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柳杉的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柳杉属易干木材,干燥速度2级,较快;初期开裂、截面变形、扭曲变形等缺陷均较轻,均为2级;无内裂,体积干缩系数中。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mm厚柳杉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1.5代种子园29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样本,采用百度试验法,分析杉木木材的干燥特性,编制出杉木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杉木属于易干燥树种,百度试验时出现的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扭曲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1级;截面变形等级为1级。根据29年生杉木木材的干燥特性,得出29年生杉木木材的干燥初期温度为60℃,干湿球温度差3~4℃,末期温度为90℃,拟制定25~30 mm厚29年生杉木木材的软(硬)干燥基准。实际干燥生产中使用软基准可减少干燥缺陷。  相似文献   

3.
笔者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火力楠的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火力楠属易干木材,干燥速度2级,较快;截面变形程度轻,为1~2级,1级居多;初期开裂数量中等,裂纹的长度、宽度均较小,判定为3级;弦径向干缩差异不大。并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mm厚火力楠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4.
以16年生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人工林木材为材料,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其干燥特性,并编制干燥基准,以期为大果油茶木材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木材初期开裂等级为1级,主要为端裂;干燥结束后,部分试件出现内裂,等级为2级;平均截面变形值为2.81 mm,等级为4级;平均扭曲值为6.0 mm,等级为3级;木材含水率从30%干燥需12.7 h,平均干燥速度为1.97%/h,等级为2级。博白大果油茶木材属于较易干木材,少裂多变形。根据百度试验缺陷等级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拟定博白大果油茶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5.
对杉木素材与聚乙烯醇缩甲醛浸渍处理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改性剂在木材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浓度的提高,改性材的气干密度和抗缩系数均逐渐提高,气干密度最大可达0.4 g/cm3,提高了5.7%,抗缩系数最大提高了18.8%;改性材的吸水率逐渐下降,最多下降了21.1%;当改性剂浓度为30%时,改性材的破坏极限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6.7%和35.3%;当改性剂浓度为15%时,静曲强度下降了9.9%。SEM结果表明,改性剂填充于部分木射线以及交错纤维间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百度试验法研究小径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的干燥特性,制定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进行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径巨尾桉材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2级,截面变形等级为5级,属中等难干材;采用制定的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试件从初含水率115.13%降至8.50%的干燥周期为16.3 d,除瓦弯变形外,其他可见干燥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T 6491—2012 《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7.
黄毛青冈等四种硬木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毛青冈、高山栲、滇石栎和栓皮栎等四种硬阔叶树材的构造、密度、全干缩率、弦、径向干缩变化、用百度法和气干等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木材导管内含有丰富或较多的侵填体,密度甚大,全干缩率大,弦、径向干缩比差异也大,水分传导性差,干燥速度缓慢,干燥时易发生表裂、内裂、翘弯和扭曲等现象,属难干材。通过试验,提出了克服干燥缺陷的一些措施,为制定四种木材干燥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两种非洲木材的干燥特性与干燥基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百度试验法"分析短盖豆木和翼红铁木的干燥特性及木材开裂的原因;比较了两种铁木的干燥特性和干燥基准的差异,结果表明:翼红铁木比短盖豆木难干燥,两种试材干燥前期易发生开裂,翼红铁木初期开裂等级为5级,短盖豆木为3级;两种木材的截面变形等级均为3级;翼红铁木比短盖豆木内裂严重.根据缺陷等级标准及其对应的干燥条件拟定了初步的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9.
人工林杨木和杉木的干燥特性与干燥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人工林杨木和杉木的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并对连续式干燥基准与传统的阶段式干燥基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人工林杨木和杉木均属较易干燥的树种,在百度试验中主要发生的是端裂、端表裂以及表裂,无内裂发生,但截面变形较为严重,木材窑干后主要缺陷也是翘弯等变形。采用连续式干燥基准干燥的杨木、杉木,其干燥应力及干燥缺陷都比阶段式干燥基准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刨花润楠的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刨花润楠属难干木材,干燥速度4级,较慢;截面变形严重,达4级;扭曲明显,为3级;初期开裂和内裂等级分别为1级和2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 mm厚刨花润楠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油松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初期开裂等级为1级;截面变形等级为2级;瓦弯变形为1.4 mm;平均体积干缩率为11.49%,差异干缩为1.14;干燥速度等级为1级。根据干燥特性相关数据,初步拟定了25~30 mm厚油松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2.
