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琼脂扩散试验对小鹅瘟病毒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发育鹅胚培养的小鸡瘟病毒,经氯伤处理、浓缩后制成抗原,和抗小鹅瘟血清在含有8%氯化钠的琼脂板上,2O~25℃条件下进行双扩散,经24~36小时即可出现清晰的沉淀线。用已知小鹅瘟病毒SYG_(26)毒株制备的抗原和本实验室历年来所制的抗SYGV不同代次的血清做试验,都在琼脂板上出现明显的沉淀反应,SYG_(26)。毒株的抗血清和近年来分离毒株,也都出现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利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小鹅瘟病毒抗原及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小鹅瘟自方定一(1956)在扬州发现以来,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对小鹅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有关小鹅瘟病毒及抗体的实用、快速、有效的检测技术则尚少系统报道。一般都是应用鸭胚,鹅胚或鹅胚成纤维细胞进行中和试验,费时费事。Malkinson(1974)首先以琼扩试验检测小鹅瘟抗体,但敏感性不高。继后Бондарцнко(1982),R.H.Gough(1984),郑玉美(1986)也都先后报道了小鹅瘟的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我们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制备了小鹅瘟鸭胚组织尿囊液抗原与雏鹅组织抗原,并筛选出了配制凝胶板最适缓冲液及pH。成功地应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小鹅瘟抗体,并初步对四川省部份市县小鹅瘟疫情进行调查。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的实验室鉴定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 麦康凯琼脂及血琼脂平板、2日龄未免疫鹅、13~15日龄鹅胚、琼脂板、小鹅瘟抗原、标准阳性血清、荧光显微镜、石蜡切片机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抗小鹅瘟病毒酶标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一免疫酶琼脂扩散试验.该方法在检测小鹅瘟病毒抗原时,灵敏度比常规琼脂扩散试验高256倍左右.可直接检出鹅胚尿囊液及病料组织中的小鹅瘟病毒.15例自然病例肝组织的检验结果与病毒分离结果一致.在检测血清抗小鹅瘟病毒抗体时,灵敏度比常规琼脂扩散试验提高256倍。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小鹅瘟临床诊断及免疫鹅抗体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从患病雏鹅的病料样本中分离鉴定出一株小鹅瘟野毒。采用鹅胚扩增病毒。以琼脂扩散试验从感染鹅胚尿囊液中检出小鹅瘟病毒抗原,用感染鹅胚尿囊液人工接种8日龄健康雏鹅,雏鹅表现出典型的小鹅瘟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  相似文献   

6.
小鹅瘟病原学与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病雏鹅的病料样本中分离鉴定出一株小鹅瘟野生强毒.采用鹅胚增殖病毒,以琼脂扩散试验从感染鹅胚尿囊液中检出小鹅瘟病毒抗原;以感染鹅胚尿囊液人工接种5日龄健康雏鹅,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病例相类似的病变; 通过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小鹅瘟病毒粒子.该分离毒株核酸分子量为5 000 bp.制备的小鹅瘟沉淀抗原可以检测患病雏鹅血清中的抗体,监测治疗血清的滴度和疫苗接种的效果.标记的小鹅瘟荧光抗体能直接检测患病雏鹅组织中的病毒抗原.针对编码主要结构蛋白VP3的基因设计合成一对引物,扩增出与预期长度相符的特异性DNA片段.  相似文献   

7.
2018年6月,安徽某鹅场接种过小鹅瘟蛋黄抗体的2批雏鹅发生小鹅瘟,再次用小鹅瘟蛋黄抗体产品进行紧急接种,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仍有雏鹅死亡。为分析其原因,采集了8只9-12日龄病死鹅的肝脏和脾脏,用PCR扩增检测水禽细小病毒的VP3基因,选8份阳性样品测定了鹅细小病毒(GPV)VP1部分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6份组织样品均为阳性。在443 nt VP1区,所测8株病毒之间的序列同源性为100%,与GPV亚洲强毒分支之间的序列同源性为99%。随后,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分析了2株待检毒株与GPV参考毒株的抗原相关性,并测定了2种小鹅瘟蛋黄抗体产品的效价。结果显示,待检毒株与参考毒株具有相同的沉淀抗原,2种小鹅瘟蛋黄抗体产品的效价分别为1∶2和1∶16。表明免疫雏鹅仍发生小鹅瘟的原因并非源自GPV变异,而是与某些蛋黄抗体产品的抗体效价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小鹅瘟病毒GD-06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某地死亡的、具有小鹅瘟典型病变的雏鹅肝、脾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采用鹅胚增殖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到细小病毒样粒子;人工感染7日龄健康易感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具有典型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经琼脂扩散试验,用此株病毒感染的鹅胚液制备的小鹅瘟沉淀抗原能与小鹅瘟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针对编码主要结构蛋白VP3的基因设计合成一对引物,扩增出与预期长度相符的特异性DNA片段。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强毒和鸭胚化弱毒可以在产蛋母鸡中增殖,并传递到卵黄中。卵黄中的病毒抗原可以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检出,该沉淀线可被高免血清阻断。在人工感染产蛋母鸡45天后,仍能在感染母鸡所产蛋的卵黄中检到小地瘟病毒抗原。含病毒的鸡蛋在普通冰箱中保存3个月,仍可用琼扩试验检测出卵黄中病毒抗原。该试验为小鹅瘟病毒的增殖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临床分离的小鹅瘟病毒,接种于健康的雏鹅,使其发病,取肝脾制成悬液接种于10日龄的鹅胚,收集尿囊液,制成抗原,并用尿囊液接种于健康的成年鹅,制得高免血清,其抗原与高免血清作琼脂扩散(AGID)试验,具有特异性反应,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适应于基层的血清样品调查,疾病的定性和病毒分离鉴定试验。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小鹅瘟病毒感染所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根据病理变化特征进行诊断。近年来,由于一些雏鹅感染后呈最急性死亡,发病年龄较大,临床无特征性的病理变化,而荧光抗体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又不适于基层的应用,为此,笔者自1987年以来对小鹅瘟琼脂扩散试验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养鹅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解决雏鹅来源,常从南方引入大量鹅雏,致使小鹅瘟在我省流行,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防治本病,早期建立诊断是十分必要的,过去常以病毒分离和剖检的病理变化进行确诊,这样需要较长的时间,操作也较复杂。另外,检测小鹅瘟免疫抗体时,常需鹅胚中和试验或用雏鹅作保护试验,这样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费用较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参照了国外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查小鹅瘟病毒抗原或检测小鹅瘟免疫抗体等资  相似文献   

