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果园土壤有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基础肥力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提高果园土壤肥力的关键,也是生产优质无公害和有机果品的基本条件与保障。在我国,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平均含量不到10g/kg。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果园土壤肥力、果实产量及品质,现综述了影响我国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分析了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原因,总结了提升果园土壤有机质的途径,并介绍了新兴果园土壤肥力管理模式——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果园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赣南脐橙果园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赣南脐橙18个县(市)果园为采样区,共采集了果园土壤农化样1 405份,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并统计分析了果园土壤有机质的区域分布特征、有机质随土壤类型以及种植年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域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土壤农化样有机质含量变幅在1.01~47.58g/kg之间,81%的果园土壤表现为有机质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本身的结构和特性紧密相关,紫色土有机质缺乏表现最明显;果园种植年限10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园龄增加明显提高,此后稍有下降并趋于稳定。基于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对果园的现状调查,提出了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省乃至全国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清耕或间种粮油等农作物,极少数果园由于管理跟不上而实行撩荒制。一种土壤管理制度的选择,应当符合果树生产的需要。目前,影响果树生产的因素很多,其中土壤瘠薄、营养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室1979年对全省60多个苹果园的土壤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1.5%。由于调查中对低产园注意的不够,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能还低于0.5%。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国外报导,适合植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相似文献   

4.
姚志龙 《北方园艺》2016,(18):176-180
为研究庆阳地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氮素营养的影响,对30个果园和临近地块大田土壤进行了有机质含量和氮素营养的农化测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果园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3.12g·kg-1,平均全氮含量为0.75g·kg-1,平均速效氮含量为75.97mg·kg-1;大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0.50g·kg-1,平均全氮含量为0.70g·kg-1,平均速效氮含量为52.50mg·kg-1。与当地大田土壤养分含量相比,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的含量较高。大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的相关关系为y=0.064 3x+0.032 4,相关系数R2=0.707 3,全氮与速效氮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y=57.917x+11.808,相关系数R2=0.659 5;果园土壤的有机质与全氮、全氮与速效氮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果园生草对果树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人工种植对果树有益的草本植物,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是现代果园推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可以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是现代果园首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山地果园生草技术试验,阐述了果园生草技术对果园环境效应改良方面的影响,以期为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低产果园的沙田柚树根际土壤酶活性显著地低于高产果园土壤,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土壤酶一致。阐明了沙田柚树施肥挖坑的最适宜水平位置及深度应在树冠内半径2/3处垂直50cm深,为科学施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草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种方法,在我国许多有条件的果园已开始采用,并取得较好效果. 1果园生草的作用 1.1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果园生草由于草根的分泌物和残根,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同时草肥翻压腐解后,又可向土壤输入大量有机质和矿物质.据测定果园生草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到1.5%以上.  相似文献   

9.
果园生草、免耕制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省乃至全国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清耕或间种粮油等农作物,极少数果园由于管理跟不上而实行撩荒制。一种土壤管理制度的选择,应当符合果树生产的需要。目前,影响果树生产的因素很多,其中土壤瘠薄、营养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室1979年对全省60多个苹果园的土壤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1.5%。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国外报道,适合植  相似文献   

10.
1增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果园肥力的主要指标,也是生产优质高档套袋苹果的基本条件。一些发达国家的许多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6.0%,而胶东果区测土的结果一般为0.6%~0.8%。这样的果园土壤易板结,肥效利用率低,很难生产出优质套袋果。  相似文献   

