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来源及污染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来源及污染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正在不断恶化。本文介绍了吉林省重金属主要污染物铅(Pb)、汞(Hg)、镉(Cd)、铬(Cr)和砷(As)的来源、存在形式、危害方式及治理方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业内外人士对吉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吉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4.
农艺措施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艺措施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绿色技术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水分管理技术、施肥技术、耕作栽培技术、替代种植、添加钝化物质等农艺措施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或应用效果,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指导,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通过对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在研究、开发、应用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文献综述,分析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实用价值,展望清洁生产和基因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前景。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包括工程治理、生物修复、生态农业治理等,并对各种治理措施的原理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农艺措施等进行了讨论,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所有的方法中,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VIP+n"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控制污染源头、调节土壤pH值、优化田间水分管理、推广低累积镉(Cd)品种加施用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植物提取、秸秆移除和生产改制等技术措施进行土壤重金属治理,主要适用于南方酸性轻、中度Cd污染稻田。该文详细阐述了"VIP+n"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在南方酸性轻、中度重金属Cd污染稻田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后续构建更科学精细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污染农田的治理修复,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概括了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治理方式,并分析了这些治理方式的差异性和优缺点,对未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作出了展望。为该领域初学者了解该领域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提供了指导,也为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降污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菜地严重危害到食品安全,如何治理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综述了我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的现状与来源,阐述了物理工程治理、化学治理、农业治理、动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综合生态治理等土壤重金属污染降污的修复技术,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我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庆  张亚薇 《农学学报》2020,10(9):25-28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开展农田分类管理、实施土壤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关政策文件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系统概括了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措施,重点综述了农艺调控类、土壤改良类和生物修复类等土壤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关中东部地区富平县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分布现状,采集了25处农业表层土壤,研究农田土壤中Zn、Pb、Cr、Cu、Mn的累积与污染情况,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并采用Arcgis 9.3软件绘制重金属污染分布图.结果表明:富平县农业土壤中Cr、Cu的污染情况较严重,且全部为重度和中度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的样点分别占总采样点的76%和40%;Pb处于轻度污染,空间分布较均匀;Zn、Mn的污染程度较低.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研究区内东南部及西北偏东部污染最严重,西南、东北部污染相对较轻,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江西省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方法 利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我省部分市售中药材重金属含量。结果 市售中药材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污染途径包括土壤环境,生长、加工等过程。结论 针对中药材重金属污染途径,提出科学的重金属防控对策,保证我省中药材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活动和工业发展共同进行下,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和范围也逐渐扩大,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要长期进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引发的危害出发,综述了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修复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利用降维的思想对J市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07,平均相对误差为0.63%,SSE=0.0026,R2=0.9997,精度较高。通过与综合指数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铁营养状况对黄瓜幼苗吸收转运镉和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铁营养状况对黄瓜幼苗吸收和转运镉、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供铁处理的黄瓜不同部位(根、茎、叶)镉含量与供铁处理差异显著,以茎中最为明显,茎中镉含量分别是供铁50、100、200μmol·L-1处理的2.9、2.8、2.4倍,不供铁处理显著增加了黄瓜各部位镉的含量;不供铁处理也显著提高了黄瓜根和叶片中锌的含量,但对茎中锌的含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黄瓜根系吸收镉和锌的总量与吸收铁的总量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铁供应浓度的升高,镉在根中的分配增加,与缺铁相比,供铁200μmol·L-1处理根中分配系数上升43%,而茎、叶中分别下降59%和44%,其对锌的分配则无显著影响。与供铁相比,不供铁明显促进黄瓜根、茎、叶对镉的吸收,提高镉在黄瓜地上部的分配及由根向茎转运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土壤重金属负载容量管控法是指在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和农产品清洁生产过程中土壤重金属负载容量的全过程监测和控制方法。本文重点讨论了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强调了法律依托的重要性,即管控的合法性。它与标准管理法的差别在于(1)标准管理法为单一数值的终端控制,而负载容量管控法为立体的、全方位的过程控制;(2)标准管理法为浓度控制,而负载容量管控法为总量控制;(3)标准管理法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具有较大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而负载容量管控法具有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在无法获得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都不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控;(4)标准可能会产生保护不足和过保护的情况;而负载容量管控法能够较好地发挥"土宜学"的精髓,充分发挥土壤生产力;(5)标准管理法重金属赋值过于"统一",缺乏个性化;而负载容量管控法针对特定对象,有其自身的临界值,可保障农产品安全。文章对土壤重金属负载容量管控法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它可作为相关标准的有益补充,亦可在法律认可的前提下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8.
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蔬菜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污染来源,结合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点、污染来源和当前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籽粒苋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适应性强、营养成分高、易栽培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良好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笔者简述了籽粒苋的特性、栽培管理、利用价值,总结了近年来籽粒苋富集重金属镉、铯、铊等及与籽粒苋相关的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添加剂、微生物、动物、农艺措施)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籽粒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存在问题及今后提高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效率的方法,以期为籽粒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到土壤质别、水质状况、作物生长、农业产量、农产品品质等,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山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采用以微生物治理为主、植物治理为辅的生物治理方法是理想的选择。微生物菌群虽然不能将重金属降解而去除,但可能将它转化,降低其毒性;还可将它积累在菌体内使之得到固定。利用植物对金属污染位点进行修复是解决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一个很有前景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