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南方丘陵双季稻育插秧这一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为解决双季稻育秧小播量播种均匀性差及落种位置准确性不高的难题,实现双季杂交稻的精量播种育秧。通过开展双季稻精量育秧播种装备的关键部件设计和仿真分析等创新研究,研制出气力式水稻精量育秧播种装备。通过试验表明,精量育秧播种装备能够有效满足双季杂交稻微小播量播种的农艺要求,具有省种、效率高(570盘/h)、播种均匀度高(95.56%)的显著特点,有效实现双季杂交稻的机械化稀播、匀播、定位落种育秧,为双季稻机械化育秧提供了适宜的装备支撑,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方丘陵双季稻育插秧这一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为解决双季稻育秧小播量播种均匀性差及落种位置准确性不高的难题,实现双季杂交稻的精量播种育秧.通过开展双季稻精量育秧播种装备的关键部件设计和仿真分析等创新研究,研制出气力式水稻精量育秧播种装备.通过试验表明,精量育秧播种装备能够有效满足双季杂交稻微小播量播种的农艺要求,具有省种、效率高(570盘/h)、播种均匀度高(95.56%)的显著特点,有效实现双季杂交稻的机械化稀播、匀播、定位落种育秧,为双季稻机械化育秧提供了适宜的装备支撑,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单季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试验研究,从育秧准备、育秧播种、秧苗管理、机插作业、机插大田管理等5方面,探讨和提出了杭州单季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皖南地区早稻大面积直播的问题,分析了推广早稻杂交稻与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详细介绍了机插早稻杂交稻的育秧、大田管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在杂交稻两优0367制种组合生产过程中,通过制种母本秧苗的工厂化育秧,基本实现了母本秧苗的机械化栽插,成熟的杂交稻种子和成熟的制种父本机械化收割。配套生产技术的成功推广,基本摆脱了杂交稻制种母本完全依靠人工移栽,制种父本必须先行人工收割干净后,再进行杂交稻种子收割的困境,极大缓解了劳动力紧张、工本费爆涨的压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西双版纳州水稻全程机械化进程,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最后一道难关———栽插机械化,西双版纳州农机推广总站引进东洋PF—455S插秧机试验,栽插效果很好,深受农民欢迎。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选择在二个不同乡村,用不同的杂交稻品种,不同的育秧方法育秧,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机插秧制种繁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杂交稻种子的机械化生产技术,2008年在清溪种业繁育基地,安排两个粳稻杂交组合进行单季晚稻盘式育秧、不同秧龄机械化插秧和收割试验。经过产前产后的田间调查和不同处理的测产比较,认为“粳粳交”类型生育期差异较小的杂交稻组合,采用机械化制种繁种是可行的,提出适合粳稻杂交种子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介绍德宏州发展杂交稻生产优势,阐述优质杂交稻新品种筛选推广、防虫网覆盖机插软盘育秧技术、合理确定栽插密度、氮肥后移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机耕耙机插机收全程机械化技术,分析了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中主要是育秧技术,能否育出符合机械栽插的规格化、标准化秧块是关键。对于中籼杂交稻机插秧,秧苗素质的提高,能有效地降低漏插率,提高栽插质量,有利于中籼杂交稻机械栽插推广的步伐。机插秧的软盘育秧技术是旱育植的一种方式,于传统的早育秧方式极为相似,在推广过程中虽然容易被农民接受,但由于机插秧对秧块的整体要求比较高、(一盘秧苗无高矮,一把秧苗无粗细),农民在育秧实际过程中,采用传统旱育秧方式的粗放型操作,育出的秧块,整体素质不高,达不到标准吗,造成漏插或育秧失败等,对中籼杂交稻的机插秧推广,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下面就育秧和栽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如何补救措施,不断完善育秧技术,加快中籼杂交稻机插秧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杂交稻工厂化育秧的方法,以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1979年我们采用无土、有土两种工厂育秧方式与露地育秧对比,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试验概况 1.试验设计 无土水培分粪水、高氮、低氮三种处理;有土育秧分熟土和河泥两种,均与常规露地  相似文献   

11.
勐海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进一步加快勐海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力,扩大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从水稻育秧机械化来讲机械化育秧技术和苗期管理技术是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的重点。其中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插秧技术成功的前提、基础和保证,且从水田软盘湿润育秧的床土准备与秧田制作、铺秧盘装盘泥、精量播种、拱棚盖膜、苗期管理等展开论证。水稻机械化育秧从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展开,机械整秧田、秧田准备与苗床制作,苗期管理,论证机械育秧对水稻栽培夺取高产、稳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旱育保姆育秧剂在水稻育秧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要2013年进行了超级杂交稻不同育秧剂育秧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院旱育保姆育秧剂育秧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四川丘陵区油菜水稻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提出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油菜机直播的水旱轮作机械化作业模式。本文根据近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发现油菜种植采用机械化开好围沟和厢沟,机械化精量播种+肥药高效管理技术可实现油菜丰收;杂交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集成"田间泥浆育秧+精量播种+无纺布覆盖+减穴稳苗高效机插+水肥药绿色高效管理"获得高产。通过油菜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可解决"农机难下田"、冬闲田闲置和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有效提高丘陵区的粮油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促进粮油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稻育苗机械化技术大致分类主要有3种,掌握其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实质和特点,着力比较区别它们的差异和不同。才能使大家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水稻育苗机械化技术并提高这方面的机械化水平。这3项水稻育苗机械化技术是:常规露地苗床育秧机械化技术、软盘育秧机械化技术和钵盘育秧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育秧棚室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置床整地机械化技术、摆盘育秧机械化技术、钵盘起盘机械化技术、秧苗运输机械化技术等。该类技术是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研究主要阐述国内当前的寒区水稻育秧棚室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为提高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包括育秧前准备、营养土与软盘制作、播种、苗床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杂交稻低播种量下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育秧提高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创建杂交稻毯苗稀播少本机插理论与技术.[方法]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在余杭区崇化村和富阳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试验.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育秧...  相似文献   

18.
油菜茬后直播杂交水稻对其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油菜茬后直播杂交水稻的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选用4个杂交稻品种分别进行油菜茬后直播和正常季节育秧移栽,对比两种处理方式下杂交稻的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与育秧移栽相比,直播杂交稻生育进程加快,全生育期缩短14~22d,水稻分蘖势较强,单位面积的茎蘖总量较大,单株有效穗增加,但穗着粒数和实粒数均明显降低,最终单株产量与育秧移栽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高山地区水稻避寒防寒的育秧技术,包括购买合格的水稻(杂交稻)种子、确定安全播种期、选择合适的育秧方式、加强秧田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1水稻育秧技术 水稻育苗技术是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水稻育苗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如传统的水育秧、机械化育秧、工厂化育秧、旱育秧等。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在水稻机械化栽插未形成规模化经营、且点少面小的情况下,在昆明地区或近似于昆明地区水、土、气候以及种植习惯等条件的其他地区,用一种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且播后长势较好、符合机械化插秧要求的育秧方法较为稳妥,这种育秧方法暂称之为“水育旱管法”。下面着重介绍这种方法,供广大朋友和水稻插秧机操作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