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花茶子房3—5室,每室3—5个着生在中轴胎座上的具双珠被的倒生胚珠;薄珠心,内珠被的内层细胞不特化;胚囊为葱型;受精前两个助细胞同时退化;精子球形,与卵接触时稍有增大。描述了配子融合与三核合并的过程。双受精发生于开花四天之内,合子至少在受精后四个月才开始分裂,胚乳极少,合子分裂时只有数个胚乳核。大多数胚辣、胚囊都正常发育。对山茶属的分类进行了讨论;对落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幼胚培养的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香桂(Cinnamomum micranthum Hagata)的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初步研究.香桂具两性花,花序总状.雌蕊晚熟,由1心皮构成,只有1枚悬挂的倒生胚珠;双层珠被、厚株心,珠孔由2层珠被共同形成;多个雌性孢原细胞起源于珠心表皮下,通常仅1个发育为胚囊,蓼型胚囊.反足细胞3个,短命;极核在受精时融合,初生胚乳核分裂比合子分裂早.双受精属有丝分裂后型;核型胚乳,未发现胚乳吸器.果皮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构成;种皮由外珠被、内珠被形成.2-细胞原胚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锥栗品种黄榛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形成和胚、胚乳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锥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果树,多心皮复合雌蕊,中轴胎座,通常有8-10个子房室,每室倒生2枚胚珠;珠心组织中的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形,其中靠近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胚囊发育类型为单孢子蓼型胚囊;双受精后,原胚经过球胚、心型胚、鱼雷胚和子叶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胚,胚乳呈核型,种子无胚乳.  相似文献   

4.
石榴具有2轮心皮,形成独特的合心皮雌蕊;子房中具有2种不同类型胎座:下部为中轴胎座,通常为3室,上部为侧膜胎座,5—10室(室数随位置而变化)。胚珠为具有两层珠被的、厚珠心型的倒生胚珠,珠心由周缘组织扩展而成。1个孢原细胞可直接发育或分裂形成1至多个大孢子母细胞,但只有1个正常发育。线型排列的四分体中,合点端的1个具有功能,其余3个退化。石榴胚囊的发育方式属蓼型,成熟胚囊中极核在受精前靠拢,但未发现愈合,3个反足细胞中一个退化较早。  相似文献   

5.
对多花水仙4个品种类型进行胚珠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品种的倍性起着重要作用。三倍体难以培养成功。胚珠的发育状况亦有很大影响。用作离体培养的胚珠,以授粉后15—20天,正值球形胚或心脏形胚形成期为最适宜;未经授粉、受精的胚珠未能培养成功。适宜的培养条件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直接在试管审发芽成苗。  相似文献   

