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海东市进行的金银花引种试验证明,青海东部农业区富硒地区种植金银花,长势良好,增收增效明显。特别是该地区种植的金银花木犀草苷含量0.16%,绿原酸含量3.9%,高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1.5%、木犀草苷含量不得少于0.05%的标准,硒含量≥0.016mg/kg。本文介绍了以定植、栽培模式选择、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干燥为主要内容的青海富硒地区种植富硒金银花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徐香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总酸度、总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猕猴桃多酚,测定猕猴桃多酚的总还原能力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等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以Vc为对照,评价徐香猕猴桃多酚的抗氧化特性。结果显示,徐香猕猴桃总酸、总糖及Vc含量分别为1.13%±0.16%、10.03%±0.78%及(78.71±7.60)mg/100g,猕猴桃提取液的多酚质量浓度为0.123mg/mL。猕猴桃多酚的总还原能力高于Vc,猕猴桃多酚对4种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均比Vc的IC50值低,表明猕猴桃多酚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猕猴桃多酚中含有没食子酸、香豆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6种多酚类物质,其中咖啡酸含量最高,其次为绿原酸、香豆酸、儿茶素,阿魏酸和没食子酸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鲍芹低值部位高值化利用的途径及科学依据,本试验对外围叶柄和根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同时测定了该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还原力,并对各测定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柄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92.69 mg GAE/g,总黄酮含量为2.60 mg RE/g;根部提取物总酚含量为145.41 mg GAE/g,总黄酮含量为5.91 mg RE/g。在同等质量浓度条件孵育150 min后,鲍芹叶柄和根提取物中总抗氧化能力可达到BHT的65%以上;二者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达到BHT的57.1%以上;二者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可达EDTA的74.3%~84.0%;二者的还原力较小,仅能达到BHT的7%~10%。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可知,鲍芹低值部位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华金6号”金银花新品种药材适宜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确定"华金6号"金银花新品种药材适宜采收期。【方法】采集三青期、二白期及大白期后不同时间内的花蕾,用游标卡尺和电子天平测定花蕾的长度、最粗处直径、干重等指标;HPLC法测定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结果】在三青期至大白期,花蕾外观性状变化明显且呈上升趋势,花蕾长度、直径及干重分别由0.17cm、2.05cm、0.19g上升至0.24cm、2.80cm、0.25g,大白期后第2天至第11天,三者均趋于稳定;在三青期至大白期,绿原酸含量由33.59mg/g下降至24.32mg/g,木犀草苷含量由0.55mg/g上升至0.95mg/g,大白期后第2天至第11天,绿原酸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最低至17.73mg/g,但木犀草苷含量持续上升,最高至1.93mg/g。【结论】"华金6号"金银花在整个大白期内,花蕾干重,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均相对稳定,考虑到花蕾发育的一致性及药材外观性状,本研究认为"华金6号"金银花在整个大白期内均可采摘。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菊楂决明饮中山楂、决明子(炒决明子)、菊花配伍单煎液与共煎液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蒽醌的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山楂酸、大黄酚、橙黄决明素、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结果:山楂单煎液的总黄酮含量为 {1.63% }、总酸含量为5.44%、山楂酸含量为2.3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6.49%;决明子单煎液的总黄酮含量为0.54%、总蒽醌含量为0.27%、大黄酚含量为0.14%、橙黄决明素含量为 {0.52%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53%;炒决明子单煎液的总黄酮含量为0.52%、总蒽醌含量为0.29%、大黄酚含量为0.22%、橙黄决明素含量为0.56%、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5.07%;菊花单煎液的总黄酮含量为1.65%、绿原酸含量为 {0.99% }、木犀草苷含量为 {0.30% }、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为2.65%、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5.89%;山楂、决明子、菊花共煎液总黄酮含量为2.62%、总酸含量为 {4.12% }、总蒽醌含量为0.25%、山楂酸含量为1.25%、大黄酚含量为0.16%、橙黄决明素含量为0.56%、绿原酸含量为 {3.01% }、木犀草苷含量为0.48%、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为3.9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5.92%;山楂、炒决明子、菊花共煎液总黄酮含量为2.56%、总酸含量为 {3.94% }、总蒽醌含量为0.24%、山楂酸含量为0.43%、大黄酚含量为0.33%、橙黄决明素含量为1.00%、绿原酸含量为4.12%、木犀草苷含量为 {0.60% }、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为4.7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4.51%。结论:山楂、决明子、菊花共煎后,与单煎液相比,总黄酮、大黄酚、橙黄决明素、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均升高;总酸、总蒽醌、山楂酸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单煎液相当。  相似文献   

6.
