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种粮大户发展较快。根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6.67hm2以上种粮大户的粮食总产已经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4.16%。这一群体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观察点1000个玉米及大豆种植大户调查,对调查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农户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粮食生产水平的内涵解析及其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季翔  刘黎明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4):331-335
粮食生产水平是粮食安全相关研究的焦点之一,但目前对其内涵的界定仍有不同的理解,也缺少一种相对标准的预测方法。为了准确解析粮食生产水平的内涵并建立合理的预测方法,该文以对比分析和数学估计为主要方法,首先以粮食单产、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生产水平之间的物理关系为切入点,界定了粮食生产水平的实质内涵;进而依据粮食单产与粮食生产水平间的数学关系,以粮食单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粮食生产水平的预测方法。并以洞庭湖区8个县为例,计算2007和2008年粮食生产水平预测值,与粮食单产对比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水平与粮食单产的差值符合当年粮食生产情况。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1-2015年洞庭湖区8个县的粮食生产水平。该文可为粮食生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超  雷国平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1):246-249,259
为较好地分析黑龙江省粮食—耕地耦合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构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模型对研究区1980-2010年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两系统的发展过程及耦合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黑龙江省两系统走势相近且呈上升趋势;(2)耕地利用系统演化速度在1980-1990年大于粮食生产系统演化速度,而1990-2010年则恰好相反;(3)两系统的耦合态势表现为先由协调演化为不协调,再向协调方向发展.今后在深入挖掘耕地资源潜力和有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促进耕地与粮食两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二熟耕作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3.2%。1985年以来该区粮食生产形势及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黄淮与江淮地区粮食总产量分别增长47.63%和61.67%,四川与西南地区粮食总产量增长43.76%和10.32%。二熟耕作区未来粮食增长的重点应放在黄淮与江淮地区,其技术对策为主攻高产田,大力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以提高综合效益,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建国40年来,京郊粮食生产几经起伏,阶段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基本上每过10年粮食总产量增加5亿公斤,即从1949年的4.17亿公斤,增加到1988年的23.845亿公斤,增长4.6倍。同期,粮食亩产从64公斤增加到520公斤,增长7.1倍。而且,在粮田面积减少30%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 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游.全县辖27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13.74万人,乡村人口74.7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58万hm^2,其中水田5.77万hm^2.旱土0-81万hm^2。该县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1万hm2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70万t以上.年均出12I商品粮30万t。198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1996年、2003年、2004年、2009年和2010年5度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光荣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同时2010年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发展粮食产业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7.
凉山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州.安宁河平原是全省第二大平原.被誉为“川南粮仓”.是全省最具粮食增产潜力的区域之一。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凉山州同样面临粮食相对需求呈刚性增长,保障有效供给任务日益艰巨等形势。粮食问题始终是凉山州农业核心问题.也是一项持久性工作。1粮食生产现状与需求形势  相似文献   

8.
1研究背景 从我国粮食生产布局看,95%的商品粮生产集中在13个主产省区,近几年粮食增产的90%以上来自主产省区,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初步确定的679个粮食生产优势主产县和471个有较大提升潜力的县中,90%的主产县和50%以上的潜力县集中在13个主产省区。  相似文献   

9.
县级粮食生产效率空间聚集格局演变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安全是区域发展的长期战略问题,在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客观背景下,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成为提高粮食生产量的关键。基于DEA Malmquist模型和ESDA技术,结合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粮食重点区河北省1990—2005年138个县的粮食生产效率,重点讨论了大尺度上县级层次近15 a来粮食生产效率空间聚集格局演化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河北省县级粮食生产效率存在空间聚集分布格局,粮食生产效率区际间的差异有所减小;各项粮食生产效率指数局部空间聚集格局显著,空间聚集格局演化规律明显。该项研究成果可从方法论上为定量测算粮食生产效率和空间格局特征提供借鉴,同时丰富粮食生产与耕地保护研究内容,为科学合理确定粮食生产功能分区,制定区域粮食安全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是区内优势。全区现有耕地面积386.6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55.62万亩。89年全区粮食总产204.01万吨,占全省比重12.83%;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产粮775.8公斤,按农业劳力计算人均产粮1662公斤。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粮食供求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研究积因,在分析黄土高原土地资源与质量的基础上,对粮食生产的现状与力,以及粮食生产人口增长趋势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到2000和2010年人均可保有粮口0.17hm^2和0.15hm^2,粮食生产力至少可分别达到2520kg/hm^2和3470kg/hm^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控制到《中国计划生育纲要》规定的目标,人均粮在两个时段将分别达到400kg和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1“藏粮于水”内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些民间谚语形象地说明粮食在民生中的战略地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影响粮食生产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粮食生产战略中,曾有人提出“藏粮于地”、  相似文献   

13.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辖麒麟区、宣威市和沾益、马龙、富源、罗平、师宗、陆良、会泽9县(市)区。玉米是全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5.3万hm^2左右,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1.5%,总产量达8亿kg,约占粮食总量的40%,在全市乃至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013年,我国粮食出现了"十连增",但"十连增"的背后,掩藏着粮食安全的危机,中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说是切中时弊。1粮食"十年增"的性质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表面风光的背后,暗藏着危机,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恢复性。当前的粮食增产,一半是在恢复产能,一半才能算得上增产。实际上,我国早在20世纪80~90年代,粮食已经达到4亿t。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历史性达到了4.073 2亿t;1991~1994年这4年粮食产量在4。3亿~4.4525亿t之间徘徊:1995年和1996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1996年总产达5.0453亿t;到1999年,我国粮食仍保持在5亿t的水平。但是从2000~2003年。我国粮食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减产。  相似文献   

15.
宁夏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是确保民族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1985-2006年宁夏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宁夏粮食产区粮食产量总体呈增加态势,人均粮食占有量逐渐增加,在空间上余粮区和重要余粮区仍分布在沿黄县市;粮食生产区域差异及与人口分布的地理差异减小,粮食生产均衡性增加;在空间上引黄灌区是宁夏粮食生产布局的重点区域,但正向中部地区扩展。水利工程及生态退耕和移民等工程的实施是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相关政策促动下.在科学技术支撑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全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4.31亿t增加至2012年5.90亿t.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并为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提供了强劲支撑。然而。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生产面临很大压力。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粮食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对粮食产出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基础设施的角度,将其界定为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指标。利用相关系数、多元回归分析对吉林省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产出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有效灌溉面积在粮食产出方面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从粮食产出贡献率角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是明显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且相关系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18.
郑雪  姚顺波  鲁亚楠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2):239-246,254
[目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深入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省的117个县域为研究单位,基于1990,2000,2005,2010和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①山西省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的退耕效果显著,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转林草地的类型尤为明显;②退耕15 a期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重点退耕县的粮食总产量与粮食单产水平都一定程度的提高,且粮食单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③退耕对粮食总产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在省级层面,退耕还林工程不会对粮食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反而通过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等方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进而带动粮食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支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出发,对红黄壤地我粮食生产持续性进行了农田粮食单产、区域粮食总产量及区域粮食供需平衡3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持续性呈现系统层次和区域分异性,从粮暗水平的可持续,到粮食总产量水平的弱持续,再到粮食供需系统的不可持续;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田粮食单产持结尾一较高的区域粮食总产量持续性较差。西南地区农田粮食单产和区域粮食总产量均呈较弱持续性,因此对区域粮食生产持续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几年金华、衢州两市粮食生产结构和购销、库存的概况,对早稻和小麦退出保护价后对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有关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