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家蚕限性褐圆斑品种实用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贵田  朱勇  张京国  代璐 《蚕业科学》2006,32(2):256-259
以优良现行家蚕品种夏芳、871、317、873改良中系限性褐圆斑LC310,回交4代,再用顶交法测定配合力,组配了一对限性褐圆斑实用品种夏芳限×LN010。该品种中系为限性普斑,日系为限性褐圆斑,杂交种为限性褐圆斑,易于进行早期雌雄鉴别。鉴定结果表明其一代杂交种生产性能良好,雄蚕茧全茧量2.00 g,茧层量0.536 g,茧层率26.77%,万蚕收茧量18.99 kg,万蚕茧层量5.07 kg,死笼率1.47%;茧丝长1 324.58 m,解舒丝长1 018.86 m,解舒率76.92%,鲜茧出丝率22.91%。  相似文献   

2.
利用杂交、回交方法,将限性褐圆斑基因导入现行优良蚕品种,创制峨褐限、眉褐限、风褐限、光褐限、317A褐限、317B褐限、318A褐限、318B褐限、夏芳褐限、秋白褐限等10个育种素材;完成限性褐圆斑基因导入后,开展中、日品系间的杂交配合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夏芳褐限×318B褐限"杂交组合的养蚕综合成绩最好,"眉褐限×风褐限"杂交组合的强健性成绩最好。  相似文献   

3.
自1940年日本诱发限性斑纹蚕品种以来,国内外学者育成了不少限性斑纹蚕品种,为提高蚕业经济效益开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限性斑纹蚕品种,可在蚕期将雌雄蚕分养,不仅能节省鉴别蛹体雌雄的人力、  相似文献   

4.
<正> 限性斑品种的应用,给生产一代杂交种带来方便,使蛹期鉴别雌雄,变成蚕期进行,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少发生错误。限性斑品种,即表现为雌个体有斑纹(普斑),雄个体无斑纹(白蚕)。它的改良就是用日系限性斑系统的品种作为母体,以杂交性状优良,需要改良为限性斑品种的日系品种作为父体,进行杂交、分离、选择,最后达到改良的目的。从选育  相似文献   

5.
家蚕卵色和斑纹限性品种选育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卵色限性品种和斑纹限性品种在蚕业生产上的意义:斑纹限性品种,雌蚕有斑纹是普通斑蚕,雄蚕没有斑纹是姬蚕,在良种繁育上,可以利用斑纹的有无来识别蚕儿的雌雄,可以提高蚕种场雌雄鉴别的劳动工效,降低蚕种的生产成本。至于卵色限性品种是黑卵雌,  相似文献   

6.
利用染色体工程将常染色体上的标志基因转座到W性染色体 ,育成实用限性蚕品种。推广限性蚕品种 ,实现专养雄蚕 ,可以有效提高叶丝转化率 ,改善茧丝品质。应用茧色限性品种和斑纹限性品种 ,丝茧育可实现雌雄茧分别利用 ,提高生丝利用价值 ;种茧育可提前预知雌雄比例 ,节省削茧鉴蛹用工 ,降低蚕种生产成本 ,提高蚕种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70年代开始,日本家蚕限性品种实用化程度迅速提高,我国实用化限性品种选育虽然起步较迟,但从7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已先后育成十几对普斑限性蚕品种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这在育种繁育上,可以利用斑纹的有无来识别蚕儿的雌雄,从而可提高鉴别雌雄的劳动工效和准确性,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质量。现在育成的家蚕限性品种主要有斑纹  相似文献   

8.
提供雄蚕茧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虞晓华 《江苏蚕业》2003,25(2):20-21
本文介绍了批量提供雄蚕茧的四种途径,讨论了各种途径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认为目前推广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家蚕双限性斑纹品种,蚕种场、蚕农、丝绸工业三部门之间利益冲突较少,各方容易接受。丝绸工业部门收购这二类蚕品种的蚕茧后,可以根据生丝市场的供求情况,缫制出雄蚕丝、雌蚕丝及雌雄混合丝(传统品牌丝),提高茧丝的产值。  相似文献   

9.
龚大刚  鲜跃荣  冯光强 《蚕业科学》2017,43(6):1039-1044
以体质强健好养、茧丝优质高产、蚕种易繁育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对蚕茧产量高的家蚕品种锦7进行纯系分离育成新品种锦,将茧丝品质优的家蚕品种绫14与绫4杂交育成新品种绫,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7与限1杂交育成新品种苑,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8与限2杂交育成新品种州,并将4个新品种组配成具有幼虫斑纹限性特色性状的春秋兼用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锦·苑×绫·州。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实验室共同鉴定中的成绩良好:春季饲养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6.42%,全茧量2.10 g,四龄万蚕产茧量20.86 kg,与对照菁松×皓月比较,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06 g、0.67 kg;秋季饲养的茧层率23.68%,四龄万蚕产茧量18.16 kg,鲜茧出丝率17.89%,与对照夏芳×秋白比较,分别提高0.51个百分点、0.4 kg、0.4个百分点。此外,利用限性斑纹性状在幼虫期区分雌雄,可节省蚕种生产过程中雌雄蛹鉴别用工成本及提高杂交率。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四川、重庆等省(市)蚕区推广饲养100余万张种。  相似文献   

