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试验以黄伞的优良菌株黄伞1号为研究材料,对该菌株菌种的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动态进行了显微观察,试验结果表明:(1)黄伞优良菌株的菌丝长速快而均匀,粗壮紧密,并伴有少量气生菌丝,成熟时其易倒伏、断裂产生分生孢子和褐色的分泌物;菌丝颜色由白色转变成深黄色;(2)分生孢子在菌丝萌发初期对菌丝的复壮有促进作用,但在栽培后期会抑制黄伞子实体的再分化。  相似文献   

2.
3.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rs(M üll:Fr)Gray],属伞菌目鬼伞科.春至秋的雨季于田野、林缘、道旁、公园、茅屋顶上生长.据资料介绍,每100g鸡腿菇干品中,含粗蛋白25.4g、脂肪3.3g、总糖58.8g、纤维7.3g、灰分12.5g,热能346千卡,另外还含有20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鸡腿菇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能降低血糖,经常食用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市场鲜品8.0元/kg.下面介绍塑料大棚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黄伞,又名柳蘑、黄蘑,多脂鳞伞,为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科鳞伞属。我国北方各省以及西南的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林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中国丝盖伞科1新记录属———绒盖伞属(Simocybe P.Karst.)及该属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密绒盖伞(S.centunculus (Fr.) P.Karst)和橄榄色绒盖伞(S.sumptuosa (P.D.Orton) Singer),并对这2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6.
<正> 黄伞又名美丽多脂鳞伞、柳蘑,是秋季8~10月份群生于柳树、阔叶树上的一种野生珍稀食用菌。其色泽鲜艳,呈金黄色。菌盖、菌柄上布满棕色鳞片,甚是诱人。该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之粘滑爽口,风味独特。该菇菌盖上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2种伞滑刃属线虫记述(线虫门:寄生滑刃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线虫比较形态学和rDNA-ITS-RFLP及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采自广东省的伞滑刃线虫进行鉴定.在广东番禺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的栽培介质中和东莞木包装上分别发现了食菌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fungivorus)和豆伞滑刃线虫(B.doui),其中食菌伞滑刃线虫...  相似文献   

8.
中国伞滑刃线虫1新种记述(线虫门:滑刃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在马尾松枯死木质部中发现的伞滑刃线虫属1新种-东莞伞滑刃线虫。线虫标本采自广东省东莞市。两性虫体均细长,a值64-134;尾部短,c值48-102;雌虫无阴门罩,阴门体后位,V值达86-92;雌雄虫尾部圆锥形具锐尖的末端,雄虫尾端直,有短的端抱片,交接刺具尖的喙突。  相似文献   

9.
10.
11.
黄伞是近几年人工驯化栽培出来的珍稀食用菌之一,由于其风味独特,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逐步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在内地已开始逐步推广种植。拉萨目前还没有关于黄伞引种栽培的报道。本试验以2006年成都引进的黄伞菌株为材料,采用袋式熟料栽培方法,通过室内床架出菇和温棚内畦式出菇两种管理模式,在拉萨成功栽培了黄伞。  相似文献   

12.
珍稀菇黄伞的特性及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伞学名Pholiota.adi-posa,又名柳蘑、黄蘑,多脂鳞伞,为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科,鳞伞属.原为野生食用菌,8~10月生于杨柳桦等的倒木或枯枝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干上.河北、山西、吉林、浙江、河南、西藏、广西、甘肃、青海、陕西、新疆、四川、云南等地林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3.
14.
鬼伞是一种腐生真菌,喜高温、高湿,是草菇的主要竞争杂菌,一旦发生,会大量消耗培养料的养分,影响草菇生长,造成减产:通过几年种植草菇,我们总结了防草菇种植中发生鬼伞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91年9月26日在长自山双目峰、圆池等地的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发现了金褐伞的生长。据文献资料记载,该种分布在我国的陕西省垃内,也分布于日本、欧州、北美等地。本种在与长自山区有关的志书上未曾有过记载。本文报道该种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就是常说的蘑菇,在我国可以食用的菌类大概就有300多种,而平菇是食用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平菇也有人称其为侧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灰色的食用菌,平菇自种类也非常多,区别起来比较困难,在市面上可以见到的平菇都是栽培条件和商品性较好的平菇品种,深受商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对于栽培平菇的农户而言,如何栽培出优质高产的平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平菇在栽培过程中如何避免鬼伞现象的发生,以避免平菇减产或者影响平菇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在对本地热处理企业线虫处理效果进行监测时,从一批采自余姚四明山林场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对该线虫进行培养、形态学观察、测量以及分子研究,鉴定为程氏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chengi Li, Trinh, Waeyenberge &; Moens, 2008).该线虫属abietinus组,侧区有2条侧线,雄虫交合刺成对,强壮,长约18 ~22 μm,末端约1/3处强烈向腹面弯曲.雌虫尾端略向腹面弯曲,末端钝圆或尖,有时有不规则的尾尖突.该线虫与树皮象伞滑刃线虫(B. hylobianum)、安东尼伞滑刃线虫(B. antoniae)在形态上十分接近,但ITS-RFLP图谱以及序列分析结果有明显差异.目前仅南京口岸曾从来自我国台湾的木质包装中截获该线虫.  相似文献   

20.
阿拉尔地区野生墨汁鬼伞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尔地区野生墨汁伞可用一般食用菌的培养方法进行培养,繁殖,其菌丝体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为4℃-30℃,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左右,PH值范围为5-10,最佳为6-8,是一种怕光、需氧生长的菌丝体,其子实体是一种中高温型食用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