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湛江地区38个龙眼品种为试材,对其19个重要果实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龙眼品种在单项品质指标上各有优劣,其中‘大乌圆’的单果重最大;‘桂香’的单果重最小;‘冬宝九号’的果肉厚度最大;‘大乌圆’的可食率最大;‘桂明一号’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那岭’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 TSS)含量最大,其次是‘石峡’;‘早白蕉’的糖酸比和固酸比均为最高。主成分分析中的4个主成分(果实风味、果实大小、果肉含量、果形指数和果皮厚度等指标)的累积贡献率为83.850%。主成分综合得分表明,在湛江地区‘双孖木’、‘红坊’、 ‘储良’、‘石峡’和‘古山二号’的品质较好,推荐种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江西赣南地区猕猴桃主栽品种‘东红’为试材,调查其结果母枝粗度分布范围并划分为5个等级粗度,探究不同等级粗度结果母枝‘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差异,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为‘东红’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适宜结果母枝的选留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粗度结果母枝的‘东红’猕猴桃在果实风味品质、色泽指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果母枝粗度在10-12 mm时,单果重、果实横纵径均最大;结果母枝粗度在8-10 mm时,果实干物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可溶性固形物、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随着结果母枝粗度的增加,果肉色调角、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固酸比、糖酸比上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表明,‘东红’猕猴桃结果母枝粗度为8-10 mm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随着结果母枝粗度增加,果实综合品质下降,结果母枝粗度为16 mm以上的果实综合评价最低。  相似文献   

3.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金魁’为试材,分别于盛花前后不同时期进行“零芽”修剪,对处理枝条的果实大小、干物质含量、糖、酸、Vc含量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多维价值理论方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零芽”修剪时期,为优质高效猕猴桃园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零芽”修剪果实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过早或过晚修剪,果实可滴定酸偏高,固酸比偏低;但对它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通过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显示,各“零芽”修剪时期的综合果实品质均高于对照;随着“零芽”修剪时间的推移,‘金魁’猕猴桃综合果实品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盛花后20±2d为‘金魁’猕猴桃的最佳“零芽”修剪时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授粉树对‘贵长’猕猴桃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科学选配授粉树提供依据。【方法】从贵州省水城县及修文县选择18个不同品种(株系)授粉树,比较花粉性状并保存花粉,‘贵长’猕猴桃雌花大蕾期时进行人工授粉,比较不同花粉授粉下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贵长’在单果重、种子数、种子重量、种子大小、果形、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干物质均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果皮茸毛未表现出花粉直感效应。猕猴桃单果重受种子数、种子大小、种子重量及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多数情况下,高倍体作为父本表现出高坐果率。【结论】 供试花粉中:‘GX1’和‘GX12’在‘贵长’猕猴桃综合表现较好,适合作为‘贵长’配套授粉树。  相似文献   

5.
‘金艳’猕猴桃是江西省近年广泛引种的一个黄肉猕猴桃品种,为了解其引种表现及合理科学地进行栽培管理,本研究从江西省宜春市、赣州市、上饶市等几个‘金艳’猕猴桃栽培面积较大的产区采集样品,对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金艳’猕猴桃的外观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果形指数差异相对较小,果实均呈长圆柱形。内在品质同样具有较大差异,产自寻乌县的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抗坏血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所有产区中最大;产自奉新县的果实具有较高的果实硬度与糖酸比,其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为所有产区中最小。综上可知,产自寻乌县的‘金艳’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表明‘金艳’猕猴桃比较适宜在江西省赣南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果实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享有“水果之王”的美称,近年来发展迅速。江苏省气候适合猕猴桃的生长,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本文对四个猕猴桃优良品种‘青皮红香’、‘早鲜’、‘翠香’和‘晚红’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进行了观测。四个猕猴桃品种果实各具特点,且与其他地区的表现有所差异,‘青皮红香’果皮无毛,红肉,但在南京果肉为绿色,其他果皮品质也不佳;‘早鲜’成熟早,在南京8月中旬即可成熟,耐贮藏,果实重量达到91.03 g,且维生素C含量较高,为82.13 mg/100g,但口味偏酸;‘翠香’果皮易剥落,果肉翠绿,可溶性糖含量(9.56%)和糖酸比(8.25)较高,口味佳;‘晚红’果肉绿,果心周围具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9.11,但果实较小,为62.92 g。  相似文献   

