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中2 513个农民创业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民创业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对农民创业也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社会资本通过信贷获得影响农民创业,其中,正规信贷存在中介效应,而非正规信贷不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积累社会资本,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提高农民正规及非正规信贷获得,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农民创业。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农户创业已成为政府及社会的共识,农户创业对促进农户持续增收、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融知识和正规信贷约束视角,利用宁夏、陕西和山东3省1 123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逐步回归法,分析金融知识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探讨正规信贷约束在金融知识与农户创业选择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59.9%的农户选择创业即农户虽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而选择创业,但因其金融知识水平低下,对贷款存在认知偏差,缺乏有效抵押物、担保人而受到金融排斥的问题凸显,严重阻碍了农户参与创业活动致使创业市场整体疲软。金融知识对农户创业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在金融知识影响农户创业选择行为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表明金融知识通过正规信贷约束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农户创业选择。据此,提出加大对农户金融知识普及力度、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充分发挥正规信贷约束的中介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7年和2019年的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农户社会网络视角出发,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农户创业过程中带来的正规金融对非正规金融的替代和补充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户的创业行为,且数字普惠金融只对自雇型创业有显著影响,对雇主型创业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具有弱社会网络的农户创业行为影响更显著,说明数字普惠金融真正发挥了“普惠”的作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渠道,弥补了过去农户主要依靠社会网络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不足,提高了农户的金融可得性从而促进其创业。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视角,运用Probit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51份农户调研问卷进行计量分析,检验户主特征、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及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对比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文化水平、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总收入、是否存在正规金融机构网点、离正规金融网点的距离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约束均有影响;耕地面积仅对农户正规信贷约束有影响;农业收入占比、是否存在非正规借贷组织仅对农户非正规信贷有影响。据此,提出改变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体制,增强区域正规农村金融供给,鼓励民间金融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浙江省11个地区385名农民创业者的调查,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社会网络对农民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分为效率性、动力性和交易性3种类型,将农民创业绩效分为生存绩效、成长绩效与声誉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效率性人力资本对3类农民创业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动力性人力资本对农民创业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交易性人力资本只对农民创业者成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在人力资本与农民创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原因,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基于甘肃省730户有施用有机肥意愿的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从社会资本视角实证探究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验证了信息可得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户社会资本越丰富,其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可能性越强。2)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显著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现象,且影响方向为负,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社会规范(13.1%)、社会网络(4.7%)、社会信任(4.1%)。3)信息可得性在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中均具有中介效应,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既可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信息可得性产生间接影响。社会资本和信息可得性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加大对其社会资本的培育力度;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的来源,加大信息获取渠道的数量,增加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为农户提供有关绿色生产的相关知识,让绿色生产深入农户心中。  相似文献   

7.
按照借款目的及渠道将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进行细分,基于农村微观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类型信贷约束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投资对农户收入具有促进作用,受到正规生产性信贷约束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较高消费支出水平家庭的非基本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用于购建房支出的正规消费性借款的满足减少了家庭消费资金对生产投资资金的挤占,增加了家庭生产投资的支出,正规消费性信贷约束对农户收入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正规消费性信贷约束对中等消费水平家庭的非基本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如何破解农户借贷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引入社会资本分析农户借贷可得性,为拓展农户的融资渠道的研究提出了另一个视角。提出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借贷的五个假设,基于黑龙江省及河南省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社会资本进行了测算。然后,通过建立社会资本作为解释变量,农户实际借贷金额、农户正规借贷金额、农户非正规借贷金额、农户借贷可得性水平以及农户正规渠道借贷可得性水平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实际借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农户信贷行为研究的角度,以农户信贷需求和供给作为因变量,农户特征变量、社会资本等作为自变量,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1 665户农户作为调研样本,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行为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当前农户获取信贷资金更倾向于非金融机构,同时银行在信贷支持中更具有"嫌贫爱富"的特征;年龄、上学人口对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的需求具有正向影响;正规信贷更倾向于贷款给有工资性收入的群体,非正规信贷具有"中性",更倾向于贷款给劳动力多的家庭;与村、镇干部以及邻里的关系程度对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供给呈现为正向影响。研究认为解决金融精准扶贫的关键还是在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创新开发土地流转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完善农业保险等,这些举措也是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四川省成都市5县(区)及宜宾、泸州、巴中3市农村地区86户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ZINB模型对家庭农场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的可获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场主性别、受教育年限、对银行信贷的了解程度对其正规信贷可获性有显著正向影响;(2)对国家扶持政策的估计结果显示,资金的政策端获取与贷款端获取并非互相促进,而呈替代特征且因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大小的差异,使对扶持政策的了解在正规与非正规信贷中呈现负向影响;(3)对银行信贷的了解对农场正规及非正规信贷可获性皆有显著正向影响;(4)对正规与非正规信贷估计结果整体对比可以推测,两者间并非完全替代,某些情况下可互相促进。由此可见,要提高农场主信贷可获性,农场主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家庭农场建设;政府要积极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社会资本及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缓效应,基于秦巴山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在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和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以及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主要在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等福利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困现象;k=3时,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高达93.0%。2)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资本对劳动力流动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农户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过程中均存在负向部分中介效应,表明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建议从多维视角改善农户的家庭福利,发挥社会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减贫作用,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6年陕西省蓝田县227个样本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探究农户社会网络、经济特征对其正规金融贷款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社会网络中,亲缘型社会网络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交易型社会网络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在经济特征中,种植面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和贷款金额,总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金额,固定的经济来源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金额。鉴于此,在农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困难、非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政府应增加政策性贷款的推广范围和推广力度,努力完善非正规金融体系,正规金融机构应在合理的贷款风险控制下创新农村贷款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回顾国内外有关信贷约束与农户创业关系的基础上,分析C村创业农户创业及信贷需求获得情况,并采用Probit模型对C村53户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和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创业农户主要负责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贷款的了解程度、农户创业的具体形态、是否雇佣劳动力、初始投资是影响创业农户是否有信贷需求的主要因素,农户创业的具体形态、是否雇佣劳动力、初始投资及创业形式是影响创业农户是否受到正规信贷约束的主要因素,并发现在农户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较明显的正规信贷约束。提出设立农户创业基金、优化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发展、规范发展电商平台金融等几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农户创业。  相似文献   

