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池惠荣  王朝江 《食用菌》2002,24(4):31-31
假姬菇是相对于真姬菇而言 ,是根据市场需求而采收的一种特定形态的平菇 ,形似真姬菇。因其菌盖小 ,又称小平菇。产品采收标准为菌盖直径 0 .8~ 2 .5 cm,菌柄长 3~ 5 cm。销售类型有鲜菇、清水菇、盐渍菇。前两种主要进入国内市场 ,后一种则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假姬菇易栽培 ,产量高 ,京、津、邢台、衡水等地区大规模栽培。市场潜力大 ,经济效益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良种 假姬菇用种要求产量高 ,抗逆性强 ,子实体丛生 ,原基密集 ,菌盖厚、柄长 ,基部易分开 ,粗纤维少 ,口感细腻。目前作为假姬菇的当家品种有我室培育的…  相似文献   

2.
屈国良 《食用菌》2008,30(2):36-37
姬菇是从日本新引进的优良品系,已成为辽宁出口创汇的主栽品种。外商对姬菇的商品性要求很高。一等姬菇菇盖直径小于2.5cm,要求菇盖肥厚,菇柄实心。商品性好的姬菇,既畅销,又价格高。这样在栽培上就要求生长出个头小、数量多,敦实肥厚的子实体。  相似文献   

3.
平菇P86菌株属中高温型品种,是本所近两年来从全国23个中高温品种中经多次试验和系统化栽培评比获得,具有性状稳定,抗杂力特强,发菌速度快,耐高温,抗干旱,出菇早,栽培周期短,菇盖大、厚等特点,菇体韧性极好,弥补了常规品种夏季菇盖薄而脆的缺点,是春夏和早秋栽培的一个优良菌株。 1 菇体形态特征 P86菌株菌丝生长粗壮浓白,爬壁力强,生长速度快,母种接种5~6天菌丝即满管,夏季生料袋栽播种至出菇只需15天,转潮3~5天,栽培周期170天左右结束。菇体灰白色,阳畦栽培菇盖圆形,袋栽丛生侧向覆瓦状层迭式密集生长,菇盖直径8~20cm,菇盖边缘光滑,柄长1~2cm,丛重4kg左右,成熟时孢子释放量少,孢子印白色。 2 生物特性 2.1 营养:菌丝体分解吸收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可分解利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作物秸杆等培养料的有效成份,氮源可适当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等农付产品。  相似文献   

4.
珍稀食用菌真姬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姬菇又名玉蕈(Hgpsiygusmarmoreus),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伞族玉蕈属。人工栽培上世纪70年代始于日本,近年来我国山西、福建、河南等省开始引进种植。真姬菇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方法简单,栽培原料广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珍稀食用菌。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作以介绍。1生物学特征1.1形态特性真姬菇属伞菌,菌盖幼时为半球形、圆整、平实、边缘内卷,成熟时菌盖平展,中心下陷,边缘略上翘。菌盖直径1~10cm,颜色浅灰白色至深褐色。菌柄中生,粗细…  相似文献   

5.
真姬菇Hm-4生物特性及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文林  王新丽 《食用菌》2002,24(1):14-15
真姬菇 ,又名白玉蕈 ,H ypsizigus marmoreus(Peck)Bigelow,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 ,离褶菌族 ,玉蕈属。 Hm- 4菌株是玉蕈属品系中的洁白变种。我们于 1999年从日本引进 ,进行了 3年小规模试种与选育。该菇具形美、产量高、味鲜等优点 ,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将其生物特性及栽培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1 形态特征子实体丛生 ,菌盖幼时球形 ,边缘内卷后渐平展 ,直径 4~ 7cm,菇体美观洁白光滑 ,亭亭玉立 ,菇肉肥厚 ,菌柄长 6~ 10 cm,粗 0 .4 cm左右 ,中生。菇体整齐脆嫩 ,味道鲜美、香甜可口 ,有独特的蟹鲜味和鲍鱼的香味 ,食之…  相似文献   

