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麦根部病害(包括全蚀病、纹枯病等)目前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小麦主要产区河南、山东、河北等省迅速扩展蔓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病原菌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加上缺乏抗病品种和有效的防治药剂,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生物防治被认为是土传病害防治最有前途的措施之一.近年,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小麦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筛选出一批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并由山东省民丰实业公司开发成为生防菌剂消蚀灵.为弄清该菌剂的防病效果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为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治提供指导和参考,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播种期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好时机,也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及系统侵染病害的关键环节,如全蚀病、黑穗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等.抓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播种期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好时机,也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及系统侵染病害的关键环节,如全蚀病、黑穗(粉)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等.抓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小麦播种期病虫防治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重要粮食产物,小麦叶锈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该文结合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小麦叶锈病的症状与发生特点,分析了该病害的发生原因,提出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等措施,可为当地小麦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土传病害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根部病害。河北省小麦土传病害的种类主要包括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详细介绍了3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特点、病原菌特点及防治方法等,旨为控制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的细菌性病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病害的报道及病原物的鉴定、病害的分布、危害症状、病害流行及防治等4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小麦细菌性病害,并对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小麦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6,(9)
正小麦病虫害种类较多,对小麦产量构成重大影响的主要种传、土传病害有小麦全蚀病、小麦黑穗病、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等等;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为防止这些病虫害,在小麦播种期间要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其危害,为下年丰收打下基础。防治方法如下。1.采用农业措施防治病害在常年种植小麦地区,一些病害如小麦梭条花叶病、小麦黄花叶病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安徽淮北地区小麦主要病害——小麦赤霉病、小麦锈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的危害症状,并重点提出各个病害的防治方法,为田间有效识别和防治这些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宿迁市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连年重发,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通过总结分析小麦病害发生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提早防治、选准药剂等有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的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流行性病害,该病可导致减产,同时在小麦中残留真菌毒素,对小麦生产存在巨大威胁.由于抗药性的逐渐形成和残留污染等弊端,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的途径存在很大局限,微生物防治赤霉病的方法已引起了广大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小麦赤霉病微生物防治菌株的种类、分离鉴定、防治效果及可能的防病机制,并讨论了小麦赤霉病的微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锈病和白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进行小麦抗病性变异调查,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抗源利用和病害监测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麦锈病在中国持续偏重流行,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做好小麦锈病的防治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加拿大控制小麦锈病所采取的关键措施,如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小麦种子处理技术、病害监测与大田防治指导、流行性病害的应急防控等。  相似文献   

13.
赤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控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旨在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山西省东南部的小麦产区,主要病害包括小麦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以及赤霉病等,而发生面积最大的则是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笔者在普查小麦病害时发现一部分农民没有办法辨别小麦病害的种类,因此在进行防治时,选择的农药也不恰当,最佳的防治时期被错过。本文针对小麦主要病害的症状,介绍和总结药剂防治技术以及田间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因此小麦病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若不加强防治,就会造成重大生产损失.-般而言,小麦病害可以从其不同生育时期分别防治.  相似文献   

16.
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病害的发生是造成小麦减产、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等病害发生趋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小麦病害的防治对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的原因,针对恩施州特殊的气候条件,提出了小麦病害防治技术,以为该地小麦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盐城麦区流行频率增加,目前已成为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该研究阐述了2015年盐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特点,从菌源数量、气候条件、小麦品种和病菌抗药性等方面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一类小麦病毒。WYMV具有广泛的世界性病害,给全球范围内的小麦等粮食作物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我国主要侵染冬小麦,且黄河以北地区鲜见报道其发病情况。而本文作者第一次在黄河北部地区——河南安阳的部分麦田发现了由WYMV侵染引发的小麦黄花叶病害,这给广大北方农田的小麦黄花叶病害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本研究将从小麦黄花叶病害的发现过程、发病区域、致病原理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治工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展望防治该病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东部麦区主要病害有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和小麦白粉病,其中以小麦纹枯病和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较大。笔者在今年5月中下旬的小麦病害普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民因分不清小麦病害的种类,药剂防治时选用农药种类不当,错失了最佳防治时期。现就豫东小麦主要病害症状的田间识别与药剂防治技术,分别进行简要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