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多菌灵、华硕农宝、农用链霉素综合防治桑疫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不同防治时期用不同药品组合的防治方法对桑疫病的防治效果情况看,在不同时期分别用250倍多菌灵液进行土壤消毒、用200倍华硕农宝进行树体喷涂、用1000倍华硕农宝+100mg/kg农用链霉素进行2次叶面喷洒的综合防治方法,使桑疫病的发病率降低了40.12%。特别是在夏秋季节,每间隔8~10d用1次1000倍华硕农宝+100mg/kg农用链霉素,连续使用2~3次,对防治桑疫病有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使用多菌灵、华硕农宝、链霉素防治桑疫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桑园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等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开展对蚕桑生产安全性及对桑园褐斑病和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对桑树不产生药害,桑树全年均能正常生长;试验药剂的残效期在正常条件下7d后采叶喂蚕,家蚕均能正常发育和上蔟结茧。对桑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组合是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使用(相对防效50%、病情指数12.8)及瓜果飘香百菌清600倍液单独使用(相对防效50%、病情指数12.8);对桑褐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组合是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使用(相对防效68%、病情指数5.7)。  相似文献   

3.
“桑细菌性疫病”中名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细菌性疫病我国1958年时称桑细菌病,后改为“桑黑枯型细菌病”;旋又改“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疫病”等,以上名称均值得商榷,笔者提出应改为“桑烂头疫病”。看法如下: 一“桑细菌病”。把此病称“桑细菌病”,似太笼统。随着科技的发展,桑树上由细菌致病并已定名的有三种:即黑枯型细菌病Pseudomoonas mori(Boyer et lambert)Stenvens;新梢软腐病Erwinnia 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Jones)Dye;和桑细菌性立枯病Klebsiella morieolum(Yendo et Higuohi)Tomirtaga et Nishiyama?所以“桑  相似文献   

4.
桑疫病病原菌的室内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为控制桑疫病的危害提供高效防治药剂的目的,采用培养皿圆滤纸片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进行了19种药物对桑疫病病原菌(Pseudomonassyringaepv.mori)的室内抑菌效果测定。筛选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哌酸、吡哌酸、萘啶酸、新霉素、链霉素、阿奇霉素、DT-301、苯扎氯铵等10种敏感药物,其中桑疫病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最敏感,对链霉素较敏感,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μg/mL和0.5μg/mL。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了10%烯啶虫胺水剂对桑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对桑蓟马成虫和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见效快;10%烯啶虫胺水剂750倍液、1 500倍液喷药后1 d的校正防效均在99%以上,极显著高于对照农药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2种浓度对家蚕3龄起蚕连续添毒1个龄期的无中毒症状间隔时间为8 d。用于防治桑蓟马时,使用初期推荐浓度以1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为宜,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掌握在10 d以上。  相似文献   

6.
在陆良县桑园中选择2个红蜘蛛为害较重的田块,用一种复合型药剂桑力1000倍液、750倍液、500倍液、与富桑75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桑红蜘蛛试验,调查施药前后虫口基数变化情况,目的是交替使用减少药物抗性。结果证明,桑力和富桑对桑园红蜘蛛都有很显著的防治效果,且桑力用1000倍液喷雾就能有效杀灭红蜘蛛。  相似文献   

7.
(1) 喷800—5000倍稀释液的60%双效磷农药对野蚕、桑毛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死亡率500—3000倍液的在90—100%之间,4000—5000倍液的死亡率在70—80%之间,并对螨类、桑尺蠖等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 据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8.
调查部份一、加湖平原桑烂头疫病分布桑烂头疫病Pseudomonas mori(Boyer et Lambert)Stevens又名桑疫病、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缩叶细菌病、桑细菌病、桑细菌性疫病等等.本区主要分布在长兴县太湖桑带、海盐县长山河桑带、海宁县黄湾公社,仅以上三处,发病受害面积为8865亩.各蚕种场发病较多的有长兴县的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桑花叶型萎缩病病株喷施化学药剂吖啶橙1000倍液、尿嘧啶替加氟1000倍液的试验表明,桑树枝条生长量增加,与清水对照区相比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2个药剂中以吖啶橙为优,但差异不显著;经过2年的跟踪观察显示,药剂处理的病株,症状有明显改善,但病症仍可见,表明这2种药剂对桑花叶型萎缩病症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但未能使病树完全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0.
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治与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的危害,2014年进行桑园冬耕、整枝、清洁田园、喷洒石硫合剂、地膜覆盖等越冬防治;2015年春季用20%爱可悬浮剂(SC)2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WP)1 000倍液、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和50%多菌灵WP 500倍液等进行不同组合的农药防治试验,至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结果表明,春季桑芽萌发后间隔7~10 d交替喷施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等杀菌剂3~4次,即可控制桑椹菌核病,防效均在91.00%以上,其中20%爱可SC 2 000倍液与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好,校正防效在98.50%以上;进行越冬防治也可减少桑椹菌核病初侵染源,但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2型( PCV2)病、细小病毒(PPV)病、传染性胸膜肺炎(APP)、伪狂犬(PRV)病是当前规模猪场的重要疫病.2011年3月,对农六师垦区64个规模猪场的561份未免疫猪血清进行了以上疫病的血清抗体调查,结果表明,4种疫病感染率均很高,为了解其混合感染状况,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对柳城县凤山镇市面上使用于桑园害虫防治的几种农药进行了防治效果及残效期的测试。结果表明:40%桑宝(灭多威)乳油1 500倍、40%乐桑(毒死蜱)乳油1 500倍、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对鳞翅目幼虫的防效较好,防效依次为94.31%、92.84%、92.23%;73%桑宁(炔螨特)乳油3 000倍、40%乐果乳油1 000倍对桑蓟马和朱砂叶螨等刺吸性害虫的防效特效,防效依次为95.46%、91.33%;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730 g/L桑宁(炔螨特)乳油、40%桑宝(灭多威)乳油、40%乐桑(毒死蜱)乳油对桑蚕的残毒期依次为:5 d、5 d、10 d、12 d、15 d。  相似文献   