八种短周期工业材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8种短周期工业材的百度试验,并对其干燥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木材干燥工艺的特性因子不仅有初期开裂、内部开裂和截面变形,还有干燥速度及干缩性质等,对于初含水率低于45%及具有特殊干燥性能的树种,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以梓木为对象,采用百度试验法对其干燥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梓木为难干树种,其主要干燥缺陷为内裂和截面变形;梓木的初期开裂、内部裂纹、截面变形、扭曲变形与干燥速度等级分别为2、4、4、2、4级。根据干燥缺陷等级及相应的干燥条件初步拟定了其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4.
柠檬桉和邓恩桉木材干燥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广西产柠檬桉和邓恩桉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柠檬桉的初期开裂、内部裂纹、截面变形、扭曲变形和干燥速度分别为3~4、2~3、3、2级和4级;邓恩桉相应的特性等级分别为3、3~4、5、3级和4级。计算了这两种木材的生材含水率、基本密度和干缩系数。绘制了干燥过程曲线。基本弄清了这两种木材的干燥特性,并给出了它们的参考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木材干燥特性及干燥工艺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蔡家斌  孙照斌  陆瑞新 《木材工业》2002,16(6):25-27,30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2.5cm厚相思树木材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拟定了初步的干燥基准并进行相关的工艺试验及干燥材质量检验。结果表明:相思树木材属难干材,干燥速度宜为0.32%/h,干燥周期9.5天,干燥质量可达到国家二级锯材干燥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百度试验法或凭经验确定干燥基准,对有些进口木材及南方阔叶树材等特殊材种缺乏直接指导意义.本文以木材密度、干缩系数等影响木材干燥特性的材性指标为确定因子,提出了一种量材而定干燥基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乙烯醇缩甲醛复合改性剂对杨树木材进行浸渍改性处理,对比研究了杨树素材与改性材的物理性能及主要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改性剂在改性材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改性材的气干密度和抗缩系数(PASE)随改性剂浓度的上升而增加,改性材的气干密度最高为0.41 g/cm3,比素材的提高了13.9%,抗缩系数(PASE)最大提高到47.8%。改性材吸水率随改性剂浓度的上升而下降,与素材相比最大下降了19.2%。当改性剂的浓度为25%时,改性材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达最大,分别为27.4%和13%。SEM分析显示改性剂填充于部分木射线以及交错纤维间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18.
利用百度试验法对脲醛树脂浸渍杨木的干燥特性进行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脲醛树脂浸渍杨木与未处理杨木干燥特性差异较大。树脂浸渍杨木未出现初期开裂和内裂,截面变形小,但易皱缩,弦径向干缩差异大并高于未处理杨木,干燥速度明显低于未处理杨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大花序桉木材初期开裂严重,缺陷等级达4级;截面变形程度2级;内部开裂程度中等,为2级;干燥速度较慢,为5级.根据木材干燥特性结果,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20.
思茅松3种密实化改性材物理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实化是提升低密度人工林材品质、拓展其用途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思茅松为研究对象,在考察水抽提处理对其可浸渍性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糠醇化、机械压缩以及两者联合等3种密实化改性方式对其剖面密度、吸湿性、24 h吸水性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抽提处理有助于提高思茅松材的可浸渍性,质量增加率可以提高11.35%,而且剖面密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浸渍可均匀提高木材厚度上的密度,机械压缩促使思茅松材形成了内高外低的密度分布,联合改性材剖面密度的分布特征类似于压缩密实化材,但内外层间的过渡更为平缓;3)糠醇浸渍可以显著降低木材的吸水性和吸湿性,机械压缩对木材吸湿性的影响不明显,但其吸水率稍高,因糠醇树脂的原因,联合改性材的吸湿吸水性均显著下降;4)糠醇浸渍可以显著降低木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对压缩密实化材具有较好的定型作用,联合改性材的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3.3%,接近于对照材的4.1%,而压缩材为24.7%,糠醇浸渍材只有0.4%。同时,水溶液的酸碱性对木材的吸水行为也有影响。综上,糠醇化与压缩密实化的联合改性非常有潜力用于速生低密度松木材的增值加工,而热水抽提处理可以作为提高松木糠醇浸渍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