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C_3代谢途径杂草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C_4代谢途径杂草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为代表,研究干旱胁迫下它们与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的生存竞争关系,以期为转基因抗旱大豆生存竞争性提供基础数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别测定大豆、杂草的光合特性与生物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C_3杂草苘麻、C_4杂草反枝苋在与大豆的生存竞争中均处于优势地位,杂草的生物量与光合特性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混栽大豆株高、鲜质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其中C_4杂草比C_3杂草对大豆的竞争优势更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室内27℃条件下,不同光照、pH值、土壤深度和浸种方式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枝苋种子在自然光照和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都较高,分别可达73.33%和71.11%,而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显著降低,只有4.44%。反枝苋种子对pH值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5.0~8.0均可萌发。播种深度为3cm时较适宜反枝苋种子的萌发,萌发速度及萌发率均最高。0.3%KNO3浸种12h显著提高了反枝苋种子的萌发率。反枝苋对环境条件的广泛适应能力增加了其竞争优势,使其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危险的外来入侵杂草。  相似文献   

3.
以反枝苋、藜为测试杂草,研究了草坪修剪和不同时间段模拟降雨对10%苄.甲磺可湿性粉剂防除杂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2 d修剪显著降低药剂的杂草鲜重防效,药后5 d修剪与不修剪没有显著差异.药后0 h降雨30 mm.h-1,对反枝苋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比无降雨分别低20.0%和3.5%,药后0、1 h降雨对藜株防效比无降雨分别低20.5%和18.0%,鲜重防效约低10.0%,差异达显著水平,药后2 h降雨与无降雨差异不显著,对藜的影响大于反枝苋.草坪施用苄.甲磺后,其修剪或浇水管理应分别于药后5 d和2 h进行.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外来物种苋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综合防治和合理利用洞庭湖区外来物种苋属植物,对洞庭湖区苋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现有苋属植物5种,即反枝苋、刺苋、皱果苋、凹头苋、白苋.苋属植物适应性强,在洞庭湖区分布广泛.反枝苋危害程度最深,其次是刺苋、皱果苋,凹头苋和白苋的危害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5.
角茴香根和地上部水浸液对杂草反枝苋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见杂草反枝苋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滤纸法,通过测定角茴香根水浸液和地上部水浸液对杂草反枝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角茴香根和地上部水浸液均对反枝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根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当各水浸液的浓度大于0.030 g.mL-1时,即可对反枝苋种子72 h萌发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当各水浸液处理浓度大于0.010 g.mL-1时,反枝苋幼苗的根长便低于对照的50%。角茴香根水浸液对反枝苋幼苗的下胚轴产生低促高抑的浓度双重效应,当根水浸液浓度小于0.030 g.mL-1时,促进反枝苋下胚轴的生长;当根水浸液浓度大于0.030 g.mL-1时,抑制反枝苋下胚轴的生长。研究发现,角茴香根和地上部水浸液均对反枝苋表现出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道了甜菜白带野螟在南京地区严重取食恶性杂草空心莲子草,并表现出较强的食性选择性。在50种供试植物中,甜菜白带野螟在饥饿状态下只取食空心莲子草、反枝苋、皱果苋、苋菜、牛膝、白三叶草、鳢肠、藜、小藜,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安全。描述了甜菜白带野螟幼虫的外部形态、寄主范围、成幼虫习性以及生活史。该虫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2~3代,在野外幼虫主要取食苋科空心莲子草和反枝苋等杂草。通过食性观察,初步评价了甜菜白带野螟对恶性杂草空心莲子草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7.
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是均三氮苯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靠植物幼芽吸收,单子叶植物通过芽鞘吸收,双子叶植物通过下胚轴吸收传导,有效成分在体内抑制光合作用,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适用作物能够有效防除玉米田杂草,如马齿苋、反枝苋、藜、蓼、铁苋菜、鸭跖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多种1年生杂草。使用方法莠去津可在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又可在玉米、杂草3叶前或高5厘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田一年生杂草出苗规律及豆-草竞争临界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漯河市夏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种类、出苗规律和豆—草竞争临界期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漯河市夏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种类共 7科 1 3种 ,以狗尾草、马唐、反枝苋为优势种。杂草出苗快慢与土壤墒情关系密切。墒情适宜时 ,大豆播种后 2 0d杂草可基本出齐苗 ,此时为大豆苗期化学防除的有利时机。豆—草共生 30d为竞争临界期。  相似文献   

