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近年来,人机界面的质量已经成为应用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机界面设计的评价测试也随之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介绍了人机界面的设计评价测试的意义,人机界面的重要评价指标,以及评价人机界面的方法,旨在为解决人机界面的设计评价测试相关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肉鸡场福利的现场测定与情况调研,在参考国外肉鸡福利养殖规范的基础上,探索性提出针对我国国情的肉鸡养殖福利质量评分体系。该体系详细拟定了各项评分细则及计算方法,将体系评价分两部分进行,实现固定因素与浮动性管理因素的动态结合,提高了体系对现阶段和未来肉鸡福利养殖评价的实用性,以促进养殖场实时进行肉鸡养殖福利质量评价,从而提高肉鸡养殖福利水平,提升肉鸡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3.
刘媛 《山东饲料》2013,(21):156
随着视觉经济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正面临一次新的变革,不该是萎缩,而应是在衍生,渗透,裂变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定义,拓宽专业领域范围,建立新的教学知识体系,重拾专业魅力。本文首先阐述了视觉传达课程体系研究的主要意义,提成了构建"就业导向教育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了构建多元的高职视觉艺术传达专业设计类课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舒适度与奶牛的产奶性能密切相关,但影响奶牛舒适度的因素很多,且难以量化评估。目前,国外研究人员对奶牛舒适度的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但中国对奶牛舒适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少适合评估南方奶牛舒适度的指标和技术体系。文章首先对牛舍内影响奶牛舒适度的关键因素进行综述,然后将舒适度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及技术体系结合起来,总结出奶牛舒适度评估的关键点,同时为中国南方奶牛舒适度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检测恩诺沙星的胶体金核酸适配体比色法,(方法)将恩诺沙星核酸适配体与胶体金结合后形成胶体金适配体复合物,然后加入恩诺沙星靶标分子,由于核酸适配体与靶标的高效特异性结合,核酸适配体与胶体金解离.最后加入NaCl后,胶体金由红变兰.(结果)胶体金比色检测体系中,NaCl的最佳浓度为1M,核酸适配体的最佳浓度为2μM.对恩诺沙星的比色检测限为15ng/mL.(结论)基于胶体金和核酸适配体的比色法可用于恩诺沙星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评价都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方式,即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水平,片面地用分数来评价教学质量,形成了对英语教学的负导向和负激励机制。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不利于英语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革。本文概述了形成性评估的提出,分析了国内外形成性评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形成性评估的条件策略,从而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核电站设计的各个领域,人机界面是人机交互最集中的地方,因此科学合理的人机界面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技术被引入主控系统之后,主控室人机界面发展为以计算机工作站为主,具备更加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本文从数字化画面设计内容,画面显示的应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为画面设计和人因结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晶  顾宪红 《家畜生态》2008,(5):96-101
动物福利在畜牧业生产中既关系着畜禽产品的安全和品质,又与经济效益密不可分。国内外在福利评价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采用主观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的人为误差。本文介绍了损伤的概念,分析了引起猪只损伤的因素及其造成猪损伤的程度和类型。最后,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易行、可以量化的损伤评价体系和方法,并建立了损伤程度与猪的福利水平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躯体皮肤损伤和腿脚部损伤评价动物福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福利在畜牧业生产中既关系着畜禽产品的安全和品质,又与经济效益密不可分.国内外在福利评价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采用主观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的人为误差.本文介绍了损伤的概念,分析了引起猪只损伤的因素及其造成猪损伤的程度和类型.最后,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易行、可以量化的损伤评价体系和方法,并建立了损伤程度与猪的福利水平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从监管机制、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准入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水平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胶体金核酸适配体比色法检测氨苄西林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检测氨苄西林钠的胶体金核酸适配体比色法,试验采用纳米金为载体,将核酸适配体与其结合后形成胶体金适配体复合物,然后加入靶标分子,由于核酸适配体与靶标的高效特异性结合,核酸适配体与胶体金解离,加入Na Cl后胶体金由红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胶体金比色检测体系中,Na Cl的最佳浓度为1 mol/L,核酸适配体的最佳浓度为2μmol/L。对氨苄西林钠的比色检测限为3.12 ng/mL。说明基于胶体金和核酸适配体的比色法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氨苄西林钠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2.
