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斌生 《食用菌》2003,25(2):33-34
巴西蘑菇(姬松茸)是我市新引进的“菌坛新秀”。1998年生产至今每年示范推广面积20.000m~2左右,成为本地区新的食用菌出口创汇产品。巴西蘑菇春栽常受高温影响,采菇期短,单产明显比秋冬6~9kg/m~2低,全料栽培效益不佳。利用秋料春栽再利用,可节约50%料,单产4~5kg/m~2,接近全料栽培产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全年栽培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司海静 《食用菌》2016,(2):56-57
正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笔者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杏鲍菇废料栽培姬松茸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栽培季节北方冬季长,自然季节适合出菇只有当年8月初至10月初,及次年的4月初至5月末。因此在栽培季节上,一般7月初建堆,7月末播种,8月初-10月初出菇。或者3月初建堆,3月末播种,4月初至5月末出菇。如过早栽培因温度过高,病虫害严重,过晚栽培则有效出菇期短,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3.
姬松茸的室内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等地。姬松茸肉质鲜美可口,具有杏仁香味,发展前景较好。但姬松茸因其特有的生态习性而人工栽培的产量低且不稳定,近年来,我们通过栽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在室内床栽姬松茸的技术,现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10~35℃,最适22~26℃;原基形成与分化阶段温度16~26℃,最适18~21℃;子实体生长15~33℃,最适20~25℃;春秋两季均栽培,各地应以当地的气温安排栽培期。2 塑料棚搭建 菇房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环境干净的地方建造。坐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室温,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南风直接吹到菇房。用毛竹支架的塑料大棚菇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0~37 ℃,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10~30 ℃.春栽最佳播种期为清明至谷雨之间.产菇盛期5~7月,是最适于春末夏初栽培的菌类之一.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 (Agaricas blaxeiz-murrill) (又名巴西蘑菇 )。 1992年引入我国 ,一般是采用床式栽培。笔者尝试将床式改为袋式分阶段管理 ,获得了成功 ,生物转化率达 10 0 %左右。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1 种植时间 由于姬松茸是高温型腐生菌 ,只能在 2 0~ 3 0℃的温度条件下种植 ,若采用发酵料按常规的床式种植 ,接触外界空气面大 ,易被杂菌感染 ,且害虫难以控制 ,危害严重 ,尤其是螨类、线虫等 ,菌丝难以培养出来。这样在我区只能 5月下旬到 6月上旬的 2 0天内种植 ,菌丝培养好后气温已超过 3 3℃ ,也不会出菇 ,要等到越夏后的 9~ 10出菇 ,时…  相似文献   

6.
包金亮 《食用菌》2004,26(4):31-32
特大袋栽培姬松茸技术是袋栽技术的一大突破。传统畦式栽培,杂菌感染率高,产量不稳定,且受季节限制:常规小袋栽培,费工费时、成本较高。特大袋姬松茸栽培新技术,是采用7kg装的方形袋,室内发菌棚内出菇的二场制方式。每个菌袋是一个独立的生长区域,即便发生杂菌或出现异常,可单独处理。不必顾虑杂菌的传染。其出菇快,菇潮齐集,大大缩短了栽培周期。  相似文献   

7.
菇耳废料野外免棚栽培大球盖菇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田县每年有 5亿袋的菇耳废料 ,如何再利用于食用菌生产 ?本所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成功之路。我省于 1992年通过华侨从国外引进的大球盖菇新品种 ,经过多年栽培 ,已获得成功经验 ,近 2年进入商业性规模生产 ,成为市场畅销的珍稀菇品之一 ,很受欢迎。我所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试验 ,在培养料配方上进行改革 ,充分利用栽培银耳、茶薪菇、杏鲍菇、白灵菇等袋栽的废料 ,通过科学发酵配制 ,在室外免棚栽培 ,接种后 6 0d出菇 ,每m2采收鲜菇 10~ 15kg ,达到低成本、高产量、高效益 ,开创了一条废料再利用种菇的致富好门路。1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征1 1 …  相似文献   

