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闽西地区蝴蝶兰高山催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海拔高度、上山处理时间、光照强度、施肥配比等因素对蝴蝶兰花芽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拔高度直接影响蝴蝶兰的高山催花效果,上山催花时期的选择是蝴蝶兰高山催花技术的关键,充足的光照和增施磷钾肥有利于蝴蝶兰的花芽分化和发育。在闽西地区,苗龄16个月左右、叶冠幅达(30±2)cm、长势良好的健壮蝴蝶兰的高山催花适宜条件是在8月中下旬,将蝴蝶兰置于海拔1 100~1 200 m的高山,光照强度为20 000~25 000 lx,施用N∶P2O5∶K2O为9∶45∶15的1 000倍花肥,高山低温处理45~50 d,最有利于蝴蝶兰花芽的分化和发育,高山催花效果最好,花芽萌发率达96%以上,且整齐度高,花梗长度可达10 cm。  相似文献   

2.
凤梨科花卉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凤梨科花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芽分化、开花的影响,并探讨凤梨科花卉催花方式及花期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赤霉素能促进花芽的萌发;乙烯利则抑制花芽的萌发;赤霉素浓度在60mg/L---240 mg/L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提早凤梨科花卉的花期,低浓度BOH 提前花期,高浓度BOH 延迟了花期;赤霉素在增加花径并提高凤梨科花卉的观赏性方面最好.  相似文献   

3.
文冠果花期和果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文冠果花期和果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内源激素对其开花、坐果等过程的调控机制,为外源激素喷施等增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文冠果植株为试验材料,分别于花期(花序伸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果期(果实膨大期到成熟期)从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采集花朵和果实鲜样,经液氮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期内可孕花、不孕花及果实种子中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核苷素(ZT)的含量。【结果】花期内,文冠果可孕花中的IAA含量始终显著高于不孕花59%~262%;盛花期前,不孕花中GA_3含量显著高出可孕花63%~215%;盛花期后,可孕花中GA_3及ZT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不孕花12%~19%和31%~69%;整个花期内,不孕花中ABA含量持续升高,可孕花中AB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期内,GA_3、ABA、ZT含量均随着文冠果果实的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果实膨大期保持较高水平,其中ABA和ZT含量在盛花期后30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047.754和992.328ng/g,GA_3含量则在盛花期后40d达到最大值1 923.020ng/g;IAA含量表现为"M"型动态变化,2次峰值分别出现在盛花期后20d和50d。【结论】ABA与IAA的平衡关系影响着文冠果的开花与落花进程;ABA与ZT共同影响文冠果果实的膨大生长;幼果期的落果现象受GA_3、IAA和ABA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赤霉素和温度对美人梅促成栽培的影响,进行了赤霉素浓度、栽培温度和低温春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春化作用、喷施赤霉素、提高栽培温度,美人梅花期可以提前2个月。喷施赤霉素可以使花期提前、开花持续天数增加,还可以提高美人梅花直径和花柄长度,浓度为2 000 mg/L时效果最明显。栽培温度对花期影响显著,在温室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6~22℃,夜间温度保持在5℃左右环境条件下,美人梅开花较温度较低的提前14 d,较露地栽培的提前近45 d,并显著提高了美人梅花直径和花柄长度。本试验中低温春化对美人梅开花时间、花期长短及花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Thunb.)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分别研究了质量浓度为0(对照),100,300,500和1000 mg/kg赤霉素对金银花花期、单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金银花叶片完全展开且花芽分化前喷施100~1 000 mg/kg赤霉素,可以使金银花的始花期提前4~6 d,盛花期提前8~10 d,从而使金银花的采收期提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使金银花单株产量提高了3.6~9.0 g,千蕾重提高1.73~5.45 g,花蕾长度增加0.49~1.39 cm,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提高6.4~13.0 g/kg。其中300~1 000 mg/kg赤霉素处理明显提高了金银花的品质和产量。故在金银花成花调控过程中,赤霉素的最佳质量浓度为300~1 000 mg/kg。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及浸种条件对高山杜鹃(Rhododendron)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商洛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美容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种子形态的观察,以及长度、宽度、千粒重的测定,明确高山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pH值、赤霉素、浓硫酸浸种等处理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从种子贮藏温度来看,低温贮藏的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室温贮藏的种子,-20℃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56%、64%;从浸种条件来看,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400 mg/L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佳,高达90%;根据pH值梯度处理,其发芽势、发芽率也呈现不同,以pH值为5.4时发芽势最高,pH值为6.2时发芽率最高,为68.67%。综合比较,以400 mg/L赤霉素处理时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温度和不同浓度的IAA和GA_3处理对白毛锦鸡儿萌发的影响.【方法】以白毛锦鸡儿(Caragana licentiana)为材料,研究该种子对温度和激素IAA(吲哚乙酸)、GA_3(赤霉素)的响应.【结果】不同温度处理可以显著(P<0.05)影响萌发时间,在20℃/30℃日夜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可达78.33%,达到最佳萌发响应,而5℃/15℃温度下的发芽率仅有26.00%.GA_3溶液浸种不影响种子开始萌发时间,GA_3浸种后最大的发芽率是在浓度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且浸种处理整体表现为较高浓度的GA_3处理可以提高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适宜浓度的IAA溶液浸种可以加快种子萌发进程,IAA最佳处理为300mg/L浸种24h,发芽率可达81.33%,与GA_3浸种相反的是,IAA浸种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相同浓度24h浸种效果优于48h.【结论】对比不同激素浸种后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发现IAA溶液浸种促进萌发效果优于GA_3溶液浸种.  相似文献   

