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金属镉和铅对黑斑蛙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和铅(Pb~(2+))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和Pb~(2+)浓度低于1.0 mg/L时对CAT活性起诱导作用,最大值出现在0.5 mg/L附近:而高浓度Cd~(2+)和Pb~(2+)(高于1.0mg/L)对CAT起抑制作用.CAT活性对2种重金属离子的敏感程度不同,相同实验条件下,各浓度Cd~(2+)对CAT的诱导作用高于Pb~(2+).黑斑蛙肝脏CAT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反应敏感,对重金属的早期污染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铅、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Pb~(2+)浓度≤100 mg/L、Cd~(2+)浓度≤5 mg/L时,2个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高于该浓度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极显著下降.铅和镉胁迫对幼苗根系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上部分,表现为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根冠比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都表现为:较低浓度Pb~(2+)、Cd~(2+)起促进作用,较高浓度Pb~(2+)、Cd~(2+)起抑制作用.不同水稻品种对铅、镉胁迫的反应不一,杂交水稻特优559在相同浓度的Pb~(2+)、Cd~(2+)胁迫下,无论在发芽势、发芽率还是主根长、种子根数、总根重、株高、茎叶重上均优于常规粳稻盐稻8号,表现出明显的对重金属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抗重金属污染的园林花卉品种,以三色堇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铅(Pb~(2+))和镉(Cd~(2+))复合胁迫对三色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色堇对Pb~(2+)和Cd~(2+)复合胁迫有一定的耐性,Pb~(2+)、Cd~(2+)复合胁迫下,三色堇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在复合胁迫浓度为(50+2)mg·L~(-1)和(100+4)mg·L~(-1)有略微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在复合胁迫浓度(50+2)mg·L~(-1)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随着Pb~(2+)和Cd~(2+)复合胁迫的增加,三色堇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越来越明显。Pb~(2+)、Cd~(2+)复合胁迫对三色堇的根长和胚芽长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4.
采集湖南某铅锌尾矿周边土壤,通过浓度梯度筛选得到1株耐镉菌株,菌株编号为KYN。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判断为贪铜菌(Cupriavidus sp.)。对菌株进行电镜形态观察、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Cd~(2+)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菌株形态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在Cd~(2+)浓度为250 mg/L条件下,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当250 mg/L Cd~(2+)浓度≤700 mg/L条件下,菌株迟缓期均延长,但稳定期OD值与Cd~(2+)浓度为250 mg/L时相当;菌株对Cd~(2+)最高耐受浓度为700 mg/L。菌株对Pb~(2+)和Zn~(2+)均具有耐性,Pb~(2+)浓度和Zn~(2+)浓度大于500 mg/L时菌株生长受到抑制。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菌株对镉去除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在Cd~(2+)浓度为200 mg/L时达19.106 mg/g。可见,该菌有较好的耐镉能力和镉处理能力,为镉污染的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镉锌胁迫对小麦和2种杂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蒸馏水为CK,测定重金属锌、镉单一胁迫对小麦、地肤和稗草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种植物对重金属锌、镉的耐性。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对2种重金属离子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随着Cd~(2+)和Zn~(2+)浓度的增加,除Zn~(2+)浓度50 mg/L下活力指数高于CK外,3种植物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Cd~(2+)浓度的增加,小麦和稗草幼苗的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呈下降趋势,地肤在25 mg/L、50 mg/L的Cd~(2+)浓度处理下幼苗相对根长显著高于CK;在50,100,200和400 mg/L的Zn~(2+)处理下,稗草幼苗的相对根长显著高于CK,在50和100 mg/L的Zn~(2+)处理下稗草幼苗的相对芽长显著高于CK,在50 mg/L的Zn~(2+)处理下小麦和地肤幼苗的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均显著高于CK。耐Cd~(2+)的强弱顺序为地肤小麦稗草,耐Zn~(2+)的强弱顺序为稗草地肤小麦。在萌发期2种杂草对Cd~(2+)和Zn~(2+)有较强的耐性,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藻类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和富集特征,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对不同质量浓度Zn~(2+)和Cd~(2+)的富集能力以及对其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Zn~(2+)、Cd~(2+)均有一定的富集作用,而且Zn~(2+)的富集量明显高于Cd~(2+)。当Zn~(2+)质量浓度为0. 05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快,当Zn~(2+)质量浓度超过0. 