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景楠  方海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6):174-177
针对传统家具设计的探索一直是古代造物研究的重点,而如何将其转化并为现代设计所用是中国现代家具发展的主要方向。以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为背景,从建筑、生活方式、外来文化和创新精神的角度,着重探讨了传统家具中“功能、结构和形式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性和先进性。该理念摒弃了将功能、结构和形式分而论之的做法,强调了三者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其目的在于挖掘传统造物理念与现代设计的共通点,进而在民族文化自省的基础上,实现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革新寻找切入点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极简风格家具中的传扬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极简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和设计要素,以及如何利用符号学和语义学的设计方法来把握极简风格家具中的中国传统美学。以求更好的提炼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要素为现代的极简风格家具所利用,从而设计出极具民族传统特点的极简风格的现代家具。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西方文学中,意象派并不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派别,然其代表人物庞德及其意象主义诗论和主张却对现当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其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意象主义出现于当代西方,却又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意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绝不可等同。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应用在中国的情境中,存在着本土化的议题.在价值伦理的“地方性”的建构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和价值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天人合一”、“无为”、“众生平等”以及人道主义思想,都为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贡献了重要的文化养料.同时,“人情债”、“关系”、“家长作风”、“内修”等观念也反映了与专业社会工作伦理的冲突和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5.
赵家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54-8756,8764
探究了"新区域主义"的产生背景及研究层次,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特征,这对我国"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合作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非物质主义设计"的理念,分析了非物质主义设计观对办公家具设计及其生产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建立办公家具服务销售系统,遵循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在满足消费者与销售企业利益的同时满足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金更兴 《甘肃农业》2006,(7):179-180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其散见于历朝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的思想和主张中,这一系列的和谐思想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我们构建争谐社会的思想源泉。今天“和谐”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这无不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薪火相传有着莫大的关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政通人和”、“民本和谐”、“争为贵”思想,闪烁着极其丰富的和谐理念。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创新,对当代中国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就传统和谐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新乡土主义”理论在中国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实践进展,认为在新农村规划中,保护乡村特色应以“新乡土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额敏县村镇景观规划实例,运用景观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从文化景观、乡土景观和经济景观等方面研究如何在半农半牧地区乡村景观规划中保护乡村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曾经有着辉煌的成就,但中国现代景观的设计水平迫切地需要提高。相比之下,曾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园林景观却创造出了以枯山水为代表的崭新的园林景观,而日本的现代景观设计已步入国际先进水平;极简主义园林景观兴起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枯山水园林和极简主义园林的历史、内在特点以及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提出了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在设计理念以及表达手法上的相似性,从它们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现代中国园林的现状,希望能给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常俊丽  张鑫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41-14844
极简主义艺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回归原始结构形式的艺术,作为现代主义的总结和发展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深入分析了极简主义园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将极简主义园林要素归纳为对传统要素的借鉴、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创新引入、对传统设计要素的独特运用、对简洁几何形体的运用、对新造园要素的介入以及对四维时间空间的体现6个方面,指出极简主义园林的5点特色,分别是①简洁的几何体构图;②对古典主义实质的借鉴与创新;③运用了丰富的材料;④使用了系列化的要素堆叠手段;⑤客观性地表达景观环境。通过对极简主义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不同特色的园林形式,从极简主义这一园林流派中找到对当今园林设计的可借鉴和参考之处,并运用到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户外家具的绿色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观念。从户外家具绿色设计理念的涵义入手,介绍了绿色设计的三大影响因素,提出实用性、整体性、极简性、艺术性、和谐性和生态保护性等思想策略,指出绿色设计作为户外家具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终将成为当代户外家具创新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通过引入"反规划"建设思想,论述了"反规划"的概念以及它对当代乡村景观重归乡土性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论述了乡土景观的涵义,以及乡土景观所蕴涵的特征;最后,归纳总结了构建乡村乡土景观的非传统性要素,即自然、人、生产生活、思想文化和信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了营建乡土景观天人合一、持续发展、融于自然、因地制宜、技术支撑以及绿色经济等设计原则;论述了如何从隐性景观、平民景观两个新的视角设计营建当时当地的乡土景观。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作为“图书馆灵魂”的馆员应首先具备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热心、耐心、细心和进取心,才能促使图书馆“藏书致用”,更好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相似文献   

14.
水景在现代景观中的“移情”功能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05-13007
通过对水景的解析,阐明了水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提出移情功能在水景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水景设计的丰富的"情态"语言的创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和隐喻,并进一步阐述成功的水景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水、环境三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景观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的,文化通过景观来反映,而又改变着景观;作为住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景观应该是最自由多变的设计要素,也是表达住区文化的最直接和最富表现力的手段。通过对重庆市达州"凰城1号"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着重探索在住区环境设计中,如何用景观的手段演绎住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为背景,对中国传统家具进行现代化的归纳,分别从文化传承、材料、结构、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思考中国传统家具设计、创新的途径与方法。以此作为基础,从人性化、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等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社会审美观上的文化赋新。为中国传统家具创新提供一些思路和在未来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五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二次回归组合设计 ,通过多因子田间试验和计算机模拟选优 ,提出了优质棉“GM1 2”高产、优质、高效的两套优化栽培方案。其中方案 1为 :种植密度 3 1 50 0株 hm2 ,施用尿素 562 .5kg hm2 、1 2 %钙镁磷肥 795kg hm2 、氯化钾3 52 .5kg hm2 ,果枝 1 8层。其目标是皮棉产量达 1 80 0kg hm2 ,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达优质标准 ,经济效益达 450 0元 hm2 。根据优化方案 ,并结合生产实际 ,提出了“GM1 2”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在了解丽水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发展现状、所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品牌发展的对策,强调丽水市"农家乐"旅游需要始终围绕"体验"这个核心,在旅游品牌主题的确立、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服务的提供等方面,为旅游者创造一种不同寻常的全方位体验。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统一的"以工补农"模式和政策在全国各个地区也不一定都适用。运用钱纳里和赛尔昆等设计的标准模型,分析了2005年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仍有皖、豫、湘、桂、琼、黔、滇、藏、甘九省区与全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总体判断不符;而京、津、沪、苏、浙五省市则明显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已基本进入大规模反哺期。需要针对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分类研究其工农关系和"以工补农"政策措施。因此,判断中国区域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研究"以工补农"政策的地区适用性和对策,将为中国"以工补农"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