参照国外蛋鸡福利养殖规范,探索性提出针对我国国情的笼养蛋鸡福利质量评分体系。该体系详细拟定了各项评分细则及计算方法,将体系评价分两部分,实现固定因素与浮动性管理因素的动态结合,提高了体系对现阶段和未来蛋鸡福利养殖评价的实用性,以实现国内笼养蛋鸡养殖场能够对照自身条件实时进行蛋鸡笼养福利质量评价,规范饲养管理以及重视鸡舍环境与蛋鸡行为在提升饲养管理措施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极大提高蛋鸡福利养殖质量,提升蛋鸡生产潜能,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机界面设计已经成为应用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机界面的质量也随之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介绍了人机界面设计的一般过程,人机界面实现的原则,人机界面的风格和对人机界面设计的评价,旨在为人机界面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现对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风险评估,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进行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因素分析,根据现场调查、专家评议、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结果建立了由评估指标体系、风险因素量化评价标准、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组成的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评估框架。结论利用该风险评估框架可进行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实现对奶牛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风险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6):1008-1014
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优于单克隆抗体的新型识别分子,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识别配体间一个基团的细微差别,且所需的结合活性位点更小。本研究利用指数级富集配体进化技术(SELEX)筛选特异性结合于奶牛结合珠蛋白(HP)的DNA适配体,并对筛取的适配体进行特性分析。体外构建全长80bp中间含40bp随机序列的单链DNA(ssDNA)文库,通过对循环次数、退火温度及引物比例的优化,建立了适合的筛选体系;以超滤离心管为介质,HP蛋白为靶标,对随机ssDNA文库进行反复的SELEX筛选,从单链DNA文库中筛选能特异性结合HP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利用DNAMAN和RNAstructure软件对获得核酸适配体进行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体外8轮筛选,随机ssDNA文库与HP蛋白的结合率由1.86%上升到31.35%,特异性核酸达到最大富集;经克隆和测序,获得了能与HP蛋白特异性结合的5个家族的DNA适配体,同源性均达70%以上,RNAstructure分析其二级结构主要以茎环结构为主,表明ssDNA形成不同的茎环结构可能是适配体与HP蛋白特异性作用的结构基础。初步建立HP蛋白核酸适配体库,筛选到与HP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为制备以HP为检测靶标的奶牛隐性乳腺炎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兽医体系效能(PVS)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兽医体系质量和运行效能水平的主要依据。本文针对PVS评估主体如何分析处理多地区、多要素、多指标、多等级评估结果的难题,研究建立了PVS评估结果综合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评估目的确立分析目标单元;结合评估结果与应对措施的可实现程度,将接受评估的地区划分为3至5类;针对部分能力指标平均效能水平显著偏低的地区,分析各自成因,提出改进政策措施。该方法为政府兽医工作主管部门运用PVS评估方法查找系统性能力缺陷,精准施策,推进兽医体系整体能力提升,稳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基础,提出了可行性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估的必要性及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的理论框架,为后期实证研究打下基础,最终为建立一套体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形成性评估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多因素和模糊性等特点,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了门源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门源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度为弱可持续性。并提出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因不合理或违规使用兽药, 导致兽药原型或代谢物在动物源性食品和水体中残留, 继而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因此,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受体、抗体、适配体等生物识别元件具有分子识别能力, 根据其特性已发开了不同的检测方法, 如免疫分析法、受体检测法及生物传感器法等方法, 广泛用于生物医药的研究。由于分子识别元件是分析的主体, 影响分析的选择性, 因此不同识别元件与兽药相互作用的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广泛用于残留检测技术, 主要用于药物与蛋白质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受体与配体之间等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笔者重点介绍了单链抗体(ScFv)、受体和适配体3种识别元件与兽药小分子之间的互作机制, 主要分析生物识别元件与兽药结合部位形成的氢键、疏水性及关键氨基酸或碱基, 在分子水平上探究药物与识别元件的机理和规律, 从而找出影响识别元件与药物结合的关键因素, 并对3种识别元件进行了总结, 以期为全面了解识别机制和体外进化, 制备出亲和力更广的ScFv、受体、适配体提供理论支撑, 为后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和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获得伏马毒素B1特异性适配体并利用其和胶体金的作用建立伏马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非固定靶标的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获得伏马毒素B1的适配体,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所获适配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建立基于适配体的胶体金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伏马毒素B1适配体F102亲和力解离常数为(42.1±4.0)nmol/L;建立的胶体金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样品检测结果与液相色谱结果的相对误差低于15.7%。因此,本研究利用筛选得到的适配体建立了可用于谷物和饲料中伏马毒素B1含量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