05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即Zn~(2+)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Cd~(2+)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不具有低质量浓度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 05 mg/L的Cd~(2+)作用96 h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Cd~(2+)质量浓度越高,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Zn~(2+)、Cd~(2+)质量浓度分别为0. 20 mg/L和0. 15 mg/L时,连续培养24 h后,铜绿微囊藻的酯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当Zn~(2+)、Cd~(2+)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 20 mg/L和0. 25 mg/L时,与对照相比,藻细胞光系统II(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降低。在Zn~(2+)、Cd~(2+)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东南景天为材料,研究锌、镉不同浓度处理下东南景天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对重金属Zn~(2+)和Cd~(2+)的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重金属浇灌处理后东南景天各部位Zn~(2+)和Cd~(2+)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CK)相比,0.8 mmol/L Zn~(2+)和Cd~(2+)处理其地上部Zn~(2+)和Cd~(2+)含量分别是CK的1.95倍和82.00倍,地下部含量分别是CK的1.58倍和20.26倍。表明东南景天地上部对Zn~(2+)和Cd~(2+)的吸收积累高于地下部,且对Cd~(2+)的吸收积累强于对Zn~(2+)的。东南景天是一种Cd超积累植物,可以富集重金属Cd和Zn,降低重金属胁迫。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在水温为21~23℃、盐度为32.1、p H为8.2的试验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Pb~(2+)、Zn~(2+)、Cu~(2+)、Cd~(2+)对湿质量为(73.28±6.11)g的成体偏顶蛤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偏顶蛤死亡率随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4种重金属离子对试验蛤48、72、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Pb~(2+)372.392、223.357、129.122 mg/L,Zn~(2+)292.415、113.501、62.230 mg/L,Cu~(2+)3.373、1.189、0.506 mg/L,Cd~(2+)106.170、47.973、24.949 mg/L;Pb~(2+)、Zn~(2+)、Cu~(2+)、Cd~(2+)对偏顶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291、0.622、0.005、0.250 mg/L。研究表明,单一金属对偏顶蛤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Cd~(2+)Zn~(2+)Pb~(2+),其中Cu~(2+)对偏顶蛤属于高毒性,而偏顶蛤对Pb~(2+)、Cd~(2+)均具有极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的生态毒理效应。【方法】通过在果蝇培养基中分别单独和同时添加Pb~(2+)和Cd~(2+),研究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生长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10和20 mg/L的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下,果蝇的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显著延长,体重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10 mg/L 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性别比没有显著影响,20 mg/L 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使果蝇性别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相同浓度Cd~(2+)比Pb~(2+)对果蝇的毒害作用更大,相同浓度的Pb~(2+)、Cd~(2+)复合胁迫对果蝇的毒害作用高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发芽盒滤纸发芽法,分别设置不同浓度Cd~(2+)(0、15、30、60、120 mg/L)、Pb~(2+)(0、100、200、500、1 000 mg/L)及Cd~(2+)与Pb~(2+)的复合溶液处理2个小麦品种,测定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根系生长等指标,以研究不同浓度Cd~(2+)、Pb~(2+)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Cd~(2+)、Pb~(2+)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根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单一低浓度的Cd~(2+)、Pb~(2+)处理与空白对照之间多数无显著性差异;Cd~(2+)和Pb~(2+)复合胁迫的强度要高于单一Cd~(2+)和Pb~(2+)的处理;淮麦33对不同浓度Cd~(2+)和Pb~(2+)及其复合胁迫的耐性高于烟农19。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修复镉污染土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挖掘耐镉微生物资源,采集湖南某铅锌尾矿周边稻田土壤,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和浓度梯度筛选,获得耐细菌镉菌株,通过对耐镉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并对耐镉菌株的耐镉能力、镉去除能力及对其他重金属的耐性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6株耐镉菌株中3株能在Cd~(~(2+))浓度为700 mg/L的固体平板生长,菌株编号为KDT、KGJ、TU,经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判断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s.)。