9.
苋属入侵植物在北京的分布状况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苋科苋属植物都是入侵植物,并且是农田及撂荒地主要杂草。对在北京地区发现的6种苋属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反枝苋、皱果苋、凹头苋为高风险入侵植物,长芒苋、刺苋、合被苋为中等风险入侵植物,可为开展以上6种苋属植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亚硫酸氢钠对大豆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六十年代以来明确了大豆属于三碳(C_3)植物,具有明显的光呼吸作用。光呼吸作用是绿色组织在光下放出CO_2的生理过程。其氧化的底物乙醇酸是来自C_3途径。光呼吸作用能减低体内有机碳的积累,并消耗一定能量。虽然有些人认为在强光下,CO_2不足时或能排除过剩的同化力,而保护叶绿体免受损害,光呼吸可能是一种生理适应,但在光照下(白天),光呼吸是减低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关于杂草为害的问题,过去着重进行了杂草和作物间的竞争关系、竞争方法、竞争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杂草为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往一直认为是水分、养分,尤其是光线、光质间的竞争。因而,过去所提出的许多有关杂草——作物间竞争的理论也仅限于草型、养分吸收形式等特性的探讨。近年来,有人从C_3植物、C_4植物的分类观点看,杂草大多属于C_4植物,其光合能  相似文献   

12.
光合作用是植物产量形成的基本过程,提高光合速率是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在强光下,C_4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为C_3植物的两倍左右。一般CO_2补偿点低的,往往表现了低光呼吸和高光合速率。根据C_3、C_4植物CO_2补偿点的差异,1969年国外有人创造了一种把C_3植物和C_4植物培养在同一个透光密闭系统内的筛选方法,利用C_4植物光  相似文献   

13.
反枝苋对棉花的密度竞争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反枝苋是世界性恶性杂草之一,为安徽省沿江棉区主要杂草,而棉花对杂草竞争十分敏感。论文旨在明确反枝苋对棉花的密度竞争影响,为棉田杂草反枝苋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在安徽省安庆市试验地,采用添加系列试验方法,棉花密度保持不变,设置8个反枝苋密度(0、0.125、0.25、0.5、1、2、4、8株/m)与棉花全生育期竞争,研究不同反枝苋密度竞争对棉花生长、子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反枝苋株高、茎直径逐渐减小;相对于0.125株/m的反枝苋,反枝苋茎直径分别于1株/m(2013年和2014年)、0.5株/m(2015年)显著降低12.0%—18.6%;反枝苋株高则在2015年于0.5株/m显著减少24.2%。3年数据平均,单位面积反枝苋生物量由1 156.9 kg·hm-2(0.125株/m)逐渐增加到7 524.0 kg·hm-2(8株/m),较高密度反枝苋种内竞争明显。随着反枝苋与棉花竞争时间的延长,反枝苋株高于52—83 DAE(出苗后天数,days after emergence)逐渐超过棉花的,茎直径于18—70 DAE逐渐大于棉花的。在棉花成熟期,反枝苋株高比棉花高35.6—128.2 cm,反枝苋茎直径比棉花粗9.9—24.8 mm。反枝苋在株高和生物量上对棉花具明显优势。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棉花株高变化不明显,茎直径明显减小;棉花单株铃数、果枝数和单铃重显著减少,衣分也有一定程度减小。1株/m的杂草密度导致棉花单株果枝数减少4.63%—69.18%,铃数减少20.81%—84.98%,单铃重减少3.04%—20.36%,衣分减少1.54%左右。引起子棉产量显著减产的反枝苋密度分别是0.125株/m(2013年)和0.25株/m(2014年和2015年),导致子棉减产14.0%—33.7%;子棉产量损失率与反枝苋密度符合双曲线模型,据此可预测子棉减产50%的反枝苋密度为0.2—2.8株/m。在反枝苋与棉花竞争91 DAE,0.125—0.5株/m反枝苋可显著减少棉花单株果枝数和铃数。在部分年份,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及断裂比强度随反枝苋密度增加有减小的趋势,且差异显著。【结论】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当反枝苋与棉花全生育期竞争时,对反枝苋及棉花的株高影响不明显,对两者的茎直径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竞争时间的延长,反枝苋的株高和茎直径逐渐大于棉花的;因而反枝苋在株高和生物量上对棉花具有竞争优势。反枝苋苗期是其防治关键期。当反枝苋密度逐渐增加时,其种内竞争逐渐增强。反枝苋生物量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单位面积反枝苋生物量增加,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反枝苋竞争主要通过影响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而减少棉花产量。推测本地区导致子棉减产5%的反枝苋密度为0.011—0.090株/m。  相似文献   