8.
贾乾义 《食用菌》2002,24(5):31-31
1 栽培季节 根据杏鲍菇生长发育的条件及杏鲍菇不同季节的市场价格变化,我们认为,北方各省出菇时间应安排在春、秋两季。春季,华北地区在3~4月出菇较佳,东北地区安排在9~10月出菇。在栽培实践中,应根据这个出菇时间来确定菌棒与菌种的制作时间。目前,北方许多地方将出菇时间安排在12月至翌年2月,此时不但受福建、浙江产菇季节的影响,杏鲍菇价格较低,且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不适合出菇,管理非常不便。北方各省杏鲍菇生产大多采用塑料大棚,这个季节不生火加温,难以达到杏鲍菇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但生火湿度很难把握,不通风又易出畸形菇,通风湿度和温度又很难保持正常,所以各环境条件相互影响,很难进行正常出菇管理,在生产上易造成经济损失。2 菌棒生产 笔者认为应注意两个问题。①培养料含水量:许多栽培者认为,料的含水量越大,产量越高,二潮菇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王朝江  池惠荣 《食用菌》2002,24(6):32-32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 ,菌肉肥厚 ,质地脆嫩 ,具杏仁香味 ,极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杏鲍菇出菇适温窄 ,生物转化率低 ,故普及栽培缓慢。为此 ,我们在多家农户袋栽生产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以季节适宜、设施合理、配方优良、管理得当为主要内容的成功经验 ,现介绍如下。1 季节适宜 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 12~ 18℃ ,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 ,一般分为秋末初冬出菇与春末夏初出菇。石家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夏长秋春短 ,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气温陡降和陡升明显。因此 ,秋菇宜安排在 9月 2 0日开袋 ,前提 45天制栽培袋 ;春菇在 2月 2 0日开袋…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北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气候制约北方地区 ,姬松茸栽培一直受到限制。笔者从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所引种 ,针对国内外姬松茸栽培存在的问题 ,根据东北资源及气候特点 ,系统研究了姬松茸生物学特性、栽培条件、管理技术 ,进行了适应性驯化栽培和出菇试验 ,初步获得成功。1 生物学特性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 10~37℃ ,适温 2 5~ 2 7℃。最适 pH6 .5~ 7.5 ,以料水比 1.0~ 1.4为宜 ,最适碳源为蔗糖 ,其浓度为 7% ,硫酸铵为最适宜的氮源 ,其浓度为 0 .3% ,子实体发育温度为 2 0~ 2 6℃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 ,子实体生长阶段需少量的散射光。2…  相似文献   

11.
任志敏 《食用菌》2014,(5):43-44
<正>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姬松茸栽培一般在菇房中或荫棚内。笔者从2011年尝试姬松茸在与春玉米等高秆作物套种。菇粮套种是一项重要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也是一种农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融合的经济循环模式。该技术以春玉米中后期荫郁环境为姬松茸提供良好生长发育场地,采用熟料制袋技术,提前制作姬松茸菌袋,待春玉米长到大喇叭口发育期,把姬松茸菌丝发育成熟的菌袋转移到春  相似文献   

12.
姬松茸属于蘑菇科蘑菇属 ,又称小松菇。该菇原产北美南部地区和南美北部巴西、秘鲁等国 ,是海岸地带草场上生长的一种食用菇类 ,其子实体脆嫩爽口 ,香味浓郁 ,菌盖菌柄均可食用 ,也是一种美味的药用真菌。福建省农科院于1992年从日本引栽培 ,我们自1993年引进菌种 ,经试验、示范栽培 ,认为姬松茸比当前我国大面积栽培的蘑菇产量高 ,管理方便 ,平均每平方米产菇7.4kg,最高产量可达9~10kg,现将其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形态特征姬松茸的子实体比较粗壮 ,菌盖半球形至平展形 ,直径5~10cm ,表面被覆淡褐色至栗褐色纤维状鳞片 ,边缘有菌…  相似文献   

13.
姬松茸栽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研究姬松茸栽培过程中制种料、栽培料、料厚度、指种量、播种方式、栽培料的处理方式及不同C/N等工艺参数与菇产量的相关性,确立了较好的栽培工艺。以稻草料为制种料,以改进的草菇科为栽培料,料厚13.5kg/m~2,播种量6%,面播,田栽处理的产量较高。但大面积推广宜采用床栽,栽培料加入864茵液堆制,菇产量扶对照提高54.38%。栽培料适宜的C/N为29∶1。  相似文献   