7.
摘 要 为了引进适宜海南种植的荔枝优良新品种,增加海南荔枝品种多样化。在海南澄迈永发科研基地引进‘岭丰糯’进行种植,观察其高接换种后砧穗亲和性、植物学特性、农艺性状、果实品质性状等表现。经过8年的引种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岭丰糯’进入稳定挂果期后,其果穗相对整齐,果实外观色泽鲜红美观,果肉风味香甜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6%,焦核率95%以上,综合果实品质优良,平均每666.7 m2产量846.6 kg,果实成熟期为五月底至六月上旬,与当地主栽对照品种‘妃子笑’和‘白糖罂’错峰上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发展优势,适合作为海南北部优异特色荔枝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蓝莓果实质地品质评价资料,弥补蓝莓在质地品质研究领域的不足,为蓝莓定向栽培和育种提供基础依据。本研究,利用物性分析仪测定8个品种蓝莓果实质地品质。结果表明,参试8个蓝莓品种果实的硬度、咀嚼性、胶着性、粘附性、果肉脆性、果肉紧实度、果肉硬度、果实弹性、果皮脆性、果皮硬度等质地品质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弹性和硬度、回复性、咀嚼性、胶着性、内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脆性与果皮脆性、果皮硬度与果皮脆性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综合评价分析认为参试的8个品种中,‘灿烂’、‘顶峰’和‘绿宝石’果实的果肉弹性、硬度、回复性、咀嚼性、胶着性、内聚性高于‘巴尔德温’‘莱格西’、‘圆蓝’、‘珠宝’、‘蓝雨’,这表明参试的8个品种中,‘灿烂’、‘顶峰’、‘绿宝石’更耐贮运。  相似文献   

9.
以引进的27个蓝莓品种为试材,连续2年对蓝莓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7个蓝莓品种在临海的果实性状、成熟期、果实色泽以及果实贮藏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奥尼尔’、‘密斯蒂’、‘莱格西’和‘威尔’品种在成熟期、果实品质等方面表现较优,较适宜临海地区引种栽植;‘久比利’和‘比洛克西’品质较优,可适当发展;‘红宝石’品种观赏价值较高,可作为特色品种补充。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外源硒肥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第一年挂果的‘阳光玫瑰’、‘巨玫瑰’和‘夏黑’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处理下,不同幼龄葡萄的硒含量、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品质亦有所差异。叶面喷施硒肥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葡萄叶片、枝条和果实硒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和单宁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此外,外源硒肥可以促进‘夏黑’和‘巨玫瑰’果实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的显著提高,但‘阳光玫瑰’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比对照却略有下降。综合比较,‘夏黑’和‘巨玫瑰’更适合富硒栽培。  相似文献   