14.
有效拓宽建档立卡农户融资渠道可以进一步增强其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宁夏南部山区建档立卡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情支出越多、农户间信任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农户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和亲戚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对农户选择正规和非正规融资渠道均有显著影响。促进农户社会资本信息传递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应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充分发挥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加大建档立卡户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加农户非农经营收入以提升其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互助资金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户发展生产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但有限的财政资金无法覆盖所有贫困村。为了合理选择互助资金试点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对我国辽宁、山东、江西、安徽、云南和贵州6个省的24个村展开调研;通过Logit模型和Heckman模型分别对农户选择互助资金贷款的意愿和实际利用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正规金融会通过影响农户贷款可得性进而对农户利用互助资金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信贷价格高会抑制正规金融贷款可得性,但会促进农户对互助资金的利用。政府在选择互助资金试点时应重点关注与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以及正规金融信贷价格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创业者社会网络和创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资源相对匮乏,创业者或创业团队须要依托社会网络汲取创业资源,社会网络在创业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以社会网络理论为研究视角,择取黑龙江省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剖析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和创业绩效间的影响机理,同时将创业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提出社会网络-创业学习-创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理论层面推导出社会网络关系(个人网络关系、商业网络关系、政治网络关系)、创业学习、创业绩效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学习正向影响创业绩效,依托社会网络的创业学习对提高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创业学习在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进而为提高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绩效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创业成为乡村发展的助推器。社会资本作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创业绩效,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借鉴社会资本、自我效能感等相关理论,提出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的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创业绩效之间的研究假设,运用陕西省宝鸡市、渭南市、安康市以及铜川市722名农民工创业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层次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由关系资本、资源资本和结构资本3个维度构成,社会资本各维度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农民工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创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农村正规金融政策精准落地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好、向优发展的关键。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Simpson指数和多项选择模型(M-Logit),分析正规借贷嵌入和农户生计策略,探讨正规借贷嵌入对农户生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计抉择有务农主导型、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三种,不论农户是否正规借贷,创业主导型占比均最低,务工主导型占比均最高。正规借贷农户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占比均高于未正规借贷农户,但务农主导型占比低于未正规借贷农户。务农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以小额贷款为主,而创业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额度整体较高。正规借贷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或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且对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436>1.371),正规借贷额度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但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程度并不明显。正规借贷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较大,务工主导型次之;东北地区正规借贷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务农主导型生计策略,务工主导型次之。此外,农户生计策略还受到户主因素、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相关...  相似文献   

19.
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农村二元分层金融发展的农民收入效应进行再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正规金融的影响效果不如非正规金融明显;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乡村背景下,探讨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对于促进农户增收和乡村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信息效应与决策行为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探讨主客观风险偏好在数字技术使用与农户创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户创业比例为9.4%,创业积极性不高;数字技术使用的农户比例为44.6%,使用率偏低;主观风险偏好超过其样本均值和持有金融产品的农户比例分别为40.6%和1.9%,风险偏好程度较低。使用数字技术的农户比未使用数字技术的农户创业比例高出8.8%,主客观风险偏好较高的农户创业比例比主客观风险低的农户分别高出4.0%和10.1%。数字技术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户创业概率和创业强度,且低学历、在婚、参与借贷、人情支出较高、处于东部地区的农户在使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创业;数字技术使用强度(时长)和深度(学习、社交、商业活动)均可显著促进农户创业;主客观风险偏好在数字技术使用提升农户创业概率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政府应通过加快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互联网创业技能和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