8.
蝴蝶兰花芽分化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不同N、P、K配比、高山催花和空调房催花技术对蝴蝶兰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进入花芽分化阶段应当逐渐减少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蝴蝶兰花芽分化阶段的施肥以含磷钾肥较高的N、P、K配比(10∶40∶20)、(10∶30∶20)、(10∶30∶40)的速效肥稀释2 000倍喷施,效果最好;蝴蝶兰高山催花的适宜条件是海拔800 m以上,而且兰株需健壮,4片叶以上,双叶距30 cm以上,根系粗壮,无病虫害,才能通过花芽分化;蝴蝶兰的空调房催花的适宜条件是兰株健壮,4片叶以上,双叶距20 cm以上,根系粗壮,无病虫害,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18℃,光照强度30 000~35 000 lx,低温处理时间约18 h&#183;d^-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200 mg/kg涂蕾、500 mg/kg涂蕾、800 mg/kg涂蕾、1 000 mg/kg浇根)对中原牡丹品种胡红催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g/kg赤霉素(GA3)催花涂蕾效果比较明显。催花周期为40~45 d,处理后花径为16.2 cm,明显大于CK的13.21 cm。  相似文献   

10.
为延长贵州省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花期,选择观赏价值高的不同花期高山杜鹃进行了配置和移栽适应性研究,多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糙叶杜鹃(Rhododendron scabrifolium Franch)、锈叶杜鹃(R.siderophyllum Franch)2个早花杜鹃种移栽成活率分别为41.4%、76.8%;长蕊杜鹃(R.stamineum Franch.var.stamineum)、九龙山杜鹃(R.jiulongshanense Xiang Chen et Jiayong Huang)、百合花杜鹃(R.liliiflorumLevl)、羊踯躅[R.molle(Blum)G.Don]、大白杜鹃(R.decorum Franch)、桃叶杜鹃(R.annae Franch)6个晚花杜鹃种的移栽成活率依次为100%、100%、100%、98.0%、95.7%、90.9%。早晚花配置是延长"百里杜鹃"景区花期的实用技术,通过合理配置及成功移栽,可以将"百里杜鹃"景区花期提前10~15 d或延长约70d。在移栽技术上,土壤肥力对杜鹃的成活和初期生长影响不明显,关键是湿度。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对不同光温条件下洋桔梗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洋桔梗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分别置于不同光温条件下进行栽培,观测洋桔梗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200-800 mg/L范围GA能促进洋桔梗幼苗茎伸长、增粗,叶面积增大。在同浓度GA水平下,光强1 800 lx、日长24 h、温度25℃条件下洋桔梗幼苗的生长状况比光强600-800 lx、日长13 h、15-17℃条件下好,并以浓度200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高山杜鹃是原产于我国的名贵花卉,为使这一名花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得以推广应用,特进行高山杜鹃盆花塑料大棚保护地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紫砂盆是养护、培育高山杜鹃的优良花盆,盆栽基质以"泥炭+珍珠岩+松树皮"较好,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宜采用塑料大棚保护地设施栽培,如需在春节前开花上市,可通过塑料大棚内加温加湿的方法进行催花,控制大棚温度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即可开花。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影响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因素。[方法]以西洋杜鹃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外源激素、外植体生理状态、光照、活性炭对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影响。[结果]低盐量、低硝酸盐的1/2 Read培养基较适合西洋杜鹃花芽的诱导,平均诱导率为34.44%;保持一定湿度的含0.7%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诱导花芽的效果好。IBA 2.0 mg/L是诱导花芽产生的最适宜激素用量。茎尖分化的试管苗最适宜作花芽诱导的材料。光强强度3 000 lx,光照16 h/黑暗8 h的光照条件适合花芽的诱导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2%活性炭能显著提高花芽诱导率。[结论]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及状态、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激素等对西洋杜鹃离体培养试管苗开花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莉  潘远智  朱峤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385-1389,1393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水百合(Lilium casa blanca)开花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0 mg/L GA3+40 mg/L IBA+60 mg/L 6-BA和40 min的浸球处理组合最佳,可使香水百合的花期提前,而且改善了花的品质,蕾长增加,花径增大.植物生长调节剂与香水百合开花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外源6-BA对开花性状起主要作用.内源GA3和IAA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从现蕾期到盛花期呈下降趋势,花衰败后上升;内源ABA含量随着花的形成含量逐渐升高;内源ZT含量在盛花期下降,花衰败后再次上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影响了香水百合的开花特性,不同时期内源激素与开花特性的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15.
高山杜鹃花芽分化临界期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花期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es)为试材,研究花芽分化临界期叶片内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花芽分化临界期叶片内可溶性糖、淀粉和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这些指标有利于花芽始创;整个营养生长期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其中早花品种可溶性糖、淀粉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初步判断早花品种6月中旬以后进入花芽分化期。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GA3)对武汉市露地梅花部分品种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1年,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露地梅花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及观赏期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梅花观赏质量(花径、展叶期、落蕾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mg/L的赤霉素处理对梅花花期具有调节作用,作用的方向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10月底至11月处理提前;而1月处理又使始花期、末花期均延迟。赤霉素促使梅花花期提前的同时通常伴随开花量的下降;而在推迟梅花花期的同时开花量增加、且观赏期延长。赤霉素处理极显著地使‘江南朱砂’的花径缩短1.2—5.4mm;‘粉红朱砂’的展叶期提前3—4个月;‘粉红朱砂’出现明显的落蕾效应。研究还探讨了温度作为梅花开花的主导因子对试验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不同根区温度对萱草生长发育及其开花的影响,以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为试验材料,设置T15(15±1) ℃/(15±1) ℃(昼/夜)、T20(20±1) ℃/(15±1) ℃(昼/夜)、CK1、CK2共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根区温度下萱草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花期的变化。结果表明:T20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和花葶高度;4个处理的萱草花径均无显著差异;T20处理的萱草抽葶时间最早,且花期长;自由行萱草在T20处理的始花期比T15、CK1、CK2分别提前11、23、30 d;T20处理的大眼睛萱草始花期比T15、CK1、CK2分别提前15、27、21 d;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在T20处理中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和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最大,在CK1中最小;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在4个处理中的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qP)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T20(20±1) ℃/(15±1) ℃(昼/夜)处理有利于促进萱草的生长发育,且大眼睛萱草各项指标更好,可以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保温处理与喷施外源激素对大棚茶树新梢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激素处理能够提高茶芽头赤霉素(GA3)含量;喷施混合外源激素明显提高了茶树新梢吲哚乙酸(IAA)的含量;保温措施和喷施外源激素都能降低脱落酸(ABA)含量;茶新梢玉米素ZT含量与茶园保温措施密切相关,喷施混合外源激素对新梢ZT含量无明显影响;新梢内源激素平衡GA3/ABA、ZT/IAA比值与茶芽萌发存在密切关系;喷施外源激素能提高茶芽各类内源激素,明显催促进茶芽萌发.  相似文献   

