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对山东芋主产区的球茎、农田土壤和灌溉水进行重金属抽样检测,依据GB18406.1~2001,83份球茎样本的As、Hg和Pb含量均未超过限量标准,33份芋球茎样本的Cd含量超过限量标准0.05 mg·kg~(-1),但超出量较小,最高仅为0.36 mg·kg~(-1),超标样本的分布区域不集中。依据GB/T18407.1-2001,83份土壤样本中的Pb、Hg和As含量均未超过对应pH值的限量标准,6份土壤样本的Cd含量超过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集珠三角地区蔬菜产地原位土壤(非人工添加重金属)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Cd、Pb、As、Hg、Cr 5种重金属在种植菜薹土壤中的活性,菜薹可食部分对土壤中全量和有效态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5种重金属在土壤产地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菜薹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菜薹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顺序为Cd>Pb>As>(Cr、Hg),菜薹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Cd>Cr>As>Pb。依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适合菜薹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全量限量值分别是:Cd,1.18 mg?kg-1|Pb,401.93 mg?kg-1|As,25.67 mg?kg-1|Cr,150.71 mg?kg-1,有效态重金属限量值分别是:Cd,0.64 mg?kg-1|As,3.05 mg?kg-1|Cr,4.93 mg?kg-1。菜薹对Hg富集能力弱,在供试土壤Hg浓度范围内菜薹中Hg含量均未超过限量值。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3种蔬菜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情况,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东南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别为:Cu28.451mg·kg-1、Pb35.258mg·kg-1、Zn57.654mg·kg-1、Ni30.209mg·kg-1、Cr32.660mg·kg-1、Cd0.126mg·kg-1、As3.934mg·kg-1、Hg0.049mg·kg-1。在环境效应方面,作物根、茎、叶、果实重金属含量依次递减,即根部的重金属含量最高。不同蔬菜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菜豆比较容易累积Pb、Cr,葱比较容易累积Cd,茄子则比较容易累积As。在食用安全性方面,这3种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撂荒地、水稻田和旱田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土壤As、Cd、Cu、Pb含量变化特征,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了解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以期为农用地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0~50 cm土层中,土壤As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26.96士11.52)mg·kg-1>水稻田(11.05±3.72)mg·kg-1>撂荒地(9.04±6.87)mg·kg-1;土壤Cd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0.64±0.03)mg·kg-1>水稻田(0.44±0.18)mg·kg-1>撂荒地(0.25±0.11)mg· kg-1;土壤Cu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34.11土14.83)mg·kg-1>水稻田(20.44土6.62)mg·kg-1>撂荒地(13.90土6.64)mg·kg-1;土壤Pb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水稻田(39.26±9.85)mg· kg-1>旱田(38.87土7.10)mg·kg-1>撂荒地(21.94土9.68)mg· kg-1.单项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在水稻田和撂荒地中均无污染,而在旱田中As和Cd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单因子潜在风险指数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Er值为Cd>As>Cu>Pb,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小于150,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以旱田土壤RI值最大,土壤重金属以Cd的贡献率最大.可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旱田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最强,水稻田次之,撂荒地最弱.农业活动虽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土壤pH的作用,但促进了土壤对重金属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枸杞果实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质谱(ICP-MS)检测法,对全国6个宁夏枸杞主产区的土壤和果实中10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Ni、Sr、Li、Y、La、Co)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6个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新疆产区的Cd、Cr、As、Li、Ni、Co、Sr和Y,宁夏产区的Pb和La,河北产区的Pb和La含量相对较高。