11.
旱作果园多为雨养农业,受降水不均、降水时期与树体需水期不合影响,常造成水肥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旱作果园应以增强果园土壤纳雨蓄墒能力、提高水肥利用率为目的,做好增施有机物料、合理施用化肥、加强水土保持等工作,坚持用地养地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管理方式,走有机旱作农业技术路线。综述了有机旱作果园的概述、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及旱作果园其他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包括抗旱品种及砧木的选择、整形修剪、化学调控)的研究利用现状,旨在为山地旱作果园的有机旱作科学管理及绿色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An organic apple (Malus × domestica Borkh.) orchard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ground cover management systems (GMS) and nutrient sources (NS) on soil and tree nutrients in the Southern U.S.A. GMS mulches as follows: green compost (GC), wood chips (WC), shredded paper (SP), and mow-and-blow (MB). Across GMS, one of three NS treatments was applied: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 (CF), poultry litter (PL), and no fertilizer (NF). GC-treated plots had greater soil solution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year 3. GC plots also maintained greater seasonal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macronutrient concentrations during 3 year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MS. Seasonal foliar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grown under GMS in year 3 tended to follow nutrient concentration pattern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conventional apple orchards. GC and WC trees had overall greater leaf area, dry weight, and total foliar nutrient contents in year 3 than the SP and MB trees.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园绿地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系统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园绿地土壤的化学特性及养分丰缺状况,包括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有效氮、磷、钾,分析养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公园绿地土壤的肥力状况,揭示出鄂尔多斯市公园绿地土壤存在的问题:土壤pH值偏高,其中85.7%的土壤呈强碱性,其余呈碱性;多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缺乏及以下水平;土壤pH值与有机质、速效钾分别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其他养分因子之间均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北京苹果主产区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2009年,通过对北京苹果主产区昌平区46个成龄‘富士’苹果园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含量的调查,结合国内外相关指标参数进行了等级划分,分析调查果园在土壤理化性状和果实品质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56.14%的果园20 ~ 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偏高,20%左右的果园土壤孔隙度在45%以下,15.51%的果园土壤pH大于7.5;96%以上的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大于10.0 g · kg-1,多数园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30% ~ 40%的果园土壤有效钾、钙和铁的含量偏低;76.47%果园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4%),50%的果园需要提高果实单果质量;90%的果园果实中的氮含量高于0.30 g · kg-1,而钙含量在80 mg · kg-1以下的果园占65%。改良土壤、调节部分果园土壤pH和20 cm土层以下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效钾、钙和铁的含量等是今后果园管理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苹果、梨、桃和葡萄48个果园0~40 cm土层土壤养分、pH和微生物种群数量的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多元统计分析与线性规划等方法分析土壤养分、pH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影响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和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有效铁和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以苹果园最高,葡萄和桃园次之,梨园最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全氮、有效钾和CEC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与细菌和真菌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线性规划求出了8—10月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最大的土壤养分和pH因子优化方案为:土壤有机质为55.0 g.kg-1、全氮为1.50~3.00 g.kg-1、有效磷为20~200 mg.kg-1、有效钾为120~600 mg.kg-1、有效锌为0.5~20.0 mg.kg-1、有效硼为10 mg.kg-1、CEC为300 mmol.kg-1、pH值为6.5。北京地区果园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降低果园土壤pH值来调节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是土壤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沙田柚’成熟前期进行地膜(反光地膜、防水透气地膜、透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处理对其果实品质和果园土壤细菌类型、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覆盖处理可提高‘沙田柚’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含量,降低苹果酸、抗坏血酸含量,透明塑料地膜处理的各指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细菌进行测序,获得OTUs总数目为21393个,至少涵盖了38门48纲109目205科428属278种的细菌;在细菌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各处理的优势菌门,地膜覆盖提高了放线菌门、蓝藻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发现,透明塑料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无机磷、有效钾含量。综上,果实成熟前覆盖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可以改善‘沙田柚’的果实品质;地膜覆盖处理改变了‘沙田柚’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地膜覆盖具有改善‘沙田柚’果实品质和土壤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嘎拉/M26/平邑甜茶为试材,探讨有机物料发酵物对连作苹果园果实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防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发酵物处理后果实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增加57.8%、386.5%;果皮中花青苷、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386.3%、91.7%,叶绿素含量减少58.6%;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增加48.1%、193.1%,苹果酸含量、果实硬度分别降低49.3%、20.3%,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重茬果实中含有7种特征香气,分别为乙酸己酯、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丁酯、乙酸戊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醛和(E)-2-己烯醛,有机物料发酵产物使连作园果实增加了2-甲基丁酸丁酯、丙酸己酯、丁酸丁酯和丙酸丁酯4种酯类特征香气,减少了(E)-2-己烯醛1种醛类特征香气,处理后果实含有10种特征香气,且酯类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重茬果实。处理后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而真菌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以胶东半岛老的果园中土壤为试材,采用逐步稀释法,涂平板于孟加拉红培养基中,根据形态和分子方法鉴定分离木霉菌。分离出的木霉菌与苹果主要病害对峙培养在不同pH的培养基上,观察不同pH条件下,对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土壤有机质和pH是目前胶东果园的主要问题,采用正交法设计,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条件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木霉菌抑制苹果病原真菌的效果不同,木霉菌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腐烂病(Valsa mali)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均可以抑制,但对轮纹病(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只有在pH 6.0时没有效果外,其它pH时都对轮纹病有抑制作用。在土壤pH 6.5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5 g·kg-1时,最有利于木霉菌定殖。同时还发现木霉菌对土壤的pH具有调节作用,无论在碱性条件下,还是酸性条件下,均可以使土壤pH趋于中性,另外木霉菌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是在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情况下,增加更加显著。总之,分离出的木霉菌对苹果腐烂病、炭疽病和轮纹病抑制效果好。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木霉菌的生长有影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中性土壤有利于木霉菌定殖。另外,木霉菌能有效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  相似文献   

19.
连续4年对苹果园树下铺设园艺地布和行间种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有机质含量、强壮树体、增加中短枝量,对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效果明显,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湘南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温州蜜柑园连续6年施用石灰的试验结果表明,连年适量施用石灰可提高产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增产13.2%~29.2%,品质亦得到改善。土壤和叶片测定结果显示,柑桔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施用石灰提高了土壤pH值,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增强了树体对土壤氮、磷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