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乳山市刺参养殖历史悠久,自上世纪70年代,乳山渔民便开始探索规模化刺参养殖,90年代以来,通过技术人员和广大养殖人员的共同努力,乳山刺参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4年乳山市海珍品养殖试验场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刺参养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并持续引起各界业主广泛关注。因此,刺参种苗的工厂化培育技术和养殖技术随之兴起。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网箱吊笼养殖刺参是我市近期实施的海参养殖新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养殖的刺参具有发病率低,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网箱吊笼养殖刺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海参的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有斌 《齐鲁渔业》2008,25(5):29-30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刺参为“海产八珍”之冠,近十余年来,随着刺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迅猛发展,2012年刺参总产量约17万t,养殖面积达16万hm^2.2013年由于山东沿海夏季持续高温和降雨,再加上对天气情况准备和应对不及时,管理没有跟上,刺参养殖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提出了高温期刺参养殖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刺参养殖也是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的重要方式,而优良的苗种是刺参养殖的基础条件,苗种繁育与生态保苗是刺参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规范苗种生产并为刺参的健康养殖提供优质的苗种,介绍了亲参培育、催熟产卵、孵化、幼体培育以及工厂化生态保苗技术。  相似文献   

7.
福建地处亚热带海域,目前大多以养殖仿刺参为主,养殖品种单一,且刺参为温带种类,适宜冬季养殖,夏秋季池塘空置,造成资源浪费。我国南海拥有大量的优质名贵热带海参资源,如梅花参、花刺参等,但尚未进行人工驯化养殖。  相似文献   

8.
宋锋  孔祥青 《齐鲁渔业》2008,25(6):19-19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菱鲆养殖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和总结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工厂化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50家,2万余立方米水体,养殖幼参150余万头。现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蒋万钊 《齐鲁渔业》2009,26(2):37-38
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习性约束,历史上黄河三角洲海域没有刺参的自然分布,但是,近年来经过探索与实践,证明刺参这一优质高效品种在该区域能够形成新的产业链条,使湿地和荒滩得到合理利用。然而现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不稳定等。为使刺参养殖这一产业在本地区更加健康成长,建立一套本地区刺参健康养殖规程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介绍笔者从事刺参养殖的一些经验,及对建立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杜佳垠 《科学养鱼》2004,(12):31-31
一、现状刺参海面网箱养殖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刺参养殖新方式。我国刺参海面网箱养殖起初是以野生刺参暂养方式面世。随着技术开发,尤其是生态养殖技术开发,在作为刺参海面网箱养殖发祥地的大连,刺参海面网箱养殖现已走上轨道。目前,刺参海面网箱养殖生产方式不仅包括成参养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市浅海刺参养殖发展较快,而部分养殖户却为了眼前利益,忽视了刺参的适捕期而随时将大小规格不等的养殖刺参捕获上岸,经简单加工上市,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但影响了刺参的正常生长和育肥,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刺参减产和干品刺参出成率低,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赵广苗 《齐鲁渔业》2006,23(5):29-30
目前刺参是我国海参中唯一的养殖对象,通常说的海参养殖即是指刺参养殖。近几年,各地纷纷改造池塘进行海参养殖,但是,由于海参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和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调控、投喂饵料的质量、日常管理等缺乏科学方法,导致海参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甚至出现病害,既影响了海参的质量又降低了养殖效益。针对这一情况,从2003~2005年我们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进行了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试验,旨在探讨刺参池塘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规范刺参养殖业,为社会提供健康、无污染的海参产品。  相似文献   

13.
刺参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刺参的增养殖模式主要包括室内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底播增殖及筏式养殖等,其中池塘养殖刺参面积最大。池塘刺参养殖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在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天气下,极易导致池塘养殖刺参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如何避免夏季极端天气下刺参的大面积死亡,使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刺参(Apostichopas japonicus Selenka)虾池和浅海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刺参人工育苗也迅速发展起来。同时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导致刺参育苗和养殖效果不理想。现就刺参育苗和养殖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刺参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围堰养殖、网箱养殖和网笼养殖等方式,其中又以池塘养殖最为普遍,本文总结了剌参池塘养殖中需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以期为刺参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养殖仿刺参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厂化养殖仿刺参的营养成分和品质,本研究采用国标等方法,分别对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底播自然生长和海捕野生仿刺参的各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工厂化养殖仿刺参出皮率为62.7%~65.8%,煮后出皮率为24.8%~31.1%,显著高于其他来源仿刺参。工厂化养殖仿刺参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为0.46~0.50,氨基酸营养价值平均得分为87.89~90.42,均高于其他来源仿刺参,说明其氨基酸营养价值水平较高。在其他营养成分方面,工厂化养殖仿刺参与池塘养殖仿刺参较为相近。自然环境生长仿刺参由于摄食来源广泛、生长周期较长,其蛋白质与脂肪水平普遍高于其他来源仿刺参。综合分析认为,工厂化养殖仿刺参的营养价值与池塘养殖仿刺参相近,在出皮率和氨基酸营养水平上优于池塘养殖和自然环境生长仿刺参,说明工厂化养殖仿刺参具有较好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刺参养殖与溶解氧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宗岩 《水产养殖》2009,30(12):15-16
溶解氧是刺参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刺参养殖池塘的溶解氧含量必须保持4~5mg/L以上,这对于调整刺参养殖水环境中众多物质的氧化分解起着主导作用。养殖水体溶氧量对刺参的生长、生存、肥满度、饵料系数以及有害气体都有影响,但目前有许多养殖户对上述问题了解的不多,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刺参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华 《齐鲁渔业》2004,21(12):22-24
由于刺参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繁养殖技术比较成熟,近年来已成为北方沿海的主要繁殖养殖品种之一。尤其是海参池塘养殖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利用改造的对虾池塘和新建的潮间带池塘从事海参养殖的面积已达30万亩。为使养殖刺参达到无公害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现将无公害刺参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池塘养殖的刺参正常生长,减少损失,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刺参养殖池塘在7~9月份要采取如下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刺参(Apstichopus japonicus)以其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品种。由于需求的增加,采捕强度的增大,造成我国刺参资源量和产量的急剧下降。2004年以来的病害频发造成种质资源退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因各种刺参病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十余亿元,并呈逐年蔓延趋势,不同程度地危害到各主要刺参养殖产地。另外,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刺参苗种大多是未经选育的野生刺参,有生长缓慢、抗逆性差、病害时有发生等不良症状。针对刺参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当务之急是利用选育种技术开展优质高产抗逆刺参品系的选育。为此,笔者于2005~2007年对山东沿海不同地域的野生刺参群体进行选种繁育技术研究,以同地产刺参自交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