6个主产区枸杞果实中Pb、As、Ni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它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宁夏产区果实的Cd和Sr,内蒙古和青海产区果实的Cr,甘肃产区果实的Li,河北和青海产区果实的La、Co和Y含量相对较高。果实中Cd和Sr含量分别与土壤中Pb、La、Li和Li、La呈显著正相关;果实中Y和La的积累分别与果实Co之间的积累具有一定协同作用。总体来看,不同产区土壤均适宜种植宁夏枸杞,枸杞中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药材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中药材白及为试材,利用多菌灵和草甘膦喷施植株或重金属镉(Cd)、铅(Pb)处理种植土壤,检测4种外源有害物质的残留量,评估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对白及药材质量和安全的影响,以期为白及生产、经营和监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农药残留速测卡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到白及假鳞茎多菌灵残留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白及经过当年喷施和连续2年喷施草甘膦,其假鳞茎草甘膦残留量均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分别达到0.057 3mg·kg-1和0.061 2 mg·kg-1.白及经浓度为1.0~50.0 mg·kg-1的Cd处理,叶、假鳞茎和根中Cd含量均高于国家限量标准,且随处理浓度升高呈增高趋势.白及经浓度为500~2 000 mg·kg-1的Pb处理,叶、假鳞茎和根中Pb含量随处理浓度升高呈增高趋势,除浓度为500 mg·kg-1的Pb处理组叶片Pb含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其余均高于国家限量标准.综上所述,多菌灵残留量较少,对白及药材质量影响较小或不影响;草甘膦以及重金属Cd、Pb残留量较高,均影响白及药材质量和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香菇主产区子实体重金属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香菇主产区子实体样品中砷(As)、汞(Hg)、镉(Cd)和铅(Pb)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发现55个样品中22个样品重金属Cd含量超标,而As、Hg和Pb均未超标。香菇样品中Cd含量与栽培模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夏季覆土栽培和秋季栽培的样品Cd超标率达到50%以上,而春季栽培样品Cd均未超标。木屑和麸皮样品中均能检出Cd,而石膏和水中均未检出;土壤样品中Cd含量较高,平均含量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双孢蘑菇"沐野1号"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地位以及子实体重金属富集情况,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铅(Pb)、砷(As)、镉(Cd)、汞(Hg)和铬(Cr),测定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沐野1号"菌丝体的rDNA ITS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同源性比例高达99%。在重金属检测试验条件下,子实体中Pb、As的富集量未超过绿色食品的标准,而当Hg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2mg·mg-1、Cd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5mg·mg-1时,子实体中的Hg和Cd含量超过了绿色食品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不同产区黄芪及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了种植土壤重金属对黄芪重金属残留特征及污染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中5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含量很低;黄芪中Hg与Cu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b和Cd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Cu与Pb、As、Cd含量之间,Pb和Cd、As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Cd和As、Hg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u含量在黄芪和土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黄芪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宁夏道地黄芪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4种重金属(Pb、Cd、Hg、As),研究这些元素对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以及这些元素在子实体中的累积规律及其对平菇安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在较高浓度条件下,可明显抑制菌丝的生长,显著降低子实体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同时严重影响平菇的安全质量。子实体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随其在培养料中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NY/T 5095-2006中重金属限量要求,建议平菇培养料中Cd、Hg和As的浓度应分别低于0.35 mg.kg-1、1.88 mg.kg-1、4.03 mg.kg-1(湿重);根据NY/T 749-2003中重金属限量要求,建议平菇培养料中Cd、Hg和As的浓度应分别低于0.35 mg.kg-1、0.88 mg.kg-1、1.96 mg.kg-1(湿重)。  相似文献   

11.
