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 ,我国科学家将和国外科学家合作 ,对猪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以破译这一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遗传密码 ,为品种改良、异种器官移植、生物医药产品等提供基因组序列信息。国际上已经对鸡等重要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而我国科学家在完成1 %人类基因组测序任务后 ,已经着手瞄准一些重要生物基因资源进行工作 ,以期在基因研究这一世纪之战中获取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人与猪的亲缘关系近 ,内脏器官大小和重量也相近 ,且生长较快 ,是器官移植的理想材料。通过对猪基因组的测序 ,科学家将培育基因改良猪 ,使提供的器官或细胞异种移植后不出现排…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01,21(2):136
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刊登了该杂志评出的 2 0 0 0年十大科学成就 ,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名列榜首。这十大成就是 :1 .美国、英国等 6国科学家合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工作 ,基本上测定了人类基因组上的碱基序列。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其中 1 %的测序任务。这一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解读自身“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与基因测序有关的成就还有果蝇基因组和植物 (拟南芥 )基因组图的绘制成功2 .生命有可能始于 RNA(遗传物质核糖核酸 ) ,而非 DNA(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这条新闻没有引起媒体的注意 ,但是 ,科学家今…  相似文献   

3.
柯南 《蜜蜂杂志》2006,26(12):3-4
蜜蜂最近成为了第三种加入基因组测序俱乐部的昆虫。这让科学家得以一窥蜜蜂社会令人惊叹的秘密,并有助于揭开蜜蜂的身世之谜。自从人类基因组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生物加入了基因组测序俱乐部。从病毒到杨树再到小鼠和黑猩猩,越来越多的基因组序列为科学家提供了珍贵的信息,这也让关于基因组测序的新闻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之初曾经被比作生物学的登月计划,那么今天一种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可能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太空旅行。但是,上个月科学家公布的一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似乎有着不同…  相似文献   

4.
近日起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启动家猪基因组测序计划 ,并将尽快拿到“工程框架图” ,从而为家猪品种改良、医学研究、生物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基因组序列信息。科学家们表示 ,这是继圆满完成 1 %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框架图”测序任务后 ,我国科学家向基因组研究及生物产业又一领域的进军。无论是基因的数量 ,还是碱基对的数目 ,家猪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都很相似 ,基因也大部分相同 ,差异性不超过 5 %到1 0 %。缘何选择家猪作为对象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联系人杨焕明博士解释说 :“有三重原因。第一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的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 …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自然》周刊最近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地球上已知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生殖器支原菌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可以制造一种更加简单的生物。生殖器支原菌是寄居在人类生殖器官及肺内的微生物,至今仍未发现带有任何疾病。它简单到只有 480个基因,比任何生物都要少,而人体每个细胞有为数 8万至 14万个基因。   美国马里兰州基因图谱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分子工具,每次将生殖器支原菌的一个基因移除,以确认缺少哪些基因会导致生命体死亡,缺少哪些不会致命。结果发现,维系其生命所需的最基本基因数目约有 265至 350个,多数具备产生能量或负…  相似文献   

6.
6月29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启动家猪基因测序计划,并将尽快拿到“工作框架图”,从而为家猪品种改良、医学研究、生物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基因组序列信息。 科学家们表示,这是继圆满完成1%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框架图”测序任务后,我国科学家向基因组研究及生物产业又一领域的进军。 无论是基因的数量,还是碱基对的数目,家猪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都很相似,基因也大部分相同,差异性不超过5%到10%。 (引自《南方饲料快讯》2000年第13期)我国启动破译家猪遗传密码计划  相似文献   

7.
1功能基因组学概况 基因组这一概念于1924年提出,用于描述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基因组学(genomics)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于1986年提出,是指对基因组进行作图、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及功能分析的科学,并将其作为一个新创刊的杂志名。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代表基因组分析的早期阶段,是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领域,它是通过基因作图、核苷酸序列分析以确定基因组成、基因定位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转录组测序是一种获得生物组织或细胞几乎所有转录本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序所得的基因编码序列可用于研究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及后续的功能基因发掘与遗传进化分析。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录组测序数据也可作为标记开发的重要来源,为牧草开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变异分析、居群结构研究和育种提供有效工具。本文综述了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牧草分子标记如EST-SSR和SNP的开发及应用现状,以期为牧草分子标记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联邦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于美国当地时间 4月 14日中午在华盛顿宣布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这样 ,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 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就在 5 0年前 ,即 195 3年 4月 ,詹姆斯·沃森与克里克发现了 DNA双螺旋结构。这一里程碑的发现 ,使基因科学与生物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5 0年后的这一天 ,“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公布了人类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家禽》2012,(18):69
受限于现有技术的发展,对于单细胞水平的基因特性分析是生物学家和基因学家的长期梦想。近日,来自瑞典和美国的研究团队发明一种被称为"智能测序(SMART-SEQ)"基因测序方法用于辅助科学家对临床相关的单细胞进行更精确分析,这对于研究肿瘤发展的复杂进程和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团队基于对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测序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新发现的家蚕微孢子虫性别相关位点的基因HMG作为家蚕微孢子虫检测的分子靶基因,并建立了基于HMG1基因及其在微孢子虫分子检测中的应用技术《HMG1GENE AND USES THEREOF IN MICROSPORIDUM MOLECULAR DETECTION》,历经5年的努力获得美国专利授权,专利号为US10435759B2。  相似文献   

