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箱养鳜经济投喂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3年在6只小体积网箱(2.4m^3)中利用大规格鳜鱼种(平均体重182g)进行两种活饵料鱼投喂模式养殖商品鳜的对比试验。经过120天饲养,用常规投喂模式(过量投喂法)和试验投喂模式(饱食投喂法)养殖鳜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60g和568g,饵料系数分别为5.6和3.9,成活率分别为87%和100%,用试验投喂模式养鳜,不仅生长速度与常规投喂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饵料转化效率和鳜的成活率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1976,(1):23-25
1972年幸福大队养鱼场,为了解决养鱼需要的饵料,开展了草炭饵料的试制与养鱼试验。从8月初开始到工。月初,共使用草炭饵料72,700斤,养成2.5—3寸鲤鱼种36万尾,纯增重量为5,140斤(合每尾7.2克),鲤亲鱼170尾,纯增重量为140斤(合每尾增重8.3两)。按上述综合计算,平均每尾增重1斤,使用成品草炭饵料14斤左右(制成团投喂)。  相似文献   

3.
随着淡水鱼养殖密度和产量的逐渐提高,饵料的投入在整个养殖成本中已占主导地位。因此饵料投喂技术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饵料的转化率和最终的养殖效果。如果投喂不当,即使是一种好的饵料,也不一定获得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一年中饵料投喂应遵循“早开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将全年的饵料主要集中在6~9月份,鱼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春季尽量提前投喂,秋季应延长投喂期。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所采用的草鱼苗每尾0.15—0.2克重,试验前将鱼分成40尾一组,每种饵料用两组鱼试验。试验是在流水的水族箱中进行,温度控制在22—23℃,每10天对鱼测重一次。试验鱼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点,下午2点)。试验饵料配方见表1。所有试验组的投喂量是一致的。在鱼和饵料的样品分析中,粗脂肪的测定利用索氏抽提器,氮是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计算蛋白质是以总氮量乘以6.25,  相似文献   

5.
投放等氮(32%蛋白质)和等热(3600千卡/千克)的半提纯饵料饲养奥利亚罗非鱼苗12周,在这种饵料含有12%牛脂时,鱼苗的生长与缺脂饵料饲养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发现用这种饵料和含有2、4、6、8、10或14%牛脂的饵料饲养鱼苗时,鱼苗生长无显著差异。饵料转换率(投喂的干饵料量(g)/鱼增重量(g)]的差异与饵料对鱼苗生长的影响是相似的。投喂含12%牛脂的饵料时,饵料转换率最低(1.9),而投喂缺脂饵科时,饵料转换率最高(2.8)。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鱼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而损失的鱼苗主要是因为逃逸。这次试验的结果表明牛脂对奥利亚罗非鱼来说是一种不好的食用脂类。一般来说鱼苗生长不好可能是因为饵料中有低度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油作为溶剂从小龙虾头胸甲提取色素。运用微晶纤维素吸咐层析法提纯和浓缩虾青素与虾青索脂。提纯色素的浓度约是最初色素油浓度的40倍。从色素大豆油中分离色素能够减少必须添加到饵料中的油的数量。在投喂试验中,将含有色素的饵料投喂硬头鳟(Salma gairdneri),结果在鲜肉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粉红色。对试验饵料色素含量和鲜鱼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匙吻鲟幼鱼不同饵料量生长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生  田玲 《水利渔业》2003,23(6):19-20
日投喂率在170%时,其生长速度最快,体重日增长率达6.91%;日投喂率在140%,体重日增长率为6.71%;日投喂率在110%时,体重日增长率为6.09%;日投喂率在80%时,体重日增长率为5.31%。日投喂率与生长速度成正比例关系。经方差分析,得出适宜的饵料日投喂率在140%~170%。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用庆丰霉素防治草、青鱼粘细菌烂鳃病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防治草、青鱼烂鳃病,以采用投喂口服为宜。治疗药量为每100斤成鱼每天投喂庆丰霉素(固体)半斤(含250万单位),连投三天,有效率达96%;每100斤夏花鱼种,每天投喂1斤(含500万单位),连投4天,有效率为72.7%。预防的投药方式和治疗剂量相同,唯应在该病流行季节之前投喂,夏花鱼种以连投7天为宜。试验表明,成鱼投药组死亡率为1.7%,对照组死亡率达27%;夏花鱼种投药组死亡率为15.7%,对照组死亡率为40.3%。  相似文献   