19.
以蝴蝶兰双梗品种甜格格成苗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与肥水处理对蝴蝶兰生长及开花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促进蝴蝶兰开花的适宜温度及肥水培育方案,为蝴蝶兰花期促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促进蝴蝶兰成熟苗花芽分化发育的关键因素是温度,肥水的影响较小。不同低温处理模式对蝴蝶兰甜格格的催花进程及花发育影响差异显著。24℃/18℃处理下蝴蝶兰花芽形成和发育最好;20℃/18℃处理下花芽形成很好但发育不佳,整体开花进程较慢;昼间高温阻碍蝴蝶兰花芽形成,28℃/20℃处理下蝴蝶兰未能形成花芽,植株营养生长良好。最佳低温及肥水处理模式为采用夜温18℃、昼温24℃进行低温处理,同时施用花多多1号肥,在此处理中蝴蝶兰花发育进程快,低温处理20 d开始抽梗,70 d开始现蕾,94 d开花,98 d进入盛花期;花梗发育质量良好,抽梗率为100.00%,双梗率为85.71%,平均花梗长37.27 cm,花梗侧分枝率14.29%,侧分枝长8.95 cm;开花整齐度高,现蕾率达100.00%,开花率61.90%,花蕾数10.10个/株,花朵数2.00个/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断枝铜藻Sargassum horneri幼苗生长的室内培养条件,试验分别截取5、2 cm铜藻为材料,在培养箱中培养20 d,通过改变温度(10、15、20、25℃)、光照强度(4500、8900、11 000 lx)和营养盐配比(NH_4NO_3∶Na_2HPO_4=5∶1、8∶1、10∶1、16∶1,质量比)等条件,以及在不同培养时间点测量幼苗的生长情况,寻找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10、20 d时,温度对5 cm组铜藻幼苗长度、质量特定生长率及2 cm组长度特定生长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试验期间温度20℃时,5、2 cm组幼苗平均特定生长率最大且2 cm组生长率显著大于其他温度组(P0.05);光强仅对2 cm组幼苗培养10 d时的质量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试验期间低光强组(4500 lx)幼苗质量特定生长率显著小于高光强组(11 000 lx)(P0.05);本试验条件下,营养盐配比对幼苗生长无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断枝铜藻幼苗生长适宜水温为15~25℃,最适水温20℃,适宜光强为8900~11 000 lx,且低培养密度(2 cm)有利于铜藻幼苗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漂浮铜藻幼苗生长提供基础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