14.
1 栽培季节与环境选择。1.1 栽培季节选择 姬松茸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7℃,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18~26℃。春秋两季均能栽培,春菇低海拔区可在3月播种,高海拔区可在4月播种;秋菇可在7~8月播种。各地应根据当地条件具体安排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15.
去年 ,我们首次试种杏鲍菇获得成功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适时栽培 杏鲍菇出菇最适宜温度是 10~18℃ ,因而按照出菇温度要求安排好季节 ,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而且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未能正常形成 ,将影响到第二潮的正常出菇。我县安排在 11月下旬进行栽培较适宜。2 适增氮源 在常规配方基础上 ,我们把麸皮的量提高到 2 0 %~ 2 5 % ,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特别是第二潮菇长势较以前旺盛 ,后劲足产量明显提高。3 充足水分 在配料时水分加得稍多些 ,一般以手握料水 ,手缝间有一滴水滴为度 ,…  相似文献   

16.
1)科学安排栽培季节。香菇栽培一般分为春栽和秋栽。秋栽接种期多安排在8~9月,选择气温低于30℃时接种;春栽接种期安排在当地旬平均气温上升到20℃往前推60~65天接种。2)含水量要适中。菌棒含水量控制在50%~55%为好,即装袋后菌棒重量为1.9~2.0 kg。  相似文献   

17.
张金凑 《食用菌》1999,21(1):31-32
姬松茸别名小松菇、巴西蘑菇、ABM菇,是近年引种栽培成功的一种食、药兼用珍稀菌类。现将其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季节安排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体生长15~33℃,最适20~27℃;子实体生长16~30℃,最适18~26℃;春秋两季均能栽培,各地应以当地的气温安排栽培期。低海拔地区可在3月份播种,高海拔地区在4~5月播种,下种后适温18~26℃发菌40~50天即能出菇采收。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美英 《食用菌》2006,28(5):66-68
杏鲍菇与金针菇一样,也是属于原基发生快的品种。在我国杏鲍菇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季节栽培;二是与金针菇一样,利用周年工厂化的生产工艺栽培杏鲍菇。5.1自然季节栽培5.1.1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0~18℃,低于10℃和高于18℃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南方地区一般安排在9~10月份接种,11月份开始栽培;北方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温度安排好栽培季节,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姬松茸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进路 《食用菌》2016,(3):51-52
姬松茸又称巴西蘑菇或柏拉氏蘑菇,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不但菇体脆嫩滑爽,具杏仁味,鲜美可口,而且含营养物质十分丰富. 近年来,姬松茸社会需求量逐年增长,价格稳中有升.但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受到国内外市场影响,市场行情不好,价格低迷,造成广大菇农亏损,栽培面积逐年减少.笔者利用现有双孢蘑菇菇房改栽姬松茸,两者生活习性、栽培工艺基本相似,同时有利于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现将姬松茸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余培胜 《食用菌》2001,23(6):29-30
1 栽培季节  1春栽 :平原地区 3~ 4月 ,山区 4~ 5月播种 ,4月中下旬~ 6月中旬出菇 ,越夏后 9~ 11月出菇。 2秋栽 :8月中旬播种 ,9月至次年 5月出菇。2 原料及配方 原料用稻草、木屑、芦苇、畜禽粪 ,晒干后均可利用混合栽培。配方 (按 10 0 m2计 ) :1干稻草15 0 0 kg,干牛粪 10 0 0 kg,木屑 5 0 0 kg,尿素 10 kg,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各 2 5 kg,p H6. 5~ 7。 2干芦苇130 0 kg,干牛粪 90 0 kg,木屑 65 0 kg,麸皮 2 0 0 kg,复合肥15 kg,石膏粉 4 0 kg,石灰粉 2 5 kg,p H6.5~ 7。 3干稻草2 0 0 0 kg,牛粪 80 0 kg,家畜粪 10 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