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松针和椰糠无土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飞  罗学刚  赵健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2):164-169
为开发松针资源作为高附加值植生袋基质材料的新途径,以松针为材料,对松针和椰糠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松针的总孔隙度为88.64%,持水能力为293%,pH 6.12,电导率为1.10 mS/cm,都处于无土栽培的适用范围;松针阳离子交换量(59.8 cmol/kg)略小于椰糠(67.1 cmol/kg);与椰糠相比,松针的矿质元素含量更为丰富,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植物提供养分;松针的酸、碱、盐缓冲容量分别为0.0689、0.1033、0.1202 mol/kg,椰糠为0.0567、0.0842、0.1394 mol/kg,两者相差不大。松针可以作为有机栽培基质。研究既对无土栽培和植生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又为可再生林下资源松针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育苗轻型基质块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南方果树废弃物资源,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作为基质材料,添加粘合剂、固化剂、改良剂,制作出基质块。采用正交法设定基质块配方,通过测试分析基质块的理化性状,确定最佳的基质块配方。结果表明,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的配比是影响基质块理化性状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配比改良剂粘合剂固化剂;综合分析,A3B2C3D3组合配方具有最佳的理化性状,即基质配比(堆肥:椰糠)为4:6,粘合剂(聚乙烯醇)为4%,固化剂(硼砂)为2.5%,改良剂为140%。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云南西番莲扦插苗的质量,筛选适宜于培育西番莲扦插苗的基质,以红壤、椰糠和河沙为基质原材料,研究单一或复配10个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西番莲扦插育苗根系的影响,并进行育苗成本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后45天,红土:椰糠=3:7和红土:椰糠=5:5的配比方式,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最高,分别为(76.67±6.67)%和(74.44±12.62)%。红土:椰糠=7:3、红土:椰糠=3:7、红土:椰糠=8:2和红土:椰糠=5:5配比下根系数量较多,根系数量均在20根以上。椰糠、红土:椰糠=5:5的根系较长,最长根系均达到5 cm以上。综合考虑不同基质处理下西番莲扦插苗的生根率、根系数量和最长的根系长度,以及基质成本,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红土:椰糠=5:5的配比。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质栽培百子莲生长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基质不同理化性质对大花百子莲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百子莲适合的栽培基质,采用草炭、枯枝落叶腐熟肥、椰糠、松树皮、黄沙、珍珠岩、园土等材料配成8种混合基质,以园土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基质理化性质与不同基质栽培百子莲幼苗的形态、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叶片数、最大根长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EC值与根干重、根冠比及单叶鲜重间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全钾与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间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能够促进百子莲生长,EC值增高限制根系干物质积累、降低植株根冠比,钾素营养抑制百子莲地上、地下部分营养生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混合基质处理间百子莲幼苗各项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大多数配比基质百子莲生长形态指标优于园土对照,经生长指标综合评价,草炭、枯枝落叶腐熟肥、椰糠、松树皮、黄沙以2:1:1:1:1配比混合基质综合评价指数最高(0.91),其次为草炭、椰糠、黄沙以2:1:1配比基质(0.66),表明这2种混合基质较适宜百子莲生长,可在百子莲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客观评价云南省不同地区石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为不同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采集昆明、宜良、弥勒、建水和文山5个典型的石漠化地区土样,对其进行土壤粒度、理化性质和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石漠化地区的土壤主要以砂粒、粉粒为主,保水性差,抗旱力弱;石漠化土壤中有机质、N、P、K、速效P、速效K的含量低,土壤肥力差;石漠化土壤矿化严重,矿质元素含量高,土壤风化程度低,可溶性钙镁和不可溶性钙镁含量高,不适于植物生长。云南省昆明、宜良、弥勒、建水、文山5个典型石漠化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所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几个典型石漠化地区可以采取相似的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施用量的椰糠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甘薯产量的影响,探索椰糠的施入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为农田土壤肥力的提高与保持以及鲜食型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指导。