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豫东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番茄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8年9个不同施肥方式处理的定位试验,研究了大棚番茄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和累积利用率。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常量施用有机肥配合化肥的处理(MNPK)番茄肥料利用率最高,N,P,K利用率分别为60.0%,29.8%,50.3%。氮肥利用率大小顺序为:MNPK(有机无机肥配合)>NPK(氮磷钾化肥)>NP(氮磷配合,不施钾肥)>1.5MNPK(高量有机无机肥配合)>NK(氮钾肥配合,不施磷肥)>N(单施氮肥,不施磷钾肥)。养分不均衡处理N,NK,PK(磷钾配合,不施氮肥)对肥料的利用率最低。磷肥的当季利用率要小于氮肥利用率,8年中有一定的累加效应。磷肥利用率大小顺序为MNPK>NPK>NP>1.5MNPK>PK。钾肥利用率大小顺序为MNPK>1.5MNPK>NPK>NK>PK。肥料用量愈大,肥料利用率愈低,MNPK处理的肥料使用量是1.5MNPK处理的67%,而该处理的N,P,K的平均当季利用率分别是1.5MNPK处理的1.5倍、1.6倍、1.2倍。  相似文献   

2.
长期施肥对黄土区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2001年7月至2002年10月,采用手捡法和Cobb过筛法,对陕西黄土区6种长期施肥,即对照组(不施肥,CK)、撂荒(不施肥、不耕种,用ABAND.表示)、施氮磷钾(NPK)、施氮磷钾+秸秆(SNPK)、施氮磷钾+有机肥(MNPK)和施1.5倍(氮磷钾+有机肥)(1.5MNPK)与农田土壤动物群落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两年4次共采集72个定点土壤样品,获农田土壤动物标本5 495只,隶属6门11纲22目61科2亚科35属。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差异性显著(F = 2.24,P<0.007)。土壤动物数量变化与长期施肥导致土壤性质的变化有关。主成分分析表明,SNPK、NPK、MNPK和1.5MNPK对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能力显著不同,SNPK和NPK对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正向作用,而MNPK和1.5MNPK则相反,对其它的解释不明显。从第一主分量看,各种施肥处理对土壤动物个体总数的综合影响最明显,对土壤动物群落均匀性、多样性影响最小;从评价值大小看,第一主成分特征向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较大,表明6种施肥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方法]设对照(CK)、施氮(N)、施氮磷钾(NPK)、施氮磷钾+秸秆(SNPK)和施氮磷钾+有机肥(MNPK)5种处理,探讨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调查发现各类土壤动物4 027头。从土壤动物类群来看,5种施肥处理中,MNPK>SNPK>CK>NPK>N;从土壤动物的数量分布来看,MNPK>SNPK>CK>NPK>N;从多样性指数来看,MNPK>SNPK>NPK>CK>N。各施肥条件下的土壤动物群落表现为中等相似。[结论]农田增加有机肥及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动物生存和发展,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长期施肥对潮土土壤磷素利用与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轮作方式下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潮土土壤磷素积累与利用。【方法】采用14年28季长期肥料试验。【结果】不施磷肥土壤每年接收外源P 2.4~3.1 kg·ha-1,作物带走P16.7~21.6 kg·ha-1,每年亏缺P 14.3~18.5 kg·ha-1;施磷肥处理除每年无机磷肥带进78 kg·ha-1和107 kg·ha-1(1.5MNPK)外,有机肥、秸秆、雨水及灌溉水和种子带进土壤P 2.7~134 kg·ha-1,其中9.2%~38.3%被小麦、玉米吸收利用,14年小麦的磷素累积利用率在4.4%~51%之间,高低顺序为:NPK>NP>SNPK>MNPK>1.5MNPK>PK;玉米在13.4%~36.1%之间,高低顺序为:1.5MNPK>SNPK>NPK>NP>MNPK>PK。【结论】磷素施入越多,残留在土壤中越多,磷素利用率越低,其中38%~60%转化为0~40 cm土层全磷,6.7%~13.6%转化为有效态磷,有机肥处理磷的有效化高于无机肥;40%~62%成为非测定磷,即至少有40%~62%的外源磷素被浪费。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大孔隙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7 a田间定位试验的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NPK)和高氮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HMNPK),通过X射线CT扫描原状土柱(直径7.4 cm,高20 cm),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土壤孔隙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结构内部以及团聚体之间均存在大孔隙,尤以M处理数量最多;分形维数和各向异性由大到小次序分别为HMNPK>M>MNPK>NPK>CK和MNPK>CK>M>NPK>HMNPK。与CK相比,有机肥配施处理(M、MNPK、HMNPK)的大孔隙度分别增加7、6、10个百分点,大孔隙数量分别增加41.5%、33.3%、26.8%。HMNPK处理孔径分布呈剧烈的双峰曲线波动,第一和第二峰值分别出现在395~577 μm和1 545~1 701 μm处。主成分分析表明,<126 μm孔径主要受粉粒含量影响,126~500 μm孔径受容重影响,500~2 500 μm孔径则受砂粒含量、黏粒含量、连通性和分形维数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研究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长期配施,可显著改善砂姜黑土大孔隙数量和形态特征,尤以HMNPK处理效果最佳,而NPK处理效果不明显。