为金银花药材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设5个施氮水平、4个采收期,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采收期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23g/株可明显提高绿蕾期、白蕾期、白花期和黄花期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和木犀草苷含量;在白蕾期采收,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较高,可作为金银花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控制金银花质量,采集河南封丘、山东平邑和河北巨鹿金银花道地产区样品34份,检测绿原酸、木犀草苷、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等指标,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主要药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K-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药材质量可划分为4个等级,一等金银花色泽为绿色,绿原酸≥2.89%,木犀草苷≥0.078%,总灰分≤5.37%,酸不溶性灰分≤0.390%,水分≤4.72%;二等金银花色泽为黄绿色,绿原酸≥2.53%,木犀草苷≥0.072%,总灰分≤6.86%,酸不溶性灰分≤0.789%,水分≤6.34%;三等金银花色泽为黄色,绿原酸≥1.98%,木犀草苷≥0.068%,总灰分≤7.72%,酸不溶性灰分≤1.464%,水分≤7.90%;四等金银花色泽为浅黄少白,绿原酸≥1.51%,木犀草苷≥0.052%,总灰分≤9.29%,酸不溶性灰分≤3.000%,水分≤9.51%。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HPLC法同时检测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方法]采用迪马公司Kromasil-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甲醇-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为室温,流速1ml/min,进样量5μl。[结果]绿原酸浓度在0~1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1),回收率为98.79%~101.67%,相对标准偏差为1.05%;木犀草苷浓度在0~0.1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7),回收率为98.06%~101.17%,相对标准偏差为1.17%。[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为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野生蔬菜盐地碱蓬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07-14108
[目的]为野生蔬菜盐地碱蓬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盐地碱蓬中主要营养成分、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的测定,并以普通栽培蔬菜为对照,分析评价了盐地碱蓬的营养价值。[结果]盐地碱蓬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水分72.70%、粗蛋白2.61%、粗脂肪2.23%、总糖17.81%、还原糖3.64%、膳食纤维11.65%、灰分4.65%。氨基酸含量864.5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达393.9 mg/g;氨基酸评分中,除亮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分均在90以上;微量元素硒达17.4 μg/g;维生素中抗坏血酸含量为822 μg/g。[结论]盐地碱蓬是一种符合现代营养学对健康食品要求的野生蔬菜,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生草覆盖梨园对梨果实品质及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梨园行间生草覆盖处理,对3个红皮梨品种果实品质及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覆盖条件下,红香酥梨果实品质除维生素C含量低于清耕对照外,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总酸度和粗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清耕对照;所检测的7个重金属元素中,有6个元素含量低于清耕对照果实含量,其完全符合绿色鲜梨果标准(NY/T423—2000);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看,西洋梨品系中的红巴梨含量最高,分别为14.27%,8.24%,10.02%;总酸度、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满天红,分别为0.397%,8.2 mg/100 g,303.13 mg/100 g。套袋处理的满天红梨果实与未套袋的对照果实相比,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粗蛋白含量均低于未套袋的果实,但是总酸度含量(0.481%)、维生素C含量(8.5 mg/100 g)高于对照梨果实。红皮梨满天红果实品质最佳。对于西洋梨红巴梨品种的果实中,虽然7个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绿色鲜梨果标准,但该品种的果实对重金属元素Cu和Zn的吸收能力强于红香酥。  相似文献   

11.
对桑果原汁和桑果酒的主要功效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果原汁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3G)含量为(81.476±2.417)μg/mL,桑果酒中没有检测到,桑果原汁中总酚、原花青素、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分别为(6.085±0.202)mg/mL、(1.838±0.097)mg/mL、(7.675±0.142)mg/mL、(11.550±0.508)μg/mL、(6.750±0.706)μg/mL,均显著高于桑果酒。桑果酒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优于桑果原汁。  相似文献   

12.
利用70%的乙醇提取中华稻蝗黄酮,并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采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鳌合亚铁离子和还原力、总抗氧化的反应体系,检测了中华稻蝗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所测浓度范围内,水相残留物的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最好;IC50值,羟基自由基(25.16±0.64) μ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35.06±0.86) μg/ml、DPPH为(19.56±1.24) μg/ml、脂质过氧化(43.75±0.94) μg/ml,且均强于BHT. 其它几种萃取物与BHT相当,因此,稻蝗黄酮类组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金银花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方法,对金银花75%甲醇提取液中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芦丁和木犀草苷8种成分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2>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8.98%~102.84%(n=6);相对标准偏差为0.90%~4.11%。10批金银花样品均表现为绿原酸含量最高,含量为26.93~31.90 mg/g,且8种成分含量的RSD均符合标准。【结论】该方法简单稳定,适合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种不同产地菊花中的天然活性物质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为菊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2种不同产地菊花中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杭菊和怀菊的绿原酸含量的绿原酸含量分别为3.44±0.17、6.74±0.20(DW)mg/g,RSD值分别为4.87%、2.97%;杭菊和怀菊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50.54±0.27、46.28±1.55(DW)mg/g,RSD值分别为0.53%、3.34%;杭菊和怀菊的总糖含量分别为195.24±1.65、161.95±2.61(DW)mg/g,RSD值分别为0.84%、1.61%。