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生产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分析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霉变及由此引发的危害是困扰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霉菌的生长消耗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饲料受霉菌污染后.营养价值严重降低。此外,动物摄人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体内的霉菌毒素残留及其代谢物会造成动物性食品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加强饲料中霉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预防和控制,对于保证饲料安全质量,保护人与动物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污染饲料危害动物性食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国 《中国饲料》2001,(17):25-26
近年来国际上动物性食品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诸如疯牛病和激素牛肉、兴奋剂猪肉、二口恶英牛奶及鸡肉等。其共同点都是通过动物性产品 ,将由饲料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向人体转移。不难发现发生这些问题大都与饲料污染有关。污染饲料不仅影响着动物产品的安全 ,并通过这些产品危害人类的健康。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一些方面 :1 霉变饲料污染主要见之于加工或贮存不当引发的霉变饲料或是使用含有霉变原料生产的饲料。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是饲料中的有害因子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菌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当无有效预防措施时 ,玉…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作为黄曲霉主要的代谢产物之一,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影响动物的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是霉菌毒素中主要的致病致癌物质。AFB1代谢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酶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s)是动物体内参与多种药物及毒物代谢的主要酶类。细胞色素酶P3A4(cytochrome P3A4,CYP3A4)是CYP450s的同工酶,主要参与肝脏内AFB1的代谢。进入动物机体内的AFB1经CYP3A4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与DNA、RNA结合产生致毒效应;另一部分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作用下进入血液和尿液,发生解毒效应。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于缓解AFB1的毒性有良好效果。饲料中添加一些天然物质或化学成分可以适当抑制肝脏内CYP3A4的活性,对于研究AFB1对机体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营养作用,经常会在饲料的制作、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产生。这些霉菌毒素可以通过饲喂动物或者是人类进食畜产品时进入人体和动物的体内,导致人类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损伤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文中主要叙述了赭曲霉毒素和黄曲霉毒素,以及传统发酵菌株乳酸菌应用于饲料中降解霉菌毒素,有效抑制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代替化学防腐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饲料作为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其安全性关乎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然而饲料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过程中可能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并通过食物链在畜禽体内富集,最终进入人类体内,危害人体健康。现代社会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日益增强,为畜禽提供绿色、健康、无污染的饲料,确保畜禽产品的卫生安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简要概述蛋鸡饲料中几种常见的污染物,阐述其对蛋鸡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为后续开发新型安全的蛋鸡饲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环境和饲料中的镉对畜禽的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钟宁  姜洁凌 《饲料工业》2005,26(7):18-22
<正>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毒物引起的人类和动物疾病日益受到重视,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在人类的食物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这些动物性食品又主要来自各种饲料加工喂养的动物。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安全、高效和无污染动物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近年来"口蹄  相似文献   

7.
姜洁凌  钟宁 《饲料工业》2005,26(13):25-32
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在人类的食物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这些动物性食品又主要来自各种饲料加工喂养的动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安全、高效和无污染动物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近年来“口蹄疫”、“疯牛病”、“二恶英”及“瘦肉精”等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人们对畜产品的要求已经从量的满足转变为质的需求。环境毒物引起的人类和动物疾病也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在饲料-饲养动物—人类这条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食物链上,饲料这一营养级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饲料安全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  相似文献   

8.
浅谈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动物性食品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性食品具有易腐败、易感染或污染各种致病微生物及饲料、兽药、环境中一些重金属元素、残留物质、致癌物质也很容易富集在畜禽体内等特点,极易导致人食用动物产品后发病、中毒、致癌、致畸、甚至影响到遗传变异。加强对动物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是保证人民食用安全的大事,也是维护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9.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牛采食被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的日粮后,被机体吸收的AFB1能在肝脏中代谢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AFM1),再转运和分泌到牛奶中。众所周知,AFM1为强致癌物,严重影响乳品质量安全,威胁人类健康。文章从青贮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黄曲霉毒素对反刍动物的危害,及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技术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采取切实可行的毒素消减措施,及保障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只有安全的饲料.才有安全的食品。饲料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控制饲料安全是人类健康的需要。目前,来自于饲养动物的动物性食品是人类所需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而饲料又是饲养动物的基本食料。在饲料一饲养动物一人类这条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食物链上,饲料这一营养级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饲料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将会在人体内逐渐积累.  相似文献   