分形维数和连通性可作为砂姜黑土结构改良的定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紫云红芯薯的营养价值,以紫云红芯薯为试材,采用国家标准方法、FAO/WHO模式中的氨基酸评价标准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紫云红芯薯块根中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紫云红芯薯块根中营养元素含量及16种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灰分含量较低,有机组分中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K含量>Fe含量>Zn含量;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3530 mg/kg、6970 mg/kg, E/T为0.336,E/N为0.506,大于FAO/WHO提出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标准;呈味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鲜、甜味氨基酸占呈味氨基酸含量的68.95%;苏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相对过剩,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相对不足,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SRC为66,营养价值较高。该研究表明了紫云红芯薯块根是适宜蒸煮的鲜食型甘薯,具有独特的香甜味,营养价值较高,通过合理膳食,可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明不同施肥下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的差异,为建立合理施肥模式、促进潮土区甘薯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潮土区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4个不同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分析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对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肥处理(NPK、M、MNPK)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其中施肥处理中以MNPK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在产量方面,与CK相比,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以及块根产量,且处理NPK和MNPK的产量均显著高于M处理的,但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阐明不同施肥下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的差异,为建立合理施肥模式、促进潮土区甘薯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潮土区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4个不同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分析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对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肥处理(NPK、M、MNPK)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其中施肥处理中以MNPK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在产量方面,与CK相比,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以及块根产量,且处理NPK和MNPK的产量均显著高于M处理的,但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番茄、生菜、葱、芥菜和白萝卜5种常见蔬菜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评价其营养价值,为膳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酸水解法测定不同蔬菜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应用氨基酸评分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除了生菜中不含蛋氨酸、葱中不含半胱氨酸外,其余均含有17种氨基酸,种类齐全。5种蔬菜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用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法评价,氨基酸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番茄>葱>生菜>芥菜>白萝卜。[结论]5种蔬菜中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可进行合理搭配构建平衡膳食,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是用6只内蒙白兔生长兔3个肌肉部位作为试验材料对兔肉氨基酸含量及化学法营养评价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兔胴体3个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含量间,有丙、异亮、精和脯氨酸等4种氨基酸,呈现出差异显著(P<0.05);Ⅱ兔肉,就氨基酸含量,尤其就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低来讲,其营养价值比猪肉和羊肉部要好;Ⅲ3种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其蛋白分依次为肩胛肉86分,后大腿肉85分,背腰肉83分。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是用6只内蒙白兔生长3个肌肉部位作为试验材料对兔肉氨基酸含量及化学法营养评价进行手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I兔胴体3个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间,有丙、异亮、表和脯氨酸等4种氨基酸,呈现出差异显著(P<0.05);Ⅱ兔肉,就氨基酸含量,尤其就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低来讲,其营养价值比猪肉和羊肉部要好;Ⅲ3种肌肉第一限制生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其蛋白分依次为肩胛肉8分,后大腿肉85分,背腰肉83分。  相似文献   

12.