本试验于2020年和2021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椰糠(干重)施用量0、20,250、40,500和60,750 kg hm–2共4个处理对土壤及甘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椰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降低,而土壤孔隙度、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其中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最多,碱解氮次之,速效磷最少;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都随椰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椰糠能提高甘薯块根的单株结薯数,增加200~400 g、100~200 g和50~100 g块根的数量,提高甘薯的商品薯率;甘薯块根产量随椰糠施用量增加先增后减,以椰糠40,500 kg hm–2施用量最高;甘薯块根淀粉率随椰糠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施加椰糠能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地力,有利于促进甘薯结薯和大薯的形成,提高块根产量和增加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艳山姜组织培养,为其种苗快速繁育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比较种子处理方式,优化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和植物激素以及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起艳山姜的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破损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可达到93.8%;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对丛芽生长影响显著,培养30 d的增殖系数达到4.93;培养基MS+NAA 0.8 mg/L+蔗糖30 g/L诱导生根最佳,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5.58条;组培苗移栽于椰糠和椰糠+表土+河沙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100%。该种子组织培养技术适用于艳山姜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辣椒的最适育苗基质配方,选取椰糠、棉籽壳、麸皮及草炭分别与发酵床养猪垫料混合配制育苗基质,通过提取基质浸提液,检测其对辣椒种子萌发情况,筛选适宜原料;并通过穴盘育苗检测确定适宜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最为适宜的原料为椰糠,辣椒种子发芽率均在85%以上,且略优于草炭对照(P<0.05)。最适宜的基质配方为垫料:椰糠=3:7(体积比),辣椒种苗出苗率达95.33%,成苗率达88.46%,与草炭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苗高、茎粗、根长、叶片数、整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均显著优于草炭基质和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9.
椰糠基质在蔬菜栽培上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糠基质,是以椰子外壳纤维粉末(简称椰糠)为主要原料,配上鸟(鸡)粪、海沙等其他材料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由于这种基质以纯天然有机质为主要原材料,物理性状优良,化学性能稳定,低碳环保,所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利用我国南部海岛盛产椰子,鸟粪充足,海沙丰富的特点,推广应用椰糠基质栽培蔬菜技术,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果树枝条栽培灵芝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利用农业副产物果树枝条进行灵芝栽培基质配方优化研究,筛选出适合果树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灵芝栽培配方。本研究利用桃树、梨树和苹果树枝屑,通过不同配方优化设计进行灵芝优良菌株的栽培研究,对灵芝子实体的农艺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同时结合其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差异分析,苹果-2配方表现最好;通过对氨基酸含量分析,配方组氨基酸含量顺序为桃树组配方>梨树组配方>苹果树组配方;综合9个配方中灵芝子实体内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梨树-1配方表现最佳。以上不同的配方栽培出的灵芝其产量、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各不相同,芝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选择合适的灵芝栽培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海南省主要椰子园土壤养分状况,并评价土壤肥力,为掌握海南省椰子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合理、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采集海南省北部(海口)、东部(文昌),南部(三亚、陵水)、中部(琼中、屯昌)、西部(昌江)等市县的椰子种植园表层(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并进行相关和差异显著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样点土壤偏酸性;椰子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钙镁等养分含量较高的为海南省中北部,但滨海地区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较低,尤其是文昌地区的;调查样点土壤不缺乏铜、锌、铁3种微量元素;然而,所有调查海南省样点土壤均存在缺硼现象。通过合理和科学施肥和栽培措施,提高滨海地区如三亚、陵水、文昌市等地土壤肥力水平和保肥能力,以满足该地区的椰子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另外,应重视施用硼肥,以改善海南省椰子园缺硼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盆栽和地栽牡丹叶片与花芽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盆栽与地栽牡丹体内7种矿质元素含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为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的平衡营养、合理施肥与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材,通过盆栽和地栽2种栽培方式,在不同日期(5—11月)采集样品,测定和比较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叶片和花芽中7种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锰、锌和铜)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矿质元素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牡丹叶片和花芽中每一种大量元素(氮、磷、钾)在2种栽培方式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片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氮、钾、磷,而花芽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氮、磷、钾。