6.
姬菇(Pleurotus,ostriatus)是从日本新引进的优良品系,已成为辽宁出口创汇的主栽品种。外商对姬菇的商品性要求很高。一等姬菇菇盖直径小于2.5cm,要求菇盖肥厚,菇柄实心。商品性好的姬菇,既畅销,价格也高。这样在栽培上就要促使生长出个头小,数量多,敦实肥厚的子实体。几年来,笔者根据姬菇的生物学特性,探索了提高姬菇商品性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在原基分化,形成菇蕾,子实体生长三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程度的改变温度、湿度、通风这三个主要环境条件。一、在原基分化阶段,制造温差,促使原基大量分化,以实现群体增产。在菌丝发透和每采收完一潮菇的发菌后,把环境温  相似文献   

7.
平菇高邮206菌株,于1997年2月6日采自高邮果园一棵枯死梨树根部的野生大平菇,丛重18kg,直径78cm,高46cm,整株共39片菇盖,盖厚4.5cm,平均片重461g,菇体浅灰白色,经组织分离获得纯菌种.同年秋初试和中试栽培,1998年秋在本地区投料800000kg推广栽培,菌株栽培性状优良,产量居历史最高水平.1 基本特征 该菌株抗杂力较强,发菌速度快,15~18天满袋,20天左右现蕾.1~2潮菇以丛生为主,3潮起菇体以单生为多,一般袋头6~7片,菇片较大,直至第6潮菇片与1、2潮菇体相等,菇体整齐,菇肉肥厚,一般盖厚1.5~3cm,菇柄长1~2cm.菇体生长期耐重水,喜恒湿,菇体不黄、不死,菇盖边缘肥厚光滑,韧性较好,运输不碎.成熟时不开裂卷边,孢子释放量少,孢子印白色.  相似文献   

8.
平菇高邮321,是笔者于1996年初选育成功的一个广温型菌株,于1996、1997两年大面积栽培和试推广,总投料750000kg,生料袋栽成功率达100%.菌丝抗杂力特强,粗壮浓白,基内菌丝较丰富,适应广谱原料多种方式栽培,该品种具有较好的高产性和优良品质.现将该菌株的特性介绍给菇农.1 菇体特征菇体浅灰白色,复瓦状簇生,菇盖呈半圆形,边缘光滑不开裂,菇盖中心厚1.5~2.5cm,菇肉白色,柄长2cm左右,韧性较好,长途运输不易破损,成熟的子实  相似文献   

9.
姬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麟璋  周建光 《食用菌》2006,28(6):38-38
姬菇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姬菇的名称实际由真姬菇而来,是由商人采购与真姬菇形状相类似的平菇充当真姬菇在销售,由此逐渐流行。姬菇与通常的小平菇又不同,它的形状要求和真姬菇相类似,即菇柄要细长,菇盖在2cm以内,菇质要细嫩;在栽培效益上来说每丛菇根数要多。由上可知姬菇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种,只要符合特殊商品性状的平菇都可以用来生产姬菇。由于菇体幼嫩、风味独特、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欢迎。姬菇虽然栽培的产量不如普通平菇,但商品价格要高出普通平菇3~4倍。所以栽培者也不少。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现将笔者几年从事姬菇生产的一点体会总结出来,以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侧耳属种间杂交选育白色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菌株姬菇258和糙皮侧耳(P.ostreatus)菌株青平1号为亲本,单孢杂交,选育出两株白色优质高产姬菇新菌株28号和41号菌株。28号和41号菌株的出菇单产较生产上主栽菌株西德33(对照)增产19.2%和19.1%;28号和41号菌株商品菇比例(88.6%和85.6%)高于对照西德33(71.8%),即菇体商品性优于对照;综合体现出了亲本菌株姬菇258的优质丰产性和亲本青平1号的白色菌盖菇体特征。拮抗试验和ISSR标记试验表明,28号和41号菌株与亲本具有遗传差异,即为不同于亲本的新菌株。研究认为,28号和41号菌株具有"姬菇"的典型商品性特征,是2株优质高产的白色姬菇新菌株,可做进一步的中间试验和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杭州地区珍稀食用菌姬菇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生产上普遍存在姬菇品种单一、产量不稳、品质欠佳等问题,菇农们迫切希望寻找出适合本地栽培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栽品种。2008年,我们引进了4个姬菇新品种,与杭州市余杭区虹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组织分离的黑姬菇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菌株。姬菇3108、冀农11号(江苏江都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姬菇新39(杭州石桥菌种场)、姬菇8号(江苏高邮科学食用菌研究所),以黑姬菇为对照。(2)培养料配方。棉籽壳92%、麸皮5.6%、进口复合肥(N∶P∶K=15∶15∶15)0.4%、石灰2%,料水比1∶1.35。1.2试验方法试验在杭州余杭虹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中的大户陈土云食用菌栽培大棚内进行。采用常规常压灭菌,冷却接种,在自然条件下发菌生长。各参试菌株经纯化分离后得首代母种,接5瓶原种,用袋栽法继续扩繁栽培种。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规模30袋,设黑姬菇为对照。用生物统计法计算各菌株生物学效率。(1)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在接种箱内将大小相同的菌种接到灭过菌的菌包中,将菌包放在发菌室内室温下发菌,记录菌种块的萌发时间,测定24小时菌丝...  相似文献   