利用酸水解法测定不同蔬菜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并应用氨基酸评分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了生菜中不含蛋氨酸、葱中不含半胱氨酸外,其余蔬菜均含有17种氨基酸,种类齐全。5种蔬菜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用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方法评价氨基酸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番茄>葱>生菜>芥菜>白萝卜。综上所述,5种蔬菜中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可进行合理搭配构建平衡膳食,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渭北旱塬不同施肥处理对富士苹果产量、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通过连续3年(2010—2013年)的田间试验,比较5种不同施肥处理(MNPK、NPK、PK、NK、NP)对苹果产量、品质、贮藏性能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处理苹果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3年平均产量顺序为MNPKNPKNP≥NKPK,MNPK处理苹果产量为41.14t/hm2,年均产值为23.87万元/hm2,较NPK处理增产7.77%,纯收益增加1.93万元/hm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迟,所有处理果实硬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贮藏末期果实软化率分别为18.33%(MNPK)、19.86%(NPK)、26.86%(PK)、28.15%(NK)、23.44%(NP);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逐渐增大,贮藏一定时间后基本保持稳定。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随贮藏时间延迟呈逐渐降低趋势。同时期内MNPK和NPK处理果实耐贮品质优于其他处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随贮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NP和NK处理腐烂率较高,分别达13.11%和12.29%。土壤有机质变化则主要表现在MNPK和NPK处理的表层土壤,3年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3.6%和9.2%。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障碍根际土壤与辣椒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富集特性、安全性评价以及辣椒品质的影响,寻求安全且有效缓解辣椒连作障碍的最佳施肥方式,以连作障碍根际土壤和辣椒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和辣椒中7个重金属和3个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各异,根际土壤Cr、Cu、Zn、As、Pb含量均在国家Ⅱ级标准(GB 15618—2008)规定范围内,样点达标率为100%,T3、T9处理中的Cd以及T10处理中的Hg在个别样点超标率均为33.33%;污染评价中,T3、T10处理分别处于警戒线和轻度污染状态,其他处理均为清洁水平;不同施肥处理下,辣椒同一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均较小,在2种评价标准中,As、Hg均未超标,Cd则呈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评价标准中超标率达100%;不同施肥处理下Cd在辣椒中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均大于1,Cu次之;T6处理中,辣椒素含量和辣度均为最高,而二氢辣椒素含量则位于T5、T7处理之后,排列第3位,但三者之间含量相差较小。得出结论,结合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土壤-辣椒果实重金属含量累积特征和富...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田不同施肥区土壤昆虫群落丰富性与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在新疆国家灰漠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对10种施肥处理,即(1)撂荒(不施肥、不耕作、不种植,Aband.)、(2)对照(种植、不施肥,CK)、(3)施氮肥(N)、(4)施氮磷肥(NP)、(5)施氮钾肥(NK)、(6)施磷钾肥(PK)、(7)施氮磷钾化肥(NPK)、(8)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有机氮和化肥氮的比例为7﹕3)(MNPK)、(9)化肥用量增加50%配施有机肥(1.5 MNPK)、(10)化肥配施秸秆(SNPK)与新疆灰漠土区农田土壤昆虫群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分离土壤(0~20 cm)中的土壤昆虫,同时利用陷阱法收集活动在地表的各类土壤昆虫。【结果】两种方法共获得土壤昆虫4 915只(未知标本128只),隶属9目33科。大型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在Aband.处理中分布最多,中小型土壤昆虫则分别在N和PK处理中分布最多;MNPK处理土壤动物组成最丰富,N处理土壤动物分布最均匀。农田土壤昆虫类群分布受施肥影响极其显著(X0.05(9)=23.38,P<0.005),Aband.区土壤昆虫群落与其它施肥处理土壤昆虫群落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法对土壤昆虫群落分类排序,则灰漠土土壤昆虫群落划分为5组,即NPK、MNPK、1.5MNPK和CK为一组,NP和PK为一组,NK和N为一组,SNPK和Aband.各为一组,表明土壤昆虫分布与肥料性质有关。主成分中前两个主成分解释总变量的98.51%,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了单施N肥和SNPK还田对土壤昆虫群落具有促进作用;第二主成分反映了1.5MNPK对土壤昆虫群落促进作用,表明施肥处理对土壤昆虫类群影响不平衡。【结论】新疆灰漠土区,肥料的种类与性质影响着土壤昆虫类群多样性与丰富性,且其影响具有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菜地细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设施菜地不同施肥处理下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的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RFLP)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 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施肥(CK)、1/2量氮磷钾化肥+1/2量有机肥(1/2 MNPK)、氮磷钾化肥+有机肥(MNPK)、有机肥(M)、氮磷钾化肥(NPK)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结果】147个阳性质粒测序结果显示设施菜地土壤中细菌主要包括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蓝藻门、硝化螺旋菌门及浮霉菌门10个门。其中变形细菌(26.53%)、拟杆菌(14.97%)和放线细菌(10.88%)是优势菌,共52.38%。Shannon-Wiener、Simpson’s diversity、Margalef指数均是在1/2 MNPK 处理下0—20 cm表层土壤中达到最高,分别为3.14、0.945、4.31,Evenness指数则以NPK处理0—20 cm土层最高,为0.941。不同施肥处理细菌的主要类群种类及丰度明显不同。