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善鱼台县因肥料施用不合理造成番茄减产的问题,进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在番茄上的肥效试验。对番茄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每667 m~2每次用量为100 g供试肥料+30 kg清水,总共3次),番茄农艺性状得到改善,抗病性增强,脐腐病、裂果病发病率分别只有1.2%、3.2%。667 m~2产量为4 852.4 kg,比常规施肥增产5.5%,增收217元,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经侵入我国云南省。田间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S.exigua、斜纹夜蛾S.litura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在玉米上往往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本文详细描述了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比较了其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黏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本文为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并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主推番茄品种抗黄化曲叶病鉴定与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对河北省42个番茄生产主推品种进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鉴定。结果表明,‘迪芬尼’、‘74 589’、‘佳西娜’、‘格利’、‘74 587’、‘荷兰6号’、‘Ty204’等7个品种田间表现明显抗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病率分别为0、0、0、1.35%、1.32%、0、1.76%。其余35个品种田间均表现明显感病,发病率最高的品种为‘鲁寿巨粉’,发病率达到99.22%,各品种发病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养好妊娠母猪的目的是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确保生产出头数多、初生重大、均匀一致和健康的仔猪,并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为哺育仔猪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影响“人文价值”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地位。图书馆人文价值的重要内容是人文关怀,而其中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尤其重要。从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和关注读者的心理感受2个层面来论述图书馆对读者人文关怀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杂交所得到的杂种猪,比纯种亲本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具有好喂养,生长快,抗病力强,育肥周期短等特点。试验结果证明,采用二元杂交猪,可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25%左右。目前国内多采用长白和大约克的杂交母猪与杜洛克、皮特兰或汉普夏的公猪交配,从而获得最佳的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露地大白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模式集成集约化育苗,定植前药剂喷淋防病,生物防治,杀虫灯监测及诱杀,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追施有机硅水溶肥改良土壤等技术,平均每667 m2 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5.27%,减施化肥33.33%~38.89%,大白菜增产8.9% 以上。该模式已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推广应用5 667 hm2(8.5 万亩)。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既加快生态建设,又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民利益有直接关联。本文采用琵较研究的方法.以贵州省台江县朗等村和南兄村为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考虑村民利益、鼓励农民参与的不同效果。认为在市场条件下农民变得越来越理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Barley yellow striate mosaic virus,BYSMV)是我国小麦产区新发现的一种病毒,为了明确该病毒的发生流行规律并建立相应的防治方法,在温室条件下对该病毒的传播方式、介体传毒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BYSMV仅由介体昆虫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传播,不能通过机械摩擦、土壤和病残体传播。该病毒在灰飞虱体内的循回期最短为6 d,接种后20 d达到传毒发病盛期。灰飞虱最短获毒和传毒时间均为1 min,病毒在小麦苗中的最短潜育期为5 d。由此可见,灰飞虱对BYSMV具有较强的获毒和传毒能力。本研究为下一步进行该病毒的寄主范围、病害的发生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也为生产上预防和控治由该病毒引起的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在物种间的分类和进化关系,分析其在基因结构上的保守性,更好地研究该基因在植物花粉发育中的功能,根据白菜花粉发育相关基因BcMF20 DNA序列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分别从十字花科芸薹属和萝卜属18种材料中克隆了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BcMF20的同源序列。经序列比对分析,BcMF20同源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