13.
1代森锰锌保护性杀菌剂,常用70%的粉剂500~600倍液。可治黑斑病、炭疽病、白斑病、褐斑病、霜霉病、叶霉病、锈病、灰霉病、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疫病、轮纹病、花腐病、叶斑病、立枯病等,但对白粉病防效差。注意不能同碱性农药混用。  相似文献   

14.
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2号经区试鉴定,单位面积桑产叶量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增加37.60%和15.79%,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万头蚕产茧层量强桑1号比对照低0.50%,强桑2号比对照高1.67%;强桑1号对桑黄化型萎缩病抗性高于对照,而对桑疫病的抗性低于对照,强桑2号强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疫病。两个品种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5.
正据《南方园艺》2021年第4期《橙皮精油助剂对春雷·喹啉铜防控柑桔溃疡病的增效作用》(作者蒋运宁等)报道,为探究橙皮精油助剂对春雷·喹啉铜的增效作用,2019年在沃柑、脐橙秋梢上进行了柑桔溃疡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橙皮精油助剂2 000倍液、1 500倍液与33%春雷·喹啉铜悬浮剂1 500倍液混配对沃柑和脐橙溃疡病的防控效果(80.48%~85.85%)显著高于单独喷33%春雷·喹啉铜悬浮剂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66.00%~71.26%)和1 000倍液的防控效果(73.01%~79.46%),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土名烂头病,常见有黑枯型和缩叶型两种,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春秋两季遇长时间阴雨和高温就会大面积发病。一般春季多发缩叶型桑疫病,夏秋季多发黑枯型桑疫病。自2002年以来,桑疫病在全区重点蚕区均有发生,以黑枯型桑疫病为主,并呈逐年蔓延上升之势,已成为我区桑树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桑叶大量减产,严重的整株枝条枯死,对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桑蟥(Rondotia meniciana Moore)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大多数蚕区桑园均有分布,以幼虫取食桑叶危害。调查北京房山地区的桑蟥1年发生2代,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以二化性居多。一化性桑蟥产有盖卵块越冬,二化性桑蟥产无盖卵。第1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2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造成夏秋季桑叶减产。田间桑树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4.7%;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为94.3%。在桑蟥幼虫发生盛期7月上旬和8月上旬,采用上述药剂防治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8.
桑轮纹病的化学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轮纹病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环唑类1 000倍液药剂、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和8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施桑树,可以抑制桑轮纹病真菌的发育进程,喷施桑树4次40 d后调查结果显示,环唑类1 000倍液药剂、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2个试验区桑树全部为健康枝条,桑叶的发病率为0,防效为100%;80%代森锰锌800倍液试验区桑叶的发病率为4.26%,防效89.36%。养蚕试验证明环唑类1 000倍液、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对家蚕饲养的残效期为1 d,不影响正常的养蚕生产。  相似文献   

19.
试验用24%帕力特(虫螨晴)悬浮剂等农药,对越冬代桑尺蠖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7d的防治效果依次为:24%帕力特悬浮剂1667倍液防效为98.69%,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92.12%,40%丙溴.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效为91.69%,90%桑宝灭多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效为87.45%,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效为83.15%,33%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61.10%。春季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宜用40%毒死蜱乳油、40%丙溴.辛硫磷乳油或24%帕力特悬浮剂,不宜使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  相似文献   

20.
<正>桑树病虫因各地气候、土壤、桑园管理措施等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就病害而言,属全株性病害的有桑萎缩病,枝干病害的有桑芽枯病、桑膏药病等,根部病害的有桑紫纹羽病、桑根结线虫病等,叶部病害的有桑疫病、桑褐斑病等,桑椹病害的有桑肥大性菌核病等。虫害有桑螟、野蚕(咀食叶片)等,桑毛虫、桑尺蠖(兼食芽叶)等,桑天牛、桑蛀虫(蛀食枝干)等,以及地下害虫如蝼蛄等,这些病虫对蚕桑生产及蚕茧产质量的影响极大。笔者集多年生产实践,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