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脂肪酸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肪酸钙是由脂肪酸和钙结合而成的具有瘤胃惰性的高能饲料添加剂。它是一种强碱弱酸盐 ,在瘤胃pH值 5 5~ 7 0环境中不溶解 ,但在真胃pH 1 5~ 3 0的较强酸性环境中可顺利水解 ,因而可避免脂肪对瘤胃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改善消化率。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脂肪酸钙是反刍动物的优良能量来源 ,特别是对常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的高产奶牛 ,不仅可有效提高能量进食水平、泌乳量、乳脂率 ,还可改善母牛体况 ,提高繁殖率。脂肪酸钙的作用机理 ,是利用瘤胃与真胃pH的差异。不同结构的脂肪酸钙在瘤胃中的稳定性存在差异 ,而瘤胃稳定性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产品瘤胃稳定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类共5种不同过瘤胃脂肪成分的分析和在活体瘤胃内不同发酵时间下降解率的检测,探讨了脂肪酸钙盐(皂钙)与分馏饱和脂肪瘤胃稳定性的差异,及不同脂肪饱和度对分馏脂肪瘤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分馏饱和脂肪的瘤胃稳定性在相同发酵条件下显著优于脂肪酸钙盐(皂钙);长时间瘤胃发酵(16和24h)条件下,分馏脂肪的瘤胃稳定性随着该脂肪中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比值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脂肪酸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物质。一方面,脂肪酸对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另一方面,瘤胃微生物群落能够通过生物氢化作用将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饱和脂肪酸。本文针对饲粮脂肪酸与瘤胃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体外培养法以及动物试验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为通过饲粮脂肪调控瘤胃微生物群落或结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偶数链和支链脂肪酸在动物产品中的沉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微生物对脂肪酸的作用.而反刍动物瘤胃营养的特殊性决定了日粮脂肪在摄入后不久便在微生物脂解酶的作用下迅速水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瘤胃微生物利用饲料发酵过程产生的氢将不饱和脂肪酸进行生物氢化,生成饱和脂肪酸,直接影响了动物产品中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脂肪营养及在饲料中添加(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因素对脂肪利用率的影响 在自然情况下,不同动物产品的脂肪酸模型(fatty acids profile)差别很大。单胃动物的脂肪酸模型与其食物中脂肪酸模型类似,所以单胃动物饲料中脂肪酸模型可在产品中如猪肉、鸡蛋中反应出来。而反刍动物的产品如牛油或奶油则不能反应其食物中脂肪酸模型,这是由于瘤胃微生物对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加氢作用。奶油中的脂肪可以部分反应瘤胃发酵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粒度脂肪酸钙的在瘤胃发酵过程中干物质降解率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研究粒度对脂肪酸钙瘤胃稳定性的影响。选择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母牛作为试验动物,饲喂基础饲粮,每天将400 g未经筛分的脂肪酸钙混于每头牛的精料中饲喂。采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4种粒度(12目筛上部分,12目筛下、40目筛上部分,40目筛下、60目筛上部分,60目筛下部分)脂肪酸钙在发酵后2、4、8、12、24、36、48 h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并采集降解残渣,测定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脂肪酸钙的粒度分布为12目筛上部分40.20%,12目筛下、40目筛上部分50.30%,40目筛下、60目筛上部分4.50%,60目筛下部分5.00%。2)不同粒度脂肪酸钙的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差别。3)脂肪酸钙粒度对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60目筛上部分在瘤胃中基本稳定,60目筛下部分干物质降解率较高。4)发酵过程中,C16∶0、C18∶0脂肪酸比例升高,C18∶1、C18∶2、C18∶3脂肪酸比例下降,60目筛上部分上述变化较小,60目筛下部分变化较大。总之,脂肪酸钙的粒度过小瘤胃稳定性差,不饱和脂肪酸易转化为饱和脂肪酸,提示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工艺以保证脂肪酸钙的适当粒度与均匀度。  相似文献   

7.
脂肪酸钙又称保护性油脂,是由脂肪酸和钙盐结合而成的一种能量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可以避免直接添加脂肪酸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有效缓解反刍动物的能量负平衡状态,改善反刍动物消化率、提高能量摄入和脂肪酸利用率,进而提高生产性能。文章就脂肪酸钙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比较目前市售3类主要过瘤胃脂肪(脂肪酸钙、氢化脂肪和瘤胃稳定脂肪)代表性产品的瘤胃稳定性及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以5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母牛为试验动物,按照美国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配制日粮,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3个种类4个水平的过瘤胃脂肪作为试验处理,并以不添加为对照。分别在饲喂后2、4、6和8 h采集瘤胃液,测定pH和氨态氮质量浓度。另外在添加水平为400 g/d条件下,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分别测定3种产品在2、4、8、16、24、36和48 h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3种过瘤胃脂肪产品均表现出很好的瘤胃稳定性,48 h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均不超过7%。比较而言,氢化脂肪的瘤胃稳定性最好,瘤胃稳定脂肪次之,脂肪酸钙最差;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的过瘤胃脂肪使瘤胃液pH的变化规律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pH下降,最低点延迟至饲喂后6 h,此现象以添加氢化脂肪最为明显,添加脂肪酸钙次之,而添加瘤胃稳定脂肪最轻;添加瘤胃稳定脂肪后,各时间点的瘤胃液氨态氮质量浓度较不添加时降低,而添加脂肪酸钙和氢化脂肪后,2、4和6 h时间点的瘤胃液氨态氮质量浓度较未添加时升高,但8 h时间点较未添加时降低;同一过瘤胃脂肪产品不同添加量对瘤胃液pH和氨态氮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且没有明显的规律,即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脂肪酸钙是一种能 同时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 的优质高能饲料添加剂.它能够 安全通过牛的瘤胃而不被分解, 不影响瘤胃内微生物的活性,而 在真胃、小肠中由于pH值的变 化而被分解、吸收,为机体提供 营养. 张磊等通过试验发现在泌 乳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脂肪酸 钙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 率,而添加量应控制在每天 400克以内;在相同饲养条件下, 如果选用年产奶9000~10000 千克的奶牛,添加脂肪酸钙,将 更能使其高产性能得到充分发 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夏季奶牛的生产性能,选择体况、胎次、产犊时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盛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试验1组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100g/头·d,试验2组每日添加过瘤胃脂肪酸钙300g/头·d,试验3组每日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100g/头·d和过瘤胃脂肪酸钙300g/头·d,对照组不添加添加剂,试验期30d。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具有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趋势,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P0.05);添加过瘤胃脂肪酸钙具有减少采食量的趋势,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不大;奶牛日粮中同时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酸钙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建议夏季奶牛日粮可以同时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酸钙。  相似文献   