9.
投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池塘高密度精养的发展对投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喂的基本原则在“四定投饵”的基础上发展为科学投喂,依据养殖对象自身状况、周围环境、养殖目标、市场预测来适时制定投饵量、投饵方法、投饵比率。同样的饲料、不同的投喂方式其饵料系数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广大养殖者应对其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10.
螃蟹生长发育所需的饵料,除天然饵料外,大部分尚需人工投喂,投喂方法也必须与养鱼一样,做到三看四定.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1.
叶华 《河北渔业》2010,(1):17-18
近年来,随着水煮活鱼的兴起,大规格草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比较稳定。因此,主养草鱼模式在我市池塘养鱼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90%的渔民都是靠投喂陆生野草及部分种植的青草投喂草鱼,虽然成本低,但劳动强度大,且草资源有限,严重制约了草鱼的养殖。因此,开发配合饵料喂草鱼势在必行。为了探讨草鱼的最佳饵料投喂模式,2008年,笔者利用三日池塘进行了投喂配合饵料与青饵料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一忌投喂饵料不定时定时向鳖池投饵,可养成鳖定时吞食的习惯,如不定时,则会影响鳖的食欲。每天向鳖池投饵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9时,下午5~6时。二忌投喂量过多或过少若投喂量过多,鳖吃不完,既浪费饵料,又影响水质;若投喂量过少,鳖不够吃,会造成鳖的生长缓慢。所以,投喂的饵料应适量,一般以鳖在2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具体的日投喂量为:开春后占鳖重的5%~10%,5月份后,水温上升,鳖生长旺盛,可增至占鳖重的20%左右。三忌投喂含油脂较多的饵料鳖的饵料应以当地资源为主。稚鳖可投喂熟鸡蛋、动物肝脏、小鱼、小虾等…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奥利亚罗非鱼种对饵料中适宜脂类的需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水产系用九种半纯化饵料对该鱼鱼种进行了投喂试验。饵料中的脂类来源为步鱼油和鲶鱼油,其百分比含量分别为0、2.5.5.0、7.5、10,试验期共10周。结果表明,步鱼油和鲶鱼油均是奥利亚罗非鱼鱼种饵料中适宜脂类。  相似文献   

14.
甲鱼饵料投喂十二法章玉梅(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110200)养殖甲鱼的技术目前尚末普及,特别是投喂饵料的技术,常使养殖户作难。笔者从较为成功的养甲鱼专业户中,总结了12种科学投饲投饵的方法,可借鉴参考。1、设饵饲台。一般说每150~200平方米水面,设...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不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将平均体质量1. 15 g的长吻鮠饲养在水泥池(2 m×1 m×1 m)中,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d和3次/d,各投喂频率下投喂水平分别为鱼体质量的2%、4%、6%、8%和10%,每个处理组放鱼60尾,饲养为期42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为2次/d和3次/d时,试验鱼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与投喂水平之间存在二次相关性,两条曲线几乎重合,表明投喂频率、投喂水平对试验鱼的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是一致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在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4%和6%时较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在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4%和6%时较高;血清溶菌酶(LYS)含量在投喂水平为6%、投喂频率2次/d和3次/d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综合生长和免疫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6%的投喂模式更利于长吻鮠幼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许文  杨斌 《水利渔业》1988,(4):15-17
利用颗粒饲料在66.8亩鱼池中培育鲤鱼种,培育期115天,入池丰鲤乌仔来自武汉空运,结果平均亩产494.4公斤,其中鲤鱼种464.5公斤;饵料系数1.74;亩平产值2918元,亩盈利906元。  相似文献   

17.
真鲷配合饲料投喂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鲷(Pagrosomus major)肉嫩味美,体色淡红艳丽,系节日佳宴名贵海鲜。1986年以来,福建省平潭和东山等沿海不断扩大网箱养殖真鲷的规模,鲜杂鱼虾饵料日趋紧缺,研究真绸的人工配合饲料迫在眉睫。我们结合1987年农牧渔业部下达的丰收计划——海水网箱养鱼项目的实施,在平潭县竹屿口进行了网箱养真鲷投喂配合饲料与投喂鲜杂鱼虾饵料的对比试验。现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8.
泥鳅鱼苗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口饵料种类及其投喂方式是影响泥鳅鱼苗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试验选取了轮虫、蛋黄及单细胞藻类作为泥鳅幼鱼的开口饵料。通过不同组合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以轮虫为主要饵料并补充适当的蛋黄和小球藻,同时需要注意适合的充气条件和投喂方式,可以获得稳定的泥鳅苗种成活率和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9.
漳浦县水产养殖公司前亭对虾场青年养虾能手陈惠坤,1986年和本场另一名职工合股继续承包该场3口虾池共12亩面积再次进行高产养殖试验获得成功。这一年,12亩虾池共收虾7千斤,平均亩产583斤,比1985年提高60斤。其中1号池面积2.5亩,收虾2千斤,亩产8百斤,比当地产量多4倍多,创闽南养殖对虾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0.
方晓益 《科学养鱼》2005,(12):33-33
一、饵料投喂 秋季是河蟹育肥时期,要抓住时机投足,投好饵料,确保其快速生长,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使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饵料占投饵总量的70%,另外投喂植物性饵料如小麦,大豆,南瓜等,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8%-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