11.
饲料安全即食物安全,这在国际相关领域已成为共识,也被国内人们所接受。饲料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动物产品间接影响人类安全。饲料是动物的“食品”,通过饲料而污染的动物性产品的恶性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1992年的英国发生的“疯牛病”事件,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事件,以及  相似文献   

12.
在养禽场和畜牧业综合企业中,把大量配合饲料、青贮草、青贮料和其他饲料存入库房,当保管技术不妥时会污染霉菌,且迅速传播。被霉菌污染的饲料进入动物机体后引起严重的霉菌毒素中毒症,这时牲畜的生产性能下降,并发生大批死亡。霉菌毒素中毒症是一种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的饮食性非传染病,由产毒霉菌的代谢产物引起的机体中毒。目前已记载有1000多种霉菌毒素。赭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3.
饲料污染即食品污染,饲料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到饲喂动物的安全与健康,间接影响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被污染的饲料有的直接造成动物中毒发病,给动物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有的通过饲养动物的排泻造成土壤、水源等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有的在动物体内大量蓄积,通过畜产品进入人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1霉菌毒素的来源霉菌毒素是农作物或动物性蛋白因霉菌在生长繁殖、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数百种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在动物体内有不同的毒性、代谢途径和靶器官,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东饲料》2004,(8):28-28
世界上有10000多种真菌,其中大部分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可用来生产面包、芝士、抗生素等物品。但是,其中大约有50多种真菌则对畜禽、人类和伴侣动物有害,它们可产生毒素,总称为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是真菌在代谢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的营养物质过程中所产生的产物,因而形成对饲料的感染。产生霉菌毒素是微生物自身的防御和进攻机能,这些霉菌毒素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极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数百种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在动物体内有不同的毒性、代谢途径和靶器官。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原料中。2002年美国饲料年报中将霉菌毒素列为仅次于二口恶英的对人类食物链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在畜牧业生产中,兽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被大量地应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控,为保障畜禽产品稳定生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兽药使用不规范,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量可能会超标,严重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会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探讨。1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1.1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有相当一部分动物饲养业主、饲料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国家,利用动物副产品制成动物性饲料是补充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但为规避风险,农业部于1992年就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并于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养殖场(户)无视国家禁令,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性饲料产品,造成一定的“疯牛病”隐患。笔者指出,从英国开始的“疯牛病”就是由于使用了含有肉骨粉的配合饲料而引发的。特别是已证实的,即不同来源的动物性饲料对反刍动物危害最大。从安全角度看,危害来源,一是动物源性饲料特别是不同来源混合加工的动物性饲料,对动物生产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受二嗯英污染的鱼粉;三是病原生物体污染的动物性饲料;四是假劣鱼粉;五是受重金属污染动物性饲料;六是外源性毒性污染动物性饲料;七是动物性饲料来源于被疫病污染地区;八是牛羊源性动物性饲料不但禁止使用在反刍动物饲料中,而且应限制使用在宠物饲料及家禽饲料。美国为了防止疯牛病向人类传播,防止恐怖分子通过食品链发生攻击,将原来对动物脑和脊髓组织的禁用范围从牛饲料扩大到狗、猫、猪和家禽饲料。因此,动物源性饲料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养殖业安全,甚至是关系到人类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这个问题已不仅是科学利用资源的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国民生存安全的大问题。所以,必须引起相关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的高度重视,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文中提出我国于15年前就严厉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牛羊源性动物饲料,但是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牛羊源性动物饲料事件却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饲料生产企业不知饲料原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动?  相似文献   

19.
亚洲地区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的真实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它们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地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或通过选择使用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到饲料中以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或避免购买和使用来自问题地区的霉变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20.
霉菌毒素(Mycotoxins)普遍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是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毒素既可在田间生长时产生(田间毒素,如镰刀菌毒素)也可在仓储期间产生毒素(仓储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谷物和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气候条件、作物品种、作物的易感性、霉菌的种类、昆虫或化学物质的破坏、收获时是否用杀虫剂处理、贮存条件以及其他任何后续的操作过程。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常发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导致肿瘤和癌症的发生(主要为肝癌和肾癌),雌激素紊乱综合征,抑制免疫功能,动物性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除急慢性毒性影响外,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