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酶活性与枣树炭疽病抗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枣树炭疽病发生与不同枣品种酶活性的关系,研究了6个枣品种田间炭疽病发生时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枣品种炭疽病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不同,相关酶的活性明显不同。POD、SOD、PAL等酶活性与品种抗性呈正相关,PPO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6个枣品种中,冬枣的POD、PAL、SOD活性最强,PPO活性最弱;梨枣的PPO活性最强。酶活性与田间炭疽病发生的调查结果吻合,冬枣和大雪枣对炭疽病有较高抗性,梨枣易感染炭疽病,对该病的抗性不强。  相似文献   

2.
PRSV对番木瓜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抗性番木瓜(Carica paporya L.)品种人工接种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Ys株系,分析其抗病性与叶片中POD、PPO及SOD等防御酶活性及POD同工酶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PRSV-Ys后,抗病突变体“岭抗1号”(暂名)的POD和PPO活性先升后降,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穗中红,后期POD和PPO活性则低于穗中红;SOD活性在初期升高,后期则恢复到正常水平.“岭抗1号”叶片POD同工酶增加1条谱带砒0.745.POD同工酶组成型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与抗病相关,可作为评价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接种链格孢菌前后抗、感黑胚病的小麦品种(各3个)小穗内与抗性反应有关的SOD、POD、PPO 3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接菌后,抗病品种SOD酶活性第2天达最大峰值;感病品种豫农9901的SOD最大值在第5天出现,豫麦57号和中育6号的SOD最大值在接菌后第4天出现,且酶活性低于抗病品种。对POD活性测定发现,在3个抗病品种中,豫优1号接菌后POD活性迅速攀升,直至第3天达最大峰值后迅速下降,国优1号和豫麦47号的POD活性均迅速升高,在接菌后1 d达最大峰值,到第3天第2次出现峰值,但没有第1次活性强。感病品种POD酶活性变化迟缓,豫麦57号在第3天POD活性最高,豫农9901和中育6号POD活性在第4天达到最大峰值,但没有抗病品种POD活性水平高。PPO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接菌后抗病品种PPO活性迅速上升,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第5天活性再次增强,但没有第1天活性强;感病品种接菌后2d变化不大,2d之后PPO活性急剧上升,并在第4天上升至最大,此后逐渐减弱。以上结果说明,SOD、POD、PPO 3种酶在植物抗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烤烟感染赤星病后4种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11个烤烟品种接种赤星病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硝酸还原酶(NR)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抗赤星病强的品种,PPO在接种36h内活性升高,以后下降;POD同工酶活性变幅大,变化快,接种初期活性稍下降,然后增强,其中以阴极端2,4同工酶带增加较快,接种180h后就由弱酶带变为强带;NR活性变化不大;AAO活性提高.相反,抗赤星病弱的品种,ppo活性低于对照;POD同工酶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NR活性变幅大;AAO在接种初期活性下降,84h后回升.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烤烟烟株接种赤星病菌后的4种酶活性的测定,探察到了一些抗病机理,为进一步筛选烟草抗赤星病的生化指标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同抗性向日葵品种感染菌核病后,抗病品种叶片中PAL、POD、CAT、SOD等4种酶活性的增幅均大于感病品种,而抗、感品种PPO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但2个品种的PPO活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枣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研究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与抗裂果的关系。【方法】以抗裂枣品种扁核酸与易裂枣品种京枣39为研究对象,测定生长过程中枣果皮不同部位细胞壁代谢酶活性,比较抗裂和易裂枣品种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抗裂枣品种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果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易裂枣品种,而在绿熟期不同部位抗裂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低于易裂品种。【结论】易裂品种果皮果肩阴面POD活性和PPO活性在白熟期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而其余时期其余部位则是抗裂品种的POD活性和PPO活性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易裂品种果皮的梗洼、果顶、果肩阳面和果肩阴面CAT活性在绿熟期极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而其余时期则是抗裂品种高于易裂品种。  相似文献   

8.
对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接种白粉菌前后,其POD、PPO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前POD活性免疫品种最高,高感品种最低;接种后三者POD活性均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免疫与高感品种接种1d后POD活性最高,中抗品种接种2d后POD活性最高.3个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前PPO活性无明显差异,免疫、中抗、高感品种分别在接种1d、2d、3d后,其PPO活性最高,且高感品种PPO活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小麦叶片POD同工酶共出现5条酶带,免疫品种接种前后无酶带数目增减,只有一些酶带活性变化,中抗品种接种1d新增1条酶带e5,高感品种接种1d酶带e3缺失;PPO同工酶共出现8条酶带,接种1d时均有不同酶带缺失,接种5d时高感品种的PPO同工酶谱带新增1条酶带且E5和E8酶带变宽.  相似文献   