11.
引进油梨种质果实品质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是引进油梨品种筛选、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以12份引进油梨品种为试材,对果肉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和含水量等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油梨品种间果肉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淀粉含量相对稳定;可溶性总糖含量在17.35~40.76 mg/g FW之间,‘迪普伊’和‘威尔逊无核’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果肉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果糖和蔗糖;淀粉含量在30.46~63.32 mg/g FW之间,‘西蒙兹’中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布在在5.35~15.35 mg/g FW之间,‘西蒙兹’含量最高;出油率在1.33~7.33%之间,‘门罗’出油率最高。可见,油梨果肉中可溶性糖的积累模式是以葡萄糖为主,并含有少量果糖和蔗糖;与淀粉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相比,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更宜作为油梨优质引种和新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梨种子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鸭梨’和‘新高’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和种子中的有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果肉中主要的有机酸组分均为苹果酸和奎尼酸,发育初期‘鸭梨’与‘新高’果肉中各组分的比率相近,但果实成熟时‘新高’果肉中苹果酸的比率59.98%显著高于‘鸭梨’的37.51%;两个品种种子中的有机酸组分比率的动态变化相近,与果肉相反,主要表现在奎尼酸比率的增加和苹果酸比率的减少。两个品种果肉和种子中的总酸、草酸、奎尼酸,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含量均随着果实的成熟呈下降趋势,‘鸭梨’果肉中的奎尼酸、莽草酸、柠檬酸含量高于‘新高’;‘新高’在果实成熟时种子中的总酸含量4.59mg/g显著低于‘鸭梨’13.00mg/g,‘鸭梨’成熟果实种子中的草酸、奎尼酸、莽草酸含量显著高于‘新高’;在果实发育初期,种子中的苹果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果肉,在果实成熟时则显著低于果肉。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进了柑橘良种‘红美人’杂柑,2017-2019年连续对其在广东粤西地区的生长适应性、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等进行观测与分析。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果实较大,扁球形,平均单果质量209.3 g,单果种子数1.84粒。果肉风味浓,柔软多汁,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13.5 %,总酸含量0.89 %,可食率82.6 %。综合认为,‘红美人’在广东粤西地区表现出适应性强、早结丰产、早上市、综合性状好等优点,可在广东适当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中熟苹果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期,为生产上适时采收苹果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熟品种‘乔纳金’、‘金冠’和‘华红’苹果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心大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综合性评价。随着果实不断成熟,各品种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不断降低,采收时期对果形指数和果心大小并无明显影响;‘乔纳金’、‘华红’在第三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而‘金冠’在第二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采收期与‘乔纳金’、‘金冠’、‘华红’果实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表明随着采摘期的增加,果实品质发生一系列变化,但对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后期采摘苹果应按照品种特性,决定适宜采摘期。综合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等指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确定‘乔纳金’、‘华红’苹果最佳采收期为9月30日左右,‘金冠’采收期为9月18~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猕猴桃 ‘建香’(Actinidia chinensis cv.‘Jianxiang’)为接穗材料,以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实生苗、对萼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和对萼(基砧)+‘米良1号’(Actinidia deliciosa cv.‘Miliang 1’)(中间砧)为砧木,探索不同砧木对猕猴桃果实大小、内在品质以及香气物质形成的调控作用,为生产中筛选合适的砧穗组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方面,对萼和中间砧显著高于另一种砧木。然而在可滴定酸、干物质含量和维生素C方面,中间砧显著优于美味和对萼。不同砧木对果实挥发性代谢物种类无影响,对代谢物含量影响较大,差异物质主要包括萜类、酮 类和醛类物质。中间砧处理能显著提高芳烃类及部分酮类、萜类代谢物含量,使香气更浓郁。综上所述,为提高果实大小、内在品质以及充分发挥香气品质,在生产上推荐使用对萼+‘米良1号’作为‘建香’的砧木。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农业局引进‘西瓜红’、‘粉红’、‘桃红’、‘紫红’等4个红肉番石榴品种,对其植物学特征、生长结果特性、果实经济性状、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西瓜红’丰产、稳产,口感清脆、甜酸适口,果肉鲜红亮丽,品质优,适合在漳州市推广种植;‘粉红’和‘桃红’丰产、稳产,果肉鲜红、绵软,适口性较差,但制成果汁鲜红亮丽、香味浓郁,可作为加工品种适度发展;‘紫红’果实较小、果肉紫红、绵软,适口性差,但果实香味浓郁,树体美观,适合庭院做为观赏果树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徽州雪梨中主要品种梨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金花早’、‘细皮’、‘木瓜’、‘回溪’、‘药梨’、‘溪源白’等6个徽州雪梨主栽品种的花粉,分别对‘初夏绿’梨进行人工授粉,分析不同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石细胞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不同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石细胞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回溪’授粉的果实单果重最高(316.57 g),果实纵横径较大;各授粉组合果实在果形指数上显著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以‘药梨’授粉最高(12.04%);‘细皮’授粉时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52%,糖酸比最高为144.97;石细胞含量方面,‘金花早’、‘回溪’、‘木瓜’授粉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通过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比较6个供试的授粉品种中,以‘金花早’及‘溪源白’授粉所得‘初夏绿’果实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贵州中部避雨栽培甜樱桃品种,引进‘郑5-5’、‘江南红’、‘朝阳’、‘萨米脱’、‘布鲁克斯’、‘黑珍珠’、‘美早’等7个甜樱桃品种,调查各品种的花果物候期并测定其果皮色泽、果实纵横侧径、果柄长度和粗度、单果重、可食用率、果实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性状指标,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的花果物候期稍有差异,果实成熟期在5月中下旬。‘郑5-5’、‘布鲁克斯’、‘美早’等果皮色泽紫红色至紫黑色且色饱和度较高,颜色较纯;‘朝阳’为黄红色。‘美早’果形指数最高,‘布鲁克斯’最低;‘朝阳’果柄长度最大,‘江南红’最小;‘江南红’果柄粗度最大,‘朝阳’最小。‘布鲁克斯’平均单果重最高,‘黑珍珠’最低;‘布鲁克斯’果实可食用率最高,‘朝阳’最低;‘郑5-5’果肉含水量最高,‘江南红’最低;‘江南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郑5-5’最低。综合考虑,‘布鲁克斯’和‘萨米脱’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三月李’授粉对‘芙蓉李’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三月李’花粉对‘芙蓉李’进行授粉,以自然授粉作为对照,分析二者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三月李’授粉可显著提高 ‘芙蓉李’果实大小,单果重提高60%以上。‘三月李’授粉对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较小。授粉品种果实大小与母本果实单果重之间无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13年生‘东魁’与‘荸荠种’为试验材料,研究设施延迟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花青苷、总酚、VC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设施延迟栽培杨梅的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比、VC含量等品质指标均要优于露地栽培的,两者的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延迟栽培后期,设施内杨梅除果实大小、单果重外,其它品质相关指标含量均有所降低。因此,综合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比、VC这些品质指标,杨梅设施延迟栽培的果实品质比露地栽培好,‘东魁’在花后90d左右采摘、‘荸荠种’在花后85d左右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