讨总结阜平县易地搬迁中存在的扶贫产业、社区治理及拆旧复垦等问题,提出优化后续扶持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符合实际的社区社会治理模式、统筹推进加快拆旧复垦等对策,为完善易地搬迁政策和落实...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区要求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介于传统农村社区与现代城市社区之间,具有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共同体。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和再实践的过程,本文从实践、主要经验、主要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反思等方面对牡丹江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反思,以及对我国整体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