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虾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黑白瓶测氧法对辽宁省庄河青堆水产公司虾池整个养殖期间(5~9月)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进行研究。虾池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为(5.45±2.36)gO2/(m2·d),日P/B系数为2.39(0.67~6.66),浮游植物对太阳有效辐射的利用率为0.78(0.24~2.18)%,浮游植物毛产量到虾产量的转化效率为7.41%;回归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太阳有效辐射量是决定虾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大小的主要因子。磷是虾池营养盐的第一限制因子,氮是第二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报刊要闻     
<正> 虾池初级生产力 用黑白瓶测氧法对辽宁省庄河青堆水产公司虾池整个养殖期间(5~9月)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进行研究。虾池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为(5.45±2.36)gO_2(m~2·d),日P/B系数为2.39(0.67~6.66),浮游植物对太阳有效辐射的利用率为0.78(0.24~2.18)%,浮游植物毛产量  相似文献   

3.
于涛  张介云 《水利渔业》1999,19(4):34-35
对仑山水库施肥前和施肥中的浮游植物及其初级生产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种类由施肥前的3门5属增至施肥后的5门13属,施肥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0013mg/L,平均数量为066×105个/L;施肥后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4066mg/L,平均数量为576×105个/L。水柱日毛产量由施肥前的1970gO2/m2·d增至施肥后的3682gO2/m2·d。  相似文献   

4.
对莺河一库水质的调查分析和饵料生物的定量测定得出:该库属中营养型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平均23.96kgO_2/ha·d,其中鱼类生长期内初级生产力321.16kgO_2/ha·d,净生产量25.73kgO_2/ha·d,净生产量之和为5403.3kgO_2/ha,折合浮游植物鲜重为28637.5kg/h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3.2mg/L、1.26mg/L和0.85g/m ̄2,水库近期鱼产力为363.6kg/ha,总产量20.94万kg。该库历年平均成鱼单产为88.4kg/ha,占估算鱼产力的24.3%,水库的渔业潜力有待开发利用,因此,提出了今后合理开发水库渔业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有效氯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0.5×10-6和1.0×10-6有效氯处理虾池浮游植物,用4.0×10-6、100×10-6和150×10-6有效氯处理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两个品种(9002、3011)、巴夫藻(3012)、塔胞藻和小新月硅藻,结果表明,0.5×10-6—1.0×10-6的有效氯对虾池浮游植物产氧有严重抑制,但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金藻类用150×10-6有效氯处理1.5h仍可存活,但小新月和塔胞藻在有效氯为4.0×10-6时,短时间即可致死。  相似文献   

6.
用放在海水池塘中的8个陆基围隔(50m×50m×18m),研究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与不同密度海湾扇贝(Argopecteniradians)投饵混养的放养方式、生产力和极限放养量。对虾体长(285±016)cm,扇贝壳长(110±012)cm,放养密度分别为60尾/m2和0,15,45,75粒/m2,用投饵和施肥(鸡粪和化肥)饲养。结果表明,扇贝密度为0和15粒/m2时,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混养(扇贝15粒/m2)时对虾的出塘体长、体重和产量分别比单养高25%,38%和65%;当扇贝密度高于15粒/m2时,对虾的平均体长、体重和产量随扇贝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扇贝密度为15和75粒/m2时,其产量由470kg/hm2增至1236kg/hm2;当扇贝密度高时,去壳后湿重占体重的百分数从(4284±344)%降至(3788±426)%。扇贝的极限放养量为600~800kg/hm2,适宜放养密度为10~15粒/m2。  相似文献   

7.
虾池中日本刺沙蚕的次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周一兵 《水产学报》1995,19(2):140-150
1991-1992年的5-8月,在辽宁省庄河市总面积40.13公顷的六座虾池用Allen和Gray法估算了日本刺沙蚕总生产量。Gray法表明,六座虾池沙蚕总生产量平均为474.29(240.01-791.07)g/m^2;P/B系数平均是6.44(5.44-7.44)。在虾池中,沙蚕与对虾间的生产效率平均约为13(12-14.5)。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虾池沙蚕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沙蚕生物量与水温的交互  相似文献   

