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病害,属世界性水稻病害,减产幅度一般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因此,稻瘟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水稻8叶期喷施硼肥试验,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各硼肥处理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喷施硼肥可以增加水稻的株高、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公顷增收稻谷199.5~499.5kg,增产率为2.35%~5.88%.  相似文献   

3.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等。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秕谷增多,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此病在黑龙江省属检疫性病害,因此,不要盲目从水稻白叶枯病病区引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稻田主要病害发生的影响,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其生态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以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及对照非转基因亲本D68为材料,分别调查田间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等病害的病情指数及紫鞘病、叶鞘腐败病等病害的病株率,比较转基因稻田和非转基因对照稻田各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转基因水稻Bar68-1田间主要病害为纹枯病(病情指数为8.1~40.7),有少量稻瘟病发生,水稻紫鞘病(病株率为6.7%~48.0%)和叶鞘腐败病(病株率为14.2%~28.7%)等病害也有发生,所发生病害的病情指数或病株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Bar68-1和D68稻田均未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结论]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对稻田主要病害的发生无显著影响,没有增加稻田主要病害发生危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瘟病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病害中流行情况最复杂、潜在威协最大的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也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稻瘟病每年给水稻生产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40%-50%,甚致绝产。  相似文献   

6.
水稻菌核秆腐病简称水稻秆腐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病害。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市范县、濮阳县水稻产区部分田块严重发生,不但影响水稻产量,还可造成碎米粒增多、米质下降,一般减产20%~30%,高者可达50%~60%。 1.田间症状识别 该病病原以小球菌核病菌和小黑菌核病菌最为常见,但二者为害病斑的形状和颜色基本相同。水稻苗期和成熟期均可发病,以抽穗以后发病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与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水稻病毒病并称水稻四大病害,该病分布广泛,我县大部分稻区都有发生,病害流行地区,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50%,特别重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病害,属世界性水稻病害,在70多个国家发生此病.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产幅度一般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因此,稻瘟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 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稻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穗颈瘟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普遍的、危害严重的病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发生的不同时期或部位,可以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劲瘟、谷粒瘟.其病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病状多样性的特征.但水稻稻瘟病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的,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有效防控措施来进行综合防治,从而保证水稻生产的安全. 一、水稻稻瘟病-概述 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研究水稻的病害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一般发生田块损失在10%~30%,发生特别严重的年份,如不及时防治,常造成大面积绝产。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属世界性水稻病害。中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减产幅度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绝产。稻瘟病已成为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该县水稻栽培面积21500hm^2,根据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对稻瘟病进行了很好的防治,水稻公顷产量在8250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使水稻减产4%~8%。防治方法如下: 1.插秧前后捞菌核。纹枯病的病源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水田放水后,便漂浮在水面上。因此,从本田泡田到插秧结束,打捞菌核是有效  相似文献   

13.
在黑龙江省,由于气候变暖、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使用肥量逐年加大、水稻面积不断扩大,使水稻叶鞘腐败病成为继水稻稻瘟病之后,又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病害,并有逐渐发展的趋势。本病主要引起秕谷率增加,米质变劣.一般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的可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 水稻中后期是多种水稻害虫交替为害,以及多种病害暴发为害的主要时期,因此,搞好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是夺取水稻丰收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防治,一般年份减产15%~40%,严重时可过6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水稻病害的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病田率及病株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障碍,为明确20%乙蒜素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为此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我县主要农作物,2013年种植面积为120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57%。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病害之一,我县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稻瘟病危害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中发生年可减产10~15%,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栽培菌源等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品种的抗病性强、弱是内因,气候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肥水管理好坏是影响水稻抗病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水稻赤枯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赤枯病是寒地水稻经常发生的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5%~10%,严重的达20%。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稻赤枯病,笔者近几年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归纳、总结,研究制定了一套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水稻一旦染病将终生带毒,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近5年来,跃进农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2004~2005年为特大发生年,据调查,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损失50%~60%,后期危害甚至绝收,严重制约水稻生产。虽经大力喷施化学药剂扑灭秧田和大田灰飞虱,  相似文献   

19.
影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条纹叶枯病已迅速上升为上海地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其危害面之广、危害程度之重都是近几年罕见,其能危害大多数水稻品种,且危害程度一般在1%~5%,较重的达5~20%,前期防治若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田块危害程度则可达30%以上,致使水稻大幅减产,使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应引起重视。为此笔者收集、整理了2004~2008年间的测报数据,包括水稻灰飞虱带毒率、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桦川县主要农作物,2013年种植面积为120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57%。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病害之一,桦川县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稻瘟病危害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中发生年可减产10~15%,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栽培菌源等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品种的抗病性强弱是内因,气候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肥水管理好坏是影响水稻抗病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