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H9N2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一)H9N2病原学 H9N2亚型禽流感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其病毒(AIV)属于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病毒粒子多呈球形,为80~120nm的直径,表面有长10~12nm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包括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  相似文献   

2.
正1病原学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该型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H7N9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H7N9病毒是新型重配病毒,可能由感染鸭的H7N3禽流感病毒与感染野鸟的H7N9禽  相似文献   

3.
1病原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禽流感病毒电镜下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态形,病毒粒子80~120nm。病毒粒子内部含有的1条RNA(核糖核酸)核蛋白链,呈旋状排列,这种核蛋白是特异性抗原(被称为NP抗原或S抗原)。根据其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分为A、B、C三个型。到目前为止,从鸟类分离出来的所有流感病毒均为A型。病毒粒子的囊膜含有脂质,其表面被覆两种抗原性不同的突起物(糖蛋白),一种是血球凝集素(H),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至今A型流感病毒的H已有16种,N已有10种,在自然界它们组合成了众多的…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病毒(AIV)粒子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nm。病毒粒子表面有10~12nm的密集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HA的作用是将病毒粒子吸附在细胞表面受体上,并与病毒的血凝活性相关。NA酶的活性则是通过对受体内神经氨酸的作用,可使新生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禽流感病毒(AIV)的基因组由8条单链负股RNA组成,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包含8个基因。AIV变异频繁,血清亚型众多,根据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不同,分为不同血清亚型。H9N2亚型为中低致病力毒株,其特点是分布广泛,能造成宿主的免疫抑制,并且可与其它病原微生物通过协同作用引起禽类发病。H9N2虽然为中低致病力毒株,但它对养禽业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H7N9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 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 min或煮沸(100℃)2 min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2014年1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其各亚型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性较弱,没有1种疫苗能够预防所有亚型的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早期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近几年,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暴发本病。在病毒学上,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禽流感病毒根据血凝素(HA)分为16个亚型(分别为H1-H16);根据神经氨酸酶(NA)可分为10个亚型(分别为N1-N10)。临床上常见的血清型毒株有H9N2、H  相似文献   

9.
食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禽流感病毒(AIV)可按病毒粒子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的不同分为H1~H15共15个亚型,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的不同分为N1~N9共9个亚型。目前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10.
《山东家禽》2012,(10):54-54
据报道,越南如今正出现一种新型高致命性禽流感病毒毒株(2.3.2.1C),并正在快速蔓延,这种新型禽流感很可能是去年暴发的H5N1病毒的变种。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原及传播途径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其中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7N7和H9N2,而以H5N1的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简述我国禽流感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侵害青年禽和成禽的生殖系统引起严重病变,使产蛋量急剧下降或者产蛋达不到高峰,而且会使蛋的品质大大降低,软壳蛋、砂壳蛋等明显增多。肉鸡感染后则使其生长缓慢、料肉比降低。混合感染时(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或鸡新城疫等),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是用于预防H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  相似文献   

13.
从有肺炎症状的病猪中分离到1株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A/Swine/Shandong/1/02,对其进行了全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8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均来自禽流感病毒(AIV),与我国目前家禽中流行的H9N2亚型AIV毒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与A/Duck/Hong Kong/Y280/97(H9N2)的同源性为94.1%~98.9%,与A/Chicken/Beijing/1/94(H9N2)的同源性为94.5%~98.2%;推导的其血凝素(HA)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P—A-R—S-S-R,完全符合H9亚型AIV欧亚分支中的类A/Chicken/Beijing/1/94亚分支的特征;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的所有基因片段均来源于H9N2亚型AIV,它可直接感染猪,并导致发病,但它并未在猪体内发生重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40-4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动物传染病呈现如下两个特点:一是病原体变异而引发的疫病逐渐增多。比如蓝耳病变异毒株引起高致病性蓝耳病在2004年、2006年的流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毒株的不断变异。造成自2000年以来每2年一次的周期性流行:口蹄疫病毒的不断变异,使该病呈现2-3年一次的周期性流行:圆环病毒变异毒株的出现,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毒株的不断变异。致使这些病毒长期隐性感染畜群,造成畜群的高发病率。蓝耳病毒株、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毒株、口蹄疫病毒、圆环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fH9N2、毒株的感染有一个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华东地区家鸭中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NA基因的遗传进化规律,对2000年~2006年分离的包括H3N2,H5N2,H6N2,H9N2和H11N2的44株禽流感病毒的NA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44株病毒NA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82.9%~99.9%,4株H9N2病毒的NA基因同源性为96.9%~99.9%,所有H3N2病毒的NA基因同源性为92.3%~99.9%,H5N2、H6N2和H11N2病毒的同种亚型毒株间的NA基因同源性变化幅度较大,相反,有些不同HA亚型毒株间的NA基因同源性反而很高.进一步分析NA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华东地区家鸭中N2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正处于不断地进化状态中,不同N2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之间已存在NA基因的重排.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功能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本试验分别对H5N1、H9N2两株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及抗原性检测。实验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hoI消化不同亚型NS1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NS1(H9N2)和pMD-18T-NS1(H5N1),获得目的片段NS1.然后将NS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ProEXHTc中。将重组质粒pProc-NS1(H9N2、H5N1)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用1mmol/L 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为30ku.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a-blot检测表明所表达的蛋白能与NS1的多克隆抗血清反应.并且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禽业导刊》2013,(15):53-53
为进一步做好动物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根据当前防控形势,农业部组织制定了(2013年下半年动物H7N9禽流感监测方案》于2013年8月5日发布。 一监测目的为及时发现和掌握H7N9禽流感病毒在动物群.体中的感染情况,分析评估传播方式和规律,以及H7N9禽流感病毒变异趋势。及时清除动物群体中的H7N9禽流感病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病毒RT-PCR及多重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建立了禽流感病毒(AIV)A型、H5、N1、H9、N2亚型特异性RT-PCR及HS/N1、H9/N2、A/H5/Nl多重RT-PCR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或同时检测和鉴别A型及H5N1、H9N2亚型AIV。所建立的RT-PCR和多重RT-PCR从核酸提取、基因扩增到产物分析在3~4h内即可完成,经对36株AIV及相关病毒分离物检测,与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且与相关病毒或其他亚型无交叉反应。采用多重RT-PCR检测80份棉拭子样品,并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比较,二者H5N1、H9N2亚型的鉴定结果完全吻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为临诊样品中AIV型及H5N1、H9N2亚型鉴定和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