牡丹叶片和花芽中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在2种栽培方式下变化趋势有一定差异。地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Fe>Mn>Zn>Cu,而盆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均为Fe>Zn>Mn>Cu,2种栽培方式下花芽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均与盆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一致。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叶片中矿质元素间相关性差异较大,然而氮和磷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以上水平,牡丹花芽中矿质元素间相关性也有一定差异,然而氮和磷、氮和钾间相关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椰园养鸡对椰园生态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椰园养鸡能明显促进椰子叶片生长和提高椰子产果量,试验三年后,椰树年均新抽叶片数为13.58片,椰树年均产果量为80.2公斤。养鸡椰园具有一定的抗病虫草害作用,三年后,病虫草害种类明显减少、常见病虫害发生率及杂草存活率均为最低。椰园养鸡能提高椰园土壤肥力和改善椰树叶片养分,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年可获利润145440元/hm2。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桐花树的淡水化人工培育技术以及筛选适宜的基质,以塘泥、黄心土、河沙和椰糠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配比组合成10种混配基质,并进行育苗试验,对桐花树的成苗率以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混配基质对桐花树的成苗率、苗高、地径、根系生长、鲜重和干重等指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基质F(30%塘泥+50%黄心土+10%河沙+10%椰糠)综合得分最高,其平均苗高、地径、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全株生物量、成苗率分别比综合得分最低的基质高24.3%、11.1%、6.3%、6.5%、37.5%、2.0%。  相似文献   

15.
不同有机生态型基质在上海青无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菇渣与锯木屑替代草炭作为蔬菜基质栽培的可行性,采用草炭、菇渣、锯木屑和珍珠岩作为基质原料,并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在上海青无土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草炭:菇渣:锯木屑:珍珠岩=2:2:2:1)和处理5(草炭:菇渣:锯木屑:珍珠岩=4:2:2:1)两种基质配比的上海青植株生长形状均优于CK,处理1和处理5的根系活力、Vc含量均高于CK,硝酸盐含量均低于CK,处理1和处理5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由此可见,采用菇渣、锯木屑和珍珠岩进行适当配比可研制出适合蔬菜种植的栽培基质,另外,处理1和处理5中的栽培基质可以作为上海青蔬菜栽培基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粉尘已成为中国北方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植物可吸附和截留大气中的粉尘,对其滞尘能力的研究可为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本研究观测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山桃(A. davidiana)和中华钙果(Cerasus humilis)的叶形状,用面积仪测定面积、周长、长、宽,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叶面附属物及微结构;采用“收集-清洗-过滤-称重”的方法收集叶面滞留的粉尘;比较分析叶的形状、大小及其微结构与其滞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蒙古扁桃滞留小于10 μm的颗粒物能力相对较强,中华钙果滞留粒径大于10 μm(PM10)能力相对较大。叶的单位面积滞尘量是蒙古扁桃>中华钙果>山桃。叶面微结构影响叶面滞留粉尘的能力,粉尘主要滞留在叶毛周围,镶嵌在叶面沟状结构和气孔之间。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长成负相关关系,与叶宽/叶长之比值成正相关系,其中叶面积和叶长对滞尘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古树土壤主要矿质元素特征及对古树健康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北京地区典型古树群内的侧柏土壤常见矿质元素的特征,以地坛、香山、永陵、庆王坟的侧柏古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区域和不同级别土壤矿质元素(钙、镁、锌、铁)特征以及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特征与古树健康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侧柏土壤钙、锌和铁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镁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古树级别下土壤锌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余3种矿质元素无显著差异。古树健康等级与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钙、铁对古树健康程度的响应趋势为随古树健康等级的上升,钙含量先增加后减小;镁含量与古树健康等级呈负相关性,镁含量越小,古树健康等级越高;锌含量与古树等级呈正相关。北京地区侧柏古树土壤钙、镁、锌、铁含量较高,均为中等变异;镁含量与古树健康等级呈负相关关系,锌含量为正相关关系,其余2种元素为先正后负的关系。明确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与古树健康等级的关系对古树的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