11.
前言大豆作为人膳食中的蛋白质来源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CentralSoyaCo.,Inc.,1990)。公元前2800年左右,神农氏首先提倡种植大豆,本世纪初传入美国。起初,美国主要关心大豆的含油量,提出油以后的大豆粕和大豆皮仅仅是副产品。不久,大豆粕中蛋白质的优异品质被人们所认识,从此,大  相似文献   

12.
《饲料广角》2001,(8):6
据市场人士分析,在近期大量低廉的进口大豆到港的冲击下,我国大豆市场将面临巨大压力。 据悉,在2月16日~3月22日的5个星期中,已经有182.4万吨的美国大豆装船运往中国,这些大豆将在今后的一个月中陆续到达我国的沿海各口岸,加上目前等待装运的近60万吨美豆,3~4两月我国进口大豆数量都将在120万吨以上。4月以后,南美的大豆开始陆续到达,据市场传闻,我国已订购了300万吨以上的美豆,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大豆、豆油和豆粕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艳丽 《饲料广角》2003,(23):13-17
一、我国大豆生产现状:单产水平偏低,产量增长缓慢 1991-2001年,我国大豆产量增长缓慢,播种面积和单产都很不稳定.播种面积在704~950万hm2之间徘徊,单产在1410~1790kg/hm2之间波动,产量由1994年1600万t下降到2001年1541万t.  相似文献   

14.
大豆 截止到6月14日,国内进口大豆价格大幅上涨了70元,目前港口成交约在2020元左右。其原因除了受芝加哥市场强劲反弹带动外,主要是6月6日,国务院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后,市场对法规出台后进口大豆较为严格的进口程序表示担忧,在有关细则尚未颁布和机构还未成立的前提下,今后的大豆进口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本周港口价格上涨反应了贸易商的心态。按照新条例,转基因生物要求加贴标识,今后转基因大豆进口首先要取得安全证书和批准文件,并向检验机构报检后方可入关。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作为全球三大大豆生产国家,美国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大豆、豆油和豆粕进出口情况 1.大豆贸易状况 大豆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大豆出口大国,1950~1960年年均出口量109万t,其中1959年出口173万t,为历史上最高出口年份。1977~1982年我国大豆出口量减少到年均15万t,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但是每年进口量不大,只有19~53万t。1983~1995年我国又成为大豆净出口国,其中1985~1994年年均出口约118万t。  相似文献   

16.
甲醛法测大豆蛋白水解度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一种适于豆粕固态发酵中大豆蛋白水解度测定的新方法。以脱脂豆粕为原料,以产蛋白酶的微生物为生产菌种进行豆粕固态发酵。微生物所产蛋白酶作用于豆粕中的大豆蛋白,将其水解成大豆多肽。通过新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并与文献所报道的常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建立的水解度直接测定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不仅适于微生物固态发酵法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还普遍适用于其它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詹志红 《饲料广角》2008,(20):17-18
豆油、豆粕同为大豆压榨副产品,两者价格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往往受到热衷于套利交易的投资者厚爱。本文基于大连豆油及豆粕历史价格数据同时结合基本面.对两者的价格关系进行套利分析.并针对连豆油价格:连豆粕价格比值进行统计.发现该比值的运行中枢在2.3~3.3之间,样本中比值高于3.3或低于2.3的概率低于10%。目前.连豆油/豆粕的比值在接近2.3.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大豆豆粕市场回顾及2010年行情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恩慧 《饲料广角》2010,(3):15-18,28
<正>经过了波澜起伏的2008年,2009年中国大豆、豆粕市场再次回归理性,虽然仍受制于国际大豆市场,但国内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行  相似文献   

19.
彭娟 《饲料广角》2007,(1):16-17,21
回顾篇 1 CBOT大豆行情走势回顾 CBOT大豆市场从2005年9月26日见底以来,指数就一直维持在550~630美分,蒲式耳区间内振荡。2006年年初的第一份美国农业部报告出台后,由于在调高产量的同时调低了出口量的预测,使得大豆价格从637美分,蒲式耳的局部高位向下进入弱势调整,直到4月5日到达阶段性低点570美分/蒲式耳一线。随后,在2006/07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减少的消息等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开始复苏逐渐走高。  相似文献   

20.
无著 《饲料广角》2008,(19):13-14
1套利的基本原理 所谓套利.是指期货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同的月份、市场、商品之间的差价,同时买人和卖出两张不同类的期货合约以从中获取风险利润的交易行为。它是期货投机的特殊方式。它丰富和发展了期货投机的内容。并使其不仅仅局限于期货合约绝对价格的水平变化.更多地转向期货合约相对价格的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