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果园管理技术的日臻成熟,生草果园技术逐年被果农接受,果园生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气候环境条件,生草覆盖能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与清耕园相比土壤速效氮含量明显提高。本文就果园管理中生草技术需注意的一些要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永丰、洒渔和苏家院3个苹果主产乡镇的生草果园和清耕果园分布现状、杂草种类、苹果产量及其品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昭阳区生草果园和清耕果园分布区域性特点突出,生草果园主要分布于标准种植果园和种植大户果园,生草种类主要以三叶草、黑麦草、畜牧草为主;90%以上的个体农户以清耕果园为主;成熟期苹果产量及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生草果园的苹果产量略高于清耕模式果园的苹果产量;生草苹果园的苹果维生素C(VC)、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优于清耕果园.  相似文献   

3.
果园生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翠冠梨果园生草试验,明确果园生草可以节省锄地削草用工,比裸露的果园保水性能明显提高,特别在丘陵地带或干旱年份保水作用十分显著。果园生草在夏季能明显降低土温,且气温越高,降低土温的作用越明显。由于果园生草能改善果园小环境,水果产量有较明显的提高,但改善水果品质的作用不明显。果园内套种多年生常绿草种三叶草,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明显,是一项具有推广价值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介绍果园常见土壤耕作方法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而介绍了果园土壤可持续性耕作方式——果园生草覆盖制。在果园生草覆盖研究中介绍果园草种选择的原则,着重介绍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以期推动果园生草更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生草对十堰猕猴桃果园的生态效应,以长平塘村和高岭村的猕猴桃果园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人工生草选择白三叶和黑麦草,比较分析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对土壤养分、杂草种类和数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自然生草,人工生草可以有效降低果园内的杂草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其中种植黑麦草效果更好;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在改善土壤温度、提高果树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方面无显著差异。在长平塘村和高岭村,相比自然生草和种植黑麦草,种植白三叶可以大幅降低猕猴桃果园内的杂草种类和数量;在高岭村,人工生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湿度(P<0.05);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相对自然生草和种植白三叶,种植黑麦草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效果更为显著。研究表明,相比自然生草和种植白三叶,十堰市猕猴桃果园更适合种植黑麦草。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种植菊苣后对柑橘果园土壤性质的影响,探明清耕和生草2种种植模式下柑橘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柑橘园种植将军菊苣后,0~15cm土层土壤温度较对照均显著降低,且表层土壤表现更显著;生草园0~20cm土层pH和有机质含量均提高,表土层增加幅度一般较深层土壤差异更显著,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说明,果园生草可有效改善果园小气候及土壤物理性状,产量略降低,但生草果园总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果园“生草”和“覆草”果园“生草”和“覆草”适用于土壤贫瘠、水肥力差、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的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行间与株间,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并对生草进行施肥、灌水等管理,等草生长到20~30cm时,分期收割青草,晒至半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草可采用全园生草、行间生草和株间生草等模式,具体模式应根据果园立地条件、种植管理条件而定。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深的果园,可全园生草,反之,土层浅而瘠薄的果园,可用后两种方式。在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无灌溉条件的果园,不宜生草。果树矮化、适度密植。行距为5-6米的果园,可在幼树定植时就开始生草,中等密度的矮化宜可生草,高密度的果园不宜生草而宜覆草;目前,提倡行间长草、行内除草制度。  相似文献   

9.
果园生草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即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果园生草能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果树生长环境,多年生草能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该文阐述了果园生草的概念、模式、优点、种类、生草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实施果园生草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实施果园生草制度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从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机质、矿质养分、酶活性、pH、水分和物理性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果园生草栽培及制定果园地面管理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是一项先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能有效改善果树与土壤的关系,在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果园微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并对生草建园和清耕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生草李子建园、幼树生长期的物质服务费用高于清耕,成龄果园生草后,化肥、农家肥、农药等物质服务费用及施肥、锄草、其他用工投入均少于清耕果园;李子园生命周期内净现值为:果园生草比清耕高。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应用于果园当中,以调节果园生态平衡的一项技术。果园生草是对传统的土壤清耕管理模式的颠覆,通过采取生草取代清耕的方法,有效的改善果园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平衡果园生态,并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果园生草还是实现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果园生草技术尚未达到先进标准,加之传统土壤清耕管理模式的影响,都使得果园生草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阻碍。本文主要通过对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指出推广果园生草的必要性,以引起果业对生草的重视,对果园生草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果园生草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应用于果园当中,以调节果园生态平衡的一项技术。果园生草是对传统的土壤清耕管理模式的颠覆,通过采取生草取代清耕的方法,有效的改善果园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平衡果园生态,并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果园生草还是实现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果园生草技术尚未达到先进标准,加之传统土壤清耕管理模式的影响,都使得果园生草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阻碍。本文主要通过对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指出推广果园生草的必要性,以引起果业对生草的重视,对果园生草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果园生草在果业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果园生草在果园生产中的作用,指出其是果园生产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一、适宜生草的果园条件果园生草法就是全园人工种草或果树行间带状种草,从而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是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人工生草由于草的种类是经过人工选择的,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但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果园生草宜在年降水800mm以上或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区,在土壤肥沃大龄树果园,可全园生草;幼苗期行距5~6m的稀植园,  相似文献   

17.
大力实施南方果园生草技术,推进生态果园、观光果园建设,将发展果园循环农业形成的现代农业形象和优美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休闲相结合,可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之一。本文分析整理了南方果园生草常用植物品种及适用情况,并基于南方果园不同生草用途,从草种选择、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利用模式等方面给出了科学建议,为南方生态果园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草苹果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明确果园生草对果园病虫害的影响,调查了生草苹果园不同时期苹果主要害虫及其天敌自然种群的数量,从而获得各期害虫与害虫、害虫与天敌、天敌与天敌之间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分析了它们彼此在空间及时间维度上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生草果园害虫优势种为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天敌资源丰富,优势种为大草蛉;在空间维度上害虫之间存在较大竞争,主要天敌之间种间竞争也很激烈,天敌与主要害虫在空间上相遇机率较大;生草果园天敌对主要害虫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在时间维度上有较强的追随效应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壤管理是果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果园生草法是一项较为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的果园土壤改良技术。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果园生草的益处和技术要点,供生产经营果园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河北省果园生产中出现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果品农药残留超标、果品质量差等问题,阐述了果园生草的定义及果园生草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果园产量、改善果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果园生草对河北省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