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地星软件,用图件扫描数字化的方式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面积误差主要来源于原始资料、扫描过程、矢量化过程和数据处理程序.根据以图幅为单元进行理论面积与计算机自动产生面积进行的误差分析和以统计的一级地类为对象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进行建库工作,精度完全能达到要求.目前国土部门的原始数据平台--详查数据应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转换,即由详查数据+历年变更数据模式向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软件,建立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简称建库)。面积误差主要来源于原始资料、扫描过程、矢量化过程和数据处理程序。通过计算机自动产生的面积与图幅的理论面积进行的误差分析和以统计一级地类面积为对象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建库工作,完全能达到国土资源部建库的精度和目前国土部门的数据转换,即由"详查数据+历年变更数据模式"向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3.
以敦煌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为例,探索了应用SPOT影像数据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方法。通过应用研究发现,利用SPOT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与已有土地详查矢量数据及外业调查数据相结合建立数据库,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建设的准确性,是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变更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SPOT5数据在县级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矢量格式的土地详查数据库为基准,以SPOT5卫星数据为信息源,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进而更新土地详查数据库,并完成地籍变更工作.  相似文献   

5.
县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南省新郑市2000~2005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变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该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郑市土地利用类型在2000~2005年变化幅度较大,年均变化率达0.75%,总体上呈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和园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大的趋势,5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的是园地,新郑市土地利用处在发展期。最后,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持动态资料的现势性,各县(市)建库之后必须进行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工作。在数据库变更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相互交流与磋商。本文在论述GIS技术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中的应用的基础上,以山东省龙口市、泰安市泰山区、淄博市张店区为例,着重对数据变更处理部分作了详细阐述,对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TM影像为基本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详查数据,分析了烟台地区1992~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格局.结果表明:1992~1995年烟台地区居民工矿建设及交通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和水域面积则呈减少趋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未开发土地利用难度较大,耕地后备资源贫乏.  相似文献   

8.
王伯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11-4812,4815
基于吐鲁番地区1996年土地详查资料,利用2000、2005、2008年地区土地变更调查及2009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等关键时间点数据,对吐鲁番地区1996~2009年土地利用动态度,重要地类变化情况和已利用土地效益等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吐鲁番地区若干关键时间点和重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情况,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持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北京市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之后每年都会以区县为单位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工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POT-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GPS的精确定位功能,结合GIS数据操作、管理、显示等的良好功能以及背景数据知识,对北京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了变更。该方法发挥了航空遥感技术的优势,在GPS实地测量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支持下,用GIS集成数据,从而完成了对北京市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库的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资源详查,为逐步建立和健全土地登记、土地评价和地籍管理等制度及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开发提供定量数据。用航空遥感进行的土地资源详查,在调绘的基础上进行各类土地面积量算,以此作为观测值。为了科学地配赋观测误差,还要取得图幅在高斯投影平面上的标准面积,以此作为真值,进行乡、村的分区控制面积平差,这样才能得到各图斑地块面积的最可靠值。在编制土  相似文献   

11.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应用系统动力学(SD)仿真模型,通过分析土地-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分别得出了2000年和2010年余姚市适应于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三种用地方案。  相似文献   

12.
耕地问题主要是控制非农业占用耕地的数量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单产)二个方面。理想的耕地减少数量,是不致因耕地面积减少,使粮食减少而降低人均粮食数量。这个数字大约每年50万亩左右。预测2000年耕地面积将减少至9580万亩,人均耕地约为1.05亩,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要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用地、处理好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田面积,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各地要建立基本农田,把最好的土地用于农业,用于粮食,以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需要。注意地力培养,用养结合,注意有机肥及化肥的配合应用,抓中产田改造及水利建设,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本省后备资源开发和闲弃地的复垦利用,有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进行林地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林业区划成果和林业生产实际,提出了林地合理利用的适地适树、经济性和社会公益性原则,地质地貌的规划方法,并进行了科学计算,提出了林地合理利用布局。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一定的图形、面积和方位条件建立了确定地块新边界的数学模型,并在价格便宜、便于野外作业的fx-4500P计算器上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使确定地块新边界的工作简捷、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土地资源系统辨识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稀缺性资源和重要经济要素,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动态识别是制订土地规划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的重要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法,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四川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明确了影响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宁南黄土高原区生态农业建设中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研究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用线性规划法对研究区内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以经济收入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其它要求在约束条件中加以限制。优化结果中农、林、牧和其它用地比例为33∶25∶28∶14;同时,对优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该优化方案在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适宜性方面都是可行的;土地结构优化后该县的经济收入能增加2095.45万元/a,水土流失量能减少46.2t/(km2·a)。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可以引起全球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已经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在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太仆寺旗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土地资源利用的潜力,对今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土地整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就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和土地整理与土地制度改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土地类型反映了土地的自然属性,是土地资源评价和土地利用的基础。本文结合公主岭市余庆号小流域实际工作,探讨了吉林省丘陵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了分类系统和分类单元,对高级类型单元区域环境条件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20.
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烟台市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概查、土地详查等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研究揭示了该市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信息,分析了烟台市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①20多年来,烟台市的非农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耕地数量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②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策是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