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在Cd~(2+)浓度大于250 mg/L时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延迟期时间也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其中菌株TU耐镉能力最强;菌株TU对3种重金属耐性能力顺序为Cd~(2+)> Zn~(2+)> Pb~(2+);Cd~(2+)浓度为150 mg/L条件下,3个菌株KDT、KGJ和TU均具有较高的镉去除能力,镉去除量分别为7.596 mg/g、12.237 mg/g和36.926 mg/g;3种菌都有较好的耐镉能力和镉处理能力,为镉污染稻田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严重危害着土壤动物的生存。蚯蚓是最重要的土壤动物之一,被称为"土壤生态工程师",对土壤污染物非常敏感。当前,关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关于重金属对蚯蚓行为变化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本研究以赤子爱胜蚓为实验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铅单一及铅镉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采用2D装置评价蚯蚓的掘穴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滤纸接触法,铅单一污染下赤子爱胜蚓的半致死浓度48 h(LC_(50))为439.33 mg/L;铅镉复合污染时赤子爱胜蚓的48 h LC_(50)为Cd~(2+) 84.20 mg/L和 Pb~(2+) 239.55 mg/L,且两者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2)随着铅单一、铅镉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处理第7 d,150 mg/kg Pb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85.63%与59.65%,144 mg/kg Pb+35 mg/kg Cd复合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95.28%与61.63%;相关分析表明,洞穴长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洞穴每日最大深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建立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重金属对蚯蚓的直接毒性与潜在风险评估,为蚯蚓掘穴行为的洞穴长度与深度作为潜在且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铜、锌、铅胁迫对长鬃蓼部分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长鬃蓼(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Zn~(2+)、Pb~(2+)单一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Zn~(2+)、Pb~(2+)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b)值的变化则不同。3种重金属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为Pb~(2+)Cu~(2+)Zn~(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Cu~(2+)、Zn~(2+)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Pb~(2+)浓度的升高则逐渐下降;低浓度Cu~(2+)、Zn~(2+)、Pb~(2+)胁迫增加了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高浓度的Pb~(2+)、较高浓度的Cu~(2+)、Zn~(2+)处理使游离脯氨酸含量下降更为显著。总的来说,长鬃蓼对3种重金属胁迫的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Zn~(2+)、Cu~(2+)、Pb~(2+)。因此,长鬃蓼是修复重金属污染特别是Zn~(2+)污染的潜力野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并能起到富集作用,是进行土壤净化的重要力量。分离鉴定南四湖底泥中的抗铅菌株,并且对其吸附特性进行研究。从南四湖底泥中采集土样,经过分离、培养,最终筛选出2株抗铅菌株。对所得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和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其种属后对其Pb~(2+)质量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菌株1D、8A最大耐Pb~(2+)浓度分别为700 mg/L和600 mg/L。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菌株1D、8A分别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彭氏变形杆菌(Proteus penneri)亲缘关系最近。经过吸附性能测试,菌株1D在35℃、pH值=5、Pb~(2+)质量浓度为100 mg/L、菌体投放量为30 g/L、转速为180 r/min、吸附时间为15 min时吸附效率最高;菌株8A在20℃、pH值=7、Pb~(2+)质量浓度为300 mg/L、菌体投放量为20 g/L、转速为180 r/min、吸附时间为5 min时吸附效率最高。此外,2株菌株对Zn~(2+)、Cu~(2+)、Co~(2+)和Fe~(2+)等重金属也有一定的耐受性。筛选到的菌株抗铅性能高、吸附性好,丰富了微生物修复的生物资源库,同时对于吸附特性的研究又可以为抗重金属菌株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盆栽萱草为试验对象,研究萱草对不同浓度梯度镉(Cd)、铅(Pb)、锌(Zn)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Cd、Pb、Zn复合污染对萱草地上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萱草对Pb、Zn的吸收能力较弱,对Cd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强;落叶前,复合重金属胁迫下萱草叶片对Cd、Pb、Zn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落叶后,低浓度复合重金属胁迫下萱草叶片对Cd、Pb、Zn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复合重金属胁迫有抑制作用;随复合污染浓度升高,萱草根中Cd、Pb、Zn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落叶前后,随重金属污染浓度的上升,萱草叶片对Cd、Pb、Zn的富集系数多呈下降趋势;萱草对Cd、Pb、Zn的转移系数多大于1.0。