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般地说,柴油机压缩比高一些,对柴油机的起动性能是有利的。因为压缩比高时,压缩行程终了气缸内空气的压力也高,温度随之亦高,这当然有利于燃油的引然与着火,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然而当压缩比过高时,不仅对起动不利,甚至无法起动。这是因为压缩比提高后,压缩行程终了时的缸内压力、温度相应提高,对燃油着火有利,但由于缸内压力的提高,对活塞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因而使起动阻力矩大大提高,造成起动困难。尤其对手摇起动的小型柴油机,这一情况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一台S1100柴油机,气温在5℃左右时起动,只要一放开减压手…  相似文献   

2.
吴凡 《河北农机》2003,(3):16-16
一般地说 ,柴油机压缩比高一些 ,对柴油机的起动性能是有利的。因为压缩比高时 ,压缩行程终了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也高 ,温度随之升高 ,这有利于燃油的引燃与着火 ,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然而当压缩比过高时 ,不仅对起动不利 ,甚至无法起动。这是因为压缩比提高后 ,压缩行程终了时的缸内压力、温度相应提高 ,对燃油着火有利 ,但由于缸内压力的提高 ,对活塞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 ,因而使起动阻力矩大大提高 ,造成起动困难。尤其对手摇起动的小型柴油机 ,这一情况表现得非常明显。有台S 110 0型柴油机 ,气温在5℃左右起动 ,只要一放开减压手柄 ,…  相似文献   

3.
吴凡 《湖南农机》2004,(4):28-28
一般地说,柴油机压缩比稍高,对柴油机的起动性能是有利的。因为压缩比高时,压缩行程终了气缸空气的压力也高,温度随之亦高,有利于燃油的引然与着火,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然而当压缩比过高时,不仅对起动不利,甚至无法起动。这是因为压缩比提高后,由于缸内压力的提高,对活塞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因而使起动阻力矩大大提高,造成起动困难。尤其对手摇起动的小型柴油机,这一情况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一台S1100柴油机,气温在5℃左右时起动,只要一放开减压手柄,飞轮就反弹回来,进气管向外冒白烟并伴有响声,就是不能着火。检查供油角度、喷油状况、…  相似文献   

4.
<正>柴油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主要是由于温度低,燃油系故障(如不供油或燃油雾化不良)及气缸压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一、气温过低柴油机是靠压燃着火的.正常条件下,柴油机压缩终了时缸内气体压力将达到2940—4900千帕,温度达500—700℃,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约为327℃),因而发动机容易起动.而当天气寒冷时,发动机温度及油料温度都很低,柴油进入气缸压缩终了时,缸内气体温度达不到500—700℃,所以发动机起动就比较困难.另外,温度低机油粘度增大,运动副间阻力增大,也使发动机的起动变得困难.  相似文献   

5.
柴油发动机是柴油压燃着火,即柴油达到330℃自然温度后自然着火。这一温度是靠气缸压缩获得的,所以要求气缸内有足够的压缩比,并在压缩将近终了、温度最高时,向气缸内喷入一定量且雾化良好的清洁燃油,与空气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自然燃烧,发动机才能着火运转。以发动机工作原理看,其启动困难的主要原因:燃油供给不良、气缸压缩力不足或冬季发动机预热不够等。  相似文献   

6.
柴油发动机启动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地区,这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由于柴油机采取的是压缩后自燃着火的方式,因此进人冬季后,进入柴油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温度较低,致使压缩后的空气温度达不到着火自燃温度,再加上机油黏度增大,使起动阻力矩变大,以及燃油蒸发雾化不好和蓄电池端电压下降等原因,使柴油机启动困难。  相似文献   

7.
有些机手,在柴油机起动困难的情况下,往进气管中加人一定量的机油,有时也容易起动着火。其原因是:当柴油机因密封性差而难于起动时,往进气管加人机油,在吸气行程机油随空气同时被吸人气缸,机油便粘附在活塞环和气缸壁、气门和气门座上,在压缩行程,机油起到密封作用,弥补了国活塞环、活塞、气门、气门座磨损,密封性差的不足,从而使压缩终了燃烧室的压力、温度可以达到柴油燃烧所需要的值,故柴油机便可着火起动但常用这种方法起动柴油机有很大危害:l,由于机油燃烧性差,造成燃烧室积炭严重,加速机件磨损,起动更加困难。2.在…  相似文献   

8.
柴油发动机是柴油压燃着火,即柴油达到330℃自然温度后自然着火.这一温度是靠气缸压缩获得的,所以要求气缸内有足够的压缩比,并在压缩将近终了、温度最高时,向气缸内喷入一定量且雾化良好的清洁燃油,与空气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自然燃烧,发动机才能着火运转.以发动机工作原理看,其启动困难的主要原因:燃油供给不良、气缸压缩力不足或冬季发动机预热不够等.  相似文献   

