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在黑木耳栽培料中添加不同比例(5%、10%、20%、30%)的沙棘果渣,进行不同黑木耳品种(黑威29、黑威11)出耳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20%的沙棘果渣对各品种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黑木耳产量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并且相应生产的黑木耳总黄酮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差异极显著p0.001)。证明利用废弃的沙棘果渣栽培黑木耳实际可行,并能提高黑木耳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桑枝和山核桃蒲壳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黑木耳栽培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桑枝木屑和山核桃蒲壳,进行"916"黑木耳品种出耳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50%的山核桃蒲壳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黑木耳产量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添加50%山核桃蒲壳的黑木耳中18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介于桑枝黑木耳和杂木黑木耳之间。试验证明利用废弃的山核桃蒲壳栽培黑木耳是实际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伊春地区栽培并且品质优良的高营养成分含量、高商品性状的黑木耳品种,采集伊春市6个区的10个黑木耳菌株木耳,对其外观形态特征、复水感官评价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粗蛋白含量最高的菌株是黑丹,为15.53%;粗脂肪含量最低的品种是黑三角,为1.41%;多糖含量最高的菌株是小黑王,为19.27%;粗纤维含量最高的菌株是916,为8.75%;灰分含量最高的菌株是黑威半筋,为4.22%;水分含量最高的菌株是916,为18.68%;黑木耳的外观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不同菌株有一定差异,试验结果为当地企业及栽培户选择栽培黑木耳菌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黑木耳多糖含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国内市场上常见的8种不同品种的黑木耳,以多糖(APS)的得率为指标,探讨不同品种的黑木耳中多糖含量的差异;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APS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APS水提的最佳条件下,不同品种的APS的含量差异较大,提示在开发利用黑木耳时应重视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在浙江省得到快速发展。在栽培过程中,刺孔出耳是代料黑木耳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刺孔方式对代料黑木耳的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毛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在栽培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毛竹加工废弃物,开展黑木耳出耳试验,并与对照进行子实体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添加27%的毛竹加工废弃物,黑木耳产量、子实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粗多糖、粗纤维含量则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证明利用毛竹加工废弃物部分替代阔叶树木屑栽培黑木耳可行。  相似文献   

7.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栽培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全光地摆的栽培模式在特定的栽培季节对东北地区主栽的27个黑木耳生产菌株进行栽培试验,以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为依据鉴别黑木耳菌株。实验结果表明,以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为依据可以鉴别黑木耳生产菌株,并以此为依据将供试的27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三个组群。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木耳营养成份分析及其栽培主料木屑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用桑木屑栽培的黑木耳所含有的氨基酸总量高于杂木屑栽培的,钙、铁、锌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杂木屑栽培的;桑木屑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也较杂木屑中的丰富,说明栽培料营养成分丰富程度会影响其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7,(6)
通过对黑木耳吊袋栽培的品种、开口方式以及吊袋间距等的试验,研究了影响黑木耳吊袋栽培不同因素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优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黑888和黑981的产量最高,但黑981的生育期指标综合表现较好;开Y型口,开口数量为90个/棒时,能取得最高生物学效率(115.90%),在吊袋间距和宽度为35 cm时,黑木耳产量和优质品率,分别为48.6 g/棒和85.0%。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黑木耳栽培大省,发展前景看好,而近年来由于菌种混杂、退化,生产规模虽扩大,但产量有下降趋势,选育优良菌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试验对分离于我国的14株野生黑木耳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对收集于黑龙江省的31个栽培品种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14株野生菌株中初步筛选出5个较优菌株;从31个栽培品种中初步筛选出13个较优品种,若以总产量为指标,仅有6个品种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赵丽  陈艳秋 《食用菌》2010,32(2):70-71
比较了不同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结果:灰分、粗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的最佳为配方⑦,粗脂肪含量的最佳为配方④,粗纤维的含量的最佳为配方⑨,配方訛輯輥栽培的黑木耳含铁量达到0.27mg/kg,配方⑦栽培的黑木耳其含钙量为0.98mg/kg。综合评价,其常规营养成分的最佳为配方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效果,筛选出适宜栽培黑木耳的配方。方法:以商洛市常见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榆木木屑、板栗木木屑、柿木木屑、柞木木屑原料设置栽培料配方栽培黑木耳,考察试验配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抗杂能力、催芽结果、出耳产量与质量、生物转化率。结果: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也较高,尤其是核桃木木屑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高。试验为商洛市资源化利用当地木屑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取代了木段栽培方式。但是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利用阔叶锯木屑,从而使木屑资源紧缺价格上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限制了代料栽培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以阔叶杂木屑、黄豆秆、玉米秆、玉米芯、稻草为材料进行了黑木耳栽培试验比较,以期为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木耳在10种不同木屑上菌丝生长、出耳情况、生物学效率、子实体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表明,以苹果木、柞木、桑木、栗木屑为基质栽培的黑木耳菌丝长速快、长势好,出耳整齐、耳片较厚,生物学效率、子实体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均较高,这4种木屑均可以作为栽培黑木耳的原料;而以杨木木屑为基质栽培的黑木耳农艺性状表现最差,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因此杨木木屑不宜作为黑木耳的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菌丝生物量的测定及其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几丁质分析法测定了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中的菌丝生物量,并就不同温光条件下的黑木耳菌丝生物量与发菌时间、产量、子实体粗蛋白含量和总糖含量等生产性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最优的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栽培木屑麦麸基质配方,以木屑麦麸为原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设计组方比例进行露地袋栽试验,以单袋产量和产品品质为评价标准。结果发现黑木耳栽培精准化最佳配方为木屑88%、麦麸11%、石灰1%。基质麦麸含量对黑木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有影响。本研究为黑木耳栽培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是油茶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油茶蒲资源被遗弃,未很好地加以利用,而黑木耳代料栽培需要大量木质纤维资源,为了能利用油茶蒲栽培黑木耳,2014年~2016年开展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以30%~40%的油茶蒲代替部分杂木屑栽培黑木耳,黑木耳产量稍低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为利用油茶蒲栽培黑木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质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桑枝屑、梨枝屑、杂木屑为主要基质栽培的黑木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DNJ)、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检测,探讨不同基质栽培的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桑枝屑黑木耳中的总糖、粗纤维、碳水化合物、黄酮、微量元素钙和磷含量较高,梨枝屑黑木耳中氨基酸总量、铁、锌、维生素B1和B2的含量较高,表明桑、梨枝屑可以作为黑木耳栽培的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玉米芯粒径及培养料含水量栽培黑木耳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玉米芯的粒径和培养料含水量为试验因素,设计出两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纯木屑培养料为对照进行栽培黑木耳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粒径0.5 cm,培养料含水量65%为最佳试验组合,栽培黑木耳出耳齐、平均袋产量51.5 g,产量高于对照组,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