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用菌菌糠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食用菌菌糠的营养成分,根据科研及生产经验,总结介绍菌糠综合利用的多种途径——用作肥料、无土栽培基质、废料重复利用、加工成饲料、作为燃料、提取农药和激素。  相似文献   

2.
菌糠的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用菌菌糠中大量的菌糠蛋白、有机质和活性物质等营养成分是菌糠高效再利用的资源。从5个方面介绍了菌糠开发利用的前景,如菌糠可作为动物饲料、农作物肥料、食用菌的二次栽种、燃料和能源的材料以及土壤的改良剂和修复剂。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菌糠综合再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糠。食用菌采收后,大部分菌糠得不到及时处理,这不仅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给之后的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隐患。当今世界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因此及时科学地处理食用菌菌糠,实现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农业经济循环刻不容缓。菌糠已成为数量十分可观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菌糠不但可以再利用栽培食用菌,还能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菌糠的转化再利用,解决了环境问题,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总结了食用菌菌糠在食用菌栽培、食用菌菌种生产、做菌糠饲料、做栽培基质以及土壤改良方面的再利用研究情况,提出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菌糠再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研究废弃食用菌菌糠理化指标间差异并进行分类,为挑选适合加工饲料的废弃菌糠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12种废弃食用菌菌糠的11个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2个主成分PC1、PC2反映原变量83.50%的信息,并确定了菌糠种类与理化指标间关系,其中银耳菌糠、金针菇菌糠、蟹味菇菌糠因营养理化指标含量高落在PC1正向区域;利用聚类分析法将12种菌糠分为4类,其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一致。通过计算饲料与菌糠的欧氏距离,确定了适合加工成饲料的菌糠品种依次为:银耳菌糠、金针菇菌糠、蟹味菇菌糠。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菌糠,食用菌菌糠的合理开发利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对食用菌菌糠在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食用菌菌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菌糠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收获子实体后剩下的栽培基质,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糠数量越来越多,菌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本试验中以不同食用菌菌糠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菌糠中的细菌、真菌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糠样品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群落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从属水平来看,未分类的细菌群落占优势;所有菌糠样品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群落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从属水平来看,优势属为食用菌自身所在属。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菌糠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原料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收菌后的培养基剩余物俗称食用菌菌渣或余料,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近年来,我国食用菌栽培行业发展的十分迅猛,但我国食用菌菌糠后处理现状并不是很理想,大量的菌糠被随意丢弃,乱堆乱放。  相似文献   

8.
我国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种植业体系中继粮、菜、果、油之后位居第五的行业。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区域经济调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菌糠,而菌糠的高效利用则是实现良好循环经济的关键。该研究以食用菌培育过程中产生的菌糠为对象,概述了食用菌菌糠在二次种植食用菌、用作动物饲料、有机肥等方面的利用现状,以期为菌糠的循环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磐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有2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和加工。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磐安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食用菌生产的扩展,资源过度消耗成了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据调查,全县食用菌栽培每年需消耗阔叶树杂木屑2400万千克,而每年产生的1000万千克的菌糠都被作为燃料或肥料处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近年推广栽培的杏鲍菇菌糠。杏鲍菇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低,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未被充分分解利用。为使杏鲍菇菌糠得到有效利用,我们从2004年开始,经过多次试验,已成功总结出一套利用杏鲍菇菌糠作为替代原料按一定比例添加以用于香菇栽培的技术。1主要措施1.1检测我们委托浙江省农科院将杏鲍菇菌糠作了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中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木质素含量较高,碳氮比较低,钙、磷等微量元素较丰富。其中粗纤维、木质素、全氮、粗蛋白及钙磷含量明显高于棉籽壳和木屑(表1)。菌糠中重金属含量也较低,检测结果:每千克含镉0.11毫克、铬0.88毫克、铅2.08毫克、砷0.23毫克,含汞量为0,符合无公害栽培对原料的要求。这些为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化的飞速发展,栽培食用菌后的废料即菌糠越来越多,我国每年产生的菌糠多达数万吨。但由于人们对菌糠缺少认识,往往被丢弃或燃烧掉。近年来,人们对菌糠的重新利用已有一些报道,本试验利用菌糠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以探索菌糠新的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菌糠再利用技术问题,对菌糠替代棉籽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菌糠可替代部分棉籽壳原料栽培杏鲍菇使用,生物学效率可达38.28%,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食用菌菌糠的再利用技术对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菌糠又叫菌渣,是指以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料(如酒糟、醋糟、造纸厂废液及制药厂黄浆废液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1]。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菌糠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报道,我国食用菌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年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年产菌糠量不少于300万吨[2]。菌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丢弃或燃烧,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力推广食用菌菌糠的综合  相似文献   

13.
《蔬菜》2014,(4):74-75
<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的专家经过近3年的研究、试验,实现了食用菌生产中废弃菌糠的再利用和零排放。这一技术首先利用培养蟹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第一道废弃菌糠经过添加适量营养成分后再培养平菇,使得菌糠营养转化效率达到75%~80%,不仅出菇整齐,而且污染率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食用菌再培养所形成的第二道废弃菌糠经过添加少量的耐热微生  相似文献   

14.
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食用菌菌糠废料为栽培基质,探讨添加废料的适宜比例,以有效利用食用菌的栽培原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成本。结果表明:在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中,配方3和配方4效果较好,与对照棉籽皮配方无差异。因此,可以利用白灵菇菌糠废料作为部分原料栽培食用菌使用。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菌糠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用菌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综述菌糠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对其在食用菌栽培、作物栽培和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菌糠综合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菌糠是食用菌子实体采收后的废弃物,富含多种蛋白质和纤维、氨基酸、多糖、酶类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该文概述了食用菌菌糠在农业种植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菌糠在农业种植中主要用作食用菌或园艺作物的栽培基质、有机肥、生物肥料载体、土壤改良剂等.菌糠在种植业中广泛应用,不仅使废弃生物资源得到重新利用,对我国农业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及对环境保护都有重大意义.菌糠的再利用在农业种植中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食用菌菌糠在食用菌培养、蔬菜栽培、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再利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对菌糠再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20%灵芝菌糠、30%灵芝菌糠、40%灵芝菌糠、50%灵芝菌糠,20%鲍鱼菇菌糠、30%鲍鱼菇菌糠、40%鲍鱼菇菌糠、5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替代新鲜培养料,与未加入菌糠的新鲜培养料进行发菌情况及产量比较试验.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明确在牡丹江地区食用菌菌糠二次利用生产平菇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40%~50%灵芝菌糠加入量效果最佳、3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次之,与未加入菌糠配方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和鲍鱼菇菌糠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19.
废菌糠是指栽培过食用菌的下床料经干燥打碎的物质。据资料,菌糠与未栽过食用菌的材料相比较,除了木质素、纤维素有所降低外,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则有所增加。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食菌生产事业,我们以菌糠作营养源进行二次栽培食用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菌糠代粪肥作为培养料 ,探求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是可行的 ,且避免了粪块发酵不彻底造成病虫害问题。利用菌糠即做到了利用食用菌生产的下脚料 ,又提高了双孢菇生物学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