总之,萱草可用于Cd、Pb、Zn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培发芽试验,研究了Cd~(2+)在1 mg∕L、10 mg∕L、25 mg∕L、50 mg∕L、100 mg∕L质量浓度下对籽粒苋、印度芥菜、黑麦草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质量浓度较低(25 mg∕L)时,Cd~(2+)对黑麦草的鲜重、干重和发芽指数有一定促进作用;在Cd~(2+)质量浓度较高(50 mg∕L)时,Cd~(2+)对籽粒苋、印度芥菜、黑麦草的萌发指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籽粒苋、印度芥菜、黑麦草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402、0.434和0.556,3种植物耐镉顺序依次为黑麦草印度芥菜籽粒苋。研究结果可以为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种子筛选和污染植物修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养殖废水氮磷的过程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仍缺乏了解。本文以猪场养殖废水为对象,研究金属离子在磷酸铵镁中的沉淀规律。结果表明,磷酸铵镁法回收养殖废水氮磷过程中,金属离子会沉积到磷酸铵镁沉淀物中,随着溶液pH值增大,磷酸铵镁沉淀物中Na~+、K~+、Ca~(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Zn~(2+)和Cu~(2+)的含量则略微下降,其最高浓度分别达106、307 mg/kg,Cr~(3+)、Ni~+、As~(3+)、Cd~(2+)、Pb~(2+)等其他重金属含量较低,因而从养殖废水中回收的磷酸铵镁作为肥料时需要考虑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株镉耐受性较强的弯孢属真菌C12进行分类鉴定,评估其对重金属镉的耐受能力,并初步分析和探讨其相关的镉耐性机制,为揭示真菌的重金属抗性机制及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C12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固体和液体2种培养方法研究不同Cd~(2+)质量浓度(0,20,40,80,160,320mg/L)下菌株C12的生长状况,比较不同Cd~(2+)质量浓度下菌株C12培养液中pH值和有机酸含量以及菌丝内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菌株C12被鉴定为津田弯孢(Curvularia tsudae);该菌在Cd~(2+)质量浓度高达320mg/L时仍有菌丝生长,菌丝体干质量在固体培养时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Cd~(2+)质量浓度为20mg/L时达到最大(P0.05),而液体培养时却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P0.05);培养液中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含量较高,琥珀酸仅在高Cd~(2+)质量浓度(80~320mg/L)时才会产生,未检测到草酸和酒石酸;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柠檬酸、苹果酸、乙酸和琥珀酸质量浓度以及菌丝内的GSH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且在160mg/L时达到最大(P0.05),而培养液的pH值并无显著变化(P0.05),但均显著低于不加镉的对照(P0.05);菌丝内的MDA含量则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再降低后又升高,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津田弯孢C12具有较高的镉耐受性,且液体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和镉耐受性明显优于固体培养,GSH和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琥珀酸)的大量积累可能是其减轻镉毒害、提高镉耐受性的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1株耐重金属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有效地对重金属污染环境进行生物修复,从Cd污染废水中分离到1株耐Cd的菌株DJ16,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脂肪酸组分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该菌株的重金属耐受性试验表明,菌株对Zn~(2+)的耐受性最强,Cd~(2+)次之,Cu~(2+)最差。菌株的重金属富集试验显示,菌株对Cu~(2+)、Zn~(2+)的吸附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对Cu~(2+)的吸附量在培养12 h时最高,为6.8 mg/g,对Zn~(2+)的吸附量也在培养12 h时最高,为9.0 mg/g。菌株对Cd~(2+)的吸附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培养36 h时最高,为8.8 mg/g。综上,该菌株在生物修复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银中杨、玉簪落叶所制备生物质炭对水体Pb~(2+)、Cd~(2+)和Cr~(6+)吸附规律的差异及影响因素,采用限氧裂解法将银中杨及玉簪落叶制成生物质炭,并以此为吸附载体研究其在不同初始离子质量浓度、pH值、Na+浓度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影响下对Pb~(2+)、Cd~(2+)和Cr~(6+)的吸附。结果表明:随着初始Pb~(2+)、Cd~(2+)和Cr~(6+)质量浓度的增加(0~800 mg·L~(-1)),落叶生物质炭对相应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也增加。将初始质量浓度设置在0~200 mg·L~(-1),生物质炭对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由大到小表现为Pb~(2+)、Cd~(2+)、Cr~(6+),然而,将初始离子质量浓度提升至300~800 mg·L~(-1),吸附量由大到小表现为Pb~(2+)、Cr~(6+)、Cd~(2+);溶液pH值由2增至8,可使Pb~(2+)和Cd~(2+)在生物质炭表面的吸附率得到迅速提升,然而,生物质炭对Cr~(6+)的吸附率在整个pH值变化范围则呈渐趋降低的趋势;随着Na+浓度增加(0~0.6 mol·L~(-1)),落叶生物质炭对3种金属离子所表现的吸附规律各不相同,其中,对Pb~(2+)的吸附量先下降而后渐趋升高,对Cd~(2+)的吸附量逐渐下降,而对Cr~(6+)的吸附量则表现为先增加而后下降。Na+离子浓度由0 mol·L~(-1)提升至0.6 mol·L~(-1)可使生物质炭对Pb~(2+)和Cd~(2+)的吸附量分别降低16.8%和97.1%,相反,对Cr~(6+)吸附量却有所促进,使其增加55.6%;生物质炭对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1)的Pb~(2+)、Cd~(2+)和Cr~(6+)吸附的数量随接触时间延长(0~1 440min)而逐渐增加,相同条件下由大到小表现为Pb~(2+)、Cr~(6+)、Cd~(2+);生物质炭对Pb~(2+)、Cd~(2+)的吸附主要以电性吸附为主,而专性吸附则为生物质炭吸附Cr~(6+)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