9.
柴油发动机启动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地区,这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由于柴油机采取的是压缩后自燃着火的方式,因此进入冬季后,进入柴油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温度较低,致使压缩后的空气温度达不到着火自燃温度,再加上机油黏度增大,使起动阻力矩变大,以及燃油蒸发雾化不好和蓄电池端电压下降等原因,使柴油机启动困难。  相似文献   

10.
平时有些机手问,柴油机为什么比汽油机难起动? 这是由于柴油机比汽油机压缩比大,例如160F柴油机压缩比为20:1,1E45F型汽油机压缩比为7.63:1,所以起动阻力较大。由于柴油机是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才  相似文献   

11.
有些机手,在柴油机起动困难的情况下,往进气管中加人一定量的机油,有时也容易起动着火。其原因是:当柴油机因密封性差而难于起动时,往进气管加入机油,在吸气行程机油随空气同时被吸入气缸,机油便粘附在活塞环和气缸壁、气门和气门座上,在压缩行程,机油起到密封作用,弥补了因活塞环、活塞、气门、气门应磨损,密封性差的不足,从而使压缩终了燃烧室的压力、温度可以达到柴油燃烧所需要的值,故柴油机便可着火起动。但常用这种方法起动柴油机有很大危害:1.由于机油燃烧性差,造成燃烧室积炭严重,加速机件磨损,起动更加困难。2.…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能否顺利起动,主要由二个因素决定,一是及时供给充足的新鲜空气和洁净的燃油;二是压缩终了时能否达到足够的压力,使柴油能达到自燃的温度。其中缺一不可。因此压缩系统技术状态是否良好,是关系到发动机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为什么低温时柴油机启动困难?任何柴油机要启动,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气缸内具有足够高的温度和压力;有雾化良好的燃油喷入;曲轴具有一定的转速。对于柴油机而言,在环境温度低时启动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汽缸压缩行程终了时,汽缸内的温度比较低,造成混合气着火困难;柴油的黏度比较大,在低温时不容易蒸发和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小型柴油机普遍采用涡流燃烧室结构,且以吊钟型涡流室和长圆型主通道加起动孔这一种结构形式为主。这可说是我国小柴油机的特色。这种形式的燃烧室工艺性好,但燃油经济性和低温起动性能较差。那么这种燃烧室结构能否加以改进呢?或者说能否通过改变涡流室结构来提高其柴油机的性能?本文便是在这方面作的一些研究探讨。1.结构改进的思路一般来说,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性能差的原因是燃油首先喷到副燃烧室在压缩终点时温度压力较低。因为柴油机的起动取决于其燃烧室中的燃油混合气能否得到燃烧,并产生维持四冲程运转的能量。燃油…  相似文献   

15.
压缩比是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而气缸总容积表示活塞在下止点时其顶部上面的空间容积,燃烧室容积表示活塞在上止点时其顶部上面的空间容积.由此可见,压缩比表示了空气在柴油机气缸中被压缩的程序.影响着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  相似文献   

16.
一台旧S195型柴油机,其连杆小端孔与铜套、活塞销均磨损严重而出现大的间隙,致使活塞行程缩短,活塞不能到达原上止点位置,燃烧室容积增大,压缩比减小,压缩终了时燃烧室内压力和温度降低,导致起动困难,功率  相似文献   

17.
一、巧调B型喷油泵。解决低温启动困难6135型柴油机上使用的是B型喷油泵,现介绍采取简单实用的B型泵调试方法,解决该机老化后低温启动困难的故障,恢复原有的启动性能。影响柴油机着火的因素,主要是压缩行程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及温度能否达到柴油燃烧的临界值。燃油系对柴油机的启动有直接影响,低温启动尤显重要。通常情况下,更换了精密偶件,且修试合格的喷油泵,会提高启动性能。这是因为新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能否顺利起动,主要由二个因素决定,一是及时供给充足的新鲜空气和洁净的燃油;二是压缩终了时能否达到足够的压力,使柴油能达到自燃的温度,其中缺一不可。因此压缩系统技术状态是否良好,是关系到发动机起动难易的大问题,也是提高机器动力性和经济性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减少压缩系故障,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关键。下面谈谈如何减少压缩系故障。 1.新的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经严格的磨合试运转后,才能正式投入作业。这是延长缸套、活  相似文献   

19.
不要用加汽油的方法起动柴油机发动机起动困难时,有些机手爱向气缸里注汽油,引燃起动性能差的柴油机,这种做法不妥。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的压缩比高得多,一般三倍左右,吸入气缸里的空气压缩后的温度远超过汽油的自燃点温度。如果气缸里注入汽油,与高温压缩的...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气门在关闭状态时,气门头顶面应低于气缸盖平面,其低于的尺寸就称为气门下陷量。气门下陷量过大,过小都不好,直接影响换气效果。过大时燃烧室容积增大,压缩比减小,压缩终了时的压力和温度降低,喷入的燃油难以着火,发动机功率不足,油耗增加。过小时气门开启时容易与活塞顶相碰,严重时将造成气门折断,捣坏活塞,碰伤缸壁,并使推杆、挺柱弯曲,造成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