6.
报导了板栗胚囊发育、受精及胚发生的全过程。板栗子房6—9室,每室两个倒生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通常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蓼型胚囊。胚珠具宿存珠心柱。珠孔受精,受精后的胚囊产生侧向盲囊,初生胚乳核在盲囊底部形成,并很快在其中分裂产生核型胚乳。精卵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合子斜向分裂产生基细胞和顶细胞,顶细胞经一次垂直分裂形成三细胞原胚,之后基细胞横分裂一次形成二细胞胚柄,该胚柄不久退化,胚发育应归属于柳叶莱型。成熟种子无胚乳。文中总结了板栗胚胎学过程的时间进程与外部形态相关特征的资料,并对山毛榉科植物胚胎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无核葡萄品种及其杂种胚珠和浆果不同发育时期的重量和纵横径,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葡萄品种及杂种组合的胚发育、败育时期不同。(2)无核葡萄及其杂种的胚珠重量和纵横径增加到一定阶段时停止,而浆果在胚珠停止发育时仍继续发育。(3)细胞学观察发现,无核葡萄、有核葡萄及其杂种胚的发育都经历合子胚→多细胞时期→小球形胚→大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成熟胚的各个时期。(4)胚败育的主要原因是合子胚发育不良,珠心、珠被细胞提早解体退化;胚乳不分裂或只进行1~2次分裂;授粉、受精不良。因此,在胚珠发育停止前,重量和纵横径最大且胚发育为心形胚时,对无核葡萄及其杂种进行胚挽救易获成功。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红丁香在北京城区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发生的时期,对其有性生殖过程进行了形态和胚胎发育解剖观察。授粉试验显示,北京市植物园引种栽培的红丁香人工自花授粉及去雄套袋授粉均未坐果,人工异花授粉坐果率为31.86%,天然授粉坐果率为8.32%,表明栽培条件下红丁香自交不育,传粉媒介不足导致坐果率低,但是各种授粉方式均未获得种子。胚胎发育过程解剖观察显示:红丁香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胞质分裂为同时型,2-细胞成熟花粉;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为蓼型,核型胚乳,胚发育类型为紫菀型,先后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但后期子叶胚发育停滞,其细胞逐渐降解,随后胚乳细胞也出现降解。可见,栽培条件下红丁香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传粉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初期均正常,但后期胚、胚乳均发育停止,是红丁香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的关键环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亚洲棉×陆地棉在授粉后20-30分钟内花粉粒正常萌发长出花粉管,当花粉管生长到胎座组织部位以后,生长停滞,难以进入异已胚囊,进入胚囊的花粉管变动于5.2-24.7%。当花粉管进入胚囊以后,双受精过程能正常进行,但子房内受精胚珠仅占23.6%,较自交对照低,导致杂交铃前胚脱落率高达72.9%。在授粉12天以后的某些胚珠中,当胚乳解体以后内珠被增生形成球状结构;畸形胚上也形成一些瘤状组织伸入内珠被中,使其周围的细胞受到破坏,胚直接与珠被组织接触而继续发育,但生长缓慢,发育不正常。从部分杂交铃内获得的253粒种子,播种后没有获得发育正常的植株。此外,对目前有关胚胎发育方面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受精对板栗胚胎发育的影响,以“遵玉”品种10年生树为试验材料,通过控制授粉试验,观察不同授粉处理板栗胚珠、总苞和子房的形态发育及其氮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受精不良导致空苞的产生,人工授粉板栗空苞率为0%,自然授粉板栗空苞率为12.37%,不授粉板栗空苞率为100%。在板栗果实发育早期,不授粉板栗与人工授粉、自然授粉板栗的胚珠大小、总苞和子房外观形态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但其氮素含量显著小于其他2个授粉处理板栗;授粉后16 d,正常发育胚珠大小显著大于发育异常胚珠,此时人工授粉、自然授粉板栗总苞和子房体积显著大于不授粉的板栗子房,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幼胚发育期,人工授粉、自然授粉板栗子房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不授粉板栗子房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报导了板栗胚囊发育、受精及胚发生的全过程,板栗子房6-9室,每室两个倒生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通常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蓼型胚囊,胚珠具宿存珠心柱,珠孔受精,受精后的胚囊产生侧向盲囊,初生胚乳核在盲囊底部形成,并很快在其中分裂产生核型胚乳。精卵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合子斜向分裂产生其细胞和顶细胞,顶细胞经一次垂直分裂形成三细胞原胚,之后基细胞横分裂一次形成二细胞胚柄,该胚柄不久退化,胚发育应归属于柳叶莱型。成熟种子无胚乳,文中总结了板栗胚胎学过程的时间进程与外部形态相关特征的资料,并对山毛榉科植物胚胎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玉露桃胚珠弯生,具单层珠被,胚囊为8核,受精前两个极核合并为次生核。珠孔受精。花粉管经由一个助细胞进入胚囊,并在助细胞中释放两个精子。晴天授粉后4h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20h经珠孔进入珠心。授粉后5~6d到达胚囊,7d左右完成受精过程,16d后出现幼胚。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香桂(Cinnamomum micranthum Hagata)的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初步研究。香桂具两性花,花序总状。雌蕊晚熟,由1心皮构成,只有1枚悬挂的倒生胚珠;双层珠被、厚株心,珠孔由2层珠被共同形成;多个雌性孢原细胞起源子珠心表皮下,通常仅1个发育为胚囊,蓼型胚囊。反足细胞3个,短命;极核在受精时融合,初生胚乳核分裂比合子发裂早。双受精属有丝分裂后型;核型胚乳,  相似文献   