12.
从江苏省某发病鹅场中分离到1株疑似小鹅瘟病毒,纯化后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可见直径约20~25 nm的病毒粒子;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该毒株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发生沉淀反应,与其他阳性血清未发生反应;人工感染雏鹅,可致发病和死亡,通过基因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进一步确认该分离株为小鹅瘟病毒。该流行株与当前市售的小鹅瘟弱毒活疫苗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可为新疫苗的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鹅瘟频发常给鹅养殖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卵黄抗体对小鹅瘟治疗比较有效。笔者使用琼脂扩散方法对1日龄、4日龄和7日龄的雏鹅进行小鹅瘟病原体接种,3 d后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分类,将其分为4组进行不同批次的卵黄抗体对比试验,以得出卵黄抗体对不同日龄雏鹅小鹅瘟的治疗效果,并提出一定的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4.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小鹅瘟病毒株: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小鹅瘟病毒SYG36株,同时获赠微量的纯化小鹅瘟病毒抗原。阳性血清:本实验室保存备用。鹅胚:无小鹅瘟母源抗体的12日龄健康鹅胚。聚乙二醇(PEG):上海化学试剂厂生产,分子量10000。琼脂糖:电泳纯,由上海东风制药厂生产。PBS: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应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山羊抗小鹅瘟抗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主要试验材料1.1 电泳仪(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型号Dg—1.1.2 试剂:巴比妥钠(山东淄博化学试剂厂),琼脂糖(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1N的HCl(自备)。1.3 血清和抗原:小鹅温浓缩抗原,批号9010,(浙江农业大学提供),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和鸭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发生小鹅瘟死亡的鹅的病料分离病毒,经处理后制备抗原,以制备的小鹅瘟灭活油乳剂抗原对试验鸡颈部皮下注射0.5ml/只;2周后加倍量进行强化免疫;间隔2周后用灭活油乳剂抗原再次强化免疫1次,颈部皮下注射2.0ml/只;以后间隔8周进行1次强化免疫,每次颈部皮下注射2.0ml/只;用琼扩方法检测萃提蛋黄上清液中抗小鹅瘟特异抗体效价,直到抗体效价达到1:64以上即可集蛋,用于制备琼扩抗体效价达到1:32及以上小鹅瘟蛋黄抗体;并对抗体进行无菌检验、安全试验、效力试验、临床治疗试验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琼脂扩散试验(简称“琼扩”)是临床中病原诊断和抗体效价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简洁、快速,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大量血清样品的检测和流行病学群体的定性诊断。缺点是需要时间过长,灵敏度不高。琼脂扩散试验是根据沉淀试验的原理,利用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半固体凝胶中进行的相向扩散反应,当抗原、抗体的分子相遇并达到适当的比例时,就会相互结合,凝集,形成抗原-抗体的结合物,在抗原、抗体比例较适合并有电解质的存在及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形成白色可见的沉淀线,此种沉淀反应,称为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本法可用已知抗原测定未知抗体,也可以用已知抗体测定未知抗原。在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中,常用于鸡马立克氏病抗体检测。也曾有用此法检查鸡法氏囊病、小鹅瘟、猪瘟病和炭疽等疾病的报道。现以检测鸡马立克氏病的抗体为例,将其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免疫荧光直接法快速诊断小鹅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应用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鹅瘟病毒抗原,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应用免疫荧光直接法就快速诊断小鹅瘟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小鹅瘟(GP)种毒 1.弱毒:广东省兽研所惠赠,鸭胚28代毒。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接种鹅胚的病毒增殖法,从具有小鹅瘟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病死雏鹅的脏器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并进行了鹅胚致病性试验、鹅胚中和试验、雏鹅感染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毒株为小鹅瘟病毒.  相似文献   

20.
一 病原学检查 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的分离培养是该病最准确和经典诊断方法之一。1961年方定 一、1974年KISary等相继报道了小鹅瘟病毒(GPV)的分离鉴定方法,该方法虽准确、可靠,但检测要求有胚体接种、培养设备和电镜等专业设备,而且试验周期长,不能满足快速诊断小鹅瘟的需要。 二 血清学诊断 1 琼脂扩散试验 余永建、甘孟侯等先后报道了GPV的琼脂免疫扩散试验。1987年,李埃宝等报道了琼脂扩散试验对GPV检测的研究。2000年,霍峰等也报道了应用琼脂扩散法检测GPV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