9.
任玉锋  李壮桃  张冠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170-171,183
[目的]研究涂膜处理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期间抗氧化酶和PPO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海藻酸钠、壳聚糖、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对灵武长枣低温(0~4℃)贮藏期间抗氧化酶和PPO活性的影响。[结果]3种处理均显著延缓低温(0~4℃)贮藏期间灵武长枣SOD、CAT活性的下降速度,同时,有效抑制了PPO、POD活性上升速度。贮藏末期,各处理S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PO、POD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壳聚糖涂膜处理和海藻酸钠涂膜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灵武长枣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3个甜瓜品种4个生育期的POD,SOD和EST同工酶酶谱,建立同工酶谱矩阵,并给出反映酶谱活性度的4个主要特征的量化指标。采用Fuzzy综合评判方法,确定这3种酶的同工酶谱在不同生育期的活性度高低。结果表明,3个甜瓜品种上述3种酶的同工酶活性度变化呈现明显的规律,即由高到低的排序为:(1)POD同工酶谱:开花期>幼苗期>座果期>子叶期;(2)SOD同工酶谱:幼苗期>子叶期>开花期>座果期;(3)Est同工酶谱:开花期>座果期>幼苗期>子叶期。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抗、感黑胫病烤烟品种云85(高抗)、K326(中抗)、净叶黄(中感)和红花大金元(高感)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黑胫病菌诱导的这些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差异及其与品种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黑胫病后不同抗性品种SOD,POD,PPO和PAL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出现明显提高,抗病品种SOD和POD活性较感病品种上升快且维持较高活性水平,且抗病品种POD酶活高峰较感病品种出现得早;抗病品种PPO和PAL较感病品种活性上升幅度更大,维持时间更长。相关性分析表明,SOD,POD,PPO和PAL活性与品种的黑胫病抗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相同年份相同地点收获的5个甜瓜品种种子为材料,采用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抗冷测定、模拟田间出苗率测定以及POD、CAT、SOD、ADH、Apase等酶活性测定和MDA含量测定等10种方法测定种子活力,并进行活力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水平为:红城脆>八里香>灰鼠子>龙甜>白沙蜜;加速老化试验发芽率和POD活性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幼苗生长测定的活力指数和SOD活性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初步认为幼苗生长测定、加速老化试验、POD和SOD活性测定,可作为甜瓜种子活力测定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西瓜接种辣椒疫霉菌后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西瓜苗期疫病抗性与根茎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关系.对2个抗辣椒疫霉菌西瓜品种(09-1-1和09-1-2)、1个感病西瓜品种(GS-37)和1个高度感病西瓜品种(G-S-12)进行苗期人工接种辣椒疫霉菌,并分别于接种当天(尚未接种)及接种后第2、4、6、8天...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吡虫啉和啶虫脒树干注射对垂柳叶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杀虫剂树干注射均可引起垂柳叶片PPO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吡虫啉处理对PPO和POD活性的影响均大于啶虫脒,两种药剂处理后15 d PPO活性均达到最大值,10 d POD活性均最低,药后30 d PPO和POD活性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吡虫啉处理使PPO同工酶酶带E1(Rf=0.71)消失,E2(Rf=0.77)活性升高;啶虫脒处理使PPO同工酶酶带E1活性升高,E2消失;药后10,45 d各处理酶带带型基本稳定。吡虫啉处理使POD同工酶药后10 d酶带P1(Rf=0.51)、P4(Rf=0.67)消失,45 d P1消失而P4又出现;啶虫脒处理使POD同工酶酶带P1活性升高,P2(Rf=0.56)消失,药后10,45 d酶带带型相同。说明PPO和POD活性变化及其同工酶谱变化与注药种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研究树干注药对树体生理影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两种白菜POD、PPO和SOD对Cd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下两种白菜叶的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白菜PPO活性总体上随Cd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其SOD活性随Cd浓度的增大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在Cd浓度为10m g/kg时出现高峰;翠宝(C)的POD活性整体上为增加趋势,但青帮(Q)POD活性与其SOD的变化趋势类似。在一定范围内三种酶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PPO、POD、SOD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Cd胁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供试25份大豆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Peroxidase isozyme,简称POD)、酯酶同工酶(Esterase isozyme,简称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的POD、EST、SOD同工酶酶谱在酶带数、迁...  相似文献   

17.
野生番茄和栽培番茄的耐盐差异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番茄秘鲁番茄,潘那利番茄和栽培番茄“鲜丰98-7”、“交农1号”和“交农2号”为材料,并对其幼苗进行盐胁处理。15 d后对植株的干重、根冠比、叶片含水量和POD酶谱等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的植株干重显著高于栽培种,且保持较高的叶片含水量和根冠比,具有较强的盐适应能力,且潘那利番茄耐盐性强于秘鲁番茄。栽培种的耐盐性低于野生种,且品种间存在差异:“交农1号”和“交农2号”显著优于“鲜丰98-7”。盐胁迫条件下野生番茄和栽培番茄在酶带数量和活性上有极显著的不同,尤其是表现在POD2这条酶带上,其在2个野生种体内活性很强,远远高于栽培番茄。  相似文献   

18.
苜蓿蓟马抗性与生理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蓟马危害不同程度后各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变化与危害程度间相关分析,探讨不同苜蓿品系的抗性强弱。[方法]通过不同数量蓟马对不同抗性紫花苜蓿危害的多个有关抗性生理指标(POD、SOD、PPO、PAL、CAT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的研究,来探讨各项生理指标与抗性间的关系。[结果]蓟马危害数量与苜蓿POD、SOD、PPO、PAL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成正相关,与CAT活性成负相关。高抗苜蓿品系POD、SOD、PP0、CAT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速率慢,PAL活性变化快,并且PPO、PAL、CAT活性水平高,而POD、SOD活性水平低。[结论]研究为紫花苜蓿抗蓟马品系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