14.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形态分化、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胚后发育等生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分化分为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形成期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以2-细胞型为主,兼有3-细胞型,具有3条或4条萌发沟;雌蕊发育过程中双珠被的倒生胚珠、厚珠心发育形成核型胚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呈线形排列,合点端的一个功能大孢子发育成单核胚囊,经三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受精后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直至发育成具有完整子叶的成熟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受精及胚发育过程,采用荧光显微、整染透明及石蜡切片法观察菠萝蜜的花粉萌发和胚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菠萝蜜授粉6 h后,花粉粒开始萌发;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进入花柱;授粉72 h后,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2)谢花后第9天,胚乳先于合子分裂;谢花后第16、18和21天,胚依次发育至球形胚、心形胚和子叶胚,胚乳为细胞型胚乳;3)菠萝蜜不形成种子的主要原因有胚囊败育、胚珠败育及胚囊未受精。  相似文献   

16.
1)小孢子多孢原起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2)花粉壁由三层结构组成:最外为表皮,其次为药室內壁和中层,绒毡层为腺质型。3)单柱小孢子分裂为营养柱和生殖核后,再不进行分裂,成熟的花粉粒为2—细胞型。4)大孢子孢原进行平周分裂,产生一个周缘细胞和一个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珠心属厚珠心类型。5)外珠被分化迟于內珠被,但发育较内珠被快,尤其是位于胚珠凸出一边的外珠被发育更快。胚珠类型属弯生胚珠型。6)四个大孢子其孔端三个退化,合点端一个大孢子有功能,胚囊类型属蓼型。反足细胞在极核融合时消失,所以成熟胚囊似待霄草型。7)同一朵小花中,从产生孢原细胞到形成大小孢子母细胞,雄蕊发育均早于雌蕊,减数分裂不同步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Thunb)Hemsl.〕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其特征为:1.胚珠为倒生型,具单珠被和薄珠心;2.胚的发育为十字花型,发育过程经历了指形胚、四细胞原胚、八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成熟胚阶段;3.胚乳的发育属于细胞型,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并形成多细胞的合点吸器和泡状的珠孔吸器;4.为有胚乳种子,珠被外层细胞向四周扩展成网状加厚的种翅;5.为蒴果,二室,内有多数(500~1200粒)种子,果实发育过程经历了速生期、充实期和成熟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虎眼万年青胚珠及胚囊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虎眼万年青的胚珠及胚囊的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发现虎眼万年青的胚珠为倒生胚珠,具双层珠被、薄珠心.具有变形珠被绒毡层。胚囊发育类型为英地百合型,合点端形成胚囊吸器。  相似文献   

19.
选取性状优良的紫斑牡丹为母本,与16个芍药属品种进行杂交,采用徒手切片法,对其中父本为胡红、洛阳红、红莲、芍药的4个杂交组合授粉后的胚珠分期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了正常胚珠和败育胚珠的形态学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结种率较高的杂交组合,授粉后胚珠的败育率较低,大部分胚珠能够正常发育,胚珠的发育依次经过单核胚囊、二核胚囊、四分体至八核胚囊、合子胚、多游离核原胚、原胚细胞化、棒形胚、心形胚,最终到达子叶形胚;结种率较低的杂交组合,授粉后胚珠的败育率较高,胚珠内无胚和胚乳,败育胚珠主要停留在原胚细胞化阶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石斛属的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半薄切片显微观察石斛属模式植物金钗石斛雌配子体和胚发育过程.[结果]在授粉前,胎座未发育;授粉后30 d,位于胚珠原基末端的细胞体积增大变为孢原细胞;授粉后40 d,孢原细胞变为细胞核明显的大孢子母细胞;授粉后60 d左右,大孢子母细胞体积不再继续扩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从授粉到雌配子体成熟大约需要70 d的时间;授粉后80 d合子进行第一次分裂,分裂为两个细胞,包括一个基细胞和一个顶细胞;授粉后110 d,多次分裂后顶细胞形成早期球形胚;授粉后120 d,胚细胞已填满囊腔,胚柄开始液泡化;授粉后150 d,球形胚结构稳定,胚柄已消失;授粉后180 d,胚成熟.[结论]金钗石斛为侧膜三胎座,倒生型胚珠,薄珠心,单孢子蓼型胚囊.授粉前,胚珠原基未发育,授粉后180 d,胚才能完全成熟,即形成成熟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