10.
杨文昱 《四川蚕业》2012,40(2):14-15
<正>利用斑纹鉴别雌雄的家蚕限性品种,在4龄期提前雌雄分离,淘汰部分雄蚕,不但可以缓解蚕种场种茧期劳动力紧张的矛盾,而且对提高千克茧制种、保证彻底杂交也具有现实意义。目前,蚕种生产面临劳动力日益紧缺,日工资上涨,鉴蛹熟练工减少的矛盾,对此,我们从2009年开始对限性品  相似文献   

11.
<正>1选育推广双限性蚕品种的意义家蚕斑纹限性品种是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将常染色体上的斑纹(色泽)标志基因转座到W性染色体上育成的特殊性状蚕品种,能根据幼虫的斑纹体色区分雌雄,无论对丝茧育还是种茧育都具有重要意义。我省蚕种年发种量在205万盒左右。如此大的年生产任务,对于蚕种场来说,其削茧鉴蛹工作耗资巨大是可想而知的。在技术性强的制种环节,技术、劳力极度紧缺,特别是削茧、鉴蛹时容易出现差错,使种蛹伤耗造成损失,或雌雄分离不彻底制种时出现纯对面影响蚕种质量,进而影响蚕农的收入和茧丝质量。若蚕种场繁殖斑纹限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黄、绿(白)茧色限性蚕品种分别与绿色茧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白色茧蚕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黄、绿茧色限性中系CLC-03、CLC-04、CLC-05和日系CLJ-06、CLJ-07等5个育种材料。选育出的各育种材料的发育经过、强健性、茧质等成绩都不同程度优于黄、绿(白)茧色限性亲本D03,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中系CLC-04、日系CLJ-06。中系CLC-04、日系CLJ-06与亲本D03相比,全龄经过短3 d;虫蛹率分别提高22. 45个百分点和10. 88个百分点;全茧量有所提高,茧层率分别提高1. 67个百分点和0. 79个百分点。二元杂交组合CLC-04×CLJ-06的实验室鉴定成绩显示:该组合为素蚕,限性性状稳定;茧色鲜艳,黄色茧为雌,绿色茧为雄;全龄经过20 d左右,可雌雄茧分别缫丝,雄茧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斑纹限性品种在蚕期分辨雌雄,实现雌雄分养,提高饲育质量,提高雌雄分辨的正确性,进而提高蚕种质量。在目前蚕种场用工年龄普遍偏大的情况下,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杂交以及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中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9、限3和日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7、限镇,并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限9·限3×限7·限镇,命名为粤蚕9号。新品种杂交组合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饲养鉴定及蚕种繁育试验结果均表明其具有蚕卵孵化整齐,幼虫生长发育齐一、强健好养,产茧量高,以及茧丝品质优良的特点。其中,实验室共同鉴定的主要经济性状成绩为:虫蛹率97.78%;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提高9.06%、10.81%;一粒茧丝长1 002m,解舒率76.83%,茧丝纤度2.675 dtex,洁净98.00分。此外,斑纹全限性的特点能在原蚕饲养过程中通过幼虫斑纹鉴别雌雄,可有效缓解蚕种生产过程劳动力紧张的压力和减少用工成本。粤蚕9号于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等华南蚕区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蚕农需求,解决蚕品种单一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农村引进试繁斑纹双限性品种菁松、皓月,对基本性状进行摸索,稳定繁育技术,推广新优省力蚕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蚕种生产面临雌雄鉴别技术难题,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利用中系雌蚕无性克隆系与日系限性卵色或平衡致死系杂交分别育成了新型单交蚕品种"浙凤1号"、低制种成本雄蚕新品种"浙凤2号",配套研制了雌蛾集团取卵机、CCD雌雄蚕卵自动分选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蚕育种家孙本忠一生从事限性蚕品种选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1963年就在江苏无锡组织过相当规模的双限性蚕品种的雌雄茧分收分缫的推广试验。现将实施结果的资料整理出来,一方面是对老育种家孙本忠老师的纪念,一方面对当今限性蚕品种的实用化也许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夏秋用双限性家蚕品种1303×130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限性基础材料,采用连续回交的育种方法,育成了夏秋用双限性家蚕品种1303、1302。新品种经高温多湿定向选育,抗逆性强,健康好养,万蚕产茧量18.39 kg,茧丝长1180.5 m、解舒丝长968.8 m、解舒率82.04%,鲜茧出丝率17.92%,洁净96.0分。新品种具有可利用幼虫斑纹区分雌雄的特性,可作为生产优质蚕种和雌雄分缫茧丝的专用蚕品种。2005年该品种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桑蚕性别控制品种的转育改良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雌雄蚕的性状差异,指出了控制蚕性比的重要意义和专养雄蚕的优越性。通过杂交(回交)和标记性状选择等技术,已把引进种的性别控制基因,包括平衡致互帮限制卵色基因转育到我国的实用蚕品种中,育成了性连锁平衡致死新品种和限性卵色新品种。筛选出地优良的雄蚕杂交组合,在农村专养雄蚕获得了成功:雄蚕率达到99%,鲜茧出丝率显著提高。最后,作者指出了推广雄蚕品种、专养雄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  相似文献   

20.
家蚕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品种洞.庭×碧.波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杂交、回交、插入杂交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 ,育成了实用夏秋蚕斑纹限性品种洞 (限 1B)、碧 (限2A) ,与引进斑纹限性品种庭 (秋丰B)、波 (85 4B)组配成洞·庭×碧·波四元杂交种。经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种场繁育结果表明 ,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形匀整 ,茧丝质优良 ,原蚕容易饲养 ,蚕种繁育系数高 ,且全限性 ,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