12.
平菇沈农 6号菌株属广温型品种 ,是我院近年采用单孢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菌株。经过三年来大面积栽培实践表明 ,其生物性状稳定 ,抗杂力强 ,发菌快 ,转潮快 ,出菇早 ,菇形好 ,耐高温 ,耐运输 ,产量高 ,是春、秋季栽培平菇的一个优良品种。1 形态特征菌丝生长粗壮浓白 ,爬壁力强 ,生长速度快。母种接种后 5~ 6天菌丝长满管。夏季发酵料袋栽 ,菌丝 16天长满袋 ,18~ 19天现蕾 ,转潮 3~ 5天。菇体灰白色 ,袋栽子实体丛生朵大、肉厚 ,菇盖直径 8~ 2 0 cm,菇盖边缘光滑 ,老熟不卷边 ,柄长 2~ 3cm,成熟时孢子释放量少。2 生物学特性2 .1 …  相似文献   

13.
王荣昌  王孟良 《食用菌》1994,16(2):11-12
潍平一号是笔者从露天麦秸上采集到的一丛特大野生平菇,经组织分离驯化选育成的优良菌株。通过两年试验及大面积栽培表明,该菌株产量高,转潮快,高抗杂菌,菌丝分解纤维能力极强,适宜于麦秸及其它疏松粗质料栽培,目前已成为本地麦秸栽培平菇的优良菌株。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基本特性 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爬壁能力强,气生菌丝生长旺盛。子实体丛生,出菇密集,在25℃以上呈灰白色,20℃以下呈灰褐色,菌盖直径15~20cm,呈贝壳状,柄长2~3cm,菌褶色白,孢子少且弹射迟。  相似文献   