[结论]该研究比较分析了2种不同产地菊花主要功能成分的含量差异,为菊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独一味中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4种药用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采用独一味样品的甲醇提取物,建立了该测定方法,并进行了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和平均加样回收率的分析.结果表明:独一味样品中含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4种药用成分;精密度,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峰面积(RSD)分别为0.65%、0.92%、0.73%和0.77%;稳定性,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RSD分别为0.78%、1.15%、1.06%和1.22%;重复性,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RSD分别为1.35%、0.76%、1.18%和0.91%;4种药用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6%、99.32%、97.07%和99.65%,RSD分别为2.83%、1.97%、2.01%和1.58%;10批药材中4种药用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430~6.782mg/g、0.661~8.600 mg/g、1.320~6.877 mg/g和0.043~0.154mg/g.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独一味中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七种甘薯茎和叶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秦紫薯1号茎总糖66.550mg/g、粗纤维 22.65%,为测试样最高值,蛋白质3.322 mg/g、花青苷0.315 mg/g,为测试样最低值,叶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0.823 mg/g,粗脂肪含量最低为1.18%;紫薯(圆叶)叶的蛋白质、Vc含量最高,分别为6.905 mg/g、23.7 mg/100g鲜重;紫薯(鸡脚叶)叶花青苷、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6.668 mg/g、0.61mg/100g鲜重;台农71茎粗脂肪含量最高,为4.22%,绿原酸、Vc含量最低,分别为0.069 mg/g、1.75mg/100g鲜重,台农71叶灰分含量最低,为8.288%;香黄茎黄酮含量最低,为3.116mg/g,香黄叶黄酮含量最高,为29.824 mg/g;金叶薯茎灰分含量最高,为17.019%,金叶薯叶总糖、粗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26.770 mg/g、8.23%;相比之下,秦薯5号茎和叶的各项含量指标均介于其它品种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金银花与山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含量差异.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别以流动相乙腈-0.5%磷酸(10∶90)和检测波长327nm,流动相乙腈-0.5%醋酸梯度洗脱和检测波长348nm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流动相乙腈-0.4%醋酸梯度洗脱检测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结果发现: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28~76.4、10.8~43.2、49~196和54.6~218.4μg/mL.山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含量分别为0.0513%、6.953%、1.132%、5.59%;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含量分别为2.82%、0.1847%、0.056%.本结果可为有效鉴别金银花和山银花提供依据,同时HPLC方法为全面控制金银花和山银花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4个不同产地红天麻的多酚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天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产地(陕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的红天麻为原料,提取红天麻中的游离酚和结合酚,采用Folin 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分析其多酚组成。通过测定红天麻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4个产地红天麻的游离酚含量为371.57~442.62 μg/g,结合酚含量为65.34~83.10 μg/g,游离酚含量占总多酚的84.3%以上,约为结合酚的5.4倍。4个产地红天麻总多酚含量为436.91~525.72 μg/g,总多酚平均含量为486.27 μg/g,其中陕西汉中红天麻总多酚含量最高。4个产地红天麻中主要多酚组分为荭草素、表儿茶素、咖啡酸、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4个产地红天麻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相同质量浓度结合酚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游离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达到50%抑制效果时的质量浓度)为1.35~9.62 mg/mL,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为2.65~28.58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为1.01~7.11 mg/mL。抗氧化活性综合(APC)指数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红天麻游离酚的APC指数均明显低于结合酚,其中贵州大方红天麻结合酚的APC指数最高,为96.04%,抗氧化活性最强;陕西汉中红天麻结合酚的APC指数为74.91%,抗氧化活性次之。【结论】4个产地红天麻多酚组成均较为丰富,且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洛阳三个产地唐松草的8个有效成分,可以为评价唐松草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用超声提取法对登封卧龙谷、栾川养子沟和登封五花坪三个产地的唐松草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用HPLC法进行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三个产地中金丝桃苷、山奈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素、芦丁物质含量差别不大,并且普遍较低。二氢槲皮素含量卧龙谷(0.98 mg/g)>养子沟(0.17 mg/g)>五花坪(0.15mg/g);盐酸小檗碱含量五花坪(0.71 mg/g)>卧龙谷(0.04 mg/g)>养子沟(0.03 mg/g);药根碱含量养子沟(4.68 mg/g)>卧龙谷(0.06 mg/g)>五花坪(0.05 mg/g),三个产地唐松草成分含量虽各有优劣,但总体来说养子沟唐松草更胜一筹。该测定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唐松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仁用杏果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上栽培的5个主要仁用杏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一般营养成分分析,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9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了总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仁用杏果肉的总糖含量为2.73%~3.47%,总酸含量为1.99%~3.20%,蛋白质含量为1.24%~2.78%,脂肪含量为1.19%~1.89%,Vc含量为7.2~16.9 mg/100 g;常量元素含量较高的是:钙20.19~35.90 mg/100 g、钾436.0~581.9 mg/100 g;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是:铁1.84~2.61 mg/100 g、硒0.63~0.97μg/100 g、锰0.19~0.63 mg/100 g;总多酚含量为50.0~556.3 mg/10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