RDA分析显示pH(P=0.002)和有机质含量(P=0.006)是造成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定量PCR结果显示1/2 MNPK 处理下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丰度最高达5.26×109和4.96×109拷贝数/g,比CK处理增加90.8%和197.5%。【结论】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中细菌的优势种群明显不同于单施化肥和不施肥,适量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1/2 MNPK)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的丰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引种木本蔬菜卡亚嫩枝叶的营养价值进行研究,为卡亚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不同品种(Chaya、Estrella)和不同树龄(1年生Chaya、3年生Chaya)卡亚嫩枝叶的维生素、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氨基酸组成等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与木本蔬菜香椿及常食蔬菜菜心和菠菜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卡亚嫩枝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其蛋白质、VC、P、Mn含量均超过香椿、菜心和菠菜。卡亚基本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超过42.6 g/kg,脂肪含量最高为2 g/kg,膳食纤维含量超过21.7 g/kg,维生素中VC含量超过476 mg/kg;矿物质元素中P、Mg、K和Ca含量较高,最高含量分别为526,1 230,5 790和1 340 mg/kg。卡亚中富含17种氨基酸,总量超过40 g/kg,其中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及半胱氨酸含量均高于香椿、菜心和菠菜。卡亚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6.83~18.42 g/kg,高于菜心和菠菜,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值为0.42~0.44,高于香椿和菠菜,是比较理想的蛋白质来源蔬菜。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卡亚不同品种间营养价值差异较大,且Chaya>Estrella,不同树龄Chaya的营养价值以1年生>3年生,其中Chaya无论何种树龄嫩枝叶的营养价值均高于香椿、Estrella、菜心和菠菜,因此Chaya作为木本蔬菜可以一年种植多年采摘。【结论】卡亚总体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比较齐全,组成合理,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新资源木本蔬菜,值得推广食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测定凹尾拟鲿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凹尾拟鲿的肌肉中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3.6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30.40%,6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39%;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3.48.凹尾拟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甲硫氨酸.此外,肌肉中含有25种脂肪酸,包括11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其总含量为23.77%.C22:6为4.41%,高于黄颡鱼.凹尾拟鲿肌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是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都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9.
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的养分综合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托25 a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大田试验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化肥(NPK)、25%有机肥替代化肥(1/4M+3/4NP)、50%有机肥替代化肥(1/2M+1/2NP)、100%有机肥替代化肥(M)和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6个试验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大小顺序表现为MNPK>1/4M+3/4NP>1/2M+1/2NP>NPK>M>CK,MNPK、1/4M+3/4NP处理分别较NPK处理籽粒增产12.42%、2.04%。水稻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主要来源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各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贡献率为50.17%~65.40%,其中,施用有机肥各处理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水稻成熟期,施用有机肥的各处理籽粒的比例均较CK和NPK处理高。有机无机肥配施各处理比CK或NPK处理显著促进水稻分蘖、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及叶面积指数,同时也显著优化水稻各产量构成因子,增加水稻产量。水稻各农艺性状与有效穗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和穗粒数均呈正相关关系。长期施用有机肥条件下,25%的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干物质积累、转运,是黄壤性水稻土地区实现水稻增产的最佳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添加外源锌对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非生物学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供锌水平对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以期为猪肚菇栽培技术的改善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以40 mg·k-1处理的最高,其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P<0.05),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而Zn含量以10mg·k-1处理最高.营养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以浓度为30mg·k-1Zn处理的培养料栽培的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6项指标中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生物价分别为95.33、91.70、82.52和88.50,均居6种Zn处理之首,化学评分和营养指数分别为73.22和25.49,均居第3位.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以浓度为30 mg·k-1处理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