14.
4种不同作物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比较了相同环境条件下谷子、大豆、玉米和高粱4种作物的光合特性,分别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叶片气孔导度(Clea)f和细胞间CO2含量(CO2in)t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谷子的Pn值最高,大豆的细胞间CO2含量最高,进一步证明了C4植物是较C3植物更进化的一种类型。谷子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在4种作物中最高,说明其抗旱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野外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筛选出6种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分别是土荆芥、反枝苋、刺苋、藿香蓟、小蓬草和牛膝菊。本文论述了其入侵生境、分布、危害等现状,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90%2,4-滴异辛酯乳油防除玉米田、大豆田阔叶类杂草防除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了90%2,4-滴异辛酯防除玉米田、大豆田阔叶类杂草试验。结果表明,90%2,4-滴异辛酯对玉米田、大豆田主要阔叶类杂草鸭跖草、反枝苋、藜、茼麻都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玉米、大豆均表现安全。推荐剂量为573.75~675ga.i./h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能有效防除反枝苋、铁苋菜、茴麻、黎等大豆田阔叶杂草,对大豆安全,注意与防除禾本科杂草大豆田除草剂混用,以扩大杀草谱。  相似文献   

18.
灰葡萄孢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和除草活性成分分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分别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灰葡萄孢毒素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用浸渍法测定其杀虫活性,以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阻为指标测定其除草活性。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6.2%、61.6%和56.4%;对马铃薯环腐病和白菜软腐病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和9 mm;对杂草和禾本科作物种子发芽均有抑制作用;在供试植物出苗3 d后喷施毒素,24 h对反枝苋和牵牛花等双子叶杂草幼苗毒杀活性达100%,而对禾本科的作物影响很小;对黏虫、小菜蛾和菜青虫  相似文献   

19.
晋西果农间作光竞争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黄土高原现有主要果农复合模式即富士苹果--大豆(PD)、富士苹果--花生(PH)、富士苹果--玉米(PY)3种配置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对比测定分析3种复合模式中富士苹果与作物光合有效辐射(PAR)、净光合速率(Pn)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中随着作物植株由低到高(花生<大豆<玉米),作物接收的光合有效辐射逐渐增高,而果树的光合有效辐射则随着间作作物植株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少;果树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和光合有效辐射变化一致,在PY、PH、PD模式中间作作物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小;作物距果树树干由近及远,作物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净光合速率也逐渐增高。说明在果树栽植密度确定条件下,不同作物高度、种植密度决定不同复合模式光竞争状况;PD、PH、PY3种复合模式产投比分别为4.042:1、4.036:1和3.404:1,PD、PH2种间作模式效益要高于单作苹果的效益,可在晋西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文增  陈光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28-5630
分析了反枝苋的生态危害,并运用风险评价的方法对反枝苋的生态风险性进行初步探索,为危害的预测和风险管理提供有效手段,对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结果表明,反枝苋的危害符合三类有害生物的特征,其风险级别为三级,在中国是属于中度危险的常见杂草,是禁止人为引入的有害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