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植被过滤带可显著减少农田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而数学模型是设计植被过滤带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浑水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宽度(1 m、2 m、3 m)和不同坡度(3.3%、6.7%、10%)的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和泥沙的拦截效果,并对VFSMOD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植被过滤带拦截效果中坡度和宽度二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FSMOD模型对径流和泥沙浓度的模拟偏差在8%和12%以内,Nash-Sutcliffe-Effi ciency系数分别为0.85和0.93,表明该模型可对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进行较好的模拟;同时,模拟结果显示植被过带宽度与其径流和泥沙的拦截率成线性正相关关系(径流:R12=0.992、R22=0.994、R32=0.993;泥沙:R12=0.366、R22=0.374、R32=0.379),植被过滤带坡度与其径流和泥沙的拦截率成线性负相关关系(径流:R12=0.720、R22=0.761、R32=0.709;泥沙:R12=0.771、R22=0.804、R32=0.7 78)。与坡度相比,植被过滤带宽度因素对于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更为敏感,是植被过滤带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森林河溪植被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河溪植被带对河流水质、水量,改善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森林植被带的重要性出发,介绍了国外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模式,提出了我国河溪植被带的建设原则、构建过程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3.
滨水植被缓冲带兼具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对其研究以生态学和水文学为基础,涉及多种学科和技术。我国滨水植被缓冲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较为薄弱。文中从滨水植被缓冲带的结构特征及作用、滨水植被缓冲带水质净化机理和滨水植被缓冲带水质净化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探讨总结了滨水植被缓冲带在水质净化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突出问题。随着人们对水污染关注的增加,滨水植被缓冲带的生态净水方式将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4.
西安城区植被净化大气污染物的时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植被净化大气的机理,分析了净化量与污染物浓度、叶面指数等的关系,系统收集1991~2000年西安市TSP、SO2、NOX月均浓度,结合实验观察,得出:①西安市针叶林、阔叶林TSP、SO2、NOX净化量计算的经验公式。② TSP、SO2、NOX浓度在年内变化呈U字型,叶面指数年内变化呈倒U字型,二者变化不同步,植被对污染物净化量的年内变化整体也呈倒U字型。③ 1991~2000年TSP、SO2、NOX浓度的年际变化整体都是下降的,其中都有波动;10年来的植被覆盖率基本不变;植被对TSP、SO2、NOX的净化量与其浓度的年际变化同步,即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将奥克里堆山的森林植被划分为3 个带和3个亚带,初步考察了各带中野生经济植物的分布状况,以便为今后林区野生经济植物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千岛湖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千岛湖区两岸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形成消落带。通过对千岛湖消落带的植被调查,分析千岛湖消落带自然分布的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等现状,总结千岛湖消落区种植挺水树种的试验成果,针对不同立地提出千岛湖消落带植被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8.
辽宁海岸带植被资源调查以资料收集、遥感调查为主,结合必要的现场补充调访验证。通过卫星遥感数据确定的辽宁省海岸带基准线和海岸线向陆1 km范围的植被数据,对植被资源现状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价以及资源的变化趋势分析,为《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中生态保护板块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国对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包括植被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被测试木本及草本植物生理生态、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特性等基础研究,以及植被恢复试验和工程辅助技术等应用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研究现状分析,认为今后应该注重研究适生品种、不同造林方法、植被恢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技术、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特性、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生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水库消落带是维持水生态健康的重要屏障,由于其生态过渡带的特性,普遍存在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土壤与水体交叉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消落带的植被生态重建显得极为重要;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消落带的植物适生性、植被生态重建及其效益等方面,今后应加强消落带植物配置模式、生态重建机理和管理方式等研究。  相似文献   

11.
柳树植被滤器在土壤及污水净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开展植被滤器净化废物产品的研究有近10a的历史。城市污水、废渣及垃圾填埋厂滤渗物在短轮伐期柳树林地施用或灌溉后,不仅提高了林分的生物量,促进了能源林业的生产,也大大减轻了废物产品中有害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对环境的危害,同时提高了林农和城市的经济收益。柳树植被滤器也是剔除污染土地中重金属Cd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对辽宁省海岸带植被资源的系统调查基础上,对各类植物在药用、饲料、纤维、香料、油料等方面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18种为可食用资源,45种为药用资源,6种为香料植物资源,4种为纤维植物资源,16种为油脂植物资源,22种(属)为饲料植物资源。同时,针对海岸带地理条件和资源特点,提出了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保证在沿海防护林自身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并对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之间"形态上相似而实质上差别"的关系,在山地垂直带研究之始,就吸引了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与纬度相联系的太阳辐射和与经度相联系的大气水分条件,对山地垂直带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水平地带对垂直地带的影响基本决定了垂直地带的优势层带和带谱中各垂直带植被的类型。但是,山地植被的垂直地带性是中尺度上的规律性,中尺度上的气候和地形因素(如山体高度、走向、坡向、岩石、土壤等)  相似文献   

14.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水库库滨带植被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水库库滨带植被的选择应遵循因地制宜、乡土植物为主、合理搭配的原则,以实现库滨带植被生态功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正>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从海拔900米的山麓,到海拔2160.8米的山顶,水热变化明显,孕育出了典型的森林垂直带谱植被。其中,海拔900米到1400米是常绿阔叶林,海拔1400米到1600米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1600米到1750米是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750米到1950米是温性针叶林,海拔1950米到2050米是中山苔藓矮曲林,海拔2050米以上是中山灌丛草甸。  相似文献   

16.
带电磁过滤装置的机油专用滤油机是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的直流磁场,作用于具有较大导磁系数物,从机油中除去铁、铜等金属氧化物及其他杂质的一种装置。机油中的铁、铜等金属会被带磁的多层不锈钢网吸附住,达到过滤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对机油中含有的铁、铜等金属进行有效分离的滤油机。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江门市区的白水带风景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景观资源。本文对其现状与特色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植物景观营造的角度,就如何科学保护并合理利用现有的野生植物景观、营造及优化风景区植物生态景观提出了具体的构思与见解。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新疆天山北坡位于新疆经济发展的核心带,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开展了前山带造林树种的选择、育苗技术方法和无灌溉造林关键技术的研究,总结形成了一整套的天山北城前山带植被恢复技术体系,以此为基础在新疆天保工程区天山北坡前山带进行了技术推广与示范,为前山带灌木林生态恢复和森林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带草甸植被特征及其物种组成,通过查阅现有资料与调查典型样地等方法,发现植物124种,隶属28科85属,按照《中国植被》中的3个主要分类单位,将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带草甸植被划分了3个植被亚型、8个群系组和13个群系。由此可见,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带草甸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复杂,植被类型多样,应加强规划,合理经营与保护,为林区多种经营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园林科技》2007,(2):47-47
近日,长江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科研人员成功筛选出既耐涝又耐旱的乡土植物,库区消涨带植被恢复这一世界性难题有望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