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华  侯新 《现代园艺》2014,(11):35+34-34
湿地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植物类群之一。其不仅可以调节局部区域小气候,还有净化水质、丰富城市水体景观等效果。文章通过对重庆市湿地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总结出常见的湿地观赏植物资源,并提出其在城市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侯新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7):995-999
[目的]探讨水体生态修复模式,为改善都市近郊水体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探明重庆市内子口水库基本条件及水污染种类与程度的基础上,针对库内(已受污染水体)与库外(污染源)分别采用不同修复措施.[结果]库内据污染情况于不同位置设置生态浮床980座;库外采用人工湿地与水源涵养林对污染水源进行处理,共设计2种规模6个垂直流人工湿地,并采用菖蒲、美人蕉等作为湿地植物,采用香樟、垂柳等植被于库周布置17280 m2的水源涵养林.[建议]通过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截留与吸收,可改善水库水质,但修复周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3.
侯新  王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43-4844,4862
根据三峡库区丰都县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结合社会需求,并通过污染源调查研究和水质分析评价,进行了丰都县水功能区划修编,重新划分水功能区,提出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及其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以加强对水资源实施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水库库滨带植被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水库库滨带植被的选择应遵循因地制宜、乡土植物为主、合理搭配的原则,以实现库滨带植被生态功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区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治理的好坏不仅关系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特别是直接影响三峡工程的长久安全运行。国家和重庆市政府一直都比较重视重庆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重庆市对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重庆市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重庆市应抓住机遇,从管理、政策、资金、科研等方面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华  侯新  张军红  陈兴林  胡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44-245,254
具有饮用水功能的中小型水库在提高广大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的意义。以重庆市余家沟水库为例,针对水库周边存在生活污水、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根据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自然湿地、生态植被带和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治理措施。对保护余家沟水库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的意义,对重庆市类似水利工程的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治理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区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治理的好坏不仅关系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特别是直接影响三峡工程的长久安全运行。国家和重庆市政府一直都比较重视重庆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重庆市对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重庆市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重庆市应抓住机遇,从管理、政策、资金、科研等方面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库型有961处,是农村主要饮用水源,其污染源有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禽畜养殖污染。水生态修复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被措施和微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功能是对水质进行预处理后截排至饮用水库外,或隔离人类活动对水质污染;植被措施从陆坡至水域横向布设陆生植物带、自然湿地、水域植物带,建立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微生物措施利用微生物触发装置快速降解水体中的有机质改善水质。通过几种措施进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配置,才能改善水库水质,保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水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根据重庆市供水规模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结果,采用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33个行政区(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仅6个区(县)的水质与水量安全状况综合等级为高,比例为18.2%;全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合格影响人口为295.87万人;水量不合格影响人口为234.56万人;通过对风险应急能力等级(高、中、低三级)分级,全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分别为142.50万人、233.95万人和323.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6.10%、10.00%和13.82%。  相似文献   
10.
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土壤粒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土壤结构与土壤稳定性的关系,分析了油蒿植冠微环境下土壤粒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表明:油蒿植冠下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90.23%)为主,其次是粉粒(8.31%),粘粒含量(1.46%)最少,有机质平均含量2.67 g/kg,总氮平均含量0.12 g/kg,受油蒿植株形态结构特征等因素影响,油蒿植冠下不同方向、同一方向不同距离处土壤颗粒组成及养分状况存在差异;油蒿植冠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1.689~1.860之间,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粉粒、粘粒、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微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颗粒单元、土壤养分的主要载体,其含量及组成与土壤肥力、抗侵蚀性密切相关,在对油蒿群落进行恢复重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油蒿植冠下微环境土壤粒径特征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