8.
用5种药物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试验,结果呋喃唑酮无效,硝酸亚汞(1. 25 ±0. 25) mg/L、硫酸铜酸亚铁(5:2)合剂(8.5±0.5)mg/L、甲醛(30±5)mg/L、孔雀石绿(0. 9 ± 0. 1) mg/L对聚缩虫杀死率均在 95%以上;治愈率依次为:(92.5 ± 2.5)%、100%、(87.5±2.5)%、(82.5±2.5)%;剑尾鱼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硫酸铜合剂>甲醛,安全浓度依次为:0.32、0.48、4. 1、9.4 mg/L。表明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用硫酸铜合剂(8. 5 ± 0. 5) mg/L、甲醛(30 ± 5) mg/L浸泡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与罗非鱼施肥混养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5m×5m),进行了封闭式施肥混养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与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ambicus×O.niloticus)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虾成活率45.0%~86.7%(平均664.2%),产量为75.7~111.8kg/hm2(57d),生产力为0.19/m2·d。池塘对中国对虾的负荷力为170.0kg/hm2。其中某些围隔对虾死亡较多的原因是负荷量超过了负荷力,发生饵料缺乏和自残。在限定罗非鱼放养量(8×103尾/hm2)的条件下,鱼虾最适放养尾数配比为1∶3,中国对虾(体长5.55cm)的最适放养量为24×103尾/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0,25(8):11-12
1999年5月~2000年4月,对垸内胜利湖和垸外新河的8只网箱养殖加州鲈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外河4只网箱养殖加州鲈平均净单产28.9~30.5kg/m^2,成活率86.0%~91.2%,增重倍数14.5~19.0,依次比内湖4只网箱的净产量(22.4~24.7kg/m^2)、成活率(81.0%~85.6%)、增重倍数(12.0~15.2kg/m^2)分别高4.7~6.1km/m^2、4.0%~5.6%、2.4~3.8kg/m^2;此外,相同水域不同放养密度的产量、成活率、增重倍数也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蛤蟆通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1991-1993年对蛤蟆通水库游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能量转化效率的测定结果。蛤蟆通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日产量达4.420-8.490go2/m^2,水柱年产量达574.6-1103.76go2/m^2。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浮游植物的现存量、水温、PO4-P等有显著关系。其能量转化效率平均为0.54%,属中等水体。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氯改善养殖水环境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垠  马悦新 《水产科学》1998,17(4):10-13
使用二氧化氯化处理水养殖用水(实验室规模)测定水化学指标及水中细菌数量的变动,结果表明:(1)二氧化氯能够明显中水环境的溶氧(增氧量为5.8-22.7%)减低水中COD和NH3-N值(COD降低幅度为26.0-58.8%,NH3-N清除率为19.4-38.5%)(2)二氧化氯浓度为0.2×10^-3mol/m^3及1.2×10^-3mol/m^3可有显降低海水中弧菌数及细菌总数,随着药物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1 虾池条件及配套设施1.1 虾池条件 在潮上带建池。虾池面积2~10亩,水深2.0~3.0m,方形结构为宜。虾池要求保水性好,有进排水口,利于换水和收虾、切断病原体。1.2 配套设施 水源(最好有充足卤水、淡水或适合养殖的地下海水及半咸水)、水泵、电力设施、电动机或柴油机、增氧机(每亩1~1.5kW)、网具、化验设备、配水池。1.3 配水池 面积一般为养殖池的1/3~1/2,纳水条件不好的可相对大点。配水时卤水和淡水应同时进水,这样可以使养殖用水混合均匀。进水后要对海水进行严格消毒。配水池应在进水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白莲湖精养期间的水化学进行了研究1)该湖属Si^Na含盐量,总碱度和总硬度均偏低。2)有效氮含量平均0.728毫克/升,其中NH4-N,占97.5%,PO^3-P平均0.015毫克/升,N/P平均48.5,磷是限制性营养元素,硅酸盐(SiO2)适中,3)PH,DO适宜,COD平均12.15毫克/升,DO和COD各对应的底表层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峰头力库是一座以灌溉主为的大型水库,有养鱼面积633.3ha。库水总氮含量0.75mg/L,总磷0.031mg/L,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27.2万个/L,生物量3.79mg/L;浮游动物数量1151个/L,生物量3.03mg/L;底栖动物数量1457个/m^2,生物量954.4g/m^2,初级生产力为2.66gQ2/m^2·d,该水库为中营养型水库,年鱼产力17.67万kg。  相似文献   

16.
吉安地区有大中型水库37座,可养鱼水面5313.3hm2,大多属富营养型或中富营养型水域,其浮游植物有233种,生物量1.175—24.027mg/l,浮游动物有140种,生物量0.424-29.107mg/l。合计鱼产力为250.5—601.8kg/hm2,平均403.5kg/hm2。  相似文献   

17.
统计表明,东湖1995年浮游植物对太阳总辐射能利率为0.81%,鱼类对浮游植物净产量利用率为2.22%,太阳能转移为鱼产量的生态学效率为0.0069%。能量转换系数总能为0.91%,其中,光合能1.01%,生物能9.12%,生物能+工业能8.99%。每生产吨鱼的能量消耗为556.78GJ,比1991年低80.09%。这表明这对东湖采取以施肥养鱼为主的综合开发提高了湖泊能量利用率,增加了鱼产量,又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质,底质改良剂对泉州东海村和厦门东屿村虾池水质,底质的改良效果。两处虾池经投放改良剂后,海水中的COD降低7.2~14.6%,NH4-N降低90%以上,底泥的Eh值升高130mv,硫化物降低32.8~73.4%,底泥间隙水的NH4-N降低41.0~74.7%,COD降低15.5~40.0%。  相似文献   

19.
稀土添加剂网箱养鲤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添加量(0,107,125,143,170mg/kg饲料)的维西稀氧化物作添加剂,在5只5m×5m×3.5m的网箱中进行养鲤试验。除添加量不同外,配合饲料其它成分完全一样,鲤入箱规格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投喂添加稀土的配合饲料,鲤增重倍数为9.7-10.8,净产量119.4-132.8kg/m^2,对照网箱增产12.3%-25%,稀土添加剂投入产出比为1:37。本文认为稀土添加量以143m..  相似文献   

20.
在6口海水土池(计1.9hm2)中分别按下列密度(万/m3)布苗:3,4,5,3,4和0.27,比较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Ⅰ期氵蚤状幼体(Z1)的密度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1的密度为4万/m3时,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大眼幼体密度占Z5密度的%;21.6%)和成活率(大眼幼体的密度占Z1密度的%;2.4%)及产量(42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