14.
露地栽培羊肚菌受自然气候影响极大,为了探索适宜室内栽培的菌株与光照条件,在设施大棚内利用周转筐栽培羊肚菌,研究六妹羊肚菌、梯棱羊肚菌、羊肚菌分离1号、羊肚菌分离2号的出菇情况以及不同遮阴处理对六妹羊肚菌出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六妹羊肚菌的产量最高,每筐子实体朵数为13.4朵,每筐鲜菇质量为150.1 g,鲜菇商品性状较好,菌盖呈塔尖顶形,子实体呈灰黑色、大小适中,单朵鲜质量为11.2 g,菇柄最短,菌盖最长,菌盖最宽位置位于菌盖与菇柄连接处;梯棱羊肚菌的综合表现次于六妹羊肚菌,但优于羊肚菌分离1号和羊肚菌分离2号;盖1层遮阳网的六妹羊肚菌处理可以正常出菇,而不盖遮阳网和盖2层遮阳网的处理均无法正常出菇;因此,利用设施大棚栽培羊肚菌时,可以选择栽培六妹羊肚菌,在棚内加盖1层遮阳网,以保证出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21,(5)
为筛选出适合福建南平及周边地区栽培的卵泡长根菇菌株,进行4株卵泡长根菇菌株菌丝培养及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N-1菌丝生长速度快,袋产量最高,但菇盖厚大、柄短,市场认可度不高。菌株HG-1表现优良,菌丝生长速度快,袋产量高,菇形好,符合市场需求,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添加45%稻草适栽筛选出的5个姬菇菌株进行不同生长方式下漆酶及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结合栽培农艺性状研究,以探明姬菇各个生长阶段漆酶及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趋势及范围,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与品种特性之间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漆酶活力最高的是以发酵液方式培养下的姬菇31号菌株,菌袋培养阶段漆酶活力各菌株间无显著性差异,子实体阶段漆酶活力下降两个数量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是以发酵液方式培养下的姬菇31号菌株及其子实体,分别达到了28.75IU/mL和35.37IU/g。菌袋培养阶段各菌株间纤维素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姬菇31号和姬菇王两菌株田间栽培农艺性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采收后废弃的香菇菌棒和玉米芯为栽培主料,对4个姬菇品种(菌株)进行代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西德33"菌丝长势强,生长速度快,子实体菌盖厚度、颜色、菌柄粗均较理想,且转潮时间短、子实体产量高,营养成分与常规栽培料出菇差异不大,适宜在贵州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黄志龙  谢福泉 《食用菌》2000,22(6):32-33
小平菇,亦称袖珍菇,隶属于侧耳属,其形态优美,质地脆嫩,美味爽口,富含蛋白质、糖分、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蔬菜,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是近年来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但与常规平菇相比,其栽培技术有着独特性,现将菌株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菌株特性小平菇菌株较多,目前我站常年可供的小平菇菌株有日本小平菇、小平ND和姬菇,其中日本小平菇,菌盖初为灰黑色,成熟时色稍淡些,子实体丛生,柄短,产量集中。小平ND,菌盖为浅灰色,子实体丛生,抗病能力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灰树花新品种"梯灰1号"是由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栗树林下采集的野生菌株经过系统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梯灰1号"子实体大朵、叠生、菇形较紧凑、菌柄短、扁平,多分枝,末端生匙状至扇形菌盖;菌盖表面黄褐色至深褐色,菌肉白色;菌孔近圆形至长椭圆形,菌盖边缘菌孔细小近圆形,近菌柄处菌孔粗大、呈长椭圆形,孔面白色。中熟、丰产、商品性好,适合在山东省春秋季林下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1997,(2)
(一)平菇高邮126 是从100个菌株中筛选育成,出菇温度2~35℃,严冬季节缓慢现蕾生长,高温季节正常出菇,菇体灰白色丛生,柄长2~3cm,盖径20cm左右,肉厚平展,韧性好不易碎,一般丛重4~5kg,菌丝满袋即可大量现蕾,转潮5~7天,无畸形菇,抗性特强,适于春、秋、冬季多种原料,多种形式栽培,各地布点中试表明,产量、菇质均为同品种之首,棉壳袋栽覆土总转化率350%~450%。 (二)平菇高邮201 我所新育成的菌株,出菇温度3~30℃,菇体白色不受气候影响,柄长2~3cm,盖径20cm左右,不易破碎,菌丝抗性特强,适应各种原料栽培,发菌15~18天现蕾,转潮7天左右,一般丛重4kg左右,后劲足,尾潮菇依然肥壮,棉壳袋栽覆土转化率350%~420%。菇体色质美观、市场销售极好。 (三)平菇广温7号 95年全国推广以来信誉最高,为客户认定的当家品种,特抗杂,高产稳产,出菇2~28℃,菇体白至灰白色,丛重4.5kg以上,耐运不碎,无畸形菇,头潮转化率120%左右,总转化率300%~400%。 (四)平菇P86 高温型,该菌株具有以下10大优点:①全国23个高温品种评比产量最高。②抗杂力特强。③发菌速度快,夏季10天左右菌丝即可满袋。④耐高温,15~36℃菇体正常现蕾生长。⑤菇体灰白丛生,柄短或无,盖大而肥厚,韧性好,弥补了一般高温品种菇盖薄而脆的缺点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