12.
1 功能基因组学概况 基因组这一概念于1924年提出,用于描述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基因组学(genomics)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于1986年提出,是指对基因组进行作图、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及功能分析的科学,并将其作为一个新创刊的杂志名.  相似文献   

13.
什么机制导致了生物的重金属抗性?在漫长进化中,每种生物形成了复杂且高度特异的机制以应对重金属胁迫.传统研究一般以单一基因或操纵子为目标,即"一个抗性一个基因(操纵子)"的研究逻辑.然而进入组学时代,科学家在众多个体中开展了转录组或基因组层面的研究,发现对于重金属响应发挥关键作用的不仅是特异性抗性基因,还包括基础代谢和全...  相似文献   

14.
今天,西南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在重庆宣布: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测绘工作已胜利完成。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独立完成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奉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据介绍,通过基因研究,可培养出高产优质蚕品种,解决蚕丝易皱、脱色等先天缺陷,以期取得蚕业技术突破性进步。2 0 0 3年11月16日20 0 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家蚕基因组测序 世界首个“框架图”在渝问世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家用逆向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一种H5N1型禽流感疫苗在动物试验中显示了效力。科学家说,该疫苗能抵抗多个H5N1型病毒株,应大量储备以紧急应对未来可能的人类禽流感疫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6.
为挖掘感染ALV-J汶上芦花鸡的肝差异表达致病相关基因。本研究以汶上芦花鸡为试验素材,分别在42和300日龄进行ALV血液病毒分离检测筛选ALV阴性和阳性个体,对ALV阳性个体有病理变化的肝组织和阴性个体肝组织进行PCR检测,分别选取3只ALV阳性(G1组)和阴性(G2组)个体的肝组织,并对G1组PCR产物测序、聚类分析确定ALV亚型,利用RNA-Seq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利用荧光定量q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1组样品经PCR检测、PCR扩增产物测序和聚类分析确定ALV为J亚型,转录组分析发现,共有42个差异基因在GO和KEGG中富集,其中,上调基因18个,下调基因24个。随机选取的5个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相一致。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对刺激的反应、免疫系统等;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信号传导、疾病、新陈代谢等信号通路。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了影响ALV-J致病性的多个基因和关键信号通路,为深入了解ALV-J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挖掘感染ALV-J汶上芦花鸡的肝差异表达致病相关基因。本研究以汶上芦花鸡为试验素材,分别在42和300日龄进行ALV血液病毒分离检测筛选ALV阴性和阳性个体,对ALV阳性个体有病理变化的肝组织和阴性个体肝组织进行PCR检测,分别选取3只ALV阳性(G1组)和阴性(G2组)个体的肝组织,并对G1组PCR产物测序、聚类分析确定ALV亚型,利用RNA-Seq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利用荧光定量q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1组样品经PCR检测、PCR扩增产物测序和聚类分析确定ALV为J亚型,转录组分析发现,共有42个差异基因在GO和KEGG中富集,其中,上调基因18个,下调基因24个。随机选取的5个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相一致。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对刺激的反应、免疫系统等;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信号传导、疾病、新陈代谢等信号通路。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了影响ALV-J致病性的多个基因和关键信号通路,为深入了解ALV-J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03年4月15日,美、英、德、日、法、中等6个国家共同宣布了人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完成,这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到目前为止,已有大肠杆菌、秀丽线虫、果蝇、拟南芥、酿酒酵母、小鼠、家蚕等数十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图完成测序,并且还有上百种生物的基因组测序正在进行。蛋白质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研究模式主要有3种:第1种是检测蛋白质组理化参数的完全蛋白质组学;第2种是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第3种是差异蛋白质组学——即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状态下蛋白质表达图谱,实现对体内代谢调控的动态监测。近年来,越…  相似文献   

19.
信息撷采     
基因组序列揭示禽流感高致死率原因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各种流感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比较表明,有1种蛋白质可能是导致H5N1型禽流感病毒高致死率的关键。该发现不仅揭示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机制,也为未来研制抗流感药物提供了线索。以往科学家认为划分病毒类型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2种表面蛋白质在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细胞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而美国孟菲斯圣祖德儿童医院的1个研究小组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1种名为NS1的蛋白质可能对人类细胞有更大的危害。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196个流感病毒基因和…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1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为小麦的一种野生远祖——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向破解小麦基因组难题迈进了一步。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为人类提供了超过20%碳水化合物和23%蛋白质等营养需求,但因其基因组规模庞大且复杂,20年来,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