梁静  贾丽  陈清 《中国蔬菜》2020,1(6):81-86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是全国蔬菜发展的六大优势产区之一。通过收集2011~2019年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菜田重金属研究的文献数据,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和环境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土壤重金属Cu、Zn、Cr、Ni、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值。与各个省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出现了明显的Cu、Zn、Cd和Hg累积,Cr和As均没有出现累积。8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0.30~0.80,排序依次为:CdPbHg=NiZnCuAsCr,仅Cd处于警戒等级,其余重金属元素均处于清洁等级。8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5,表明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需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4~2015年在镉污染土壤上进行镉低积累西瓜品种筛选试验,对参试西瓜品种的茎蔓、叶片、根和果实中镉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茎蔓中镉平均含量为0.0570mg·kg~(-1),叶片中镉平均含量为0.0621mg·kg~(-1),根中镉平均含量为0.0548mg·kg~(-1),果实中镉平均含量为0.0092mg·kg-1。参试西瓜品种果实中镉的含量均低于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镉(Cd)≤0.05mg·kg~(-1)〕;西瓜各部位镉积累量:叶茎蔓根果实;在土壤镉含量0.310~9.480mg·kg~(-1)范围内,随着土壤中镉含量增大,西瓜果实中镉含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湘西瓜11号(洞庭1号)、湘西瓜19号(洞庭3号)、金丽黄、绿虎、蜜童、东方娇子、泉鑫2号、黑迷人等8个西瓜品种,在土壤镉含量9.480mg·kg-1以下均可作为镉污染地区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蔬菜保护地长期定位渗灌、沟灌、滴灌处理0~80 cm层次土壤Cu、Zn、Cd、Cr、Pb 5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的剖面分布特征,以同一试验区棚外露地大田土壤样本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棚外露地大田与保护地棚内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变化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棚内0~4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明显高于棚外土壤.棚内3种灌水处理0~40 cm土层土壤间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差异明显,Cd、Cr全量以沟灌处理含量最高,Pb、Zn全量以渗灌处理含量最高;而Cu、Cd、Cr、Pb的有效态含量均以沟灌处理最高、渗灌处理最低.土壤Cu、Zn、Cd、Cr、Pb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重金属全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有效态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加.灌溉和施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基因型的普通白菜为试材,研究盆栽和池栽两种栽培方式下土壤中Cd 浓度对普通白菜Cd 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模式下普通白菜的Cd 累积量均随着土壤Cd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品种间差异明显;盆栽普通白菜的Cd累积量总体上高于池栽,在土壤Cd 浓度为1.08 mg·kg-1 时盆栽普通白菜Cd 累积量均值为115.08 μg·kg-1,而池栽仅为64.57μg·kg-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镉污染土壤栽培,对薄皮甜瓜不同部位的镉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不同类型薄皮甜瓜果实镉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的甜瓜果实中镉的限量指标(0.05mg·kg~(-1)),其中IVF-28果实内镉含量最低,仅为0.015 3 mg·kg~(-1)。镉在甜瓜植株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基部茎叶根上部茎叶果实,综合果实镉含量和品质性状,筛选出IVF-28为适于重金属镉中度及以下污染区种植的薄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16.
种植年限对设施菜田土壤pH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山东省寿光地区设施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无机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寿光地区设施菜田各土层土壤pH值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与露地小麦土壤相比降幅达0.05~0.69个单位,其中尤以0~20 cm土层降幅最大,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下层土壤pH值下降明显,种植10 a后20~40 cm土层土壤pH由8.67下降至7.99。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明显增加,1~3、4~6、7~9、≥10 a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与露地小麦土壤相比分别增加了6.1%、46.4%、66.5%、125.3%。土壤无机氮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小麦土壤,但种植年限影响不大。各土层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显著增加,1~3、4~6、7~9、≥10 a种植年限设施菜田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分别是露地小麦土壤的8.9、14.8、18.1、18.3倍,有效钾含量分别是露地小麦土壤的2.8、3.2、3.5、3.5倍。设施菜田各土层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但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土壤pH值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陇薯17号是以L0020-14为母本,以D153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32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枝叶繁茂,结薯集中,单株平均结薯5个,商品薯率91%。薯块椭圆形,薯皮网纹,薯肉淡黄色,芽眼浅,薯形好。干物质含量25.66%,粗淀粉19.16%,粗蛋白2.84%,VC 150.9 mg·kg~(-1),还原糖0.128%。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田间对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薯6号。适宜在甘肃省临夏州、定西市等二阴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内蒙古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和芹菜、叶用莴苣、菠菜、芫荽、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等7种主要蔬菜中Hg、Se、Zn、Cu、Pb、Mn、Cd等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污染程度和7种蔬菜的食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受到中度重金属污染,其中Hg和Se污染非常严重;Zn、Mn、Cu向蔬菜中迁移的能力较大;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Zn在除大白菜外的其他6种蔬菜中含量均超标,Cu在油麦菜中含量超标,Hg在芹菜、油麦菜和菠菜中含量超标,大白菜对各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较小,而油麦菜、菠菜、芹菜、叶用莴苣对这7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普遍较高,与其他蔬菜相比食用风险较大;儿童的摄食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